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远程医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远程医学
  • 傅征,连平主编;徐卸古,宁义,翟新海,姚志洪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476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504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应用-医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远程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篇 远程医学概论3

第一章 远程医学概述3

第一节 远程医学的概念3

一、远程医学的定义3

二、远程医学的内涵4

三、远程医学的目的4

四、远程医学的特征4

五、远程医学机构6

六、远程医学的模式7

七、远程医学的类型7

八、远程医学平台9

九、远程医学展望10

第二节 远程医学的作用与意义11

一、优化医学资源配置11

二、实现医学信息资源共享12

三、构筑新型教育渠道13

四、在突发事件与战争中的应用14

五、在特殊环境中的应用16

第二章 远程医学历史与现状21

第一节 远程医学历史与变迁21

一、萌芽阶段21

二、模拟发展阶段22

三、数字发展阶段24

四、集成发展阶段25

一、发达国家远程医学现状26

第二节 国外远程医学发展现状26

二、发展中国家远程医学现状52

三、外军远程医学发展状况62

第三节 国内远程医学发展现状78

一、国内远程医学发展现状78

二、中国军队远程医学发展现状91

第二篇 远程医学相关技术101

第三章 现代通信技术与远程医学101

第一节 通信网络技术基础101

一、通信发展史101

二、通信系统分类102

三、数字通信基本概念104

四、基本网络机制107

五、网络体系结构109

六、网络和网际互联设备110

第二节 现代通信技术112

一、电话通信网与远程医学112

二、数据通信网与远程医学115

三、综合业务数字网与远程医学119

四、计算机网络、Internet与远程医学121

五、有线电视网与远程医学124

六、接入网技术与远程医学125

七、光通信与远程医学127

八、无线通信与远程医学129

九、卫星通信与远程医学132

第三节 远程医学网络架构136

一、基于电话线通信的网络系统136

二、基于光纤通信的远程医学网络系统138

三、基于卫星通信的远程医学网络系统141

四、不同通信条件下的交互网络系统154

第四节 远程医学网络专用软件156

一、远程医学网络管理软件156

二、远程医疗会诊专用软件160

三、远程医疗病案管理软件163

四、远程医学网络数据库系统164

五、远程放射影像会诊系统165

六、远程医学教学管理软件167

一、系统组成171

第四章 视频技术在远程医学活动中的应用171

第一节 视频会议系统简介171

二、系统分类172

三、组网方式与网络接口173

第二节 视频会议系统的多点控制单元174

一、多点控制单元的功能174

二、相关的国际标准175

三、多点控制单元的原理与构成176

一、呼叫建立过程177

二、初始连接过程177

第三节 视频会议的多点通信177

三、多点会议的进行178

四、结束会议178

第四节 视频会议的数据传输178

第五节 基于H.320的视频会议系统179

一、H.320协议179

二、H.320视频会议终端181

第六节 基于H.323的视频会议系统182

一、H.323的系统构成182

二、H.323的终端设备183

三、H.323的关守184

四、H.323的网关185

五、H.323的相关协议186

六、H.264协议186

七、H.323的应用188

第七节 远程医学活动中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190

二、会议室型视频会议系统在远程医学活动中的应用191

一、远程医学活动对视频会议系统的特殊要求191

三、远程医学活动常用的辅助设备192

第五章 远程医学与电子病历194

第一节 电子病历概况194

一、电子病历的定义194

二、电子病历的形成195

第二节 电子病历的内涵195

一、门急诊电子病历195

二、住院电子病历195

五、远程医疗电子病历196

三、个人电子病历196

四、社区电子病历196

第三节 电子病历的特点197

一、电子病历的优势197

二、电子病历的结构198

三、病历数据交换标准与方法198

四、电子病历的阅读方法198

五、电子病历的安全机制198

一、XML的特点199

二、XML的优点199

第四节 XML与电子病历199

三、XML对电子病历的贡献200

第五节 电子病历远程应用实例201

一、EMR生成与远程传输研究201

二、采用的技术方法203

三、EMR生成系统的功能与流程204

四、EMR生成方法205

五、EMR的数据整合206

六、EMR发展前景208

第六节 电子病历的信息来源209

一、医院信息系统(HIS)209

二、检验信息系统(LIS)210

三、临床信息系统(CIS)212

四、医学图像通信与管理系统(PACS)212

第六章 远程医学网络系统218

第一节 远程医学专业网络建设218

一、远程医学网络建设的原则与要求218

二、远程医学网络建设计划与实施220

一、远程医学网络中心建设222

第二节 远程医学系统基础建设222

二、远程医学网络工作站建设227

三、远程医学网络设备管理227

第三节 远程医学专业活动场所建设231

一、远程会议室基本要素232

二、远程会诊室237

三、远程教学室238

四、远程演播室239

五、电子阅览室240

一、远程医学网络管理241

第四节 远程医学网络管理与机构建设241

二、远程医学机构设置246

第三篇 远程医学应用255

第七章 远程医疗255

第一节 远程医疗的应用255

一、远程放射学256

