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烧伤科特色治疗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跃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4636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14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644页
- 主题词:烧伤-治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烧伤科特色治疗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烧伤面积和深度估计2
一、烧伤面积的估计2
二、烧伤深度的估计5
第二节 烧伤严重程度分类10
一、烧伤严重程度分类10
二、估计烧伤严重程度时的注意事项11
第三节 烧伤的临床过程13
一、体液渗出期13
二、急性感染期15
三、修复与康复期16
一、治愈率17
第四节 烧伤的预后与转归17
二、死亡原因19
三、后遗症19
第二章 烧伤的早期处理22
第一节 院前救治22
一、现场急救22
二、就地救治与后送26
三、阶段输液29
四、成批烧伤伤员的现场急救与后送30
第二节 入院后早期一般处理33
一、处理程序33
二、早期清创34
三、焦痂切开减压术36
第三章 烧伤休克的防治38
第一节 烧伤休克的病理生理38
一、烧伤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39
二、烧伤休克病理生理变化的机制41
第二节 烧伤休克的诊断45
一、诊断和监测烧伤休克常用指标46
二、其他监测指标48
第三节 烧伤休克的治疗49
一、液体治疗49
二、特殊情况下的补液治疗57
三、烧伤休克的辅助治疗61
第四章 烧伤创面处理65
第一节 创面早期处理65
一、早期清创66
二、冷疗68
第二节 包扎疗法与暴露疗法68
一、包扎疗法68
三、包扎疗法与暴露疗法的选择70
二、暴露疗法70
第三节 不同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71
一、浅度烧伤创面的处理71
二、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71
第四节 感染创面的处理86
一、创面感染的处理原则86
二、创面特殊感染87
第五节 湿敷、半暴露、浸浴(浸泡)89
一、湿敷89
二、半暴露90
三、浸浴或浸泡91
第六节 创面用药92
一、结痂的药物92
三、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93
二、喷膜疗法93
四、促进脱痂的药物94
五、以抗菌作用为主的药物94
第五章 烧伤早期脏器损害及其防治99
第一节 烧伤后“休克心”99
一、心肌正常结构、代谢与收缩原理100
二、烧伤后“休克心”的发病机制101
三、烧伤后“休克心”的病理生理变化110
四、烧伤后“休克心”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12
五、烧伤后“休克心”的防治113
第二节 烧伤后肺脏损害117
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18
二、肺部感染124
三、肺水肿131
四、肺栓塞134
五、肺不张138
第三节 烧伤后肾脏损害140
一、病理变化141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42
三、临床类型、诊断与鉴别诊断145
四、并发症与预后149
五、防治152
第四节 烧伤后肝脏损害15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56
二、病理变化158
三、临床表现158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59
五、防治160
一、急性胃扩张162
第五节 烧伤后胃肠道损害162
二、应激性溃疡163
三、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70
第六节 烧伤后脑水肿172
一、烧伤早期脑水肿的变化特征173
二、烧伤早期脑水肿变化的机制175
三、烧伤早期脑水肿的病因177
四、烧伤早期脑水肿的诊断与治疗178
第七节 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181
一、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181
二、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病理与病理生理变化184
三、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防治191
第八节 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94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94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97
