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马永生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5097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30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552页
- 主题词:海相生油-油气藏-形成-研究-中国;海相生油-油气勘探-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史、现状及展望1
(一)1949年前的中国石油工业简史1
(二)1949年后的中国石油工业简史2
(三)中国石油工业现状3
(四)中国石油工业展望3
二、本书内容纲要4
(一)区域构造与海相盆地演化研究4
(二)油气成藏条件、成藏模式、成藏系统、成藏规律及分布规律(即勘探前景)研究5
(三)中国海相勘探技术进展综述5
(四)中国海相有利勘探地区评价与优选5
(五)中国海相油气勘探前景展望6
第二章 中国海相区域构造背景与原型盆地演化7
第一节 大地构造格架7
一、主要古板块7
二、主要造山带10
三、主要克拉通10
四、主要构造运动旋回12
第二节 区域构造演化轮廓16
一、太古宙—古元古代“古陆核—古陆块”形成阶段16
二、中—新元古代“元古中国克拉通”形成阶段18
三、震旦纪—三叠纪“元古中国克拉通”解体和“古中国大陆”形成阶段23
四、印支期后“欧亚大陆”形成发展阶段38
第三节 主要海相原型盆地的形成与演化43
一、扬子及其周缘海相原型盆地的形成与演化43
二、华北克拉通地区海相原型盆地的形成与演化52
三、塔里木海相原型盆地的形成与演化58
第四节 海相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62
一、构造演化,控制原型盆地性质(类型)及其含油气性62
二、盆地构造演化,控制沉降—埋藏—剥蚀史和热史—烃源岩成熟史64
三、构造古隆起,控制油气运移指向与油气富集区带66
四、后期构造运动与构造变形控制油气散失与保存的基本格局69
第三章 中国海相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72
第一节 区域地层概况72
一、扬子地区75
二、华北地区88
三、塔里木地区91
第二节 扬子地区海相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92
一、震旦纪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92
二、寒武纪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95
三、奥陶纪和志留纪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98
四、泥盆纪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101
五、石炭纪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104
六、二叠纪和三叠纪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107
第三节 华北地区海相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114
一、中、新元古代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115
二、早古生代沉积层序及岩相古地理演化118
三、晚古生代沉积层序及岩相古地理演化123
第四节 塔里木地区海相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127
一、震旦纪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127
二、寒武纪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129
三、奥陶纪沉积层序与古地理演化137
四、志留纪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139
五、泥盆纪沉积层序与古地理演化140
六、石炭纪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141
七、二叠纪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143
八、三叠纪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145
插图3—1 扬子克拉通地区古生界(含中新元古界)地层层序与构造事件综合柱状图插图3—2 华南褶皱带古生界(含中新元古界)地层层序与构造事件综合柱状图插图3—3 华北克拉通地区古生界(含中新元古界)地层层序与构造事件综合柱状图插图3—4 塔里木克拉通地区古生界(含中新元古界)地层层序与构造事件综合柱状图插图3—5 松潘甘孜南秦岭褶皱带古生界(含中新元古界)地层层序与构造事件综合柱状图第四章 中国海相主力烃源(岩)及分布147
第一节 概述147
第二节 扬子地区海相主力烃源(岩)及分布154
一、烃源岩的沉积相分布154
二、烃源岩的分布及评价159
第三节 华北地区海相主力烃源(岩)及分布171
一、烃源岩的沉积相分布171
二、烃源岩的分布及评价172
第四节 塔里木地区海相主力烃源(岩)及分布174
一、烃源岩的沉积相分布174
二、烃源岩的分布及评价175
第五节 有效烃源(岩)问题179
插图4—1 华北、扬子及邻区中、新元古界烃源岩分布图187
插图4—2 塔里木及邻区下寒武统烃源岩分布图188
插图4—3 华北、扬子及邻区下寒武统烃源岩分布图189
插图4—4 塔里木及邻区下奥陶统烃源岩分布图190
插图4—5 华北、扬子及邻区下奥陶统烃源岩分布图191
插图4—6 塔里木及邻区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分布图192
插图4—7 华北、扬子及邻区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分布图193
插图4—8 塔里木及邻区志留系烃源岩分布图194
插图4—9 扬子及邻区志留系烃源岩分布图195
插图4—10 塔里木及邻区上石炭统烃源岩分布图196
插图4—11 华北、扬子及邻区上石炭统烃源岩分布图197
插图4—12 塔里木及邻区下二叠统烃源岩分布图198
插图4—13 华北、扬子及邻区下二叠统烃源岩分布图199
插图4—14 塔里木及邻区上二叠统烃源岩分布图200
插图4—15 华北、扬子及邻区上二叠统烃源岩分布图201
第五章 中国海相主力储层及分布202
第一节 概述202
一、储层研究概况202
