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市政工程材料与检测技术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市政工程材料与检测技术手册
  • 陈宝璠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978751235138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市政工程-工程材料-检测-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市政工程材料与检测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石料与检测技术1

1.1 石料的种类和技术等级1

1.1.1 桥涵工程所用石料的种类和用途1

1.1.2 石料的技术等级划分1

1.2 石料的单轴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检测3

1.2.1 单轴抗压强度的检测3

1.2.2 抗冻性检测5

1.2.3 坚固性检测7

第2章 土工材料与检测技术10

2.1 土样采集和试样制备10

2.1.1 土样的采集、运输和保管10

2.1.2 土样和试件制备11

2.2 土的粒组划分和工程分类15

2.2.1 粒度、粒组划分、粒度成分及其表示方法15

2.2.2 司笃克斯定律15

2.2.3 土粒级配指标15

2.2.4 土的工程分类及命名16

2.2.5 颗粒分析方法20

2.3 土的三相组成及物理性质指标换算28

2.3.1 土的形成28

2.3.2 土的三相组成28

2.3.3 土中的水28

2.3.4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及指标换算29

2.3.5 土的含水率试验31

2.3.6 土的密度试验34

2.3.7 土的相对密度试验39

2.4 砂的相对密度45

2.4.1 概述45

2.4.2 砂的相对密度试验方法46

2.5 黏性土的界限含水率和天然稠度试验48

2.5.1 黏性土界限含水率的概念48

2.5.2 界限含水率试验48

2.5.3 天然稠度试验53

2.6 土的击实53

2.6.1 击实的工程意义及试验原理53

2.6.2 土的击实特性54

2.6.3 影响压实的因素54

2.6.4 击实试验54

2.7 土的压缩性指标及强度指标58

2.7.1 土的压缩机理和有效应力原理58

2.7.2 与强度有关的工程问题58

2.7.3 室内压缩试验与压缩指标58

2.7.4 先期固结压力及土层天然固结状态判断59

2.7.5 强度指标c、ψ60

2.7.6 三轴压缩试验60

2.7.7 黄土湿陷试验60

2.7.8 固结试验61

2.7.9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62

2.7.10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64

2.7.11 土的承载比(CBR)试验66

2.8 土的化学性质试验和水理性试验69

2.8.1 土的膨胀性试验69

2.8.2 收缩试验70

2.8.3 毛细管水上升高度试验71

2.8.4 渗透试验72

2.8.5 酸碱度试验73

2.8.6 烧失量试验74

2.8.7 有机质含量试验74

第3章 水泥与检测技术77

3.1 水泥基本概念77

3.1.1 水泥的分类77

3.1.2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概况78

3.1.3 水泥的品种及适应性78

3.1.4 硅酸盐水泥熟料各矿物成分特性80

3.2 水泥技术标准及质量评价80

3.2.1 通用硅酸盐水泥技术要求80

3.2.2 道路水泥技术要求82

3.3 水泥技术性质及检测技术83

3.3.1 水泥细度83

3.3.2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需水量86

3.3.3 水泥凝结和硬化88

3.3.4 水泥安定性的测定90

3.3.5 水泥力学性质的测定92

3.3.6 化学性质的测定95

第4章 集料与检测技术96

4.1 粗集料的技术性质97

4.1.1 粗集料的技术要求97

4.1.2 粗集料密度100

4.1.3 粗集料(石料)的吸水性和耐候性104

4.1.4 粗集料颗粒形状105

4.1.5 粗集料的力学性质试验108

4.1.6 粗集料的化学性质117

4.2 细集料的技术性质117

4.2.1 细集料的技术要求117

4.2.2 细集料的筛分试验120

4.2.3 细集料密度123

4.2.4 细集料洁净程度试验方法127

4.3 矿料级配134

4.3.1 级配理论134

4.3.2 级配曲线的绘制方法和级配范围135

4.3.3 矿料的级配类型及特点136

4.3.4 矿料混合料组成设计137

第5章 水泥混凝土与检测技术141

5.1 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易性)142

5.1.1 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定义142

5.1.2 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指标142

5.1.3 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因素143

5.1.4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方法(坍落度仪法)144

5.2 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146

5.2.1 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146

5.2.2 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对水泥混凝土施工的意义148

5.3 硬化后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能148

5.3.1 立方体抗压强度fcu148

5.3.2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148

5.3.3 混凝土强度等级148

5.3.4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149

5.3.5 混凝土耐久性152

5.3.6 立方体、棱柱体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155

5.3.7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检测157

5.3.8 混凝土抗折(抗弯拉)强度试验158

5.3.9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方法160

5.3.10 水泥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162

5.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163

5.4.1 普通水泥混凝土组成材料技术要求163

5.4.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概述167

5.4.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169

5.5 路面水泥混凝土175

5.5.1 路面水泥混凝土对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175

5.5.2 路面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性质179

5.5.3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80

5.6 砂浆183

5.6.1 组成材料及要求183

5.6.2 技术性质185

5.6.3 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186

5.7 混凝土外加剂190

5.7.1 外加剂的分类和均质性指标190

5.7.2 常用混凝土外加剂机理191

5.7.3 掺外加剂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91

5.7.4 混凝土拌合物191

第6章 钢材与检测技术195

6.1 建筑钢材的种类以及用途195

6.1.1 建筑钢材的品种以及用途195

6.1.2 常用的建筑钢材196

6.2 普通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200

6.2.1 力学性能200

6.2.2 工艺性能204

6.2.3 钢材的成分对性能的影响205

6.3 钢材的冷加工强化与时效强化、焊接与热处理205

6.3.1 钢材的冷加工强化与时效强化205

6.3.2 钢材的热处理206

6.3.3 钢材的焊接207

6.4 普通钢筋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207

6.4.1 普通钢筋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207

6.4.2 钢筋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方法215

第7章 沥青材料与检测技术217

7.1 沥青材料基本概念217

7.1.1 沥青分类217

7.1.2 石油沥青的组分218

7.1.3 沥青适用性气候分区原则、分区方法219

7.1.4 沥青标号的选择方法220

7.2 沥青技术要求221

7.2.1 沥青标号、等级及适用范围221

7.2.2 不同标号沥青适用性的大致规律221