三、防治199
第六章 烧伤感染202
第一节 烧伤后感染的来源202
一、创面感染202
二、静脉感染203
三、呼吸道感染203
第二节 烧伤肠源性感染204
一、问题的提出与证明204
二、肠源性感染的发病机制205
三、烧伤肠源性感染的防治207
第三节 病原菌感染209
一、革兰氏阴性杆菌(G-杆菌)感染209
三、烧伤真菌感染210
二、革兰氏阳性球菌(G+球菌)感染210
四、烧伤厌氧菌感染212
第四节 烧伤全身性感染的防治213
一、积极处理创面213
二、抗生素的应用213
三、避免医源性感染215
四、烧伤感染的细菌学监测215
五、连续肾替代疗法用于治疗脓毒症215
第五节 烧伤感染的免疫疗法216
一、主动免疫216
二、被动免疫217
第六节 烧伤感染的细菌学检测217
一、送检注意事项217
二、需氧菌培养218
三、真菌培养220
四、厌氧菌的细菌学检查221
第七章 特殊原因烧伤228
第一节 电烧伤228
一、电损伤机制229
二、临床特点230
三、电烧伤的治疗231
四、电烧伤后并发症及其防治235
第二节 化学烧伤235
一、化学烧伤的特点及致伤机制235
二、一般处理原则236
三、常见的化学烧伤237
第三节 瓦斯爆炸烧伤251
一、致病因素251
二、临床特点252
三、现场救治253
四、治疗254
第八章 吸入性损伤255
第一节 吸入性损伤的致病因素256
一、热力损伤256
二、烟雾损伤257
第二节 吸入性损伤的病理生理258
一、中毒与缺氧258
二、呼吸功能紊乱259
三、气道与肺的感染261
第三节 吸入性损伤的诊断261
一、临床征象262
二、辅助检查262
三、吸入性损伤的程度264
第四节 吸入性损伤的治疗265
一、氧气治疗265
二、解除气道梗阻、保持气道通畅267
三、机械通气268
四、气道湿化和灌洗270
五、补液治疗272
六、防治感染272
七、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273
八、体外氧合治疗273
九、其他治疗274
第九章 烧伤复合伤277
第一节 烧伤复合伤处理的一般原则278
第二节 烧伤复合软组织损伤278
一、诊断280
第三节 烧伤合并颅脑外伤280
二、治疗282
第四节 烧伤复合胸腹部及内脏损伤283
一、诊断284
二、治疗284
第五节 烧伤复合骨关节伤286
一、诊断286
二、治疗286
三、注意事项289
第六节 烧伤复合放射损伤290
一、发生情况290
二、主要临床病理特点291
三、诊断和治疗原则294
一、生长297
第十章 小儿烧伤297
第一节 小儿生理和病理生理特点297
二、营养代谢298
三、皮肤298
四、主要系统、器官298
第二节 致伤因素和预防300
一、致伤原因300
二、预防301
第三节 小儿烧伤伤情的估计301
一、面积的估计301
二、小儿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302
第四节 小儿烧伤休克303
一、小儿烧伤休克的临床特点303
二、防治304
第五节 小儿烧伤创面处理307
第六节 小儿烧伤感染308
一、脓毒症的发生时期308
二、脓毒症的来源309
三、小儿烧伤脓毒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断309
四、脓毒症的防治310
第七节 常见并发症311
一、低渗性脑水肿311
二、高热313
三、惊厥314
四、消化不良315
五、猩红热样葡萄球菌感染316
六、脓皮病和创面溃疡317
第十一章 烧伤营养代谢318
第一节 烧伤后高代谢318
第二节 烧伤病人的营养监测322
一、目前应用的营养检测方法323
二、目前尚未普及或尚待完善的营养监测方法324
第三节 烧伤病人热卡需要量327
一、能量消耗的概念327
二、常用测定能量消耗的方法328
三、其他测定能量消耗的方法332
第四节 糖代谢及其需要量334
一、高糖血症334
二、糖异生作用335
三、胰岛素抵抗336
四、低糖血症336
五、葡萄糖需要量337
第五节 蛋白质代谢及其需要量337
一、负氮平衡337
二、蛋白质需求量及高蛋白营养338
三、氨基酸代谢及其需要量339
第六节 脂肪代谢及其需要量344
一、脂肪酸代谢344
二、酮体代谢345
三、血浆脂蛋白变化345
四、脂肪的作用346
五、补充脂肪的种类及数量347
六、脂肪乳剂347
七、脂肪乳剂代谢348
八、非蛋白热量中糖与脂肪比例350
第七节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及其需要量352
一、微量元素及其需要量352
第八节 烧伤后营养代谢的调理355
二、维生素及其需要量355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和炎症介质的调理356
二、特殊营养素的调理作用356
三、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和生长因子356
第九节 烧伤后营养支持原则、途径、时机与方法359
一、周围静脉营养359
二、中心静脉营养360
三、胃肠内营养与早期肠道营养362
四、烧伤营养支持原则364
第十二章 烧伤病人的麻醉369
第一节 麻醉相关的病理生理变化369
