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人走出死胡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史仲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780087051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83页
- 文件大小:196MB
- 文件页数:499页
- 主题词:比较文化-中国、西方国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人走出死胡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研究方法与视角7
一 文化眼镜与眼镜文化8
规律说10
创造说11
主客体说12
结构说14
共鸣说15
二 一个规律,几种模式,多样选择18
三 老鼠既可与老鼠比,也可以同大象比25
四 水在动,河没动31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31
典籍与世俗32
阶段与整体32
主观意见与客观实际的差距33
特异与常规33
绝对值与相对值34
五 首要的还是人和多数人35
第二章 封闭下的开放,开放中的封闭——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39
一 地域特征&大陆文化40
对外封闭42
对内统一43
以农业自然经济为主体44
重乡土情谊44
民族姿态上,以自我为中心46
二 经济特征&小农文化47
从要求统一到要求一统47
从以商补农到重农抑商48
从勤俭持家到安贫乐命50
从实用道德到抱残守缺54
从各扫门前雪到合伙吃大户57
三 信念特征&道德文化60
四 人格特征&等级文化69
人分十等,贵贱不同73
缺乏争论75
对上负责80
最喜搞清君侧,最愿为尊者讳,最忌讳拍马屁82
权力崇拜,身份崇拜,财富崇拜和名誉崇拜85
性格缺陷89
寄厚望于清官,常人亡而政息92
委曲求全,忍辱负重94
五 法律特征&人治文化97
六 认识特征&道、运文化103
七 组织特征&亲缘文化118
男人高于女人&夫为妻纲124
父亲高于儿子&父为子纲125
父子重于夫妻,意在传宗接代127
上下等级森严,家长统治一切129
八 价值特征&生存文化137
九 行为特征&求同文化141
十 习俗特征&消费文化145
十一 市井特征&游民文化153
十二 心理特征&老年文化161
惯向后看,崇拜祖宗162
死爱面子,最怕批评163
希求安定,不善变革163
思维定势,缺少创造164
第三章 独特的组合,致命的缺陷——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结构167
一 官、土、家、德&以官为本169
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结构的四个重要因素169
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173
官本位作用:混凝土统治马铃薯175
抗拒割据与边患的法宝:五种模式的重合效应178
郑和下西洋基本上是剃头挑子一头热185
官本位的双重膨胀结果:混凝土压碎了马铃薯187
斗与斗也有不同193
“魔圈”是由工业国家的大炮打破的195
二 士、农、工、商&以农为本196
三 儒、道、佛&以儒为本208
四 礼、刑、利&以礼为本219
五 汉夷一体&以土为本229
以土地为依据233
以天子为中心234
以和亲为主旨234
以保家卫国为己任236
六 士俗分合&以经为本238
两个文化圈238
士、俗文化圈的社会效应250
中国士、俗文化的结构类型253
士文化的社会与历史影响259
中国士、俗文化结构的三个致命缺陷262
七 家、族、男、女&以家为本267
八 德、智、体、美&以德为本274
重德轻智,德本智末282
修身养性,脱离实际284
畏天顺天,远离功利285
德强体弱,灵肉分裂286
德大美小,小的可怜291
性分三品,人有贵贱294
九 中国文化结构的八大缺陷294
第四章 太阳与它的影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范畴297
一 幽默鬼神、敬畏权贵&中国的神祗与迷信298
二 道德人格与自然人格的奇异结合与异化&中国性文化314
三 最讲攻心,最厌侵略&中国古代兵学与军事319
最少空谈321
最近科学322
最多智慧326
四 早慧而晚成的畸形儿&中国古代科技334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335
中国科技历史发展的类型特点338
中国科技发展中途衰落的基本原因342
五 宜真宜善宜美,且真且善且美的组合式&中国文学艺术355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358
形象思维,人物第一360
天人合一,师法自然362
千般妙法,意在传情364
温柔敦厚,唯在一雅367
主、客、受体,三重意识 368
计黑当白,至法无法372
虽有忧患意识,缺少独立人格378
多有经验总结,少有实验科学382
闲适懒散,超身物外384
艺术环境不良,艺术家社会地位低下386
六 追求天然,相信天命,强调伦理的造型艺术&中国古代建筑387
相信天命,循膺天命389
尊卑有序,各自封闭392
崇尚自然,师化自然397
七 理论独特,功能全面的国粹:中医学、武术学404
(一)中医学 404
阴阳五行说 409
整体辩证说 413
顺乎自然说 416
实践经验说 418
(二)武术学419
讲究实用,推崇武德 421
顺乎自然,超乎自然 421
神、形、气、意,全面发展422
多姿多彩,韵律优美 422
八 曾称第一还要第一的饮食425
艺术&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 425
(一)食文化 425
中国饮食堪称艺术 426
中国饮食的几个特点428
传统礼仪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430
贵族化与平民化 433
因物寻性,因性求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435
继续前进,需要变革 437
(二)酒文化438
(三)茶文化 442
第五章 凤凰涅槃——中国传统文化结构的变型与再生 449
一 历史回顾 450
二 未来目标 452
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457
民族与人类的统一 458
真、善、美的统一 459
人的自然属性与文化属性的统一460
三 中西关系 463
四 古今关系 474
继承 475
引进 476
发掘 477
反思 478
创造 480
热门推荐
- 1248667.html
- 3547781.html
- 771388.html
- 3536328.html
- 2545298.html
- 451467.html
- 1605224.html
- 3598974.html
- 68135.html
- 28654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3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8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9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80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68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7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40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09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83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5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