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简约TRIZ 面向工程师的发明问题解决原理 原书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檀润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31607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67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88页
- 主题词:创造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简约TRIZ 面向工程师的发明问题解决原理 原书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为什么人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1
1.1引言1
1.2为什么拒绝伟大的设想1
1.3好方案的通用特征4
1.4需要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5
1.5小结8
参考文献8
第2章 为解决问题构建新模型:从问题移向理想解9
2.1引言9
2.2冲突9
2.3资源10
2.4理想解11
2.5进化模式12
2.6跨工业领域的发明原理13
2.7其他概念与工具14
2.8为什么介绍本章的模型15
2.9小结16
参考文献17
第3章 确定问题中隐含的折衷18
3.1引言18
3.2什么是折衷型冲突和固有型冲突19
3.2.1折衷型冲突19
3.2.2固有型冲突19
3.3为什么要分析折衷型冲突20
3.4定义折衷型冲突21
3.4.1工具和对象21
3.4.2折衷型冲突无处不在24
3.4.3折衷型冲突的不同模型25
3.4.4特征25
3.4.5特征间的折衷型冲突26
3.5大量的折衷型冲突27
3.5.1折衷型冲突出现在什么地方27
3.5.2折衷型冲突什么时候出现29
3.5.3九窗口法30
3.5.4如何决定系统开发或系统消除31
3.5.5如何确定待解决的正确问题31
3.6从问题到折衷型冲突33
3.7小结36
参考文献37
第4章 由折衷型冲突转向固有型冲突38
4.1引言38
4.2如何描述固有型冲突38
4.3如何激化固有型冲突42
4.4实例43
4.5小结44
参考文献45
第5章 无形储备的规划46
5.1引言46
5.2无形储备47
5.3应用资源概念49
5.3.1获取新想法49
5.3.2解决冲突49
5.3.3预测技术进化49
5.4不同类型的资源49
5.5最重要的资源分类50
5.5.1工具和对象的资源50
5.5.2环境资源51
5.5.3使用宏观资源52
5.5.4微观资源53
5.5.5时间资源54
5.5.6空间资源54
5.5.7其他资源55
5.6资源在使用时需要重新发现55
5.7小结56
参考文献56
第6章 最不可能的往往也是最可能的:如何提高系统的理想化水平57
6.1引言57
6.2增加理想化水平定律58
6.3构建资源方案61
6.4小结64
参考文献65
第7章 如何将最好的与其他分离:简单有效的方案评价工具66
7.1引言66
7.2评价标准66
7.3评价措施68
7.4评价实例69
7.5方案的改进72
7.6小结73
第8章 丰富解决问题的模型74
参考文献77
第9章 模式是用于系统发展的有力工具78
9.1引言78
9.2系统的不均衡发展79
9.3向宏观传递80
9.4向微观传递81
9.5相互作用力的增加84
9.5.1新物质的简单引入85
9.5.2改善物质的引入85
9.5.3空洞的引入85
9.5.4行为的引入86
9.6扩展和裁剪86
9.7如何结合使用模型88
9.8理解进化模式的好处88
9.9进化模式应用举例89
9.10使用模式的一些细微差别90
9.11小结91
参考文献91
第10章 发明原理——形成创新方案的40种方法92
10.1引言92
10.240条发明原理概述93
10.3分割、分离(1、2)95
10.3.1发明原理195
10.3.2发明原理297
10.4局部质量、对称变化、合并、多用性(3~6)99
10.4.1发明原理399
10.4.2发明原理4100
10.4.3发明原理5101
10.4.4发明原理6101
10.5套装、质量补偿(7、8)103
10.5.1发明原理7103
10.5.2发明原理8103
10.6预加反作用、预操作、预补偿(9~11)104
10.6.1发明原理9104
10.6.2发明原理10105
10.6.3发明原理11105
10.7等势性、反向、曲面化(12~14)106
10.7.1发明原理12106
10.7.2发明原理13107
10.7.3发明原理14108
10.8动态化、未达到或超过的作用、维数变化、机械振动(15~18)109
10.8.1发明原理15109
10.8.2发明原理16110
10.8.3发明原理17111
10.8.4发明原理18112
10.9周期作用、有效作用的连续性、紧急行动(19~21)113
10.9.1发明原理19113
10.9.2发明原理20113
10.9.3发明原理21114
10.10“因祸得福”、反馈、中介物(22~24)115
10.10.1发明原理22115
10.10.2发明原理23117
10.10.3发明原理24117
10.11自服务、复制、低成本物体替代、机械系统的替代(25~28)118
10.11.1发明原理25118
10.11.2发明原理26119
10.11.3发明原理27120
10.11.4发明原理28121
10.12气动与液压结构、柔性壳体或薄膜、多孔材料(29~31)122
10.12.1发明原理29122
10.12.2发明原理30123
10.12.3发明原理31123
10.13光学性能变化、同质性、抛弃与修复(32~34)124
10.13.1发明原理32124
10.13.2发明原理33125
10.13.3发明原理34126
10.14参数变化、相变、热膨胀(35~37)127
10.14.1发明原理35127
10.14.2发明原理36127
10.14.3发明原理37128
10.15加速强氧化、惰性环境、复合材料(38~40)129
10.15.1发明原理38129
10.15.2发明原理39130
10.15.3发明原理40130
10.16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发明原理132
10.16.1折衷型冲突132
10.16.2冲突与资源136
10.16.3利用最终理想解137
10.17小结138
致谢139
参考文献139
第11章 评价用于解决问题的模型140
第12章 如何用TRIZ改善业务141
12.1采用TRIZ的典型的障碍141
12.2如何将TRIZ导入你的组织142
12.3流程图的实施步骤144
12.3.1第一步144
12.3.2第二步145
12.3.3第三步147
12.4小结150
参考文献151
第13章 应用TRIZ与TOC理论152
13.1挑战者当前现实树153
13.2小结158
参考文献158
第14章 应用TRZ与六西格玛及其他质量改进体系介绍159
14.1引言159
14.2将TRIZ引入六西格玛的方法160
参考文献162
附录163
附录A本书概要——简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163
参考文献164
附录B关于入门165
附录C术语表166
参考文献167
热门推荐
- 3047509.html
- 1876385.html
- 2398982.html
- 2399013.html
- 2030613.html
- 3634699.html
- 2609152.html
- 369566.html
- 1104915.html
- 12162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40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93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8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2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8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3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47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75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93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6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