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科技创新系统与可持续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润彤,朱晓敏,耿建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1212145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技术革新-国家创新系统-可持续性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家科技创新系统与可持续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理论发展1
第一节 国家科技创新系统概述1
一、科技创新概念1
二、国家创新系统3
三、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理论发展4
第二节 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特征及其主要功能7
一、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特征7
二、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功能8
三、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子系统9
第三节 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内涵与外延11
一、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要素及体现11
二、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划分12
三、我国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发展趋势13
第四节 其他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现状综述15
一、其他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现状探究15
二、各国发展国家创新系统的共性经验18
第五节 中国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现状19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主要科技创新政策与措施回顾20
二、目前我国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现状及其分析23
第二章 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影响因素28
第一节 国家是影响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关键因素28
一、国家政策对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建立的多方面影响28
二、实践经验证明国家政策的关键作用30
三、国家的科技投入保证和促进了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建立和发展31
第二节 文化和教育是科技创新体系的保障因素33
一、先进文化为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动力33
二、教育改革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统提供人才保证35
三、教育对促进科技创新具有多方面价值37
第三节 影响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发展的三大环境39
一、经济环境保障科技创新系统快速发展39
二、政治环境决定科技创新系统发展的稳定性40
三、自然环境为科技创新系统发展打下物质基础41
第四节 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完善42
一、发展知识经济的特征及重要性43
二、知识经济发展直接促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发展45
三、知识经济发展间接促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发展46
第五节 影响科技创新系统发展的其他因素48
一、企业创新、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48
二、自主创新及协同创新对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巨大作用50
三、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其他影响因素51
第三章 国家科技创新系统指标体系54
第一节 国际上现有的国家科技创新系统指标体系54
一、传统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54
二、基于宏观决策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55
三、国际上现有的科技创新系统指标体系总结61
第二节 国家科技创新投入绩效指数62
一、国家科技投入绩效的界定62
二、国家科技投入绩效的构成要素和形成过程64
三、国家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65
四、国家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65
第三节 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指数与潜能指数68
一、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指数69
二、国家科技创新潜能指数71
三、科技创新发展与创新潜能的关系74
第四节 国家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指数75
一、科技创新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75
二、“可持续科技创新”及其价值准则76
三、可持续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77
第五节 中国科技创新系统指标体系研究83
一、中国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83
二、中国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84
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89
第四章 国家科技创新系统评价模型91
第一节 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概念91
一、国家创新能力91
二、国家创新能力的广义与狭义区分93
三、国家创新能力理论研究现状94
四、国家创新能力测度的方法工具96
第二节 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发展97
一、创新评价逐渐受到重视97
二、创新评估主要模型的发展98
三、创新评估发展的特点101
第三节 国家科技创新评价概念模型102
一、科技创新系统评价概念的提出102
二、科技创新系统评价概念模型103
三、科技创新系统评价概念模型分析106
第四节 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108
一、现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分析108
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进展111
三、初步集成的科技创新综合评价方法——当前评价领域的研究热点112
四、综合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112
第五节 动态双向可循环的国家科技创新系统评价模型的构建113
一、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现状113
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115
三、动态双向可循环模型的构建的必要性115
四、动态双向可循环模型的构建116
第六节 提升国家科技创新系统政策建议118
一、加强创新资源投入118
二、强化企业主体地位119
三、促进主体间协同创新120
四、大力推进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121
五、提升软环境建设质量122
六、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123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科技创新系统124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124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124
二、“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及其逻辑关系125
三、构建和谐的科技创新系统126
四、科技创新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动因机制128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成为衡量科技创新价值的新标尺130
一、科技创新必将统一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要求130
二、“可持续科技创新系统”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与协调功能131
三、“可持续科技创新系统”的价值准则133
四、建设可持续科技创新系统团队133
第三节 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135
一、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主导下的生态化国家科技创新系统135
二、生态化科技创新系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价值观136
三、科技创新系统的生态化促进人与自然系统的协调发展137
四、树立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实现生态化科技创新系统138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战略视角139
一、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科技创新主体140
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科技创新资源142
三、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科技创新的创新环境143
四、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科技创新的创新机制145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创新系统的比较研究146
一、确定指标147
二、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147
三、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149
四、实证分析149
五、分析和结论150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创新系统153
第一节 科学研究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153
一、科学研究创新系统的基本理论153
二、科学研究的内涵155
三、科学研究创新156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研究创新系统的必然趋势158
一、科学研究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的辩证关系158
二、相辅相成的科研创新体系与国家科技体制改革159
三、科学研究创新的未来趋势——可持续发展161
四、可持续发展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特点和内涵162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创新能力与跨学科学164
一、科学研究创新能力概述164
二、跨学科学的内涵164
三、跨学科学科与科研创新的关系166
四、推动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的意义167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创新项目——科研创新的载体169
一、传统的科研创新项目生命周期理论169
