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
  • 陈兰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语文出版社
  • ISBN:978780241612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96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508页
  • 主题词:传记文学-文学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传记文学的界定及其基本特征2

二、传记文学的分类5

三、中国传记文学发展的规律性问题7

四、本书的努力方向13

第一章 先秦传记文学的产生与发展15

第一节 《诗经》中的传记文学萌芽16

一、传记文学产生的原因16

二、《诗经》中的传记文学萌芽17

第二节 先秦诸子散文和《离骚》中的传记文学因素22

一、诸子散文中的传记文学因素22

二、《离骚》中的自传文学因素27

第三节 先秦史传文中的传记文学雏形(上)28

一、史传文的演进轨迹28

二、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传记文学雏形的原因29

三、《左传》中的传记文学雏形31

四、《国语》中的传记文学雏形38

第四节 先秦史传文学中的传记文学雏形(下)41

一、《战国策》中的传记文学雏形41

二、《晏子春秋》中的传记文学雏形48

第五节 先秦传记文学发展的特点和影响51

一、先秦传记文学发展的特点51

二、先秦传记文学的影响53

第二章 《史记》的诞生和汉代史传文学的辉煌57

第一节 司马迁的时代、生平及其传记文学思想58

一、司马迁所处的时代58

二、司马迁的生平60

三、司马迁的传记文学思想61

第二节 司马迁传记文学重要主题之一:弘扬人格理想67

一、司马迁的伟大人格67

二、司马迁传记文学中的人格理想69

三、人格理想与传记文学品位73

第三节 司马迁传记文学重要主题之二:揭示人物的命运哲理75

一、怀疑天善论76

二、探讨悲剧命运的原因79

三、对命运的积极态度83

第四节 司马迁传记文学的写人艺术85

一、历史感和时代感85

二、人物类型和人物性格87

三、故事性和传奇性90

四、人物描写和互见法91

第五节 司马迁传记文学的情感力量94

一、抒情渊源94

二、抒情内容96

三、抒情方式98

四、抒情效果101

第六节 班固《汉书》及汉代其他传记103

一、班固的生平与著作103

二、《汉书》传记文学的思想倾向105

三、《汉书》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109

四、汉代其他的传记文学111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史传文学价值的下降和杂传的兴起115

