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化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文化史
  • 李清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0618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5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文化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对象、意义和目的1

二、 中国文化的特征和基本精神2

三、 中国文化史的主要线索和发展阶段8

四、 学习中国文化史的方法10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起源——原始社会11

第一节 中国文化起源的自然地理和模式11

一、中国文化起源的自然地理环境11

二、中国文化起源的模式12

第二节 原始先民的物质文化14

第三节 原始先民的精神文化20

一、天文历法20

二、八卦文字21

三、艺术22

四、信仰崇拜23

第四节 原始先民的婚姻和社会结构25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形成——夏、商、西周、春秋时期28

第一节 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28

一、饮食28

二、衣饰32

三、居止和交通38

第二节 传统哲学思想的奠基43

一、《周易》和《洪范》43

二、老子和《道德经》44

三、孔子和《伦语》47

一、文字的成熟51

第三节 科技、文艺和史学的雏形51

二、科学技术53

三、文艺和史学56

第四节 传统制度的建立61

一、宗法制61

二、官制和教育制64

三、兵制和法律制66

四、田制和赋役制68

第五节 以礼为导向的社会风俗72

一、冠、婚礼72

二、丧葬75

三、节庆和娱乐79

一、饮食83

第一节 社会物质文化的提高83

第三章 中国文化的发展——战国、秦、汉时期83

二、衣饰84

三、居止85

四、交通86

第二节 学术思想和拓展87

一、“学在私门”和士的崛起87

二、百家争鸣91

三、从焚书坑儒到董仲舒的独尊儒术94

四、桓谭、王充和朴素自然观98

第三节 科技、文艺和史学的发展99

一、科技99

二、文学104

三、艺术106

四、史学108

第四节 道教的形成和佛教的传入111

一、道教的形成111

二、佛教的传入114

第五节 制度文化的发展117

一、行政区划和管理制度117

二、教育制度和选官制度118

三、兵制和法制123

四、赋税制度127

第六节 趋向厚重的风俗128

一、社交礼仪128

二、婚姻130

三、丧葬131

四、节庆133

五、娱乐134

第四章 中国文化的内部冲突与融摄——魏、晋、南北朝时期137

第一节 民族文化交流下的社会生活137

一、饮食137

二、衣饰140

三、居止142

四、交通143

第二节 玄学与无神论145

一、玄学的产生及代表人物145

二、范缜与《神灭论》148

一、科技150

第三节 科技、文艺和史学成果150

二、文学155

三、艺术158

四、史学160

第四节 在冲突中融摄的宗教162

一、佛教162

二、道教166

第五节 凝结了多民族智慧的制度169

一、行政区划和官制169

二、教育制度和九品中正制172

三、兵制与法制174

四、均田制与赋税制176

一、婚姻177

第六节 丰富多彩的风俗177

二、丧葬179

三、节庆181

四、娱乐184

第五章 中国文化的繁荣——隋、唐、五代时期187

第一节 繁华的物质文化187

一、饮食187

二、衣饰191

三、居止195

四、交通198

第二节 相容相兼的儒学和宗教202

一、儒学202

二、道教207

三、佛教213

四、其他宗教219

第三节 成果丰硕的科技、文艺和史学221

一、科技221

二、文学227

三、艺术231

四、史学235

第四节 规模恢宏的制度237

一、行政区划与官制237

二、教育制与科举制241

三、兵制与法制242

四、田制与赋役制245

第五节 奋发向上的风俗248

一、婚姻248

二、丧葬250

三、节庆253

四、娱乐255

第六章 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宋、辽、夏、金、元时期259

第一节 物质文化的新发展259

一、饮食259

二、衣饰262

三、居止265

四、交通和通信268

第二节 强调“修身为人”之道的学术思想270

一、道学的形成及代表人物270

二、道学统治地位的确立274

三、道学以外的儒学流派280

一、科技284

第三节 成果璀璨的科技、文艺和史学284

二、文学288

三、艺术292

四、史学295

第四节 跨越民族界限的宗教296

一、 道教296

二、 佛教301

三、 伊斯兰教306

第五节 形式多样的制度308

一、行政区划和官制308

二、教育、选官制度311

三、兵制与法律314

四、赋役制度318

一、婚姻321

第六节 日益规整的风俗321

二、丧葬323

三、节庆325

四、娱乐328

第七章 中国古代文化的继续延伸和转机——明、清前期330

第一节 物质文化的继续延伸330

一、饮食330

二、衣饰332

三、居止336

四、交通339

第二节 高度专制下的学术思想340

一、理学向心学的倾斜340

二、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345

三、其它学术思想347

第三节 科技、文艺和史学的新成就351

一、科技351

二、文学356

三、艺术361

四、史学364

第四节 沉迹于民间的宗教366

一、道教366

二、佛教371

三、伊斯兰教375

四、基督教及民间的宗教379

一、政区划分和官制381

第五节 呼唤变革的制度381

二、教育和科举制383

三、兵制和法制385

四、赋役制度388

第六节 繁文缛节的风俗390

一、婚姻390

二、丧葬394

三、节庆398

四、娱乐401

第八章 中国文化的近代化——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404

第一节 物质生活的近代化因素405

一、饮食405

二、衣饰407

三、居止409

四、交通411

第二节 摸索变革的学术思想413

一、洋务运动及其思想413

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主要思想415

三、新文化运动418

第三节 近代化中的科技、文艺和史学420

一、科技420

二、文学422

三、艺术424

四、史学427

第四节 近代化冲击下的宗教429

一、佛教与道教429

二、伊斯兰教432

三、基督教433

四、民间秘密宗教436

第五节 承前启后的制度438

一、官制438

二、兵制和法制441

三、教育制度447

四、赋税制度449

第六节 新旧混合的风俗451

一、婚姻451

二、丧葬453

三、节庆454

四、娱乐455

参考书目4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