二、储层类型及其划分标准204
三、储层发育与分布的控制作用205
四、特殊储层类型的发育条件206
五、储层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208
第二节 扬子地区主力储层类型及其分布208
一、主力储层厘定与主要储层特征209
二、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结构特征220
三、储层预测224
第三节 华北地区主力储层类型及其分布226
一、中、新元古界的储层226
二、下古生界储层226
三、上古生界储层227
第四节 塔里木地区主力储层及其分布228
一、碳酸盐岩储层228
二、碎屑岩储层235
第五节 储层识别、预测、储层描述技术简介及展望237
一、层序地层学研究技术237
二、地震反演技术237
三、地震属性分析技术244
四、地震相分析技术246
五、裂缝预测技术247
六、展望255
第六章 中国海相油气(区域)盖层及其分布256
第一节 概述256
第二节 扬子地区海相油气盖层类型及其分布257
一、下寒武统区域盖层257
二、志留系区域盖层261
三、中、下三叠统区域盖层261
四、上三叠统—下白垩统区域盖层262
五、白垩—第三系区域盖层264
六、构造活动对盖层的影响266
第三节 华北地区海相油气盖层类型及其分布267
第四节 塔里木地区海相油气盖层类型及其分布267
一、泥质岩盖层268
二、膏盐岩盖层268
第七章 中国海相油气保存条件271
第一节 概述271
一、构造研究271
二、盖层研究271
三、断层封闭性研究272
四、水文地质研究273
五、保存条件评价技术体系279
第二节 扬子地区海相油气保存条件280
一、持续型油气保存单元280
二、重建型油气保存单元294
三、残余型油气保存单元294
四、保持型油气保存单元296
五、推覆型油气保存单元296
六、肢解残留型保存单元297
七、南方海相中古生界区块(盆地)保存条件评价297
第三节 华北地区海相油气保存条件299
一、概述300
二、鄂尔多斯靖边(下奥陶统)油气田成藏条件分析300
三、渤海湾海相油气成藏条件303
第四节 塔里木海相油气保存条件303
一、概述304
二、塔河油气田油气成藏条件分析306
第八章 中国海相油气成藏系统及其演化308
第九章 中国海相勘探技术进展314
第一节 中国海相地震勘探技术的特殊性、探索与进展314
一、中国海相地震勘探的主要技术难题314
二、中国海相地震勘探的技术探索316
三、中国海相地震勘探技术的进展318
第二节 中国海相重力、磁法、电法、地震联合反演技术进展及化探技术进展323
一、成熟的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323
二、油气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处理与解释新方法技术326
三、重、震联合反演技术330
四、电力、地震联合反演技术335
五、3D可视化技术340
六、联合反演应用实例341
七、化探技术进展344
第三节 中国海相地球物理测井勘探技术——复杂储层测井评价技术353
一、测井资料的预处理353
二、“四性”关系研究359
三、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369
四、油气水层测井评价及解释375
第四节 钻井、井控、试井、油气层保护及油气层改造技术383
一、钻井技术384
二、井控技术385
三、试井技术385
第十章 中国海相主要油气藏(田)特征及其成藏规律415
第一节 海相油气藏分类415
第二节 扬子地区海相油气藏415
一、原生成藏系统油气藏415
二、次生成藏系统油气藏419
三、二次生烃成藏系统油气藏419
四、其他类型的油气藏——黄桥CO2气田(藏)424
第三节 华北地区海相油气藏429
第四节 塔里木地区海相油气藏432
第十一章 中国海相有利勘探地区评价与优选433
第一节 概述433
一、初步(矿权登记)选区评价标准433
二、盆地、区带优选评价方法437
三、圈闭、目标优选评价方法437
第二节 扬子地区有利勘探地区评价与优选443
一、海相构造层地质结构类型及特征444
二、有利勘探地区油气综合评价448
三、扬子地区海相油气勘探方向488
第三节 华北地区有利勘探地区评价与优选490
第四节 塔里木地区有利勘探地区评价与优选492
插图11—1 华北地区蓟县系储层分布及评价图493
插图11—2 塔里木地区上震旦统储层分布及评价图494
插图11—3 扬子及邻区上震旦统储层分布及评价图495
插图11—4 塔里木地区中上寒武统储层分布及评价图496
插图11—5 华北、扬子及邻区中上寒武统储层分布及评价图497
插图11—6 塔里木地区志留系储层分布及评价图498
插图11—7 扬子及邻区志留系储层分布及评价图499
插图11—8 塔里木地区泥盆系储层分布及评价图500
插图11—9 扬子及邻区泥盆系储层分布及评价图501
插图11—10 塔里木地区上二叠统储层分布及评价图502
插图11—11 华北、扬子及邻区上二叠统储层分布及评价图503
第十二章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前景展望504
一、油气成藏、勘探理论研究历史、现状及展望504
二、中国海相油气勘探思路和体会506
三、中国海相油气勘探前景展望519
参考文献523
热门推荐
- 2538444.html
- 989573.html
- 1217278.html
- 1459787.html
- 2547779.html
- 3318615.html
- 1748914.html
- 1387929.html
- 3647672.html
- 10622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6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2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84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49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45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63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18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7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25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9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