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病理生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华东主审;张根葆,杨勤主编;韩丽莎,邝晓聪,沈岳良,孙连坤,孙银平,王万铁,王立赞副主编;陈健,陈瑶,韩丽莎,胡海等编委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9387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病理生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病理生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和内容3
一、病理生理学的任务3
二、病理生理学的内容3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性质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4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4
一、动物实验4
二、临床观察5
三、流行病学调查5
第四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5
第二章 疾病概论7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9
一、健康9
二、疾病9
三、亚健康9
四、衰老10
第二节 病因学10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10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12
第三节 发病学13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13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15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16
一、潜伏期16
二、前驱期16
三、症状明显期16
四、转归期17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9
第一节水、钠代谢紊乱21
一、水、钠正常代谢21
二、水、钠代谢紊乱的分类25
三、高钠血症26
四、低钠血症28
五、等渗性脱水30
六、等渗性水过多30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34
一、钾正常代谢34
二、低钾血症35
三、高钾血症39
第三节 镁代谢紊乱42
一、镁正常代谢42
二、低镁血症42
三、高镁血症43
第四节钙、磷代谢紊乱44
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45
第一节 酸碱物质的来源和调节47
一、体液中酸碱物质的来源47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47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常用指标50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50
二、常用检测指标及其意义51
第三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53
一、代谢性酸中毒53
二、呼吸性酸中毒56
三、代谢性碱中毒58
四、呼吸性碱中毒61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63
一、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63
二、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64
第五节 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及病理生理基础64
一、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65
二、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66
第五章 缺氧68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70
一、血氧分压70
二、血氧容量70
三、血氧含量70
四、血氧饱和度70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71
一、乏氧性缺氧71
二、血液性缺氧72
三、循环性缺氧73
四、组织性缺氧74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74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75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76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78
四、神经系统的变化79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79
第四节 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80
第五节 氧疗和氧中毒80
第六章 发热82
第一节 发热的原因与机制84
一、发热激活物84
二、内生致热原86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88
第二节 发热的时相变化及机制90
一、体温上升期91
二、高温持续期92
三、体温下降期92
第三节 发热时机体功能与代谢变化93
一、物质代谢改变93
二、器官系统功能改变94
三、机体防御功能改变95
第四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及处理原则96
一、适度发热增强机体防御功能96
二、高热或长期发热对机体的损害作用96
三、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96
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98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概述100
一、细胞信号转导的过程100
二、细胞信号转导的调节103
第二节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的机制105
一、信号异常105
二、受体异常106
三、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成分异常107
第三节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108
一、信号转导系统减弱与疾病108
二、信号转导过度激活与疾病110
三、多个环节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110
第四节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性疾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12
第八章 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114
第一节 细胞增殖异常与疾病116
一、概述116
二、细胞周期的调控116
三、细胞增殖调控异常与疾病119
四、调控细胞周期与疾病的防治120
第二节 细胞凋亡异常与疾病120
一、概述120
二、细胞凋亡的特征121
三、细胞凋亡的过程121
四、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123
五、细胞凋亡的调控124
六、细胞凋亡的调控异常与疾病125
七、调控细胞凋亡与疾病的防治127
第三节 肿瘤127
一、肿瘤病因学128
二、肿瘤发病学128
三、肿瘤的侵袭与转移129
四、肿瘤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29
第九章 应激131
第一节 概述133
一、应激的概念133
二、应激原133
第二节 应激的全身性反应133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与全身适应综合征134
二、急性期反应138
第三节 细胞应激反应139
一、热休克蛋白的概念与分类139
二、HSP的功能140
三、HSP表达的调控141
第四节 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141
第五节 应激与疾病142
一、应激性溃疡142
二、心身疾病142
三、应激相关心理、精神障碍143
第六节 病理性应激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44
第十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145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条件147
一、原因147
二、条件与影响因素147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147
一、自由基的作用148
二、钙超载149
三、白细胞的作用151
第三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152
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52
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52
三、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53
四、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53
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53
