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家畜针灸技法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家畜针灸技法手册
  • 胡元亮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3970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28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家畜-针灸疗法-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家畜针灸技法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家畜针灸技法总论1

第一节 家畜针灸工具2

一、针具2

二、灸具7

三、现代针灸仪器8

第二节 家畜针灸穴位10

一、穴位的命名11

二、穴位的分类12

三、穴位的归经14

四、穴位的主治特性15

五、穴位的定位方法16

六、穴位的选配原则18

第三节 家畜针灸基本技法20

一、术前准备20

二、基本手法20

三、注意事项31

第四节 家畜针术33

一、白针术33

二、血针术34

三、火针术36

四、气针术38

五、水针术39

六、埋植术41

第五节 家畜灸术44

一、艾灸44

二、温熨47

三、烧烙49

第六节 仪器针灸疗法52

一、电针疗法52

二、电磁疗法54

三、微波针疗法55

四、激光针灸疗法56

第七节 其他针灸疗法58

一、拔火罐58

二、刮痧60

三、按摩61

第二章 马的针灸技法65

第一节 马的针灸保定65

一、简易保定65

二、柱栏保定71

三、倒卧保定74

第二节 马的常用穴位77

一、头颈部穴位77

分水77

外唇阴77

鼻前77

抽筋77

通堂78

龙会78

通天78

大风门78

唇内78

承浆79

锁口79

开关79

抱腮80

上关80

下关80

鼻俞80

血堂81

姜牙81

气海81

鼻管81

睛俞82

睛明82

骨眼82

开天82

三江83

太阳83

眼脉83

垂睛84

玉堂84

通关84

耳尖84

天门85

风门85

伏兔85

九委85

颈脉86

迷交感86

二、躯干部穴位86

大椎86

鬐甲87

断血87

关元俞87

大肠俞87

气海俞88

脾俞88

三焦俞89

肝俞89

胃俞89

胆俞90

膈俞90

肺俞90

督俞90

厥阴俞91

命门91

阳关91

腰前92

腰中92

腰后92

小肠俞92

膀胱俞93

肷俞93

百会93

肾俞93

肾棚94

肾角94

雁翅94

丹田94

尾根94

八窌95

巴山95

路股95

穿黄95

胸堂96

带脉96

理中96

黄水97

云门97

阴俞97

阴脱97

肛脱98

莲花98

后海98

尾本98

尾尖99

三、前肢部穴位99

膊尖99

膊栏99

肺门99

肺攀100

弓子100

膊中100

肩井101

肩髃101

肩外髃101

抢风101

冲天102

肩贞102

天宗102

夹气102

肘俞103

掩肘103

乘镫103

乘重103

前三里104

膝眼104

膝脉104

前缠腕105

前蹄头105

前蹄臼(天平)105

前蹄门105

前垂泉106

四、后肢部穴位106

居髎106

环跳106

大胯106

小胯107

后伏兔107

会阳107

邪气107

汗沟108

仰瓦108

牵肾108

肾堂108

阴市109

掠草109

阳陵109

丰隆109

后三里110

曲池110

后缠腕110

后蹄头110

后蹄臼(天臼)111

后蹄门111

后垂泉111

滚蹄111

第三节 马病针灸治疗114

风寒感冒114

风热感冒114

