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歙县土壤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歙县土壤
  • 歙县土壤普查办公室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43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歙县土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前言1

第一章 概况1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1

第二节 自然概况2

一 地形与地貌2

(一)中山峡谷区2

(二)低山丘陵区3

(三)河谷盆地区3

二 地层岩性与构造3

三 成土母质4

(一)残积坡积物5

(二)第四纪沉积物6

四 农业气象7

(一)气温7

(二)降水8

(三)光照9

五 河流水系9

(一)新安江9

(二)练江10

(三)丰乐河10

(四)富资水10

六 植被11

(一)常绿阔叶林地带11

(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12

(三)落叶阔叶和常绿针叶混交林带12

(四)山地矮林及山地草甸12

第三节 社会经济概况12

一 粮食生产12

二 油料生产13

三 茶叶生产13

四 蚕桑生产13

五 绿肥生产13

六 林业生产13

第二章 土壤形成过程15

第一节 主要成土过程15

一 脱硅富铝化过程16

二 生物富集过程20

三 粘化过程21

四 水耕热化过程23

第二节 成土条件对成土过程的影响25

一 地貌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25

二 生物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26

三 母质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27

四 人为活动对成土过程的影响28

第三章 土壤分类与分布30

第一节 土壤分类30

一 土壤分类的依据30

(一)土纲30

(二)土类31

(三)亚类31

(四)土属31

(五)土种33

二 土壤命名34

三 土壤分类系统36

附件:1 歙县土壤分类系统表37

2 歙县土壤野外描述标准41

第二节 土壤分布51

一 土壤的水平分布51

二 土壤的垂直分布52

三 土壤的区域性分布52

四 微地域分布54

第四章 土壤性态特征56

第一节 铁铝土纲56

一 红壤土类56

(一)黄红壤亚类62

(二)红壤性土亚类98

二 黄壤土类109

(一)山地黄壤亚类112

(二)黄壤性土亚类128

第二节 淋溶土纲155

一 黄棕壤土类155

(一)暗黄棕壤亚类158

(二)黄棕壤性土亚类146

第三节 半水成土纲151

一 潮土土类152

(一) 灰潮土亚类155

二 山地草甸土土类158

(一)山地草甸土亚类158

第四节 初育土土纲163

一 紫色土土类163

(一)酸性紫色土亚类164

(二)中性紫色土亚类177

(三)石灰性紫色土亚类187

二 黑色石灰土土类198

(一)黑色石灰土亚类199

(二)棕色石灰土亚类202

三 粗骨土土类209

(一)铁铝质粗骨土亚类209

第五节 人为土纲214

一 水稻土土类214

(一)渗育型水稻土类215

(二)潴育型水稻土亚类225

(三)潜育型水稻土亚类282

第五章 土壤理化性状291

第一节 土壤化学性状291

一 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293

(一)自然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293

(二)旱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296

(三)水稻土有机质、全氮含量297

(四)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碳氮比腐殖质组成的相关性299

二 土壤全磷和速效磷302

(一)土壤全磷含量状况303

(二)土壤速效磷含量状况304

(三)人为施肥耕作对磷素的影响305

(四)土壤酸碱性对磷素的影响305

三 土壤金钾和速效钾306

(一) 土壤全钾含量状况306

(二) 土壤速效钾含量状况307

四 土壤中微量元素309

(一)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状况309

五 土壤代换量312

(一)土壤代换量的状况312

(二)土壤代换量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313

六 土壤酸碱度314

(一)土壤酸碱度的状况314

(二)土壤酸碱度与母质的关系315

第二节 土壤物理性状316

一 土壤质地316

二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318

第六章 土地利用状况323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构成和利用现状323

一 土地资源的构成323

二 主要地貌单元的构成323

三 土地利用现状323

四 土壤资源利用现状及其生产潜力326

第二节 主要土壤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328

一 耕地分布状况及存在问题328

二 林业用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331

三 草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332

四 水面的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333

第三节 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334

一 耕地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334

二 山地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335

三 草地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336

四 水面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337

五 重视庭院经济337

六 加强土地管理337

第七章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339

第一节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的原则和依据339

一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的原则339

二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的依据340

第二节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340

一 区、(亚区)单元340

二 分区概述341

第八章 高产土壤的培肥及低产土壤的改良357

第一节 高产水稻土的培肥357

一 高产水稻土的剖面特征358

二 高产水稻土的肥力特征359

三 高产水稻土的建设和培育361

第二节 低产土壤的改良362

一 洼、渍、冷陷田的改良363

二 瘦、粘、发僵田的改良364

三 漏水漏肥田的改良366

第三节 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567

一 水土流失的现状367

二 水土流失的原因367

三 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368

第九章 土壤普查的成果应用370

第一节 土壤普查成果应用初见成效370

一 合理施肥、提高效益370

二 因地制宜、调整作物布局374

三 服务全局、多方应用376

第二节 土壤普查成果应用的规划和“七五”期间的设想。377

一 加强化验建设、改善测试条件377

二 建立土壤肥力观察点、开展化肥监测378

三 积极改造低产土壤,普遍推行配方施肥378

四 继续应用土壤普查成果,普及土壤肥料科学知识。378

附:专题报告380

一 歙县茶园土壤380

二 歙县林业土壤的开发利用396

后记410

第二次 歙县土壤普查组织及工作人员名单4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