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总体规划 第6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城市总体规划 第6版
  • 董光器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7499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城市规划-总体规划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总体规划 第6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经济发展与城市1

1.1 世界城市发展回顾1

1.2 科技进步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2

1.3 经济能量的集聚与扩散和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3

1.3.1 经济能量集聚促使大城市的诞生3

1.3.2 经济能量的扩散引起新城市崛起3

1.4 城市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划分4

1.5 中国大城市发展现状5

1.5.1 大城市数量增加6

1.5.2 城市群加速形成,日趋成熟6

1.6 2020年中国城市发展的展望7

2城市发展战略16

2.1 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16

2.2 第一产业17

2.2.1 以色列、荷兰农业的启示18

2.2.2 德国实施农业规模经营和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19

2.2.3 日本采取多项措施实现城乡一体化20

2.2.4 上海市小土地“长”出大农业的实践21

2.2.5 美国运用电子技术管理牧场的经验21

2.2.6 韩国实施尖端农业园的计划22

2.2.7 “公司加农民”模式,农、工、商一体化跨国经营体制22

2.3 第二产业22

2.3.1 创新是转型期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保障23

2.3.2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从信息化走向智能化26

2.3.3 生物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27

2.3.4 突出重点,扬长避短,发展适合城市特点的经济28

2.3.5 突出品牌效应,争创名牌,占领市场30

2.3.6 因地制宜,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32

2.3.7 合理开发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39

2.3.8 适度发展建筑业,保证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40

2.4 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41

2.4.1 现代服务业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42

2.4.2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先导性与基础性产业42

2.4.3 创意产业的内涵和发展条件44

2.4.4 循环经济与逆向物流45

2.4.5 服务业外包与经济全球化46

2.4.6 世界一些国家第三产业发展状况46

2.4.7 商业服务业48

2.4.8 中央商务区(CBD)60

2.4.9 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69

2.4.10 物流—仓储业71

2.4.11 旅游业73

2.4.12 房地产业78

2.4.13 交通运输业87

2.4.14 信息业96

2.4.15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99

2.5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建设的任务105

3城市性质108

3.1 城市的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108

3.1.1 行政中心108

3.1.2 金融中心108

3.1.3 制造业中心109

3.1.4 国际交通枢纽109

3.1.5 国内交通枢纽111

3.1.6 信息中心111

3.1.7 重要国际组织集中设置的城市112

3.1.8 科技、教育中心112

3.1.9 文化、艺术中心113

3.1.10 旅游城市113

3.2 不同类型的城市性质113

3.2.1 北京市113

3.2.2 上海市115

3.2.3 深圳市118

3.2.4 天津市119

3.2.5 西安市120

3.2.6 其他城市122

4城市规模124

4.1 科学预测城市规模,建设节约型城市124

4.1.1 当前我国在城市规模预测中存在的问题125

4.1.2 如何合理预测城市规模126

4.2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劳动生产率比较129

4.3 产业结构和劳动结构的关系132

4.4 产业结构与劳动结构关系的细分137

4.5 各类就业岗位所需建设用地数量的估算148

4.5.1 工业用地149

4.5.2 建筑业用地151

4.5.3 第三产业用地151

4.5.4 居住用地153

4.5.5 公园绿地153

4.5.6 道路、铁路等用地测算153

4.6 城市规模测算举例153

4.6.1 城市规模测算举例一153

4.6.2 城市规模测算举例二155

5城镇体系布局161

5.1 城市的分级以及城镇发展的展望161

5.2 城镇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164

5.2.1 地区间经济发展普遍不平衡164

5.2.2 城镇体系的结构尚需进一步完善,二元结构体制亟待改革167

5.2.3 如何从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认识城镇体系结构变化的内因169

5.3 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171

5.3.1 城市发展的战略方针171

5.3.2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73

5.3.3 城镇体系布局的主要思路175

5.4 大城市面临的问题183

5.4.1 密集的中心区严重恶化城市环境183

5.4.2 城市用地无节制地蔓延,大量蚕食周围的绿色空间,造成城市生态失衡184

5.4.3 污染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184

5.4.4 城市交通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正常生活185

5.4.5 豪宅与贫民窟并存,居住紧张,住宅质量低下,居住环境恶劣,几乎是所有大城市遇到的难题185

5.5 解决大城市问题的对策186

5.5.1 规划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186

5.5.2 大城市规划实践187

5.6 对城市用地功能布局若干热点问题的探讨202

5.6.1 关于行政中心的位置问题202

5.6.2 关于文化中心位置的选择202

5.6.3 商务中心与商业中心位置选择及商业服务业的布局202

5.6.4 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技术园区203

5.6.5 居住社区建设问题205

6城市设计与历史城市的保护211

