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交活动基本知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交活动基本知识
  • 李增全,唐桂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60503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人间交往-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交活动基本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自然界的状态1

一、宇宙的演化和地球的起源1

二、物质及其存在形式6

三、自然界的联系和发展8

四、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概括10

第二节 社会的诞生和发展12

一、人类起源和社会形成12

二、人的生存方式及其发展14

三、现代社会和人类理想14

第三节 人的自我认识和传承15

一、人的本质15

二、哲学思想16

三、宗教和世界大教育20

第二章 自然与自然科学24

第一节 自然和自然科学概述24

一、自然界24

二、自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25

三、自然科学概述26

第二节 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分类28

一、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28

二、自然科学的分类31

第三节 影响自然科学发展的因素38

一、经济因素38

二、政治因素39

三、文化因素40

四、个人因素41

第三章 社会与社会科学42

第一节 社会构成及其主观性42

一、社会机构和组织42

二、社会构成的发展45

第二节 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49

一、社会科学的概念和产生49

二、社会科学的发展50

第三节 社会科学的分类51

一、常见的社会科学类型51

二、社会科学与人们的现实生活60

第四章 综合与交叉科学62

第一节 交叉科学的形成和发展62

一、科学的分化和综合62

二、交叉科学的形成机制63

三、交叉科学的形成和发展64

四、交叉科学发展的动力68

第二节 交叉科学的特征和分类69

一、交叉科学的基本特征70

二、交叉科学的类型71

三、几种典型的交叉科学73

四、交叉科学的研究意义79

五、交叉科学的发展趋势80

第五章 发明和创造82

第一节 技术的含义82

一、技术的相关概念82

二、技术的体系结构分析85

第二节 不同历史时期的技术86

一、古代技术及其发展87

二、近代技术革命及其发展89

三、现代技术革命的发生和发展92

第三节 现代技术的发展趋势100

一、技术和科学的渗透100

二、结构整体化和手段智能化101

三、技术活动的社会化103

第六章 实践和工作105

第一节 实践概说105

一、实践的内涵和特征105

二、实践的功能和基本形式106

三、实践的环节和程序107

第二节 社会分工和社会工作108

一、实践的分解与社会分工108

二、社会工作的多样性111

三、我国职业的发展趋势117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科学管理119

一、管理的相关基本概念119

二、管理的起源和发展122

第七章 学习和教育125

第一节 学习和生活125

一、学习的概念和内涵125

二、学习理论126

三、学习的目的128

四、科学的学习方法129

五、学习与生活132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理论133

一、教育和教育学的概念133

二、教育和教学的相关理论134

第三节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137

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137

二、教育的形式138

第八章 研究和探索143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143

一、科学研究的起源和科技概念的演变143

二、人类科学研究的历史脉络144

三、影响科学研究的因素155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措施和方法156

一、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156

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158

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161

第三节 科学研究的形式和机构163

一、科学研究的形式163

二、科学研究的机构164

三、家庭生活和个人生存的科学研究164

第九章 生活和环境165

第一节 生活165

一、生活的内涵165

二、生活的类型166

三、生活方式177

第二节 环境179

一、环境的概念179

二、环境污染179

第三节 生活与环境181

一、环境对生活的制约181

二、人对环境的利用和改造184

三、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186

第十章 人生及其准则190

第一节 人生过程190

一、生理过程190

二、学习过程192

第二节 人生准则194

一、道德准则194

二、法律准则200

第三节 对人生的科学认识201

第十一章 人际交流及其规则204

第一节 人际交流概述204

一、人际交流的产生204

二、人际交流的内容和形式206

三、人际交流的过程208

第二节 人际交流的原则和技巧209

一、人际交流的原则209

二、人际交流的技巧209

第三节 人际交流礼仪210

一、礼仪概述210

二、个人礼仪211

三、社交礼仪219

第十二章 人的自由和宽容与社会和谐发展225

第一节 自由与必然225

一、自由的必然限制225

二、人的素质228

三、社会的发展232

第二节 宽容的必要241

一、人的差异241

二、环境条件243

三、可能和现实244

第三节 和谐的必需244

一、和谐的丰富内涵244

二、和谐的层次245

附录251

参考文献264

后记2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