第一节 《三国志》传记文学117

一、《三国志》传记文学的思想倾向118

二、《三国志》传记文学的写人艺术122

三、《三国志》裴注的特点126

第二节 《后汉书》传记文学及同时期其他史传130

一、《后汉书》传主的重点:功臣和名士131

二、《后汉书》传记艺术的长处:注重细节和文采135

三、同时期其他史传139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杂传的兴起143

一、什么是杂传143

二、杂传的思想特征144

三、杂传的艺术特色149

四、散传与别传151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传记文学的理论与批评154

一、传记文体被确认154

二、强调传记文学的真实性156

三、关于人物形象塑造的理论157

四、关于传记文辞、论赞的评论159

第四章 唐代史传文学和碑志传记的繁荣161

第一节 唐初八史的传记文学成就162

一、唐初设馆修史对史传文学发展的利弊163

二、唐初史传文学的借鉴倾向164

三、唐初史传的文学成就169

第二节 《慈恩传》的传记文学价值174

一、佛教圣人的新形象175

二、艺术手法的新进步178

三、传记题材的新开拓179

第三节 韩愈、柳宗元传记文的生命力182

一、人物的命运与国家统一息息相关183

二、人物的悲剧性和人生价值189

三、传记艺术的继承和创新193

第四节 韩、柳以外的唐人散传198

一、歌颂有政绩能忧民的良吏199

二、表彰为反对军阀叛乱而牺牲的英烈201

三、为唐代著名诗人树碑立传204

四、晚唐传记中的爱情故事207

第五节 别开生面的唐代自传209

一、发牢骚的自传209

二、史学理论家的自传211

三、总结自学成才的自传213

四、表现政治人格的自传215

五、自得自嘲的自传216

六、隐士标本的自传218

第六节 唐代的传记文学理论与批评219

一、刘知幾的史传文学理论与批评219

二、韩愈、柳宗元的传记文学理论227

第五章 宋元传记文学在曲折起伏中的嬗变与演进231

第一节 北宋的传记文学(上)232

一、宋初传记文学讲求实用的新风格233

二、北宋中期传记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236

三、北宋后期传记文学的衰落242

第二节 北宋的传记文学(下)243

一、《新五代史》的思想内容244

二、《新五代史》的艺术成就248

三、欧阳修的散传创作251

第三节 南宋的传记文学255

一、南宋初期: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256

二、南宋中期:传记文学一度中兴259

三、南宋末期:《指南录后序》及其他263

第四节 金元的传记文学266

一、金代元好问的传记文267

二、元代传记文中的民族主义情感271

三、元代的杂传和史传275

第五节 宋元时期传记文学的理论及批评278

一、对《史记》文学性的重视和阐发278

二、关于以碑铭、行状为代表的散传理论及批评281

第六章 明代市民传记的兴起与传记文学观的新突破287

第一节 宋濂及明初的传记文289

一、宋濂传记文的多种人格模式290

二、宋濂传记文的艺术特色294

三、高启、方孝孺的传记文298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市民传记的世俗化倾向301

一、市民传记产生的社会背景302

二、市民传记世俗化的具体表现304

三、市民传记世俗化的积极意义与局限313

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市民传记的审美趣味314

一、市民传记大部分是小品文,艺术上追求趣味性314

二、描写更为细致真切,更贴近生活316

三、追求语言通俗流畅,新奇活泼321

第四节 明代的传记文学理论与批评323

一、明人评点《史记》传记文学的杰出成就323

二、明代的传记文学理论与个性解放的文学思潮328

第七章 清代传记文学的精致与停滞333

第一节 清初传记文学的民族情绪335

一、以顾炎武为代表的宣扬民族情绪的反抗性传记文335

二、以邵长蘅为代表的反映民族情绪的传统性传记文339

第二节 桐城派传记文学347

一、桐城派的嚆矢者——方苞的传记文348

二、桐城派的拓展者——刘大櫆的传记文353

三、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的传记文356

第三节 清代自传文学的创新358

一、“忆语体”自传文学的创新和流变359

二、中国式忏悔自传文的出现366

第四节 章学诚《文史通义》及其他传记文学理论与批评369

一、章学诚的传记文学理论与批评370

二、金圣叹、顾炎武等人的传记文学理论及批评377

第八章 近代传记文学的转变381

第一节 进入近代的桐城派传记文382

一、桐城派的传播者的传记文383

二、桐城派的中兴:曾国藩的传记文386

三、曾国藩之后桐城派作家的传记文389

第二节 梁启超与改良派的传记文392

一、梁启超的传记文392

二、王韬、严复的传记文399

第三节 辛亥革命前后的传记文学401

一、章炳麟、蔡元培的传记文402

二、陈去病、徐自华的传记文407

第四节 梁启超的传记文学理论与批评411

一、传记文学文体观411

二、传记文学的真实观414

三、传记文学的美学观416

第九章 “五四”后的现代传记文学421

第一节 “五四”后的现代自传创作(一)422

一、胡适的《四十自述》423

二、郁达夫的《日记九种》和《达夫自传》426

三、郭沫若的《沫若自传》429

第二节 “五四”后的现代自传创作(二)433

一、鲁迅、景宋的《两地书》433

二、沈从文的《从文自传》435

三、其他人的自传438

四、现代自传的类型440

第三节 “五四”后的现代他传创作444

一、文人传记444

二、历史人物传450

三、当代人物传454

四、现代他传的走向456

第四节 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理论的建构457

一、胡适的现代传记观459

二、陈西滢对传记的认识461

三、郁达夫的传记文学理论462

四、朱东润的传记文学理论463

第十章 当代传记文学的回顾与展望467

第一节 理性看待当代传记文学468

一、当代传记文学的发展过程468

二、当代“传记热”的原因、特点与危机472

三、对21世纪传记文学的展望476

第二节 近15年(1997—2012)来传记文学研究综述478

一、传记文学创作的兴盛是当代文学领域的潮流478

二、传记文学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481

三、传记文学研究国际对话格局业已形成487

四、传记文学研究队伍壮大,新人辈出487

五、传记文学正式进入大中学校课堂488

六、传记研究者对当代传记现状更加关注489

1999年版后记491

2012年修订版后记4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