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 党委、党总支、党支部 工作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科扬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红旗出版社
- ISBN:750510702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016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1051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学科: 基层组织 学科: 工作) 中国共产党 基层组织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 党委、党总支、党支部 工作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总体要求3
第一章 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概述3
第一节 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的性质、地位和作用3
一、基层党组织的性质3
二、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单位的政治核心4
三、基层党组织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作用4
四、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5
五、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6
第二节 党的基层组织的建立原则和类别7
第三节 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和任务8
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8
二、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的任务10
第四节 党的基层组织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13
一、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14
二、建设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14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14
第二章 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16
第一节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性16
一、新时期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考验17
二、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18
第二节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20
一、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执政为民20
二、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21
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注入新的动力26
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26
第三节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6
三、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27
四、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28
五、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28
第四节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8
一、新时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8
二、新形势下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29
三、必须立足本国实际,继承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30
四、必须加强优秀精神产品的创作生产31
第五节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2
一、最重要的是实现、发展和维护好人民利益32
二、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解决好的几个问题35
一、新的历史时期党的领导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37
第六节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37
二、只有努力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38
三、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39
四、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40
第三章 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41
第一节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41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42
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43
三、在全党形成求真务实的风气44
第二节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47
一、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47
二、高度重视学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48
三、要把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街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49
四、推动学习的制度化,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工作50
第三节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51
一、群众路线的内容及对党员干部的要求51
二、联系群众的本质要求52
三、从制度和方法上解决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54
第四节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56
一、建立和健全党内民主制度56
二、各级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60
三、必须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62
第五节 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64
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尤其是党的政治纪律64
二、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互党的纪律65
三、反对自由主义,严格执行党的纪律66
四、党员既要遵纪又要守法68
第六节 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69
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基本要求69
二、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70
三、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71