肺热咳喘(肺炎)115

肺寒吐沫115

肺气痛(肺把胸膊痛)115

肺风黄(遍身黄)116

肺风毛燥116

肺气虚117

火鼻子(鼻卡他)117

嗓黄(喉炎)117

心热风邪117

心热舌疮118

心黄118

黑汗风(中暑)118

热痛119

慢性脑积水和脑水肿119

肝热传眼(火眼、结膜角膜炎)120

周期性眼炎120

骨眼症121

混睛虫病121

云翳遮睛121

肝毒122

湿热黄疸122

脾虚慢草122

翻胃吐草(骨软症)123

伤食纳呆123

木舌症124

槽结(喉骨胀、马腺疫)124

胃热124

胃寒125

肚胀125

肚底黄126

肠黄(急性胃肠炎、痢疾)126

冷痛(伤水起卧、痉挛疝)126

结症(便秘疝)127

脾虚便秘127

寒泻(冷肠泄泻)128

脾虚泄泻128

脾肾虚寒泄泻129

新驹乳泻129

跳肷(膈痉挛)130

脱肛130

吐水癖131

宿水停脐(腹水)131

尿血131

胞转132

胎风132

肾阳虚水冷132

垂缕不收(阴茎麻痹)133

滑精133

不孕症133

阴道脱和子宫脱134

破伤风135

歪嘴风(颜面神经麻痹)135

坐骨神经麻痹136

项脊吝(颈风湿)137

四肢风湿138

脊背甲黄(鬐甲部蜂窝织炎)138

寒伤腰胯痛139

闪伤肩膊痛140

抢风痛141

乘重痛141

膝黄142

掌骨瘤142

攒筋/板筋痛(屈腱炎)142

闪伤胯瓦痛143

闪伤迎风痛(掠草痛)144

冷拖杆(髌骨上方固定)144

合子骨肿痛(飞节内肿)145

缠腕痛(球节捻挫、球部腱鞘炎)145

系凹痛146

五攒痛(蹄叶炎)146

滚蹄(屈腱挛缩)147

漏蹄(蹄叉腐烂)147

第三章 牛的针灸技法149

第一节 牛的针灸保定149

一、简易保定149

二、柱栏保定150

三、倒卧保定151

第二节 牛的常用穴位154

一、头颈部穴位154

山根154

鼻中155

承浆155

唇内155

顺气155

通关156

锁口156

开关156

鼻俞156

三江157

睛明157

睛俞157

太阳158

龙会158

通天158

耳尖158

耳根159

天门159

喉门159

颈脉159

健胃160

二、躯干部穴位160

丹田160

鬐甲160

苏气160

安福161

天平161

关元俞161

六脉161

脾俞162

食胀162

通窍163

肺俞163

后丹田163

命门164

安肾164

百会164

肾俞164

雁翅165

气门165

肷俞165

穿黄165

胸堂166

带脉166

前槽166

滴明166

云门166

阳明167

阴俞167

阴脱168

肛脱168

后海168

开风168

尾根169

尾本169

尾尖169

三、前肢部穴位169

轩堂169

膊尖170

膊栏170

肺门170

肺攀170

肩井171

抢风171

肘俞171

夹气171

腕后172

膝眼172

膝脉172

前缠腕172

涌泉173

前蹄头173

前蹄门173

四、后肢部穴位173

居髎173

环跳174

大转174

大胯174

小胯174

邪气175

仰瓦175

肾堂175

掠草176

阳陵176

后三里176

曲池176

后缠腕176

滴水177

后蹄头177

后蹄门177

第三节 牛病针灸治疗180

口疮(口炎)180

心热舌疮(舌炎)180

木舌180

呕吐181

翻胃吐草181

腮黄(唾液腺炎)181

草噎(食管梗塞)182

脾虚慢草(前胃弛缓)182

肚胀(瘤胃臌气)183

宿草不转(瘤胃积食)183

异物伤胃(创伤性网胃炎)184

百叶干(瓣胃秘结)184

皱胃阻塞184

皱胃炎185

脾气痛(冷痛)185

泄泻185

肠黄(肠炎)186

纤维蛋白膜性肠炎186

痢疾187

便秘187

便血188

脾虚浮肿188

脱肛(直肠脱出)188

红眼病(传染性角膜结膜炎)189

肝热传眼(结膜炎、角膜炎)189

