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百年中国考古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百年中国考古
  • 黄建秋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07826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考古学-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百年中国考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考古学概说2

第二节 考古学的产生与发展5

一、考古学产生的背景6

二、考古学的萌芽8

三、考古学的形成11

四、考古学的发展14

第三节 考古学基本概念与理论16

一、考古研究资料16

二、考古研究的范围和时代划分26

第四节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31

一、田野考古方法32

二、室内资料整理34

三、年代测定方法35

四、解读考古资料的方法37

五、考古学理论40

第五节 考古学的功用42

一、为重建史前社会面貌提供资料42

二、直接服务于当代社会44

第二章 近代考古学的形成与早期考古学教育48

第一节 金石学传统49

一、金石学的前身49

二、金石学的形成与发展51

三、金石学走向辉煌53

第二节 外国人在中国的考古调查与发掘56

第三节 中国近代考古学产生的背景60

第四节 考古管理与研究机构63

一、古物保护机构63

二、制定保护古物法规65

三、考古研究机构68

第五节 中国早期的考古学教育72

第三章 早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1921—1949年)77

第一节 形式上的中外合作发掘78

第二节 名副其实的中外合作发掘80

第三节 外资赞助的独立发掘82

第四节 独立自主的发掘85

第五节 考古调查91

第六节 考古收获与遗留问题93

一、考古收获93

二、遗留问题96

第七节 专题研究起步97

第四章 考古学教育的起步与发展(1949—1965年)102

第一节 高校培养考古学人才102

一、北京大学创办考古学专业102

二、台湾大学设置考古专业108

三、部分高校创办考古学专门化110

第二节 培训速成型考古人才113

第三节 高校教师的考古研究118

第四节 中外交流122

第五章 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初步发展(1949—1965年)123

第一节 考古管理与研究机构123

一、中央的考古管理与研究机构124

二、地方的考古管理与研究机构127

第二节 制定考古法规与指导考古工作132

一、中央和地方政府颁布文物考古法规133

二、中央对地方考古工作的指导137

第三节 史前考古新发现及其意义144

一、旧石器考古发现及其意义144

二、围绕北京人及其文化的争论146

三、新石器考古发现及其意义148

四、仰韶文化的学术争论和龙山文化分区151

第四节 历史考古新发现及其意义153

一、夏商周考古153

二、秦汉考古新发现及其意义156

三、魏晋南北朝考古新发现及其意义158

四、隋唐考古159

五、宋元明清考古161

第五节 专题考古研究165

第六节 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探讨170

一、考古学文化定名170

二、田野发掘方法171

第七节 学术刊物与合作交流171

第六章 “文革”期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1966—1917年)178

第一节 考古管理与研究机构178

第二节 史前考古新发现180

第三节 专题考古研究196

第四节 交流与合作198

第七章 中国考古学教育的恢复与发展(1978—1999年)200

第一节 高校考古学教育发展200

第二节 学术交流与合作214

第三节 地方举办考古培训班219

第八章 中国考古学的复苏与发展(1978—1989年)221

第一节 考古管理与科研机构221

一、中央的考古管理与科研机构221

二、地方的考古管理和研究机构224

三、国家文物局指导考古工作225

四、颁布考古法规文件229

第二节 史前考古新发现231

一、旧石器考古新发现231

二、新石器考古新发现233

第三节 历史考古新发现237

一、夏商周考古新发现237

二、秦汉考古新发现241

三、三国魏晋南北朝考古新发现243

四、隋唐考古新发现244

五、宋元明清考古新发现245

第四节 专题考古研究247

一、陶瓷器研究247

二、玉石器研究251

三、古人类研究255

四、动物考古研究257

五、农作物起源258

第五节 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探讨262

一、考古学理论262

二、考古学研究方法269

第六节 交流与合作274

一、学术交流274

二、创办和发行学术期刊282

三、设立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奖292

第九章 中国考古学走向黄金时代(1990—2000年)294

第一节 考古管理与科研机构294

一、中央颁布文物考古管理办法297

二、国家文物局指导地方考古工作299

第二节 史前考古新发现302

一、旧石器考古新发现302

二、新石器考古新发现305

第三节 历史时期考古新发现与研究311

一、夏商周考古新发现311

二、秦汉考古新发现317

三、魏晋南北朝考古新发现319

四、隋唐考古新发现322

五、宋元明清考古新发现325

第四节 专题考古研究327

一、陶瓷器研究327

二、玉石器研究328

三、古人类考古330

四、农业考古331

五、科技考古333

六、石窟寺考古335

七、其他338

第五节 考古学理论与方法338

第六节 学术交流与中外合作343

一、创办《田野考古》343

二、山版考古学专刊343

三、学会建设345

四、合作与交流347

第十章 21世纪中国考古学展望350

第一节 考古研究展望351

一、田野考古351

二、主要课题353

三、理论建设356

第二节 中国考古学教育的任务358

一、高校考古教育359

二、公共考古教育361

附录 中国考古大事记3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