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和声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瑞年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ISBN:710303325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89页
- 主题词:和声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础和声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音乐的种类、单声部音乐与多声部音乐1
二、多声部音乐织体、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1
三、和声与和声学3
四、和声的作用3
第一章 和弦、四部和声、键盘和声7
一、和声的调式基础7
二、和弦8
三、四部和声10
四、和弦排列法13
五、和弦排列应注意的问题14
六、键盘和声15
练习一17
第二章 原位正三和弦连接19
一、根音关系19
二、根音进行的力度效果19
三、原位正三和弦的结构类型20
四、声部进行21
五、原位正三和弦连接的基本方法23
练习二27
第三章 用原位正三和弦为低音配和声29
概述29
一、和弦连接时旋律进行的可能性29
二、为低音配和声的写作步骤32
三、为低音配和声的写作要求34
四、写作示范34
练习三36
第四章 和声进行、为旋律配和声38
一、和声功能38
二、和声的功能体系与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38
三、和声进行39
四、为旋律配和声41
五、为旋律配和声的写作步骤42
六、为旋律配和声应注意的问题43
七、写作示范48
练习四51
第五章 同和弦转换52
概述52
一、四种转换方式及特点52
二、同和弦转换在和声写作中的应用55
三、写作示范58
练习五60
第六章 原位正三和弦连接时上方声部跳进62
概述62
一、三音跳进62
二、自然大调式IV→V连接时五音至根音跳进65
三、反向五八度、隐伏五八度、增音程进行67
四、跳进连接法在和声写作中的应用70
五、写作示范71
练习六73
第七章 乐段、乐句、终止75
一、乐段与乐句75
二、终止77
三、终止的分类78
四、使用和声终止应注意的问题83
五、课堂练习84
练习七85
第八章 终止四六和弦86
概述86
一、终止四六和弦的预备87
二、终止四六和弦进行到原位属和弦88
三、终止四六和弦的和声意义90
四、课堂练习91
练习八92
第九章 六和弦与原位三和弦平稳连接93
概述93
一、四五度根音关系的六和弦与原位三和弦平稳连接95
二、二度根音关系的六和弦与原位三和弦平稳连接97
三、应用指导99
四、课堂练习100
练习九101
第十章 六和弦与原位三和弦跳进连接103
概述103
一、四五度根音关系的六和弦与原位三和弦跳进连接103
二、二度根音关系的六和弦与原位三和弦跳进连接108
三、六和弦在和声写作中的作用109
四、课堂练习111
练习十112
第十一章 六和弦与六和弦连接113
概述113
一、四五度根音关系的六和弦与六和弦平稳连接113
二、四五度根音关系的六和弦与六和弦跳进连接114
三、二度根音关系的六和弦与六和弦平稳连接117
四、二度根音关系的六和弦与六和弦跳进连接118
五、多个六和弦连续连接119
六、使用六和弦为旋律和低音配和声应注意的问题120
七、课堂练习123
练习十一124
第十二章 其他四六和弦126
概述126
一、经过四六和弦127
二、辅助四六和弦130
三、倚音四六和弦132
四、其他“装饰性”四六和弦134
五、应用指导136
练习十二137
第十三章 原位属七和弦138
概述138
一、原位属七和弦的导入139
二、原位属七和弦的正规解决144
三、原位属七和弦的非正规解决146
四、属七和弦的特点与作用148
五、应用指导149
六、课堂练习150
练习十三150
第十四章 属七转位和弦152
概述152
一、属七转位和弦的解决154
二、属七转位和弦的导入158
三、课堂练习160
练习十四160
第十五章 为歌曲旋律配写伴奏和声轮廓163
概述163
一、分析歌曲旋律163
二、选配和弦164
三、写出和声轮廓170
四、写作示范174
五、课堂练习176
练习十五177
第十六章 音型化写作、和声分析178
一、主调音乐的织体层次178
二、和声音层的构成180
三、和声音型的表现形态182
四、音型化写作应注意的问题187
五、和声分析195
练习十六197
第十七章 强位和弦外音199
概述199
一、延留音200
二、倚音208
三、和声分析214
练习十七214
第十八章 弱位和弦外音(一)216
概述216
一、经过音216
二、辅助音224
三、和声分析228
练习十八229
第十九章 弱位和弦外音(二)230
一、先现音230
二、换音232
三、自由音235
四、复杂化外音形态236
五、应用指导237
六、和声分析239
练习十九239
第二十章 副三和弦概论241
一、副三和弦的结构241
二、副三和弦的功能242
三、完全功能体系的和声进行规律243
四、副三和弦的应用方式246
五、副三和弦的作用249
第二十一章 Ⅱ级三和弦与六和弦250
概述250
一、和声进行251
二、典型用法252
三、和弦连接254
四、应用指导261
五、课堂练习263
练习二十一264
第二十二章 Ⅵ级原位三和弦266
概述266
一、和声进行266
二、典型用法267
三、和弦连接270
