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心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育心理学
  • 王惠萍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32444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1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2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2

三、教育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9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1

一、教育心理学的两类研究方法11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策略19

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程序20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24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25

一、心理发展及其一般特点25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27

第二节 中学生的生理发展29

一、身体外形的变化29

二、体内机能的增强30

三、性的发育与成熟32

四、身体发育对中学生的心理冲击34

第三节 中学生的认知特点40

一、注意的发展40

二、记忆的发展41

三、思维的发展43

第四节 中学生的情意特征与人格发展45

一、中学生的情绪发展45

二、中学生的意志发展48

三、中学生的人格发展48

第三章中学生的群体心理52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53

一、群体的概念53

二、群体心理对个体活动的影响53

第二节 中学生的群体心理60

一、中学生的班集体心理60

二、中学生的社团活动69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71

一、人际关系概述71

二、中学生的人际关系74

三、优化与协调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策略86

第四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90

第一节 学习概述91

一、学习的含义91

二、学习的作用92

三、学习的分类94

四、中学生学习的特点97

第二节 联结派的学习理论99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99

二、华生的条件反射理论101

三、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104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105

第三节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109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109

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112

第四节 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115

一、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115

二、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117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18

第五章 知识的学习125

第一节 知识概述126

一、知识的含义126

二、知识的分类126

第二节 知识的表征129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130

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135

第三节 知识的掌握138

一、知识掌握的实质138

二、知识掌握的过程139

三、知识掌握的类型140

第四节 知识的保持147

一、记忆过程的分析147

二、记忆的分类147

三、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148

第五节 知识的应用与教学152

一、知识的应用152

二、知识的教学154

第六章 技能的学习159

第一节 技能概述160

一、技能的含义160

二、技能的作用160

三、技能的分类161

第二节 心智技能的学习163

一、心智技能及其特征163

二、心智技能的形成164

三、影响心智技能形成的条件169

四、心智技能的培养170

第三节 动作技能的形成174

一、动作技能及其特点174

二、动作技能的分类175

三、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176

四、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和标志177

五、练习对动作技能形成与保持的作用180

六、动作技能的保持、培训、培养183

第七章 中学生的品德发展186

第一节 品德发展的理论187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187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190

三、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品德培养的启示193

第二节 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影响因素195

一、品德的心理结构195

二、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196

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的培养202

一、提高道德认识202

二、培养道德情感204

三、训练道德行为206

第四节 品德不良行为的矫正210

一、品德不良行为的含义210

二、品德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210

三、品德不良行为的矫正与教育212

第八章 学习动机217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218

一、学习动机218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积极性219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220

四、学习动机的分类220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222

一、强化动机理论222

二、成就动机理论222

三、成败归因理论224

四、成就目标理论225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226

六、需要层次理论227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228

一、学习动机培养的基本要求230

二、学习动机的培养232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234

四、后进生学习动机的培养235

第九章 学习策略239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240

一、学习策略的界定240

二、学习策略的成分及其层次241

三、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243

第二节 认知策略245

一、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245

二、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策略251

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253

一、元认知的结构253

二、元认知策略255

第四节 学习策略的应用259

一、策略学习的原则259

二、几种常见的学习策略261

第十章 学习迁移267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268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268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268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理论271

一、形式训练说271

二、相同要素说272

三、经验类化说273

四、格式塔的关系理论275

五、认知结构说275

六、建构主义的学习迁移观277

第三节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279

一、主观因素279

二、客观因素282

第四节 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285

一、合理安排教材体系和教学程序285

二、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286

三、帮助学生建立迁移心向的策略290

第十一章 中学教学心理294

第一节 教学概述295

一、教学的概念295

二、教学过程296

三、教学目标298

第二节 教学理论301

一、掌握学习理论301

二、范例教学301

三、发展性教学303

第三节 教学模式304

一、概念获得教学模式304

二、人格发展教学模式305

三、社会交往教学模式307

四、行为控制教学模式309

第四节 促进教师有效教学的途径311

一、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311

二、促进教师有效教学的途径311

第十二章 中学教师心理319

第一节 中学教师的角色分析320

一、教师的角色320

二、中学教师的角色心理321

三、中学教师的角色冲突324

四、现代中学教师角色观327

第二节 中学教师的心理品质331

一、中学教师的认知特征331

二、中学教师的人格特征333

三、中学教师的行为特征336

第三节 中学教师的威信338

一、教师威信的心理分析338

二、中学教师威信的形成340

第四节 中学教师的成长343

一、中学教师的成长历程343

二、新手、熟手和专家型教师的比较344

三、教师的成长与发展348

参考文献3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