二、远程病理学265

三、远程手术272

四、远程皮肤病学276

六、远程整形外科学278

五、远程骨科学278

七、远程眼科学280

八、远程儿科学281

九、远程中医学282

十、远程护理学286

十一、远程心脏病监护286

十二、远程高血压监护289

十三、远程糖尿病监护291

十四、远程家庭保健292

十五、远程急救医学295

十六、远程精神病学296

第二节 远程医疗会诊操作规程298

一、申请远程医疗会诊298

二、远程电子病历准备与传送299

三、接受远程医疗会诊299

四、远程医疗会诊通信模式301

五、远程医疗会诊的执行301

第三节 远程医疗会诊病案收集与管理303

一、病历收集与病案建立303

二、病案标识与分类304

三、会诊病历管理305

第四节 远程医疗会诊质量控制305

一、远程病历质量306

二、重建医学数字图像质量306

三、医学图文资料重建数字图像制作311

第五节 远程医疗会诊典型病例312

第六节 远程医疗相关问题322

一、远程医学的成本与效益322

二、远程医学中的法律与道德324

三、影响远程医学发展的因素328

第八章 远程医学教育333

第一节 远程教育概述333

一、远程教育的意义334

二、远程教育的特点335

三、远程医学教育的类型336

四、远程医学教育建设基本原则337

第二节 远程教学模式337

一、以群体学习为主的讲授型模式338

三、以小组学习为主的讨论型模式339

二、以个体学习为主的自主型模式339

四、以协作学习为主的协同型模式340

第三节 远程教育实现方法340

一、远程教育的技术准备341

二、单向远程教学的实现方法347

三、双向远程教学的实现方法348

四、基于互联网方式的网上教学350

第四节 远程教学平台355

一、教学支撑子系统357

二、教学管理子系统362

第五节 远程医学教育资源建设367

一、远程教学课件367

二、远程教学课程设计369

三、教育资源版权与知识保护371

第九章 远程医学学术交流376

第一节 远程医学学术会议376

一、目的与作用376

二、技术要求376

三、远程多媒体会议系统的组成377

四、会场的环境设计378

五、远程医学学术会议实例379

第二节 远程手术直播与观摩379

一、目的与作用379

二、技术准备380

三、实现方法380

四、远程手术直播实例381

二、技术准备382

一、目的与作用382

第三节 远程放射影像读片会382

三、实现方法383

四、宽带网上读片会实例384

第十章 远程医学电子文献共享386

第一节 电子文献概述386

一、电子文献的定义386

二、电子文献的类型386

三、电子文献的特点387

一、国外电子文献的发展388

第二节 国内外电子文献的发展388

二、国内电子文献的发展389

三、数字化图书馆390

第三节 医学电子文献检索390

一、检索原理和语言391

二、检索步骤、方法和途径392

三、计算机检索方法394

第四节 国内外医学文献检索系统395

一、西文文献检索系统395

二、中文文献检索系统402

第五节 远程电子文献阅览室建设403

一、使用拨号代理远程入网方式403

二、卫星双向传输站点数据共享方式404

三、ADSL组网技术提供的宽带服务方式404

四、校园网远程访问方式405

第六节 网上医学电子文献的远程阅览405

一、电子文献阅览器的下载与安装406

二、网上医学电子文献检索与阅览406

一、远程临床通信系统408

第十一章 军事远程医学408

第一节 各种远程医学系统408

二、医学诊断成像技术支持系统409

三、无线电视会诊系统409

四、特殊作战部队医疗诊断系统409

第二节 野战远程医学设备409

一、便携式远程医学系统409

二、可部署旅远程登录新型远程医疗系统411

三、远程手术和远程指导系统412

四、手提式超声波系统412

五、输尿管内镜外科手术模拟器413

第三节 单兵远程伤情监视设备413

一、单兵监视器413

二、士兵生理学指标监测器414

三、携载式生命支持系统415

四、先进的成像系统416

五、看护兵摄像机416

一、UH-60Q空运医疗后送直升机417

第四节 各种医疗后送工具417

二、装甲医疗后送车418

三、装甲医疗车419

第五节 战场救护信息系统419

一、战场医学信息无线电通信系统419

二、战场医疗信息系统420

三、战时医学协调系统422

五、三军联合预警和报告网络424

四、陆、海、空三军医学工作站424

六、计算机防化应急行动信息系统425

七、海军医学监视系统426

八、核化生伤员和资源估算辅助工具429

九、联合医学资产库430

十、国防医学后勤标准化支持系统431

十一、国防部血液标准化系统433

十二、前沿医疗阶梯伤员医学信息系统433

第六节 反恐中的远程医学系统436

一、意外事故医学应急反应无线互联网信息系统437

二、快速部署医学指挥、控制、通讯与远程医学系统438

第十二章 远程医学前景展望442

一、多元化发展趋势442

二、军事远程医学发展趋势443

三、全数字医院444

附录A 国际主要远程医学网站445

附录B 英文专业名词解释449

附录C 欧洲主要远程医学研究机构及团体454

一、英文通用搜索引擎用法456

附录D 常用远程医学文献信息查询方法456

二、中文通用搜索引擎用法457

三、医学专业搜索引擎用法458

四、西文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方法459

五、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方法464

六、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方法466

七、网上电子医学图书的远程阅览方法471

附录E 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远程医学网络站点472

附录F 中国军队远程医疗会诊软件操作流程474

附录G 远程医疗会诊病案本地计算机管理方法4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