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进化控制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裴新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63856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45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进化控制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绪论1
第一章 生物发展的途径与特征13
一、地球历史的变化13
二、植物界的发展15
三、动物界的发展23
四、生物发展的特征31
(一)生物发展的阶段性31
(二)植物和动物发展的平行性和一致性35
(三)每一地质时代高度发展的类型容易消灭37
(四)物种兴灭呈抛物线式曲线演进40
第二章 论物种的勃兴与灭绝46
一、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历代物种的勃兴和灭绝的事实46
二、环境条件的改变是历代引起生物类型勃兴和灭绝的真正原因53
三、灭亡定律57
四、曲线进化—进化的道路和方向64
五、生物发展途径的数学模型70
第三章 论种内斗争与多态型78
一、密度效应与种内斗争80
(一)种群的密度效应80
(二)气候条件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83
(三)种群密度的调节与种内斗争85
二、诱导变异型与遗传种群的多态型89
(一)诱导变异型89
(二)遗传多态型91
三、多态型的遗传结构96
(一)染色体多态型96
(二)基因多态型102
四、多态型的地理分布105
五、多态型与R.A.Fisher的“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109
第四章 论生物种间的相互关系114
一、种间的生存斗争(或竞争)116
(一)近缘种能否共存(生活区重叠)的问题116
(二)关于种间斗争的数学分析122
二、食物链平衡与周期性增长规律136
三、食物链的调节作用141
四、被食种与捕食种相互关系的数学分析145
五、生物能量的流转157
第五章 论生存抵抗162
一、生命的物质基础163
二、环境条件对于生物生活的限制和影响166
三、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171
四、环境阻力与生物的抗性174
五、生物个体的增加率187
第六章 生物在异常环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194
一、生物对于极端环境条件的适应194
(一)干旱195
(二)过高或过低温度196
(三)土壤盐溃化和酸碱性198
二、气候季节性变化对于生物生活的限制和影响203
三、愈是低级的生物生存抵抗力愈强,生活效能愈高209
(一)微生物对于异常环境条件的抗性和生存能力209
(二)原生动物对于异常环境条件的抗性和生存能力214
(三)低等动、植物对于异常环境条件的抗性和生活能力216
第七章 论遗传性变异的性质与方向223
一、遗传与变异223
二、关于突变的性质问题224
三、外源DNA的导入与重组232
四、关于诱导变异的遗传问题234
五、微生物诱导变异的遗传237
六、无脊椎动物诱导变异的遗传241
七、脊椎动物诱导变异的遗传246
八、植物诱导变异的遗传254
第八章 关于适应性的起源问题261
一、适应性的概念261
二、适应性产生的原因264
三、感应性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生理基础267
(一)信息与感觉(或感应)268
(二)感应性形式的演进270
(三)植物的向性和感应性271
(四)原生动物的趋性275
(五)不同运动形式与感应性进化的关系276
(六)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280
四、感应性的基本规律282
五、感觉器官的自动调节284
六、暂时联系和永久联系的辩证关系290
七、本能的起源295
第九章 平衡自动调节原理299
一、平衡自动调节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301
二、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性质与诱导(适应酶)308
三、生物控制论与反馈原理315
四、适应性的调节与控制324
五、耗散结构理论与生物的进化328
第十章 不同水平的平衡自动调控机制332
一、个体水平的自动调节与控制332
(一)血压的自动调节与控制334
(二)呼吸系统的自动调节与控制335
(三)神经系统的自动调节与控制336
(四)内分泌系统的自动调节与控制338
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自动调节与控制340
(一)操纵子学说341
(二)基因自动调节理论344
(三)同工酶与代谢作用346
三、群体水平的自动调节与控制349
(一)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及其干扰因素350
(二)杂合体优越是保持多态型平衡的条件353
(三)群体内中间型个体的适应性最强355
第十一章 生物历史演变中的自动调控359
一、植物在历史演变中的自动调控361
(一)植物体型和结构的形成过程与原理362
(二)植物的叶子为什么成绿色369
(三)植物在水中生活演变的自动调控372
二、动物在历史演变中的自动调控377
(一)动物的适应放散与辐合378
(二)动物体型的形成原理380
(三)水生动物演变中的自动调控386
(四)陆地和空中动物演变中的自动调控392
第十二章 分子水平变异与生物的进化398
一、分子水平的变异399
二、分子水平的多态型与基因杂合度(多样度)409
三、分子水平的随机变异与生物控制论414
第十三章 进化理论与育种实践421
一、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辩证关系421
二、相对遗传力理论与动植物育种424
三、亲缘学说与杂交水稻育种428
结论432
热门推荐
- 3308908.html
- 347326.html
- 3067425.html
- 2917741.html
- 302362.html
- 932150.html
- 3101577.html
- 3531586.html
- 2394827.html
- 2836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4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7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5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7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26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04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2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8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16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0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