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要依靠群众72
五、从源头上加大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73
第七节 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74
一、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是小事74
二、从管理体制和制度上反对享乐主义76
第八节 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78
一、必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78
二、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干部管理方法80
三、要加强对于部选拔任用的监督机制81
四、把干部作风方面的表现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83
五、从制度上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83
第二篇 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89
第一章 各级党政、人民团体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89
第一节 各级党政、人民团体机关党的基层组织的特点、地位和作用89
一、各级机关党的基层组织的特点89
二、各级机关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90
第二节 各级机关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层党组织的任务91
一、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91
二、各级机关党的基层组织的任务92
三、新的世纪之初机关党的建设主要任务94
一、党的纪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107
第三节 机关党组织要切实做好党的纪律教育工作107
二、党的纪律教育的必要性112
三、机关党员必须遵纪守法、廉洁自律116
第四节 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监督作用118
一、党政机关党的工作的重要性118
二、党政机关党员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121
三、机关党员要做群众的表率和模范124
第五节 改进和加强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127
一、机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127
二、探索加强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129
第六节 党政机关基层党员干部典范130
第二节 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138
第二章 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和自身的建设138
第一节 街道、社区居民区党的工作方针和总要求138
一、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特点139
二、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的重要地位139
三、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任务140
第三节 居民区(居委会)党总支、党支部工作141
一、加强居民区党支部的建设141
二、居民区党支部的工作职能和任务142
三、广开渠道,选好配强居民区党支部书记143
第四节 要加强街道、社区、居民区党的建设143
一、街道、社区、居民区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143
二、街道、社区、居民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145
三、街道、社区、居民区党的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147
四、加强街道党的工作的途径和方法150
第三章 文化、卫生系统党组织建设157
第一节 文化、卫生系统的特点和党建工作的重点157
一、真诚关心、尊重、团结文化、卫生系统的知识分子157
二、积极引导他们更好地把握时代精神和人民的要求158
三、文化、卫生系统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159
第二节 文化、卫生系统党组织的地位、作用159
第三节 文化、卫生系统党组织的基本任务162
第四节 文化、卫生系统党组织发挥保证监督作用的基本途径163
第五节 文化、卫生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163
第六节 文化、卫生系统的知识分子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164
第七节 文化、卫生系统党组织对群众组织的领导165
一、高等学校的党政体制166
第四章 学校党组织的工作和党的建设166
第一节 学校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166
二、高等学校党委的地位和作用167
三、中、小学和其他学校的党政体制168
第二节 学校党组织的设置和主要职责168
一、高校党组织的设置和主要职责168
二、中、小学和其他学校党的工作的特点和重点170
第三节 学校党组织负责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172
一、中老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173
二、青年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173
三、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173
一、坚持和加强党性教育,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174
第四节 加强学校党组织的自身建设174
二、加强组织建设,改进党的活动内容和方式175
三、加强和完善对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和考核等制度176
四、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176
五、加强高校政工干部队伍建设177
第五章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179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中党的建设问题179
一、现代企业制度对党的建设的要求180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和职责181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党建工作的方针原则184
四、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组织如何参与决策184
五、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组织的监督作用186
一、当前加强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内容188
第二节 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188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和基本规律194
三、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197
四、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200
五、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202
六、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13
第三节 提高企业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领导能力219