四、阻碍终止与乐段结构扩展274
五、课堂练习275
练习二十二276
第二十三章 Ⅶ级六和弦278
概述278
一、和声进行278
二、典型用法279
三、和弦连接281
四、课堂练习282
练习二十三283
第二十四章 Ⅲ级三和弦与六和弦285
概述285
一、和声进行285
二、Ⅲ级原位三和弦的典型用法286
三、Ⅲ级六和弦的典型用法288
四、小调式的弗里几亚进行292
五、和弦连接294
六、副三和弦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295
七、课堂练习296
练习二十四296
第二十五章 和声大调式298
概述298
一、和声大调式下属功能常用三和弦299
二、和弦连接303
三、应用指导306
四、课堂练习306
练习二十五307
第二十六章 Ⅱ级七和弦308
概述308
一、和声进行309
二、典型用法309
三、和弦连接313
四、应用指导321
五、课堂练习321
练习二十六322
第二十七章 导七和弦323
概述323
一、和声进行325
二、典型用法325
三、和弦连接328
四、应用指导333
五、课堂练习333
练习二十七334
第二十八章 调内模进336
概述336
一、三和弦构成的调内模进340
二、七和弦构成的调内模进344
三、和声分析348
四、应用指导349
五、写作示范349
练习二十八350
第二十九章 常用的九和弦352
概述352
一、属九和弦352
二、大调式Ⅱ级九和弦357
练习二十九359
第三十章 持续音361
概述361
一、主持续音的应用364
二、属持续音的应用366
三、主属双持续音的应用367
四、其他调式音级持续音的应用367
练习三十368
第三十一章 离调、重属和弦369
一、离调概述369
二、重属和弦的结构与标记372
三、包含重属和弦的和声进行373
四、重属和弦的导入373
五、终止式中重属和弦的解决376
六、乐句结构内部重属和弦的解决381
练习三十一385
第三十二章 副属和弦386
概述386
一、副属和弦的导入与解决387
二、副属和弦连锁进行390
三、和声分析392
四、应用指导393
五、课堂练习394
练习三十二395
第三十三章 副下属和弦396
概述396
一、副下属和弦的导入与解决398
二、副重属和弦400
三、和声分析401
四、应用指导402
五、课堂练习403
练习三十三404
第三十四章 离调模进405
概述405
一、模进动机与模进音组407
二、离调模进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410
三、和声分析411
四、课堂练习411
练习三十四412
第三十五章 转调概论413
一、调与调性413
二、近关系调419
三、近关系调之间的自然音共同和弦420
四、通过自然音共同和弦向近关系调转调的写作步骤421
五、和声分析424
练习三十五425
第三十六章 通过自然音共同和弦向属方向近关系调转调426
概述426
一、大调向属方向近关系调转调426
二、小调向属方向近关系调转调431
三、向共同和弦离调435
练习三十六437
第三十七章 通过自然音共同和弦向下属方向近关系调转调438
概述438
一、大调向下属方向近关系调转调438
二、小调向下属方向近关系调转调445
三、近关系转调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447
练习三十七449
第三十八章 通过自然音共同和弦向远关系调转调450
一、与原调相差两个调号的远关系调450
二、自然音共同和弦451
三、写作步骤451
四、向共同和弦离调454
五、和声分析454
六、写作示范455
练习三十八456
第三十九章 重属变和弦458
变和弦综述458
一、重属变和弦的构成459
二、重属变和弦的导入461
三、重属变和弦的正规解决462
四、重属变和弦的非正规进行464
五、“莫扎特平行五度”468
六、副重属变和弦469
七、课堂练习470
练习三十九471
主要参考书目473
热门推荐
- 1883045.html
- 3655098.html
- 2428326.html
- 2288218.html
- 1690479.html
- 843309.html
- 2879791.html
- 649322.html
- 1905724.html
- 31415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55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29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2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8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7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90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47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08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40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7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