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后我国的货币供给过程和货币政策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后我国的货币供给过程和货币政策分析
  • 黄燕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588896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24页
  • 主题词:货币流通-研究-中国;货币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后我国的货币供给过程和货币政策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言1

1.1 选题背景1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4

1.3 本书结构5

第2章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回顾和实施效果分析:1998~2005年10

2.1 引言10

2.2 治理通货紧缩阶段:1998~2002年11

2.3 防范经济过热阶段:2003~2005年23

2.4 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计量分析31

2.5 结论34

第3章 我国基础货币的来源及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分析37

3.1 引言37

3.2 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基础货币来源39

3.3 我国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及其变动分析43

3.4 1998年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后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调控能力分析52

3.5 结论及政策建议57

第4章 我国货币乘数稳定性的实证分析63

4.1 引言63

4.2 我国的基础货币调整及其他数据说明65

4.3 单位根检验73

4.4 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量的协整分析74

4.5 结论77

第5章 货币供给内生性:基于利率视角的解释82

5.1 引言82

5.2 中国宏观货币(信贷)市场特征分析85

5.3 基础货币市场99

5.4 整个货币供给模型104

5.5 结论及政策建议110

第6章 利率双轨制下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价格渠道分析115

6.1 股票价格渠道的不畅通115

6.2 房地产价格渠道的不畅通124

6.3 结论及政策建议133

第7章 利率双轨制下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分析140

7.1 引言140

7.2 1998~2002年治理通货紧缩阶段的银行信贷渠道分析146

7.3 2003~2005年经济过热趋势下的银行借贷渠道分析154

7.4 充分发挥银行借贷渠道作用的政策建议160

第8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理论与实证166

8.1 引言和文献回顾166

8.2 理论模型:改进的Alogoskoufis-Smith模型169

8.3 经验证据:OLS估计和结构式VAR分析174

8.4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180

附录186

第9章 结论、政策建议和未来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188

9.1 结论188

9.2 政策建议190

9.3 未来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205

后记207

图2-1 货币供应量(M1、M2)、实际产出(Y)与定基消费物价(P)变动趋势33

图2-2 M1/Y(图中RM1Y)、M2/Y(图中RM2Y)的变动趋势34

图3-1 我国基础货币来源构成(1998~2004年)41

图3-2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变动情况53

图3-3 1998~2004年人民银行政府存款余额变动情况57

图4-1 原始基础货币(Bo)和调整的基础货币(B):1985年第二季度~2005年第一季度70

图4-2 M1、M2的乘数:1985年第二季度~2005年第一季度72

图5-1 利率完全管制下的中国宏观货币市场94

图5-2 利率上下限管制下的信贷市场96

图5-3 利率下限管制下的信贷市场98

图5-4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央银行的控制选择99

图5-5 1998年前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控制100

图5-6 利率双轨制下的基础货币市场104

图5-7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货币供给模型105

图5-8 管制利率框架下的货币供给模型107

图5-9 贷款利率上下限管制下的货币供给模型108

图5-10 贷款利率下限管制下的货币供给模型109

图6-1 我国货币供应量(a)与股票价格指数(b)(1999.12~2004.12)118

图6-2 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a)与房地产价格指数(b)(1999~2004年)125

图6-3 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扁平化127

图6-4 人民币存款利率的扁平化128

图6-5 房屋销售价格、土地交易价格与M2指数129

图7-1 CC-LM模型142

图7-2 1998~2002年上证每日综指变化情况152

图8-1 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177

图8-2 结构式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滞后1和2期、两倍标准差)179

图9-1 转型期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设计203

图9-2 利率渠道203

表2-1 中国宏观经济状况:1998~2002年11

表2-2 1998~2002年我国公开市场操作情况13

表2-3 1996~2002年我国利率调整情况表16

表2-4 1998~2002年我国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变化17

表2-5 1998~2002年我国中央银行再贷款余额19

表2-6 我国1998~2002年M2、GDP与CPI年增长率之间的关系21

表2-7 1998~2002年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值和实际值21

表2-8 1998~2002年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22

表2-9 2003~2005年我国CPI指数变化情况表(同比增长)24

表2-10 2002~2005年以来中央银行票据发行情况表25

表2-11 2003~2005年信贷量同比增长情况表(上年同期=100)31

表3-1 基础货币及其主要来源序列的平稳性检验44

表3-2 协整模型残差序列平稳性检验46

表3-3 ICBP与协整模型残差序列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滞后2期)49

表4-1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七次调整:1985~2004年68

表4-2 货币供应量M1,M2和基础货币B的单位根检验73

表4-3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76

表4-4 Engle-Granger两步法的检验结果77

表6-1 我国证券市场筹资情况(1998~2005年)121

表6-2 我国金融资产结构(1999~2004年)122

表6-3 货币政策扩张和住宅销售变动(1998~2005年)130

表6-4 房地产相关指标变动情况(一)(1998~2005年)131

表6-5 房地产相关指标变动情况(二)(1998~2001年)133

表7-1 1998~2002年我国存贷差情况表147

表7-2 我国主要利率调整情况表(1996~2002年)148

表7-3 1998~2002年银行间货币市场交易情况149

表7-4 1999~2002年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情况表150

表7-5 2003~2005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表156

表7-6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表(1998~2005年)158

表8-1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中国通货膨胀持续性的影响1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