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学 经济学内容的新探索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文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5488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19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8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学 经济学内容的新探索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经济分析基础2
第一章 生产力系统分析2
第一节 生产力系统的构成要素3
第二节 生产力系统11
第三节 生产力性质17
第四节 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产形态的关系22
第二章 生产方式的变化过程28
第一节 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28
第二节 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33
第三节 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36
第四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与传统社会主义的产生原因43
第五节 人类利益的实现方式与生产方式变化的关系47
第一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产生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53
第三章 生产资料所有制53
第二节 所有制中各种权力之间的关系56
第三节 所有制中微观权力与宏观权力的分解及相互关系57
第四节 所有制与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59
第五节 所有制与生产效率的关系63
第六节 公有制内容及公有化程度的衡量标准66
第七节 重建我国的公有制70
第四章 经济系统的构成及其运行机制 72
第一节 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72
第二节 经济系统的构成及其内部关系76
第三节 经济系统的性质80
第四节 经济系统的制衡机制81
第五章 商品价值与价格分析84
第一节 价值的本质与价值理论的科学性84
第二节 价值的源泉与衡量价值的尺度88
第三节 价值生产的范围及其运动95
第四节 价值生产的量及其转化99
第五节 交换价值和价格的内容及量的规定109
第六节 货币的性质与作用117
第七节 价格与价值间的相互关系122
第八节 价格运动的一般规律126
第九节 价值的分配130
第十节 价值生产的一般趋势132
第六章 若干经济范畴分析136
第一节 工资与剩余价值136
第二节 资本与利息140
第三节 企业家与利润143
第四节 土地与地租146
第七章 市场供求与价格形成148
第二篇 资源配置分析148
第一节 个体消费者行为与商品需求价格149
第二节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价格153
第三节 个体厂商行为与市场供应158
第四节 (行业)厂商行为与市场供给163
第五节 市场供求与价格决定167
第六节 市场价格与价值的关系169
第八章 微观资源配置171
第一节 从厂商角度看微观资源的配置原则171
第二节 行业间的资源配置178
第三节 资源配置的均衡条件183
第九章 自由竞争与市场势力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比较189
第一节 市场势力条件下的资源配置189
第二节 自由竞争的假设条件与客观现实190
第三节 自由竞争行业的资源配置状况194
第四节 垄断行业中的资源配置状况199
第十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206
第一节 劳动力价格的确定及其与资源配置的关系206
第二节 资本价格的决定及其与资源配置的关系223
第三节 土地使用价格的确定及其与资源配置的关系233
第四节 企业家的作用及其收入水平的决定236
第五节 国家收入的确定及其与资源配置的关系239
第六节 各要素收入水平与资源配置的关系244
第十一章 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250
第一节 劳动工资与资本利润的静态分配比例250
第二节 静态收入分配结果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关系——社会基本经济矛盾的产生253
第三节 生产力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动态作用——社会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容257
第四节 生产力发展中各种矛盾及其转化266
第五节 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关系271
第十二章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275
第一节 公平与效率的涵义275
第二节 微观经济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278
第三节 宏观静态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281
第四节 宏观动态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286
第五节 经济体制与结构变动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291
第六节 公平与效率中的相对抉择295
第十三章 外部影响与资源配置297
第一节 外部影响的含义及其分类297
第二节 产生外部影响的主要原因和作用机制301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306
第四节 外部影响与资源配置的关系309
第五节 对外部影响的调节及其效果分析314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中的微观经济行为分析317
第十四章 人口生产分析317
第二节 人口再生产中的宏观经济行为分析320
第三节 宏微观关系对人口生产的作用分析323
第四节 经济发展中的人口生产326
第五节 产品分配与人口生产的关系331
第六节 人口生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336
第十五章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积累339
第一节 资本积累的性质339
第二节 资本积累的社会条件和作用机制342
第三节 资本积累与产品分配的关系347
第四节 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变革中的资本积累350
第五节 价格变动和货币变化与资本积累的关系354
第六节 经济运动中的资本积累357
第七节 一定时间范围内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359
第八节 资本积累中的人口再生产361
第十六章 微观资源配置与宏观经济运动366
第一节 微观资源配置中的现实条件及作用机制366
第二节 行业资源配置的运动过程371
第三节 各行业之间的资源配置关系375
第四节 宏观经济运动379
第三篇 经济总量运行分析386
第十七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内容及相互关系386
第一节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内容387
第二节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391
第十八章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与再生产398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与分配398
第二节 社会总产品正常实现的一般条件402
第三节 再生产中总量与结构间的相互关系409
第四节 分配比例和支出比例与再生产之间的关系414
第五节 再生产中各部门比例变化的一般趋势417
第十九章 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总量变化的关系420