7.2.3 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221

7.2.4 其他沥青材料226

7.3 沥青取样数量和试样的准备方法230

7.4 沥青针入度231

7.4.1 沥青黏滞性和针入度的含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231

7.4.2 沥青针入度与针入度指数232

7.4.3 沥青针入度试验方法232

7.5 沥青软化点236

7.5.1 沥青软化点试验概况236

7.5.2 沥青软化点试验237

7.6 沥青延度238

7.6.1 沥青延度试验概况238

7.6.2 沥青延度试验239

7.7 沥青老化性241

7.7.1 现行试验规程评价沥青老化的方法、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241

7.7.2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241

7.7.3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243

7.7.4 TFOT及RTFOT试验安全注意事项246

7.8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246

7.9 沥青蜡含量249

7.10 沥青的黏温曲线和沥青的流变性质试验252

7.10.1 沥青旋转黏度试验(布洛克菲尔德黏度计法)253

7.10.2 黏温曲线确定拌合及压实温度254

7.10.3 沥青的流变性质试验254

7.11 沥青与粗集料的黏附性256

第8章 沥青混合料与检测技术259

8.1 沥青混合料的基本概念259

8.1.1 沥青混合料分类259

8.1.2 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260

8.2 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261

8.2.1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技术要求261

8.2.2 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及其含义262

8.2.3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检验技术要求262

8.3 空隙率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264

8.4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件制作方法266

8.4.1 基本概念266

8.4.2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266

8.4.3 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试件制作方法(SGC方法)270

8.4.4 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和剪切性能试验(GTM方法)271

8.5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密度检测272

8.5.1 马歇尔试件密度和测定方法272

8.5.2 不同密度检测方法的适用性274

8.5.3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274

8.5.4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蜡封法)276

8.5.5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体积法)277

8.6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278

8.7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282

8.8 沥青混合料耐久性285

8.9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285

8.9.1 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技术要求285

8.9.2 粗集料与沥青黏附性改善方法285

8.9.3 矿粉应用的目的及其基本性能要求286

8.9.4 矿料设计中矿料调整原则和调整方法286

8.9.5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287

8.9.6 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293

8.9.7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293

8.10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293

8.10.1 影响沥青路面车辙因素及防治技术措施294

8.10.2 影响沥青路面车辙试验结果的因素295

8.10.3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296

8.11 沥青混合料其他性能298

8.12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的检测方法和矿料级配检验300

8.12.1 沥青含量与路用性能300

8.12.2 沥青含量检测方法、原理和适用范围300

8.12.3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检验方法307

8.13 其他沥青混合料309

8.13.1 SMA混合料特点309

8.13.2 OGFC路面的特点309

8.13.3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的计算310

8.13.4 肯塔堡飞散试验310

8.13.5 沥青混合料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312

8.13.6 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常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不同之处312

第9章 基层、底基层材料与检测技术314

9.1 半刚性类基层、底基层组成材料技术要求314

9.1.1 用于路面基层材料土的一般定义314

9.1.2 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组成材料技术要求314

9.2 半刚性类基层、底基层组成设计方法319

9.2.1 水泥稳定类混合料组成设计319

9.2.2 石灰工业废渣类混合料组成设计321

9.2.3 石灰稳定土类混合料组成设计322

9.3 基层、底基层材料试验检测方法323

9.3.1 含水率试验方法(烘干法)323

9.3.2 石灰的化学分析326

9.3.3 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方法(EDTA滴定法)330

9.3.4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取样方法335

9.3.5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336

9.3.6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振动压实试验方法342

9.3.7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方法(圆柱形)345

9.3.8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养生试验方法348

9.3.9 无机结合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350

9.3.10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冻融试验方法352

9.3.11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抗冲刷试验方法354

9.3.1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方法(顶面法)355

9.3.13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间接抗拉强度试验方法(劈裂试验)358

9.3.14 承载比(CBR)试验359

9.3.15 固体体积率测量方法359

第10章 土工合成材料与检测技术361

10.1 土工合成材料分类361

10.2 土工合成材料的适用范围362

10.2.1 土工合成材料在土工技术中的应用362

10.2.2 土工合成材料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363

10.3 土工织物及相关产品的质量要求364

10.3.1 物理性能指标364

10.3.2 力学性能指标364

10.3.3 水力性能指标365

10.3.4 土工织物与土相互作用性能指标366

10.3.5 耐久性能指标366

10.4 土工织物及相关产品的性能及质量检测试验366

10.4.1 取样方法和试样调湿366

10.4.2 土工织物厚度测定367

10.4.3 单位面积质量测定368

10.4.4 垂直渗透性能试验369

10.4.5 有效孔径试验(干筛法)372

10.5 土工织物及其产品拉伸强度试验方法374

10.5.1 宽条拉伸试验374

10.5.2 接头/接缝宽条拉伸试验378

10.5.3 条带拉伸试验380

参考文献3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