一、企业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应具备的领导能力和作用219
二、培养提高领导能力的途径221
三、较好的组织领导能力223
四、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230
五、认真执行政策的能力237
六、较好的团结协调能力240
七、较强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246
八、广泛联系群众的能力251
第四节 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的建设的新思路255
一、进一步更新观念,确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255
二、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256
三、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258
第五节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典范263
附录268
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程序268
征集和处理职工代表提案的工作程序269
职代会推荐或选举厂长(经理)的程序图表269
职工代表民主质询程序270
职代会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的程序图表270
第六章 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271
第一节 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问题271
一、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面临的问题271
二、在外商投资企业开展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72
第二节 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和任务274
第三节 加强改进对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工作的领导275
第四节 结合外商投资企业的特点开展党的工作277
一、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工作机构设置和党务干部的配备277
二、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278
三、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279
第五节 外商投资企业的党员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279
第六节 私营企业党的建设问题281
第七章 乡镇企业党的建设282
第一节 加强乡镇企业党的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82
一、乡镇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282
二、加强乡镇企业党的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83
第二节 乡镇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286
一、乡镇企业党组织的地位286
二、乡镇企业党组织的作用286
第三节 加强和改进乡镇企业党的建设288
一、乡镇企业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288
二、要区别不同情况,开展党的建设288
三、及时调整乡镇企业党组织设置288
六、县、乡党委要切实重视乡镇企业党的建设289
四、切实加强党员教育工作289
五、加强乡镇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289
第八章 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的工作和建设290
第一节 加强乡镇党委会工作的重要意义290
第二节 乡镇党委会的地位、作用和任务291
一、乡镇党委会的地位和作用291
二、乡镇党委会的任务291
第三节 乡镇党委会工作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292
一、乡镇党委会工作的特点292
二、乡镇党委会面临的问题和矛盾293
第四节 加强乡镇党委会工作的原则和基本思路295
一、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一条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好路子295
二、按照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296
三、健全功能、理顺体制298
第五节 乡镇党委书记素质要求和工作要求299
一、乡镇党委书记的素养299
二、乡镇党委书记必须勤政、廉政和敢于创新299
第六节 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302
一、认真落实中央决定,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302
二、深刻理解“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303
三、“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306
四、“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的方法步骤307
五、“三个代表”教育要紧紧围绕思想和工作作风建设309
第七节 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316
一、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316
二、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324
三、认真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332
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保证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340
第八节 乡镇党委书记的典范348
第九章 农村党支部的工作和建设361
第一节 农村党支部的地位、作用和任务361
一、农村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361
二、农村党支部的基本职责和任务362
第二节 农村党支部党建工作362
一、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362
二、加强党内监督,管理教育好党员363
第三节 带头把经济工作和各项工作搞上去363
一、认真解决农村和农民的困难363
一、关键是要有一个好支部书记365
第四节 怎样当好村党支部书记365
二、启用能人,带领农民致富365
二、怎样当好农村支部书记366
第五节 村党支部书记典范368
第十章 科研单位党组织的工作和建设392
第一节 科研单位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和任务392
第二节 科研单位党组织保证监督的职责和主要内容393
第三节 科研单位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393
第四节 科研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394
第五节 科研单位的知识分子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395
一、科研单位知识分子工作395
二、科研单位统一战线工作395
一、军队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397
第十一章 军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397
二、军队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及其建设应遵循的原则400
三、新时期军队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和党的建设新思路404
第三篇 党支部、党小组工作制度及要求411