第一节 经济结构与总供求变化的静态关系420
第二节 经济结构与经济总量的动态关系425
第三节 产品分配结构与经济总量的关系431
第二十章 消费、储蓄、投资间相互关系及其与经济总量的关系435
第一节 影响个人消费的各种因素与消费支出的运动过程435
第二节 个人消费与社会消费之间的关系443
第三节 消费与储蓄的关系447
第四节 消费、储蓄与投资的关系451
第五节 消费结构变化与投资的关系462
第六节 消费、储蓄、投资间关系与经济总量及总供求之间的关系464
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比例、效益间的相互关系476
第一节 经济增长、比例、效益的涵义476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效益间的相互关系479
第三节 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比例的相互关系484
第四节 效益与比例结构的相互关系488
第五节 三者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关系490
第二十二章 需求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493
第一节 投资规模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493
第二节 经济增长变化对投资规模的作用499
第三节 增量需求的经济贡献值分析504
第四节 增量需求经济贡献值变化的机制分析506
第二十三章 国际贸易的基础及与一国经济的关系509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础509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分配512
第三节 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作用513
第四节 国际贸易中的进出口乘数作用及其变化516
第五节 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总量的作用520
第六节 国际投资对国际贸易的作用524
第二十四章 价格与就业的关系526
第一节 价格变化类型与性质526
第二节 价格变化与就业的一般关系529
第三节 价格变化与投资的一般关系533
第四节 价格变化与就业的动态关系534
第五节 菲利普斯曲线的真实内容539
第六节 货币供应量变化和开放条件下的价格与就业关系542
第二十五章 经济周期分析547
第一节 经济危机的原因547
第二节 促使经济复苏的几个因素549
第三节 经济周期的微观基础551
第四节 经济周期中的结构运动557
第五节 经济结构变动中的调节因素563
第六节 经济总量及其总供求间的运动过程565
第七节 经济周期的运动过程及其作用机制571
第八节 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578
第二十六章 经济周期与各国的经济发展591
第一节 朱格拉周期中的各国经济591
第二节 经济长波中的各国经济关系593
第三节 战后各国经济地位变迁的原因597
第四节 从长波关系看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变迁605
第五节 三个转变中的中国经济发展612
第二十七章 经济增长分析631
第一节 实物性经济增长的原因631
第二节 实物性经济增长与货币性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639
第三节 中短期经济增长变化的原因643
第四节 长期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原因647
第二十八章 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653
第四篇 经济调节分析653
第一节 政府管理经济的必要性654
第二节 政府管理经济的基础657
第三节 政府管理经济的范围658
第四节 政府管理经济的实质和效果660
第五节 市场经济的调节体系662
第二十九章 货币变化与经济的关系667
第一节 货币需求与资产选择667
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性质671
第三节 货币供应与价格水平的关系675
第四节 货币量变化对经济总量的影响分析684
第五节 非均衡结构中的货币调节作用694
第六节 不同资源就业程度下的货币调节作用695
第一节 财政收入与支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699
第三十章 财政调节的内容及其作用分析699
第二节 财政收支规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706
第三节 财政收支差额对宏观经济的影响709
第四节 经济结构非均衡中的财政调节效果711
第五节 不同就业水平下的财政调节作用717
第六节 财政调节与货币调节的比较720
第七节 财政调节与货币调节的相互关系及其效果723
第三十一章 投资调节作用分析728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中的投资机制728
第二节 投资与经济的关系731
第三节 投资规模变化与价格变动及其调节的关系734
第四节 投资规模变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739
第五节 结构性投资调节的作用分析743
第六节 财政调节与货币调节在投资调节中的作用744
第一节 外贸变化与一国经济总量平衡的关系748
第三十二章 外贸调节作用分析748
第二节 进出口量及其差额调节对经济总量的作用750
第三节 结构性调节对宏观经济的影响754
第四节 汇率变动中的宏观经济运动756
第三十三章 外部影响调节作用分析759
第一节 外部影响调节的微观效应分析759
第二节 外部影响调节的宏观效应分析763
第五篇 经济运行中的福利深化769
第三十四章 经济发展中的福利深化769
第一节 福利的内容及其分类769
第二节 福利深化的涵义779
第三节 影响福利深化的因素781
第四节 福利深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786
第一节 简单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换过程中的福利深化791
第三十五章 不同发展阶段中的福利深化791
第二节 工业化起步阶段中的福利深化795
第三节 工业化阶段中的福利深化798
第四节 工业化后阶段中的福利深化804
第三十六章 不同体制及其转换中的福利深化809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福利深化809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深化814
第三节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的福利深化820
第四节 混合经济体制下的福利深化825
第三十七章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福利深化828
第一节 实行计划经济的福利深化原因828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中的福利深化837
第三节 体制转换中的福利深化840
第四节 推进改革的福利深化途径847
热门推荐
- 836613.html
- 2712130.html
- 14712.html
- 686115.html
- 90361.html
- 261760.html
- 2325969.html
- 1451971.html
- 971024.html
- 3041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4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8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86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16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8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82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44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36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0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