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政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财政学
  • 王国清,马骁,程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9977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财政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财政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

一、财政学的研究对象1

二、财政学的研究范围1

导论1

三、财政学的研究方法2

第二节 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3

一、现代西方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3

二、当代中国财政学的发展7

第一章 财政概念与特征12

第一节 财政的一般概念12

一、财政的产生与发展12

二、财政的一般概念16

三、财政的公共性及发展17

四、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模式的关系20

一、从财政现象入手考察财政的本质23

第二节 财政的本质特征23

二、不同学派关于财政本质的不同理解24

三、财政本质特征的两个层次25

四、财政的一般特征26

五、财政的社会特征27

第三节 经济与财政的关系29

一、财政分配与经济关系的一般原理29

二、财政分配与生产的关系30

三、财政分配与其他社会产品分配形式的关系34

第二章 财政职能41

第一节 市场与政府41

一、市场失灵41

二、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作用44

三、政府的行为目标49

一、维护国家的职能51

第二节 市场经济制度中的财政职能51

二、配置资源的职能52

三、分配收入的职能53

四、稳定经济的职能53

五、监督管理的职能54

第三章 公共产品与公共支出理论57

第一节 公共产品的特征57

一、共同需要与公共产品57

二、公共产品的特征57

三、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的区别58

四、混合产品59

第二节 公共产品的供给60

一、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60

二、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66

三、混合产品的有效提供66

二、公共支出效应分析67

第三节 公共支出效应67

一、公共支出的内涵与对象67

第四节 财政支出原则69

一、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原则69

二、公平原则71

三、效益原则72

第四章 财政支出效果75

第一节 财政支出效果的基本分析与控制75

一、财政支出的宏观与微观效果75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借鉴76

三、财政透明度原则的运用77

第二节 财政支出效果评价的基本方法78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78

三、成本—效率分析84

二、计划—规划—预算制度84

四、公共劳务收费法85

五、政府采购制度86

第五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89

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趋势与控制89

一、公共支出增长的理论分析89

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因素94

三、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控制96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99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量度标准99

二、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分析103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的确定与调整104

一、确定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因素105

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客观必然性107

三、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形成与优化109

第四节 财政支出分类及其效应分析111

一、财政支出分类111

二、财政支出形式114

第六章 购买支出(上):社会消费支出119

第一节 行政管理支出119

一、行政管理与政府公共服务的实现119

二、行政管理支出的基本构成119

三、行政管理支出的确定与控制121

四、行政管理支出的管理123

第二节 国防支出124

一、国防支出与国家安全125

二、国防支出的特殊性126

三、影响国防支出的因素127

四、国防支出效益的管理128

一、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130

第三节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支出130

二、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支出的内涵与重点132

三、科教文卫支出的管理134

第七章 购买支出(下):政府投资性支出139

第一节 政府投资概述139

一、政府投资效应139

二、政府投资的特征与范围142

三、政府投资性支出的构成143

第二节 基础产业投资145

一、基础产业投资的内涵与特点145

二、政府投资与基础产业的发展146

三、基础产业项目投资150

四、政府投资项目的方式与管理152

二、农产品生产的供需特点154

一、农业与国民经济154

第三节 发展农业生产支出154

三、财政扶持农业支出的构成156

四、财政支持农业生产支出的确定与调整158

第四节 国家物资储备支出164

一、国家物资储备的社会经济效应164

二、我国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的构成165

三、其他财政后备166

第八章 转移支出168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168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特征168

二、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169

三、社会保障支出的构成171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173

五、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机制174

六、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176

一、财政补贴的特征178

第二节 财政补贴178

二、财政补贴的构成179

三、财政补贴的基本功能180

四、财政补贴的合理运用与控制181

第九章 财政收入概述185

第一节 筹集财政收入的原则185

一、财政收入的内涵185

二、财政收入的原则186

第二节 财政收入分类187

一、关于财政收入分类的理论简介187

二、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188

三、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189

第三节 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190

一、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分析190

二、财政收入的来源结构分析192

第四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196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196

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196

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其他因素198

四、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确定199

第十章 税收原理201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与特征201

一、税收的概念201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203

第二节 税收原则206

一、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税收原则借鉴206

二、我国的税收原则208

第三节 税收负担与税收转嫁211

一、税收负担的定义、分类与量度211

二、影响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主要因素213

三、中国的税收负担分析214

四、税收转嫁与税收归宿的概念及其分类216

五、税收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217

六、税收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222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227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227

一、税收制度的含义227

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227

三、税收分类229

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效应230

一、流转税的效应分析230

二、收益所得税的效应分析232

三、资源、财产、行为税效应分析233

四、我国的主要税种234

一、税制结构的内涵237

第三节 税制结构237

二、税制优化分析240

三、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242

第十二章 国际税收248

第一节 国际税收的内涵和特点248

一、国际税收的含义248

二、税收管辖权与国际税收249

三、国际税收的特点254

第二节 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免除254

一、国际重复征税的含义254

二、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255

三、国际重复征税的消除256

第三节 国际避税、逃税与防范260

一、国际逃税与国际避税260

二、反国际避税、逃税的措施261

一、公债的含义263

第十三章 公债263

第一节 公债基础理论263

二、公债的产生与发展264

三、公债的基本功能265

四、公债负担及限度分析267

第二节 公债的发行与偿还275

一、公债的种类与结构275

二、公债发行规模、期限与利率的确定276

三、公债的发行价格和方式279

四、公债的付息与偿还281

第三节 公债市场281

一、公债市场及其作用281

二、公债发行市场282

三、公债流通市场283

一、公债运用原则285

第四节 公债的使用285

二、公债的使用287

三、我国公债投资效益的控制287

第十四章 财政管理体制290

第一节 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290

一、政府间职责事权的划分290

二、政府间财权划分的一般原则293

第二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内涵295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295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295

三、中国财政体制的演变296

第三节 分税制298

一、分税制的含义298

二、我国分税制的主要内容299

三、我国分税制的改革方向301

一、转移支付制度与财政体制的关系302

第四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302

二、转移支付制度的类型305

三、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306

第十五章 政府预算管理与监督311

第一节 政府预算311

一、政府预算的内涵311

二、政府预算的类别314

三、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与决算317

第二节 我国的政府预算制度与改革320

一、预算内与预算外资金的划分与管理320

二、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322

第三节 财政监督324

一、财政监督的含义324

二、财政监督的构成325

三、财政监督的实现326

一、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329

第十六章 财政与宏观调控329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329

二、政府宏观调控目标与财政分配335

第二节 财政平衡、财政赤字的宏观经济效应342

一、财政平衡的宏观经济效应342

二、财政赤字的宏观经济效应344

第三节 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346

一、预算政策346

二、公共投资政策351

三、税收政策353

四、公债政策353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355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355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调控的方式与时机选择3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