第一章 党支部的设置与各委员的职责411
第一节 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411
第二节 基层党组织(党委会、党总支、党支部)及委员的设置412
第三节 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及各委员的职责413
一、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职责413
二、组织委员的职责413
四、纪律检查委员职责414
五、青年委员的职责414
三、宣传委员的职责414
六、统战委员的职责415
七、保密委员(保卫委员)的职责415
第二章 各类党支部的特点和职责416
第一节 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党支部416
第二节 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党支部419
第三节 发挥保证监督作用的党支部420
第三章 党支部的工作任务424
第一节 党支部的基本任务和要求424
一、党支部的基本任务424
二、各级基层党组织的具体任务和要求428
第四章 党支部的工作方法431
第一节 典型示范的方法和作用431
第二节 试点引路的方法和作用432
第三节 “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和作用433
第四节 抓中心,带其他的方法和作用434
第五节 把握全局改革创新的方法和作用436
第六节 “两手抓”的方法和作用438
第七节 检查、总结、推广的方法和作用439
第五章 党支部的班子建设442
第一节 新时期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的标准和基本要求442
一、新时期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的标准442
二、新时期党支部班子建设的要求443
第二节 新时期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的内容和重点443
一、新时期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的内容444
二、新时期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445
第三节 新时期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途径448
一、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原则448
二、加强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的途径449
第六章 党支部的制度建设451
第一节 党支部的组织制度451
一、发展党员制度451
二、党员管理制度452
第二节 党支部的生活制度454
一、党支部的政治生活制度454
二、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455
三、党支部的民主生活制度457
一、党支部的监督制度458
第三节 党支部的其他制度458
第四节 党支部各项制度的执行和完善459
一、党支部制度建设的准则459
二、党支部日常工作制度459
二、党支部制度的执行和完善460
第七章 党小组461
第一节 党小组的性质和任务461
一、党小组的性质461
二、党小组的划分461
三、党小组的主要任务462
第二节 党小组工作制度和作用463
一、党小组的工作制度463
二、党小组的作用464
二、党小组长的职责465
第三节 党小组长的条件与职责465
一、党小组长的条件465
第八章 党的基层领导职责及素质要求466
第一节 党的基层领导的职责和作用466
一、党支部书记的“班长”职责466
二、党支部书记的作用467
第二节 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应具备的素质473
一、政治素质要求473
二、思想素质要求475
三、业务素质要求476
四、能力素质要求478
一、要充分发挥“一班人”的作用481
第三节 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方法481
二、全面安排,抓住重点482
三、“吃透两头”,了解上情和下情483
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485
五、把功夫用在抓落实上487
附录489
党支部换届选举的程序489
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工作程序490
党支部委员会会议程序491
支委会向支部大会报告工作程序492
支委民主生活会内容及程序492
支委理论学习内容和要求493
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及要求494
评选优秀党员工作程序495
追认党员的程序及要求495
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内容496
组织委员的工作内容和要求497
宣传委员的工作内容和要求498
青年委员的工作内容和要求499
保卫委员的工作内容和要求499
纪律检查委员的工作内容和要求500
支部工作总结的步骤和程序501
党支部整改的步骤和要求502
党小组会内容和工作程序503
党员思想汇报的内容504
党组织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内容和方式505
党组织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内容和要求506
党委、党组民主生活会的内容和要求507
贯彻上级指示的程序和要求508
检查工作的形式及程序509
工作总结的步骤与程序510
承办文件的程序511
第四篇 新时期党的宣传、统战、纪检工作515
第一章 新时期基层党组织的宣传工作515
第一节 党的宣传工作的任务515
第二节 新时期宣传工作的艺术和方法516
第一节 基层统一战线工作基本任务517
第二章 新时期基层党组织的统战工作517
第二节 基层统一战线工作的形式和方法518
第三章 新时期基层党的纪律检查工作520
第一节 基层党的纪检工作的任务520
第二节 党风党纪教育521
一、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主要内容521
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方法与形式522
第三节 党的纪律处分524
一、党的纪律处分的目的524
二、实施党纪处分的原则524
三、违犯纪律与纪律处分524
四、纪律处分分类525
党纪案件初核立案程序和要求542
附录542
党纪案件检查的工作程序和要求543
纪检信访工作程序和要求545
机关部门党纪案件审理程序546
劝退不合格党员的程序和要求547
自行脱党党员的除名程序548
要求退党党员的处置程序548
处分党员的程序规定549
处分决定的内容550
第一节 申请入党人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553
一、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553
第一章 做好入党对象的考察、培养、教育工作553
第五篇 新时期党员的发展、管理与教育553
二、撰写自传和汇报思想555
第二节 党组织要引导发现入党对象556
一、要通过宣传、表率作用引导群众向党靠拢556
二、建立申请入党人档案和登记表557
三、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557
四、党支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559
五、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进行考察559
第三节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560
一、党组织指定培养联系人560
二、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经常性的培养教育560
三、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定期考察和管理561
四、确定发展对象的时间和程序562
五、政治审查的内容和方法563
六、对发展对象的集中培训工作565
第二章 预备党员的接收、管理、转正工作566
第一节 接收预备党员的程序和制度566
一、确定入党介绍人566
二、严肃、认真地填写《入党志愿书》567
三、接收预备党员前的准备工作569
四、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的程序和事项569
第二节 预备党员的审批程序和制度571
一、支部大会决议与有关材料上报审批571
二、党委(党总支)对入党材料和程序进行审查572
三、县级党委组织部审核573