二、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创新项目生命周期170
三、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创新项目分类及管理174
四、科研项目管理系统——智能化的科研创新系统管理176
第五节 研究型大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创新系统的发展178
一、大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创新研究现状179
二、研究型大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创新发展的内在机制179
三、研究型大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创新发展的运行机制180
四、研究型大学在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创新发展中的作用181
第六节 案例分析及政策建议182
一、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创新案例分析183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创新系统发展问题及对策184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研究创新系统186
第一节 技术创新系统理论及研究现状186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及相关理论186
二、技术创新制度、技术创新体制与技术创新机制190
二、技术创新系统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191
第二节 技术创新系统的发展193
一、技术创新系统与可持续发展193
二、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系统196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项目及管理198
一、技术创新项目的特征及分类199
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项目生命周期201
三、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及其特征203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研究创新系统的评价体系206
一、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系统分析206
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与国家技术创新208
三、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及功能208
四、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技术创新指标体系211
五、国家层面的技术创新评价——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评价212
第五节 实证研究及政策建议213
一、华为公司技术创新213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政策特点、问题和建议215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218
第一节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研究现状218
一、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与特点218
二、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研究现状220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评价体系222
一、区域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联系222
二、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223
三、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26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知识共享能力229
一、关于知识共享的界定230
二、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中的知识共享230
三、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知识共享能力分析233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与技术联盟融合共生234
一、关于技术联盟的界定234
二、技术联盟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融合共生235
三、技术联盟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融合共生要素236
四、技术联盟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融合共生模式238
第五节 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能力模型240
一、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模型及其结构240
二、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创新扩散影响机理242
三、区域特征变量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影响244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科技创新系统248
第一节 产业科技创新系统研究现状248
一、产业科技创新系统概念248
二、产业科技创新系统研究综述249
三、国内产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现状253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科技创新系统的结构模型与评价方法253
一、产业科技创新系统的结构模型254
二、产业科技创新系统中的协同演化255
三、基于DEA分析法的产业科技创新系统效率评价方法257
第三节 低碳产业科技创新系统及政策建议259
一、低碳产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提出259
二、低碳产业创新系统的结构模型及其分析260
三、低碳产业科技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263
第四节 先进制造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及政策建议264
一、国内外先进制造业演变及其特点264
二、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及评价综述266
第五节 交通运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系统及政策建议269
一、国内外交通运输业演变及其特点269
二、科技在交通运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69
三、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科技创新的重点和途径270
四、政策建议271
第六节 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系统及政策建议272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273
二、新能源关键技术创新研究275
三、政策建议277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科技创新系统279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科技创新系统研究现状279
一、企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与特征279
二、企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内涵280
三、企业科技创新系统的体系结构281
四、科技创新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283
第二节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评价体系构建283
一、科技创新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应用现状283
二、企业创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285
三、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287
第三节 企业科技创新生态化及其实现机制289
一、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内涵289
二、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因素分析289
三、企业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实现机制探索290
第四节 支持动态能力的企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292
一、关于动态能力的研究综述292
二、基于科技积累的企业动态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机理293
三、基于SWOT分析的企业动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机理294
四、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动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机理295
五、支持动态能力的企业科技创新网络构建296
第五节 产学研结合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系统性分析297
一、产学研的概念与发展297
二、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298
三、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的前提、基础与运作机制300
第六节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科技创新系统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303
一、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系统的问题分析303
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原则304
三、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政策建议306
参考文献309
热门推荐
- 653869.html
- 3605515.html
- 3600735.html
- 1031187.html
- 2134681.html
- 2204537.html
- 1058339.html
- 2261038.html
- 2654847.html
- 2476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2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53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96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70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7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2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68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99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3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1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