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民法律素质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公民法律素质研究
  • 苗连营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8965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法律-公民教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民法律素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论1

第一章 公民法律素质概述5

第一节 公民法律素质的概念分析5

一、公民素质的含义5

二、公民法律素质的含义9

第二节 提高我国公民法律素质的意义10

一、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10

二、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是建立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11

三、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是我国充分实现和发展人权的客观要求12

四、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13

五、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是适应经济和法律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14

第二章 公民对法的认知17

第一节 公民对法的认知与公民的法律素质17

第二节 法的概念、本质与特征20

一、法的概念20

二、法律责任 5264

第三章 公民的宪政意识与中国的宪法与行政法律制度 5564

一、法律行为 5064

第五节 法律行为与法律责任 4964

三、法的运行 4664

第一节 我国公民的宪政意识研究 5564

一、宪政和宪政意识 5564

三、我国公民宪政意识的基本状况 5964

四、如何培养公民的宪政意识64

二、宪政意识的主要内容 5864

一、法的作用 3764

第四节 法的作用、价值和运行 3764

三、法的效力 3464

二、法的分类 3264

一、法的形式 2864

第三节 法的形式、分类与效力 2864

三、法的特征 2664

二、法的本质 2464

二、法的价值 4264

一、宪法概述65

第二节 中国的宪法制度65

二、我国宪法的基本制度68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74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77

五、宪法监督制度79

第三节 中国的行政法律制度81

一、行政法概述81

二、行政主体84

三、行政行为85

四、行政处罚86

五、行政强制89

五、行政许可90

六、行政复议92

七、行政赔偿95

第四章 私权意识与中国的民商法律制度98

第一节 我国公民的私权意识研究98

一、私权和私权意识与民商法律制度98

二、私权意识的内涵99

三、为何“倡私”、如何“倡私”102

三、我国的商法体系 127132

八、人身权 119132

第三节 中国的商事法律制度 126132

一、商法的概念和特征 126132

二、商人和商行为 126132

第五章 犯罪预防与中国的刑事法律制度132

四、公司法 127132

五、合伙企业法 128132

六、个人独资企业法 129132

七、保险法律制度 130132

九、婚姻家庭和继承法律制度 121132

六、债权法 115132

六、物权法 111132

五、诉讼时效 110132

四、代理 110132

三、民事法律行为 108132

二、民事主体 106132

一、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104132

第二节 中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104132

四、我国公民私权意识的回顾与展望 103132

七、侵权行为法 117132

第一节 犯罪心理形成的规律研究133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133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模式137

三、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139

一、犯罪心理预防的概念144

二、心理预防的内涵144

第二节 公民个人犯罪预防研究144

三、公民个人犯罪心理预防的基本途径145

第三节 中国的刑事法律制度153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153

二、犯罪的特征和犯罪构成154

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157

四、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159

五、共同犯罪160

六、刑罚161

七、常见罪名165

第六章 公民的诉讼意识与中国的程序法律制度169

第一节 我国公民的诉讼意识研究169

一、诉讼意识的含义170

第三节 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190200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宗旨和任务 190200

二、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190200

三、管辖 191200

四、证据 193200

八、民事诉讼审判程序 186200

五、强制措施 195200

六、审理程序 197200

第四节 中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200200

一、行政诉讼概述200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179200

七、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185200

六、期间、送达和诉讼费用 185200

五、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184200

四、证据 183200

三、诉讼参加人 182200

二、管辖 180200

第二节 中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179200

四、如何培养公民树立正确的诉讼意识 176200

三、我国公民诉讼意识分析 173200

二、影响诉讼意识的诸因素 172200

二、受案范围202

三、行政诉讼的管辖203

四、行政诉讼参加人204

五、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205

六、行政诉讼程序207

第七章 公民法律素质的培养与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211

第一节 公民法律素质在法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11

一、法治释义212

二、公民法律素质的法治功能215

三、法治的生成基础与公民法律素质的培养221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法律素质与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24

一、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及其实践225

二、我国公民法律素质的基本现状233

三、影响我国公民法律素质之原因分析235

第二节 公民法律素质的培养与法治社会的生成241

一、构筑丰厚的法治基础,滋养公民法律素质241

二、树立法律权威,催生公民法律素质250

后记2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