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众传播心理学 从现代心理学的视角看大众传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京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ISBN:7810046985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大众传播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众传播心理学 从现代心理学的视角看大众传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前言1
第一章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1
第一节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1
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1
二、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2
第二节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状12
一、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可能性12
二、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实性14
三、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途径16
第三节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理论问题17
一、提高理论思维,增强分析能力18
二、开阔学术视野,提高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19
第二章传受者心理的实质22
第一节 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22
一、什么是传受者心理的实质22
二、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22
第二节 脑是传受者心理的器官25
一、脑是人的体内传播的中枢25
二、脑是传受者主体与客体相联系的中介28
第三节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30
一、物质状态的世界是传受者30
心理的终极源泉30
二、媒介世界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32
一、传受者心理的观念性38
二、传受者心理的主观性反映38
第四节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38
三、传受者心理的能动性反映45
第三章行为主义和大众传播49
第一节 媒介环境与受众行为50
一、媒介环境对受者的影响50
二、受者的自我调节54
第二节榜样与受众行为57
一、观察学习57
二、榜样的力量58
三、媒介对榜样的选择61
第三节强化与受众行为64
一、强化的种类与功能64
二、强化的运用65
第四章精神分析与大众传播68
第一节 潜意识与大众传播69
一、潜意识69
二、潜意识与传者72
第二节 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播81
一、集体无意识81
二、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播84
第三节 人格发展阶段论与大众传播88
一、人格发展阶段论88
二、人格发展阶段论与大众传播91
第五章人本主义与大众传播96
第一节 精神文明的一个理论渊源96
一、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96
二、关于自我实现理论98
一、传者之于参与者100
第二节 传者对参与者应以人为本100
二、参与者之于传者101
第三节 传者对受者应以人为本104
一、媒介“舞台”百姓唱主角105
二、媒介内容应以人为本112
三、保护被报道者的稳私权119
第六章认知心理学与大众传播121
第一节 受者的认知过程及其特点123
一、受者的认知过程123
二、受者的认知特点127
第二节 受者的认知图式133
一、媒介信息与受者的认知图式133
二、受者认知图式的特征136
一、受者认知图式的激活与构建的意义138
第三节 受者认知图式的激活与构建138
二、激活受者的认知图式139
三、帮助受者构建新的认知图式144
第七章传受者的心理互动151
第一节传受者心理互动的功能与模式151
一、传受者心理互动的功能151
二、传受者心理互动的模式及特点156
第二节人际传播中传受者的心理互动158
一、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认知互动159
二、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情感互动162
第三节传者与受者的人格互动166
一、大众传播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166
二、传者和受者的人格及其结构168
三、研究传者与受者人格互动的意义171
四、传者与受者的人格互动172
第八章大众传播中特有的心理现象177
第一节特有的心理现象的意义及其内涵177
一、研究特有的心理现象的意义177
二、“特有”的心理现象的内涵178
第二节 简析几例“特有”的心理现象180
一、心理感应180
二、心理真实184
三、“晕”话筒(镜头)现象187
第一节 传播策略的内涵及其意义190
一、传播策略的内涵190
第九章传播策略的心理分析190
二、运用传播策略的意义191
第二节传播策略的心理分析194
一、预热策略194
二、单面说和双面说策略196
三、信息呈现顺序的策略202
四、唤起恐惧策略207
五、淡化处理策略210
主要参考书目215
关于附录1和附录2的说明218
附录1 试论心理学在传播学219
研究中的作用 刘晓红219
附录2关于儿童媒介需要的研究——以电视、242
书籍、电子游戏机为例 卜 卫242
热门推荐
- 2106768.html
- 1873643.html
- 2251487.html
- 3233001.html
- 596545.html
- 751873.html
- 1019264.html
- 3691694.html
- 2281033.html
- 27617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43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84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96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64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71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5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09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2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