一、烧伤的临床过程与分期369
二、烧伤对循环系统的影响370
三、烧伤对呼吸系统的影响370
一、麻醉前准备371
四、烧伤对肝肾功能的影响371
第二节 烧伤麻醉管理371
二、常用麻醉药物与方法373
三、烧伤麻醉管理374
四、其他注意事项376
五、特殊病人的麻醉377
第三节 烧伤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377
一、呼吸系统并发症377
二、循环系统并发症378
三、其他并发症379
第十三章 自体皮肤及其他组织移植381
第一节 概念381
第二节 皮肤移植383
一、自体皮片移植383
二、皮瓣移植术397
第三节 其他组织移植及羊膜、人工皮的应用408
第四节 皮肤撕脱伤与象皮肿的外科治疗410
一、皮肤撕脱伤410
二、象皮肿411
第十四章 皮肤替代物及其应用413
第一节 概述413
第二节 异体皮移植术414
一、异体皮的制取方法415
二、异体皮排斥反应415
三、异体皮的移植方法416
第三节 异种皮移植术418
第四节 表皮细胞培养与移植418
一、表皮细胞的培养419
二、培养表皮细胞膜片的移植425
第五节 组织工程皮肤426
一、单纯培养表皮与组织工程皮肤移植的比较426
二、培养表皮细胞与“真皮”的复合移植428
第六节 机械性皮肤替代物429
第七节 皮库的建立与皮肤储存431
一、皮库431
二、皮肤的储存432
三、皮肤活力测定433
第十五章 烧伤后期整形435
第一节 烧伤后瘢痕的特点及与早期治疗的关系435
第二节 烧伤后瘢痕畸形的分类、诊断及治疗原则437
一、烧伤后瘢痕的分类437
二、烧伤瘢痕的诊断437
三、各类烧伤瘢痕畸形的特征及治疗原则439
四、烧伤瘢痕手术的基本原则及操作技术441
五、常规手术方法443
第三节 烧伤后瘢痕性秃发的修复444
第四节 颜面部瘢痕畸形的修复445
一、概述445
二、颜面烧伤瘢痕的修复446
三、眼部烧伤瘢痕畸形的修复447
四、鼻部烧伤瘢痕畸形与缺损的修复450
五、耳廓烧伤后畸形缺损的修复452
六、口腔周围瘢痕畸形的修复452
第五节 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453
一、颈部瘢痕挛缩的分度453
二、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方法454
一、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455
第六节 上肢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455
二、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460
三、肘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461
第七节 下肢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463
一、下肢瘢痕挛缩畸形概述463
二、腹股沟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463
三、腘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464
四、小腿瘢痕的修复465
五、跟腱挛缩足下垂的修复465
六、足部瘢痕的修复466
第八节 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467
一、概述467
二、会阴周围型瘢痕挛缩的修复468
三、烧伤瘢痕性肛门狭窄468
一、概述469
第九节 躯干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469
二、常用的修复方法470
第十节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修复中的应用471
一、发展史471
二、种类、型号与工作原理472
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473
四、临床应用476
五、并发症及处理477
第十六章 烧伤的康复治疗479
第一节 烧伤康复概述479
一、康复479
二、康复治疗的意义479
三、康复治疗的作用与时机480
第二节 烧伤的康复评定480
二、关节活动范围评定481
一、肥厚性瘢痕的评定481
三、肌力的评定482
四、行走能力评定483
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483
六、心理状态的评定484
七、职业能力的评定485
第三节 影响烧伤病人功能的常见并发症485
一、肌肉系统485
二、关节周围软组织486
三、骨骼系统486
四、静脉血栓形成486
六、泌尿系统487
七、皮肤487
五、呼吸系统487
第四节 烧伤康复治疗的方法488
一、物理治疗488
二、运动疗法491
三、作业疗法498
四、心理治疗498
五、职业康复499
第五节 烧伤后遗症的康复治疗500
一、挛缩500
二、肥厚性瘢痕502
第十七章 烧伤护理507
第一节 病区管理507
一、病区设置与设备507
二、病区管理要求509
一、烧伤病房消毒隔离制度511
第二节 病区消毒隔离制度及常用物品消毒方法511
