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王阳明与明末儒学 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 2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王阳明与明末儒学 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 2
  • (日)冈田武彦著;吴光,钱明,屠承先译;钱明校译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22911614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王阳明与明末儒学 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 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2

第一节 明代的文化与思想2

明代精神文化的嬗变2

阳明心学的兴起与分化8

明末流行的三教合一论12

第二节 明学的源流16

全体大用的思想16

朱子的全体大用思想之展开18

元朝的儒者20

明初的大儒22

朱陆同异论的源流23

草庐到篁墩的朱陆同异论26

第二章 王阳明与湛甘泉34

第一节 总论34

第二节 王阳明34

阳明心学的先驱34

以科举为目的的书院教学36

白鹿洞书院的学规38

『学三变』与『教三变』41

『知行合一』论42

『事上磨炼』说44

为学之头脑47

『致良知』论50

『格物』论52

湛甘泉的『随处体认天理』与王阳明的『致良知』54

本体工夫论55

『万物一体』论59

第三节 湛甘泉66

以天理为学之头脑66

浑一之学67

心性合于一69

工夫即本体73

中正即道75

『知行并进』77

『体认天理』79

『求放心』83

以自然为宗与『两勿』论85

『格物』论88

第三章 王门三派100

第一节 总论100

第二节 现成派(左派)100

直下悟入100

『四无说』与『四有说』101

『无中生有』说102

『生几』说104

浑然即一108

『范围三教』109

王心斋的思想110

第三节 归寂派(右派)112

『归寂』说112

『研几』说114

『虚寂』之体116

『致中』与『致和』123

『夜气』之存养126

『戒惧』与『恐惧』127

『格物』说130

『万物一体』133

第四节 修证派(正统派)135

『知觉即性』135

『真诚恻怛』136

『慎独』与『戒惧』138

主工夫而言本体142

『循其良知』145

『实地用功』147

第四章 现成派系统154

第一节 总论154

平实派154

容禅派155

气节派156

旷达任诞派156

现成派之展开156

第二节 罗近溪160

『从无入有』160

『悟』与『信』163

『赤子之心』166

『孝、悌、慈』三德说168

『仁』之生机170

第三节 周海门172

当下之信172

浑一之体173

贵自得175

『悟得真己』177

《九谛》与《九解》178

《圣学宗传》181

第四节 耿天台183

初心之生机183

庸德庸行185

『四句教』解188

实修实事189

异端之辨190

第五节 何心隐193

心隐之气节193

贵『意气』194

实事实用195

设『聚和堂』197

第六节 李卓吾199

以实用为宗199

道为虚空201

童心说202

晚年好《易》204

附录 论《李氏说书》205

关于『李氏说书』205

关于『说书』之思想209

第五章 归寂派系统219

第一节 总论219

第二节 王塘南219

『虚寂』说219

『研几』说221

性命论223

『透悟』说225

第六章 修证派系统235

第一节 总论235

第二节 李见罗235

心性之辨235

摄知归止238

直达性命240

修身为本242

止修并举244

性体工夫245

第七章 湛门派系统253

第一节 总论253

第二节 许敬庵253

『克己』之学为宗253

评王门现成派255

先工夫后本体257

第三节 冯少墟262

异端之辨262

驳『无善无恶』265

『一体』之旨266

第八章 批判派与复古派279

第一节 总论279

第二节 冯贞白279

圣学致用279

定理实存280

循礼穷理281

朱王之辨282

王学批判论285

陆王之别294

第三节 陈清澜299

陈清澜的影响力299

『心性相随』论299

陆学归禅303

主敬穷理304

异端之辨307

第四节 吴苏原314

理气浑一314

『中』为性体316

心性之辨317

物实理虚320

工夫次第321

第五节 郝楚望325

事外无理325

先行后知327

性习不离329

实用之道330

自然之动334

习而成圣335

养气为要338

第九章 东林学和刘蕺山346

第一节 总论346

东林学之发端346

蕺山之学350

第二节 东林学355

东林学的本旨355

性善说的复兴356

心理一体论360

反身而诚363

中庸之道366

主静未发367

太虚思想372

工夫之修373

第三节 刘蕺山380

主宰即流行380

性非定体382

意念之别384

喜怒哀乐之『中和』386

好恶之意389

『慎独』说391

以意为根394

诚即思、思即诚395

译后记400

校译者后记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