图书介绍

市场经济与劳动者主权有机统一论 中国失业问题的一个分析框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市场经济与劳动者主权有机统一论 中国失业问题的一个分析框架
  • 李保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6435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失业-问题-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市场经济与劳动者主权有机统一论 中国失业问题的一个分析框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 研究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1

二 中国失业问题研究的现状6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本书的逻辑结构20

第一章 西方失业理论的永恒主题25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失业理论的永恒主题25

第二节 掩盖“资本家专制”:古典经济学派的“失业理论”30

一 当代失业理论发展的渊源30

二 古典经济学派“失业理论”的基本内容31

三 古典经济学派“失业理论”的理论本质37

第三节 巧妙地维护“资本家专制”:虚伪的“凯恩斯革命”38

一 影响深远的凯恩斯“革命”38

二 凯恩斯“革命”的虚伪性41

第四节 “资本家专制”传统的延续:当代西方失业理论的新发展49

一 新古典主义失业理论的新发展50

二 凯恩斯主义失业理论的新发展57

三 对当代西方失业理论的新发展的评论63

第二章 马克思研究失业的三个视角70

第一节 作为特有人口规律的失业:技术分析71

一 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71

二 劳动力供求规律背后的决定性力量73

第二节 作为社会历史现象的失业:历史分析76

一 失业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77

二 失业的形成机理78

三 失业消亡的条件81

第三节 作为异化劳动的规定或形式的失业:价值分析86

一 失业是异化劳动的一种规定或形式86

二 从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角度看失业88

第四节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的失业理论92

一 还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以本来面目93

二 为什么不能直接以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为理论分析框架94

第三章 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与西方失业理论的比较97

第一节 当代两大失业理论的主要分歧97

一 价值取向不同98

二 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认识不同98

三 关注的中心不同99

第二节 两大对立的失业理论体系相互融通的基础101

一 失业与就业101

二 充分就业与普遍就业104

三 失业的成因及对策109

第三节 对中国失业问题理论分析框架的初步思考110

一 市场经济前提111

二 劳动者主权价值取向112

第四节 市场经济与劳动者主权的有机统一115

一 市场经济115

二 劳动者主权119

三 市场经济与劳动者主权的有机统一124

第四章 我国的失业界定、形式与统计129

第一节 我国的失业界定130

一 理论上对失业的界定130

二 统计上对失业的界定132

三 我国对失业的界定134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失业形式136

一 隐性失业136

二 待业140

三 下岗142

第三节 我国对失业的统计144

一 劳动力资源与失业的相关统计指标144

二 我国失业统计工作的恢复与发展149

三 当前我国失业统计存在的问题151

第五章 建国初期的失业治理(1949—1957)157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失业状况及其成因157

第二节 建国初期我国政府治理失业的政策措施159

一 以发展促就业160

二 以“包下来”和统一调配的办法安置就业161

三 以“劝阻”的办法限制农民进城就业162

四 以多种措施救济失业者163

第三节 对建国初期失业治理的思考165

一 建国初期失业治理的成效165

二 建国初期我国政府有效解决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168

第六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失业治理(1957—1978)173

第一节 我国宣布彻底消灭了失业的依据173

一 理论依据174

二 实践依据175

三 现实依据175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复杂的失业状况177

一 数量惊人的“待业”人口177

二 普遍存在的隐性失业人口178

三 波动剧烈的周期性失业179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失业治理成效分析180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失业治理措施181

二 计划经济体制对市场经济的扭曲183

三 计划者主权对劳动者主权的替代193

第四节 计划经济时期整个社会与劳动者个人的发展状况200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不理想201

二 计划经济时期的劳动者个人的发展状况堪忧203

第七章 改革与转轨中的失业治理(1978—2004)207

第一节 中国失业问题的逻辑展开207

一 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失业208

二 矫正被严重扭曲的劳动力供求矛盾210

三 计划就业体制向市场化就业体制转变215

第二节 转轨时期的失业状况及其治理231

一 转轨时期的三次失业高峰231

二 转轨时期的失业治理235

第三节 对就业市场化改革和治理失业政策的评估245

一 传统计划就业体制因素依旧阴魂不散246

二 部分劳动者陷入失业与贫困247

三 劳动者由“主人翁”沦落为“雇工”249

第八章 面向未来的中国失业问题研究253

第一节 中国失业问题研究的关键253

第二节 根除前进道路上的两个旧“堡垒”255

一 “功成身不退”的计划经济体制256

二 破土而生的“资本家专制”258

第三节 创新解析中国失业难题的新“概念”260

参考文献263

后记2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