二、常用物品消毒方法512
第三节 入院急诊护理513
一、入院前准备513
二、入院时的护理514
第四节 休克期护理515
一、一般护理515
二、正确输液515
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516
四、保护创面防止感染516
一、密切观察呼吸情况517
二、吸氧517
三、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517
第五节 吸入性损伤的护理517
五、做好休克期护理记录517
第六节 创面护理519
一、包扎疗法的护理519
二、暴露疗法的护理519
三、浸浴疗法的护理519
第七节 特殊部位烧伤的护理520
一、头面颈部烧伤的护理520
二、会阴部烧伤的护理521
第八节 翻身护理521
一、小儿翻身护理521
二、翻身床翻身521
第九节 上悬浮床病人的护理522
一、悬浮床的准备522
二、病员的准备522
五、注意事项523
四、使用523
三、适应证523
第十节 营养护理524
一、护理目的524
二、护理措施524
三、营养效果观察526
第十一节 烧伤的康复护理526
一、康复护理目的526
二、康复评定526
三、康复治疗527
四、注意点529
第十二节 手术前后的护理530
一、术前准备530
二、术后护理530
第十三节 严重烧伤病人有创血压监测的准备、操作及管理531
第十四节 血气分析及呼吸机的使用533
一、血气分析533
二、呼吸机的使用535
第十五节 烧伤整体护理535
一、实施整体护理536
二、烧伤病人的护理诊断536
三、健康教育536
第十八章 常用烧(烫)伤实验研究动物模型549
第一节 烧伤实验动物的选择549
一、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实验动物550
二、根据动物的种类、品系特点选择实验动物552
三、实验动物健康条件的选择553
四、实验动物性别、年龄的选择554
一、实验动物的捉持与固定方法558
第二节 烧伤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558
二、实验动物编号的标记方法559
三、实验动物备毛的方法560
四、实验动物的采血方法560
五、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561
六、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563
七、实验动物的急救与处死方法564
第三节 无菌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及裸鼠565
一、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GF)565
二、无菌动物在烧伤实验研究中的应用566
三、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efree animal,SPFA)566
四、裸鼠567
一、5kW溴钨灯光辐射致大白鼠皮肤烧伤569
二、溴钨灯光辐射致狗皮肤烧伤569
第四节 实验动物体表烧伤模型的研制569
三、闪光粉致狗体表烧伤实验模型571
四、凝固汽油烧伤动物(狗)模型572
五、凝固汽油烧伤豚鼠模型的复制572
六、凝固汽油烧伤家兔模型的制作572
七、凝固汽油烧伤大白鼠的动物模型573
八、凝固汽油烧伤小香猪的模型574
九、狗烫伤模型574
十、家兔烫伤模型制作574
十一、小猪Ⅱ度烫伤模型575
十二、豚鼠烫伤模型575
十三、大白鼠烫伤模型575
十四、小鼠烫伤模型576
十五、小鼠蒸汽烫伤模型576
附录577
索引603
热门推荐
- 2809341.html
- 1934793.html
- 2250322.html
- 529241.html
- 3098474.html
- 2372765.html
- 3186314.html
- 3443794.html
- 3574668.html
- 231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0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94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32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00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3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37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31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6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2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0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