肝胀190

夜盲190

胆胀190

宿水停脐(腹水)191

眼虫病191

风寒感冒191

风热感冒192

咳嗽192

鼻血192

嗓黄(喉炎)193

脑颡病(副鼻窦炎)193

肺热咳喘194

肺黄(大叶性肺炎)194

肺痈(肺脓肿)195

肺痛(胸膜炎)195

异物呛肺(异物性肺炎)195

淋证(尿路感染)196

胞虚(膀胱麻痹)196

胞转(尿闭)197

胞黄(膀胱炎)197

砂石淋(尿结石)197

尿血198

水牛血红蛋白尿症198

外肾黄(睾丸炎)199

阳痿199

滑精200

垂缕不收(阴茎脱垂)200

中暑200

脑黄(脑炎)201

痫症(癫痫)201

破伤风201

骨软症202

豆谷疯202

烂甘薯中毒203

霉玉米中毒203

蜡梅叶中毒(串脚风、扯脚症)203

不孕症203

阴道脱和子宫脱204

胎动不安205

胎气(妊娠浮肿)205

胎衣不下206

胎风(产前截瘫)206

产后风(产后瘫痪)207

产后腹痛207

产褥热(产后发热)208

乳痈(乳房炎)208

外黄209

遍身黄(荨麻疹)209

痹证(风湿证)209

麻腿风(四肢神经麻痹)210

腰脊闪伤211

肩痈(肩胛脓肿)211

脱膊(闪膊、叉胛)212

内夹气痛212

髋关节脱臼213

僵筋腿(髌骨上方固定)214

关节炎214

关节扭挫215

膝黄(腕前黏液囊炎)215

攒筋痛(屈腱炎)216

五攒痛(蹄叶炎)216

漏蹄(腐蹄病)216

犊牛惊风217

犊牛消化不良217

第四章 骆驼的针灸技法219

第一节 骆驼的针灸保定219

一、伏卧保定219

二、侧卧保定220

第二节 骆驼的常用穴位222

一、头颈部穴位222

分水222

唇内222

通关222

锁口223

开关223

鼻缺223

鼻俞223

血堂223

三江224

睛明224

眼脉224

龙会224

大风门224

脑顶225

耳尖225

风门225

伏兔225

九委225

嗓黄226

颈脉226

二、躯干部穴位226

前峰226

峰尖226

脊俞226

后峰227

关元俞227

大肠俞228

胃俞228

脾俞228

肝俞228

肺俞228

腰后229

膀胱俞229

百会229

肾俞229

肾棚229

肾角229

胸堂230

带脉230

云门230

后海230

尾根231

尾旁231

尾本231

尾尖231

三、前肢部穴位231

膊尖231

膊栏231

肩井232

肩髃232

肩外髃232

抢风232

冲天233

夹气233

肘俞233

过梁233

前缠腕233

涌泉234

前蹄夹234

前蹄门234

四、后肢部穴位234

环后234

大胯234

小胯235

汗沟235

仰瓦235

肾堂235

掠草235

阳陵236

后缠腕236

滴水236

后蹄夹236

后蹄门236

第三节 驼病针灸治疗239

口疮239

嗓黄(咽喉炎)239

倒潲病239

肺热咳喘240

胃冷吐涎240

胃寒胀241

胃热241

胃积胀(瘤胃臌气)241

冷肠泻242

便秘242

肠黄(肠炎)243

脱肛243

肝热传眼244

肝阴虚244

黄疸244

闷证245

胎衣不下245

破伤风246

龟项风(颈风湿)246

腰胯痛247

前肢风湿247

肩膊闪伤248

夹气痛248

缠腕痛(球节捻挫)249

大瘙痒249

驼羔胎粪不下249

第五章 猪的针灸技法251

第一节 猪的针灸保定251

一、站立保定251

二、倒卧保定252

三、凳架保定255

第二节 猪的常用穴位257

一、头颈部穴位257

山根257

鼻中257

承浆257

锁口257

开关258

睛明258

睛俞258

太阳258

脑俞259

耳根259

卡耳259

耳尖259

顺气259

玉堂260

天门260

锁喉260

二、躯干部穴位260

大椎260

身柱261

苏气261

断血261