四、党委派人同发展对象谈话573
五、党委审批574
第三节 预备党员的管理教育和考察575
一、支部应对预备党员加强管理575
二、预备党员举行入党宣誓的程序和要求576
第四节 预备党员转正的程序和制度578
一、对预备党员要进一步教育和考察578
二、预备党员转正申请和支部讨论决议579
三、上级党组织审批程序和要求582
第三章 党员标准和行为规范583
第一节 党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583
第二节 党员的义务和责任584
一、认真学习,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584
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585
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585
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言行一致586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完成党的任务586
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587
七、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587
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588
第三节 党员的权利与维护588
一、有参加党的会议,阅读党的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589
二、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讨论的权利589
三、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的权利590
四、有批评和检举的权利590
五、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590
七、有保留和向上级反映不同意见的权利591
六、有申辩和辩护的权利591
八、有请求、申诉、控告和要求答复权592
第四节 正确处理党员义务与权利的关系592
一、党员要认真履行党员义务593
二、党员要正确行使党员权利593
三、党组织要切实保障党员的权利594
第五节 党员的行为规范594
一、党员行为规范的内涵和实质594
二、党员行为规范相关内容596
三、共产党员党性和行为规范的统一597
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599
第一节 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是新时期先锋模范作用的体现599
第四章 新时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599
二、新时期共产党员要身体力行“三个代表”600
第二节 新时期各行业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600
一、企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600
二、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601
三、机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602
四、事业单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602
五、社区街道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603
六、“窗口行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603
一、“创先争优”活动604
二、党员目标管理604
第三节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表现的具体形式604
三、党员责任区605
四、党员联系户606
五、党员主题实践活动607
第五章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608
第一节 民主评议党员的方法原则和内容608
一、民主评议党员的基本原则608
二、民主评议党员的基本内容608
三、民主评议党员的方法步骤609
四、党员评议和党员鉴定609
五、民主评议党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610
第二节 对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表彰611
一、党内表彰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条件611
二、党内表彰的权限、程序和办法612
一、不合格党员613
二、不合格党员的组织处理程序和界限613
第三节 不合格党员及其处理613
三、不合格党员的处置的方针和方式614
第四节 民主评议党员应注意的问题615
一、预备党员的民主评议615
二、民主评议党员材料的处理616
三、正确对待不合格党员616
四、正确对待党员退党问题616
第二节 党员流动前个人(单位)的要求及事项618
一、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的要求618
第一节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618
第六章 流动党员的管理制度618
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619
三、党员外出前必须向党组织报告620
四、党组织对外出的党员要进行行前教育620
第三节 党员流动后本人(单位)的要求及事项621
一、流动党员要主动与外出所在地党组织取得联系621
二、党组织不得拒绝接收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621
三、党组织要支持党员的合理流动621
四、流动党员要遵守国家规定和合同622
五、党员外出期间要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622
六、流动党员集中的地方和单位要建立党组织622
四、妥善解决党员流动中的争议问题623
二、流动党员参加民主评议问题623
三、流动党员中的预备党员转正问题623
第四节 流动党员管理中的其他问题623
一、流动党员参加选举问题623
第七章 党籍、党龄、党费、组织关系等管理制度625
第一节 党籍党龄的管理625
一、党籍625
二、党龄625
三、自杀党员的党籍处理625
四、受刑事处罚党员的党籍处理625
五、党员档案中没有入党志愿书的处理626
六、党员登记626
八、追认共产党员问题627
九、党龄的计算方法627
七、党员退党627
十、特殊情况的党龄计算方法628
第二节 党费的交纳、使用与管理629
一、党费629
二、党员交纳党费的计算基数629
三、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629
四、农村党员交纳党费的标准630
五、没有经济收入或生活困难的党员交纳党费的标准630
六、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交纳党费的办法630
七、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交纳党费的标准630
八、流动党员交纳党费的方法630
九、党员增加工资收入后交纳党费问题630
十三、向中央上缴党费问题631
十二、党费管理的原则和要求631
十一、党员交纳党费的基本要求631
十、党员自愿一次交纳1000元以上党费问题631
十四、铁路、民航和金融系统基层党组织向地方党委上缴党费问题632
十五、党费的使用范围632
十六、严格党费使用审批制度632
十七、党费检查报告制度632
十八、严肃查处党费管理中的违纪问题633
十九、不得要求党员交纳“特殊党费”633
二十、基层党组织要认真做好党费收缴工作633
第三节 党员组织关系的使用与管理633
一、党员组织关系633
二、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633
五、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634
六、复转军人党员组织关系的转递634
四、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办法634
三、党员证明信634
七、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的转递635
八、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组织关系的转递635