六、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53
七、其他153
第四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53
第十一章 休克155
第一节 休克的病因与分类157
一、休克的病因157
二、休克的分类158
第二节 休克的发展过程159
一、休克代偿期159
二、休克进展期160
三、休克难治期161
第三节 休克的发病机制163
一、神经-体液机制163
二、细胞机制165
第四节 休克时细胞代谢障碍与器官功能的变化166
一、细胞代谢障碍166
二、器官功能的变化167
第五节 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69
一、病因学防治169
二、发病学治疗169
第十二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172
第一节 正常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174
一、凝血系统174
二、抗凝血系统175
三、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的调节176
第二节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的基本类型178
一、血栓形成178
二、止、凝血功能降低179
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80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80
一、DIC的常见原因和发病机制180
二、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182
三、DIC分期和分型183
四、DIC时机体功能、代谢的变化184
五、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85
第十三章 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187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189
一、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189
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191
三、对机体重要器官的影响194
第二节 高血压195
一、概述195
二、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97
三、高血压对机体的影响199
四、高血压的防治原则200
第十四章 心功能不全202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病因与诱因204
一、心力衰竭的病因204
二、心力衰竭的诱因205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分类206
第三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206
一、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的激活207
二、心脏本身的代偿反应209
三、心脏以外的代偿210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211
一、收缩成分减少和排列异常212
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213
三、心肌能量代谢障碍215
四、心室舒张势能与顺应性下降216
五、心脏各部分舒缩活动不协调216
第五节 心功能不全时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217
一、心排血量降低217
二、静脉淤血218
第六节 心力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220
一、防治原发病及消除诱因220
二、调整神经-体液系统失衡及干预心肌重塑220
三、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221
四、改善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性能221
五、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221
第十五章 呼吸功能不全223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225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226
二、肺换气功能障碍229
第二节 呼吸衰竭时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233
一、酸碱平衡及电解质代谢紊乱233
二、呼吸系统变化234
三、循环系统变化234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235
五、肾功能变化236
六、胃肠变化236
第三节 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236
第十六章 肝功能不全238
第一节 概述240
一、肝疾病的常见病因和机制240
二、肝细胞与肝功能不全241
第二节 肝性脑病244
一、概念、分类与分期244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246
三、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249
四、肝性脑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250
第三节 肝肾综合征251
第十七章 肾功能不全252
第一节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254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254
二、肾小管功能障碍255
三、肾内分泌功能障碍256
第二节 急性肾衰竭257
一、急性肾衰竭的分类和原因258
二、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258
三、急性肾衰竭时的功能、代谢变化261
四、急性肾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263
第三节 慢性肾衰竭263
一、慢性肾衰竭的原因263
二、慢性肾衰竭的发展过程264
三、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264
四、慢性肾衰竭时的功能、代谢变化265
第四节 尿毒症268
一、尿毒症毒素268
二、尿毒症时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病机制269
三、慢性肾衰竭和尿毒症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270
第十八章 脑功能不全272
第一节 概述274
一、脑的结构、代谢与功能特征274
二、脑疾病的表现特征274
第二节 认知障碍275
一、认知的脑结构基础275
二、认知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275
三、认知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76
四、认知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276
第三节 意识障碍277
一、意识维持和意识障碍的脑结构基础277
二、意识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278
三、意识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78
四、意识障碍对机体的主要危害279
五、意识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280
第十九章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81
第一节 概述283
第二节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283
一、病因283
二、诊断标准284
三、SIRS的发生、发展过程284
四、发病机制284
第三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287
一、分型287
二、机体主要器官的功能和代谢障碍287
第四节 防治原则289
主要参考文献291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292
热门推荐
- 724442.html
- 1214699.html
- 2727767.html
- 2545398.html
- 2297826.html
- 481528.html
- 3909424.html
- 918733.html
- 680832.html
- 3884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9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13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85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24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97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7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7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7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