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社会教育研究 基于大学服务社会的历史考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大学社会教育研究 基于大学服务社会的历史考察
  • 王雷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1479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社会教育研究 基于大学服务社会的历史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学社会教育概述1

第一节 大学社会教育的内涵1

一、大学之道2

二、社会教育4

三、学习型社会8

四、大学社会教育11

第二节 大学社会教育的意义12

一、大学开展社会教育有助于“开民智”12

二、大学开展社会教育有利于改良社会14

三、大学开展社会教育有助于为社会各界民众谋取受教育的机会17

四、大学开展社会教育有助于指导家庭教育和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18

五、大学开展社会教育有利于大学自身的发展19

第三节 社会教育与相关教育的关系20

一、社会教育与社区教育、非正规教育21

二、社会教育与成人教育、民众教育23

三、社会教育与终身教育、继续教育24

第二章 大学社会教育的历史经验27

第一节 我国古代大学的社会教化27

一、古代大学的社会教化思想29

二、古代大学的社会教化实践34

第二节 我国近代大学与社会教育41

一、蔡元培论大学社会教育42

二、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44

三、大学参与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试验45

四、颁布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法规48

第三节 国外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经验51

一、美国大学的扩充教育52

二、英国大学的推广教育54

三、北欧民众高等学校55

四、日本大学的公开讲座55

五、韩国大学与“新社区运动”57

第三章 大学社会教育的历史研究59

第一节 近代中国“社会教育”与“社会的教育”的论争及启示59

一、论争的源头:“社会教育”与“社会的教育”60

二、论争的特质:“教育的社会功能”与“社会的教育功能”62

三、论争的形态:“社会即教育”与“教育即社会”64

四、论争的启示: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的互相开放65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社会教育的历史考察67

一、我国近代教育学界对社会教育的理解67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学界对社会教育的认识70

三、现代社会教育新论73

第三节 近代中国知识群体推动社会教育发展的几点突破77

一、“开民智”、“作新民”:突破了传统的“储才”观79

二、“改良社会”:突破了传统的“朝廷”观83

三、扩充教育效能:突破了传统的学校观87

第四节 近代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经验91

一、近代大学开展社会教育91

二、近代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经验94

第四章 大学社会教育的依据101

第一节 大学社会教育的理论依据101

一、补充教育理论:社会教育化101

二、扩充教育理论:教育社会化104

三、终身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的多样化106

四、“反学校化”理论:人的素质是社会教育的总和107

五、全民教育理论: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108

第二节 大学社会教育的实践依据109

一、大学应开“风气之先”109

二、大学发展需要社会的支持112

三、社会发展需要大学的参与116

第三节 大学社会教育的法规依据119

一、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119

二、国家鼓励学校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120

三、采取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和社会的密切联系123

四、高等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开展社会服务127

五、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129

第五章 大学社会教育现状133

第一节 大学社会教育的模式133

一、目标教育模式134

二、项目教育模式135

三、对象教育模式135

四、家庭教育模式136

第二节 大学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社会教育因素137

一、大学社会实践的社会教育内涵137

二、大学社会实践的社会教育意义139

三、大学社会实践的社会教育内容142

第三节 大学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143

一、大学的“关门办学”144

二、没有教育理论支持145

三、没有政策保障和教育管理机构的推动146

四、没有社会教育发展经费147

五、缺乏社会教育指导者148

六、社会参与问题150

第六章 大学社会教育工作153

第一节 大学开展成人教育153

一、大学开展成人教育的含义与特点154

二、大学开展成人教育的形式156

第二节 大学开展补习教育158

一、大学开展补习教育的原因159

二、大学开展补习教育的内涵161

三、大学开展补习教育的方式163

第三节 大学开展培训教育166

一、大学开展培训教育的理由167

二、大学开展培训教育的内涵168

三、大学开展培训教育的途径170

第四节 大学开展家庭教育172

一、国外大学开展家庭教育的经验172

二、大学开展家庭教育的工作与途径173

第七章 大学社会文化工作177

第一节 大学与图书馆179

一、图书馆的内涵与形式180

二、图书馆的业务与职能181

三、大学与图书馆教育182

第二节 大学与博物馆184

一、博物馆的特点184

二、博物馆的教育事业185

三、大学与博物馆教育186

第三节 大学与文化馆187

一、文化馆的特点与形式188

二、文化馆的教育事业189

三、大学与文化馆教育190

第四节 大学与传媒教育192

一、传媒教育的特点193

二、传媒教育的职能193

三、大学与传媒教育194

第八章 大学社会教育的内容197

第一节 大学开展社会德育198

一、“开风气之先”:引领公民道德成长199

二、与时俱进:德育内容体现时代要求202

第二节 大学开展社会智育205

一、“开民智”:大学开发社会智力资源206

二、大学开展社会智育的内容207

第三节 大学开展社会体育210

一、“鼓民力”:大学引领全民健康发展210

二、全民健身:大学社会体育的重点211

第四节 大学开展社会美育214

一、大学开展社会美育的意义214

二、大学开展社会美育的内容216

第五节 大学开展生活教育218

一、“作新民”:大学提升社会生活质量219

二、社会生活的全部:大学生活教育的内容221

第九章 大学社会教育方式227

第一节 大学开展公开讲座229

一、公开讲座的含义与特点230

二、公开讲座的社会教育功能230

三、公开讲座的实施步骤231

第二节 大学开展研讨座谈232

一、研讨座谈的含义与特点232

二、研讨座谈的社会教育功能233

三、研讨座谈的实施步骤和原则233

第三节 大学开展咨询展览235

一、咨询展览的含义与特点235

二、咨询展览的社会教育功能236

三、咨询展览的实施步骤与原则237

第四节 大学开展社会教育活动238

一、社会教育活动的含义与方式238

二、社会教育活动的步骤与原则241

第十章 大学社会教育展望243

第一节 大学教育资源对社会的开放244

一、国外大学开放教育的启示244

二、大学教育资源对社会开放的方式251

第二节 社会教育资源对大学的开放259

一、大学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的意义260

二、社会教育资源的种类261

三、大学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的途径263

第三节 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对策265

一、走出校园:树立大学开放教育观266

二、制度创新:探索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教育体制268

三、政策保障:制定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政策、法规269

四、社会实践:加强大学的推广教育271

五、增加投入:确立大学开展社会教育事业经费273

主要参考资料276

后记2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