九、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证明信的印制与保管635
十、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党员证明信丢失的处理636
十一、过期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和党员证明信的处理637
第八章 党的纪律及违纪党员的处理638
第一节 党的纪律类别638
一、党的纪律含义及特征638
二、党的政治纪律638
五、党的保密纪律639
三、党的组织纪律639
四、党的群众纪律639
第二节 实施党纪处分需要把握的政策界限640
一、党内通报批评的使用640
二、警告与严重警告的使用640
三、留党察看期间又违反党的纪律的处理640
四、受留党察看处分后提前恢复权利的问题640
五、延长留党察看的时间规定641
六、由其他处分改为留党察看处分问题641
七、开除党籍与清除出党的区别641
八、受刑事处罚的党员党纪处分问题641
九、特殊情况下上级党组织直接处分党员的问题641
十一、处理党员信教问题的政策界限642
十、犯错误党员拒绝在处分决定上签字的问题642
十二、处理党员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的政策界限643
第九章 其他相关规定和要求644
一、如何对待党员上访、闹事问题644
二、如何看待共产党员加入民主党派问题645
三、预备党员不能担任党内领导职务645
四、党员担任外商代理人的党籍和组织生活问题645
五、“荣誉党员”不可取645
六、党内统计的任务和要求645
七、如何对待党员佩戴标志的问题646
八、制作与使用党旗党徽的规定和要求646
发展党员的步骤和工作程序648
附录648
预备党员转正程序及要求649
接收预备党员或转正的决议内容和程序650
召开入党宣誓大会工作程序651
党员鉴定的程序及要求652
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程序及要求653
接转党员组织关系的程序654
交缴党费的程序及要求655
述职报告的内容和要求656
第六篇 各级党的会议及换届选举659
第一章 党的会议及领导机关659
第一节 各级党代表大会职权及时限659
第二节 各级党代表会议职权、代表的产生和组织领导660
第三节 基层党员大会职权、时限及组织领导662
第四节 各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职责、任期662
第二章 党代表及党委、纪委委员、领导的产生665
第一节 选举党代表的程序和工作665
一、选举党代表工作的通知及附例665
二、党代表的条件、职责和权利667
三、各级党代表名额及确定原则和比例667
四、选举单位的划分和分配代表名额668
五、代表产生的程序和报批手续669
六、代表的选举方法及附例671
七、设置特邀代表的原则和确定列席人员的原则673
八、代表资格的审查674
一、“两委”委员、候补委员及基层党组织委员名额确定原则676
第二节 党委、纪检委(以下简称“两委”)委员的产生676
二、地方各级“两委”委员候选人提名原则和差额677
三、地方各级“两委”委员、基层委员产生程序678
四、“两委”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的酝酿推荐679
五、“两委”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确定报批并附例679
六、“两委”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的确定684
七、“两委”委员、候补委员的选举685
第三节 “两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的产生685
一、“两委”常委、书记、剐书记职数及确定原则685
二、“两委”常委候选人差额比例及常委、书记、副书记产生程序686
三、“两委”常委、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酝酿686
五、“两委”常委、书记、副书记的选举产生687
四、“两委”常委、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确定与报批687
第三章 召开党代表大会的程序和工作688
第一节 党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688
一、党代表大会的筹备任务和组织领导688
二、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内容及呈报程序689
三、党委、纪委工作及党费管理情况报告的起草695
第二节 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的宣传报道与会务工作697
一、党代表大会的宣传报道工作697
二、党代表大会的会务工作699
三、党员大会的宣传工作与会务工作711
第三节 党代表大会预备会议712
一、预备会议的任务、程序及主持712
二、大会主席团的职责及组成713
三、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的职责和组成714
四、大会秘书长的职责及产生办法715
五、大会执行主席的职责715
第四节 党代表大会召开及文件的审议716
一、党代表大会召开716
二、审议和酝酿讨论会议文件718
第四章 干部考察工作721
第一节 干部考察的程序内容与要求721
一、换届选举中的干部考察工作721
二、干部考察工作的组织领导721
三、干部考察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722
四、干部考察的程序722
六、干部考察材料723
五、干部考察的内容和方法723
七、填写干部任免呈报表应注意的问题724
第二节 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和“两委”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的组织实施724
一、党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选举程序724
二、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选举的主持及附例725
三、党的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程序及主持并附例728
四、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程序及主持并附例732
五、参加选举人员的要求736
六、选举办法的制定和应注意的问题并附例737
七、监票人和计票人的设置原则、主要职责和产生办法740
八、票箱和选票的制作和设置741
九、确定选率和选票有效性的原则745
十、地方和基层党组织的选率746
十一、差额预选及正式候选人的确定747
十二、当选人的确定原则和程序748
第五章 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以及党的“两委”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闭幕式(闭会)750
第一节 党的代表大会闭幕式750
一、党代表大会闭幕式750
二、党代表大会闭幕式的程序750
三、党代表大会闭幕式的主持750
四、党代表大会闭幕式应注意的问题752
五、党员大会闭会及应注意的问题752
第二节 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闭会752
第三节 文件材料的归档和会后工作总结752
一、文件材料归档的重要性752
四、会后工作总结的基本要求753
二、文件材料的分类与归档753
三、文件材料的管理753
第六章 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增补754
第一节 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增补原则和程序754
一、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增补委员的基本原则和程序754
二、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增补委员的基本原则和程序755
三、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增补委员的基本原则和程序756
第二节 党的地方和党的基层“两委”增补常务委员、书记、副书记的基本原则和程序756
第三节 上级党组织指派下级党组织负责人应注意的问题756
三、向上级党组织呈报召开党员大会的请示758
一、提出召开党员大会的初步意见,起草《关于召开党员大会的决定》(草案)758
二、召开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讨论召开党员大会的有关事宜758
第七章 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主要程序758
第一节 筹备阶段的工作和程序758