6.1 城市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211

6.1.1 综合的观点211

6.1.2 新陈代谢的观点218

6.1.3 可持续发展的观点220

6.1.4 因地制宜的观点221

6.1.5 长期的观点221

6.2 城市设计与城市发展的关系222

6.2.1 历史城市与城市新功能的关系222

6.2.2 保护传统风貌与城市现代化的关系222

6.2.3 保护历史城市与改善人民居住条件的关系222

6.2.4 新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关系223

6.2.5 实际经济能力与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关系223

6.3 历史城市保护已成为当前城市设计的一个紧迫问题223

6.3.1 旧城的空地潜力已经挖尽,再要改造势必伤筋动骨223

6.3.2 旧城内新建房屋超过旧房,数量的变化已引起旧城风貌质的变化224

6.3.3 高层建筑的发展给历史风貌造成严重威胁224

6.3.4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为历史城市保护与改造提出了新的问题224

6.4 城市设计和历史城市保护的主要内容224

6.4.1 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者对城市设计和历史城市保护的探索224

6.4.2 城市设计对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225

6.4.3 城市设计的十项主要内容225

6.5 对实施历史城市保护的几点感悟235

7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238

7.1 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238

7.1.1 全球环境面临五大挑战238

7.1.2 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238

7.1.3 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主题239

7.1.4 低碳经济革命239

7.1.5 城市环境面临十大矛盾240

7.2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的任务240

7.2.1 生态学、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经济学240

7.2.2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的任务241

7.2.3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目标的制定242

7.3 生态环境保护对城市布局的要求244

7.4 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46

7.4.1 我国当前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246

7.4.2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与改革措施248

7.4.3 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对策249

7.4.4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252

7.5 大气环境的保护和能源对策252

7.5.1 大气环境问题的由来和环境科学的发展252

7.5.2 中国的大气环境问题253

7.5.3 中国的能源状况254

7.5.4 改善大气环境、合理开发能源的对策255

7.6 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其他环境保护问题257

7.6.1 城市垃圾的处理对策257

7.6.2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对策258

7.6.3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259

7.6.4 城市光污染259

7.7 保护自然生态,加强环境绿化,建设秀美山川260

7.7.1 绿化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保障260

7.7.2 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260

7.7.3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绿化提出的要求261

7.7.4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262

7.7.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绿道规划设计导则》263

7.7.6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263

7.8 建立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确保城市安全264

7.8.1 世界正面临灾害频发的严峻形势265

7.8.2 我国现阶段主要的城市灾害265

7.8.3 城市综合防灾体系的内容267

7.8.4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267

7.9 编制限制建设区规划,防止城市无序蔓延,保护生态环境,指引城市空间合理布局268

7.9.1 限建区的定义269

7.9.2 限建要素的选择、分类与基础数据的采集269

7.9.3 限建区规划的工作过程、技术路线和规划成果274

8城市交通与通信276

8.1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综合交通规划276

8.1.1 当前我国的城市交通状况276

8.1.2 交通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278

8.1.3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282

8.2 城市信息化的发展292

8.2.1 邮电通信业务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92

8.2.2 21世纪世界通信业务发展趋势解析293

8.2.3 城市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294

9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297

9.1 政府职能的改革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根本保证297

9.2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调整城市结构,增强城市活力298

9.3 实行土地有偿使用,推动城市土地功能合理调整,为城市建设集聚资金299

9.4 始终把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放到首位300

9.5 深化投资、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拓宽投资渠道301

9.6 加强规划与建设的指导,完善城市建设立法,加大执法力度302

9.7 加强科学研究,实施科学管理,充分挖掘基础设施潜力,改善城市环境304

9.8 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建设现代城市304

主要参考文献3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