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观点 经济2005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万晓琼主编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721105195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81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经济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观点 经济200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述:2005年中国经济要点分析 李健美1
热点争鸣13
关于中国主流经济学的论争13
中国主流经济学遭遇困境13
中国并无主流经济学派14
关于中国主流经济学的再思考15
关于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论争17
刘国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17
林毅夫:中国经济学教育的瓶颈及对策18
梁小民:我国几乎没有讲真话的经济学家20
丁学良澄清解释“5个论” 22
穷人经济学23
舒尔茨的“穷人经济学”23
关注穷人经济学应着重解答七道难题 24
谈穷人经济学应增加对农民人力资本投资 25
关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讨论27
中国经济的萧条风险27
从奥地利学派新信徒佩佐夫所谓的“中国大萧条预言”谈起 27
我国并未出现“成本推动型通胀” 28
中国发展进入高成本期29
中国经济未来10年将进入高风险期31
四大因素可能压低“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增长率32
厉以宁:四大惯性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34
中国经济的N个变数35
关于改革的反思37
高尚全: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中国改革37
张军:改革进入技术层面39
赵晓:改革需要再出发——转向“社会参与型”40
孙立平:改革需要休养生息,需要治理整顿41
中国应选择效率兼公平的改革与发展模式43
改革战略升级的三个方向44
王忠明:国有企业改革谨防四个倾向45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层思考46
“冰棍效应”并非产生于国有企业的所有制48
市场经济体系49
中国的要素市场并未实现市场化49
“非典型市场经济”启示录51
市场经济各有各的“打法”52
经济转型阶段需要建设市场秩序53
国内金融业正发生着重大变革55
银行业与证券业改革55
银行改革:治漏应先于补水57
城市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思考58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59
中国股市发展的两个悖论61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61
中国资本市场要警惕“拉美化”62
人民币汇率问题大讨论64
人民币升值的实质及其影响64
人民币不具备长期升值的基础66
汇率调整是多元博弈67
人民币汇率改革下的利率市场化68
麦金农:中国的新汇率政策将变得更加“相机抉择”69
JP摩根:中国的新汇率政策是“里程碑式”的变动71
税制改革73
个税改革亟待劫富济贫73
易宪容:个税改革与起征点关系不大74
税制本身并无优劣之分75
收入差距76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存在四大不协调76
中国区域收入差距总量上仍然巨大77
公共产品供给的差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解析79
樊纲:中国经济始终高速增长,贫富差距缘何急剧拉大80
收入分配不公平是中国贫困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82
中国财富集中具有“杀贫济富”特征84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不是“杀富济贫”86
关于工业重型化的论争88
吴敬琏:片面重型化有危险,中国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88
厉以宁:重型化是中国经济必经阶段89
林毅夫:目前的重工业热不符合中国国情89
赵晓:中国不能越过重化工业发展阶段90
“重化工业新阶段论”难以成立92
产业结构不宜过度重型化93
中国还没有到重工业化阶段94
增长模式和工业化道路:吴敬琏回应七大质疑95
关于中国汽车是否需要自主品牌的讨论98
龙永图:不必刻意追求汽车自主品牌98
何光远:自主品牌仍需坚持不懈99
龙永图上海回应“花都言论”100
论自然垄断产业的有效竞争101
自然垄断产业的竞争101
论自然垄断产业有效竞争的若干问题102
关于3G问题的论争103
对在国家被俘获下上马3G的几点看法103
与胡鞍钢教授商榷“国家被俘获下的3G”104
胡鞍钢首度回应:我主张尽早开放3G市场105
3G不应背负过重负担106
股权分置107
2005年是解决股权分置的好时机107
股权分置问题不可再拖,大盘股海外上市违反国家利益108
股权分置产生舆论误导,拨乱反正才能走出寒冬109
房地产111
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存在与否之争111
谢百三:房地产泡沫不破,中国股市也很难出现大牛市112
市场垄断是造成我国房地产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113
行政性垄断是房地产行业暴利的来源113
“三农”问题115
“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打破封建主义传统115
农民致富需要合理的制度空间116
我国外贸依存度不存在过高问题117
关于对外依存度的讨论117
中国外贸依存度估值过高118
外需变化攸关中国经济119
也谈外需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21
谨防中国经济陷入引进依赖陷阱124
关于外资讨论已经走入了误区125
中外经贸摩擦126
中国与美国经贸摩擦日渐突出126
中美反倾销程序的比较127
WTO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思考129
民间壁垒:我国外贸面临的新问题130
应对贸易摩擦的中国功夫131
经济综论133
理论探讨133
经济学说史上的新问题133
新制度经济学能统一社会科学吗134
技术创新与超额利润的来源——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各种解释136
“‘非劳动人口’论”批判——六问白暴力教授137
和谐社会的价值、特征和构建思路 138
科学发展观13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个基本思路139
绿色GDP:亟待跨越两大障碍141
从GDP指标到GNP+SCC指标141
宏观调控143
宏观调控应注意的五个问题143
改善宏观调控的三点建议144
未来调控的四项重点144
我国大部分产业存在过度竞争146
产业与能源146
中国制造业转变增长方式已成当务之急147
中国制造:比较优势在流失148
铁矿石涨价事件的反思149
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面临严峻挑战150
警惕由“电荒”走向“资源荒” 151
不必对油价高涨过分悲观152
区域经济153
中国经济格局正从省份经济走向区域经济153
迁移能够缩小城乡或地区差距的四个前提条件155
区域竞争不等于地方政府竞争155
发达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带动乡镇与乡村的5种参考模式156
中部崛起之现实基础157
东北滞后的根源:行政权力替代经济权力159
长江上游经济带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160
泛珠三角地区将形成新的产业格局161
总部经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162
就业与社保163
改革就业体制应发展和完善内部劳动力市场163
中国民工短缺的制度原因164
民工荒是原始积累行将终结的信号165
社会保障制度遭遇变局166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缓慢167
如何调整失业保障模式169
对外开放169
世界经济带给中国经济的隐忧169
跨国公司调整在华战略170
中印经济发展背后的逻辑及未来潜力比较 171
中国与印度纺织品国际竞争力比较172
索引174
后记181
热门推荐
- 2045423.html
- 2539823.html
- 1899629.html
- 2457142.html
- 754522.html
- 3141620.html
- 2117368.html
- 3890052.html
- 2254299.html
- 597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9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3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81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2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88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67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2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2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