四、组织酝酿、提名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初步名单759
五、起草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759
第二节 预备会议阶段工作及程序759
一、召开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759
二、向上级党组织呈报下届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名单759
三、做好召开党员大会的宣传教育工作760
四、召开党的委员会民主生活会760
五、起草党员大会和党的委员会第一次全会选举办法(草案)760
六、安排党员大会的会务工作760
三、举行党员大会开幕式761
四、组织党员分组讨论761
一、召开党的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761
二、布置大会会场761
第三节 正式会议阶段的工作及程序761
五、召开党的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762
六、党员大会选举762
七、上届党的委员会召开最后一次全体委员会议762
八、大会闭幕式762
附录763
党的代表大会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流程763
增补本级党委成员的步骤和程序766
审批增补下级党委成员的步骤及程序767
党委考核下级领导班子的步骤和要求768
第一节 报告771
第七篇 党的工作常用公文771
第一章 报告和请示771
第二节 请示775
第三节 批复779
第四节 函780
第五节 会议纪要783
第二章 计划、规划785
第一节 计划785
第二节 规划787
第三章 工作要点、方案789
第一节 工作要点789
第二节 方案789
第三节 总结790
第四章 制度、规定、办法、细则、规则792
第一节 制度792
第二节 规定794
第三节 办法794
第四节 细则795
第五节 规则795
第五章 规程、守则、须知、公约796
第一节 规程796
第二节 守则796
第三节 须知797
第四节 公约798
第一节 命令800
第六章 命令(令)指令800
第二节 指令802
第七章 决定、决议805
第一节 决定805
第二节 决议805
第八章 布告、公告和通告807
第一节 布告807
第二节 公告809
第三节 通告810
第四节 通知810
第五节 通报819
第二节 大事记821
第一节 记录821
第九章 记录、大事记821
第十章 简报、调查报告823
第一节 简报823
第二节 调查报告826
第十一章 提案、议案829
第十二章 章程、条例831
第一节 章程831
第二节 条例833
第十三章 开幕词、闭幕词835
第一节 开幕词835
第二节 闭幕词836
第十四章 倡议书837
第十五章 申请书、志愿书839
第十六章 保证书、决心书841
第十七章 各类证书、请柬843
第一节 证书843
第二节 请柬844
第十八章 介绍信、证明信846
第一节 介绍信846
第二节 证明信848
第十九章 公开信、感谢信、表扬信851
第一节 公开信851
第二节 感谢信852
第三节 表扬信853
第二节 慰问电(信)855
第一节 贺电(信)855
第二十章 贺电(信)、慰问电(信)、致敬电(信)855
第三节 致敬电(信)856
第二十一章 启事、海报857
第一节 启事857
第二节 海报858
第八篇 附录863
中国共产党章程86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877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88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牟取非法利益的通知899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900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903
监察部关于印发《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903
中共中央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908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911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915
中共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的意见919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接受和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的通知922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923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923
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清理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无偿占用企业钱物的实施意见929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931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941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946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955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959
关于对犯有贪污、贿赂错误党纪处分的数额界限问题的请示的答复979
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实施办法980
关于对违反《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行为的党纪处理办法986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988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993
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1001
关于国有企业实行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的规定1004
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1006
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的通知1008
关于改进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意见1010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1013
热门推荐
- 2654188.html
- 3253424.html
- 2906456.html
- 1627868.html
- 553884.html
- 2775412.html
- 162352.html
- 3156076.html
- 603679.html
- 20416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19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4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3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31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63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8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8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54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7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5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