关元俞262

六脉262

脾俞262

肺俞262

肾门263

百会263

肾俞263

六眼263

刮喉263

膻中264

刮肋264

三脘264

肚口264

海门265

乳基265

阳明265

阴俞265

阴脱266

肛脱266

莲花266

后海266

尾根267

尾本267

尾尖267

三、前肢部穴位267

膊尖267

膊栏267

肺门268

肺攀268

抢风268

肘俞269

七星269

前缠腕269

前灯盏269

涌泉270

前蹄叉270

前蹄头270

前蹄门270

四、后肢部穴位271

大胯271

小胯271

汗沟271

掠草271

后三里272

曲池272

后缠腕272

后灯盏272

滴水273

后蹄叉273

后蹄头273

后蹄门273

第三节 猪病针灸治疗276

口炎276

咽炎276

上呼吸道感染276

支气管炎277

肺炎277

胃肠卡他278

胃肠炎278

肠便秘278

泄泻279

痢疾279

中暑280

破伤风280

佝偻病281

异嗜癖281

风湿病281

垂脱症282

不孕症282

产后尿闭283

生产瘫痪283

乳房炎284

膀胱炎284

阴道炎284

维生素A缺乏症285

食盐中毒285

亚硝酸盐中毒285

氢氰酸中毒286

菜籽饼中毒286

马铃薯中毒287

蓖麻中毒287

安妥中毒288

猪瘟288

传染性胃肠炎289

圆环病毒病289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289

流感290

流行性乙型脑炎290

痘病290

猪丹毒291

猪肺疫291

支原体肺炎292

链球菌病292

李氏杆菌病293

传染性胸膜肺炎293

猪附红细胞体病293

猪弓形虫病294

仔猪黄痢294

仔猪白痢295

仔猪副伤寒295

仔猪水肿病295

第六章 羊的针灸技法297

第一节 羊的针灸保定297

一、站立保定297

二、侧卧保定297

三、台架保定298

第二节 羊的常用穴位299

一、头颈部穴位299

山根299

外唇阴299

唇内299

顺气299

玉堂300

通关300

鼻俞300

开关300

抱腮300

三江301

睛明301

睛俞301

太阳301

龙会301

耳尖302

天门302

风门302

颈脉302

二、躯干部穴位302

鬐甲302

苏气303

关元俞303

六脉303

脾俞303

肝俞304

肺俞304

腰中304

肷俞305

百会305

肾俞305

肾棚305

肾角306

胸堂306

脐前306

脐中306

脐旁306

脐后306

后海307

尾根307

尾本307

尾尖307

三、前肢部穴位308

膊尖308

膊栏308

肩井308

抢风308

肘俞309

前三里309

膝眼309

前缠腕309

涌泉310

前灯盏310

前蹄头310

前蹄底310

四、后肢部穴位310

大胯310

小胯311

邪气311

汗沟311

仰瓦311

肾堂311

掠草312

后三里312

曲池312

后缠腕312

滴水313

后灯盏313

后蹄头313

后蹄底313

第三节 羊病针灸治疗316

口疮316

吐草316

肚胀316

脾虚不磨317

宿草不转317

百叶干(瓣胃阻塞)317

冷肠泄泻318

羔羊拉稀318

羔羊痢疾319

感冒319

中暑320

肝热传眼320

黄疸320

破伤风321

羊角风321

脑包虫病321

腰麻痹322

产后风(产后瘫痪)322

胎衣不下323

子宫脱323

乳热(生产瘫痪)324

乳痈(乳房炎)324

佝偻病325

四肢风湿325

缠腕痛(寸腕痛)325

漏蹄326

萱草根中毒326

闹羊花中毒326

痘证327

参考文献3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