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结构工程师实务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结构工程师实务手册
  • 李守巨,上官子昌主编;《结构工程师实务手册》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8203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73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689页
  • 主题词:建筑结构-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结构工程师实务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3

常用资料篇3

1 术语3

1.1 混凝土结构设计常用术语3

目录3

1.2 钢结构设计常用术语5

1.3 砌体结构设计常用术语8

1.4 木结构设计常用术语13

1.5 地基与基础设计常用术语14

1.6 高层建筑常用术语16

2 符号18

2.1 钢筋混凝土结构常用符号18

2.1.1 材料性能18

2.1.2 作用、作用效应及承载力18

2.1.4 计算系数及其他21

2.1.3 几何参数21

2.2 钢结构常用符号22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22

2.2.2 计算指标22

2.2.3 几何参数24

2.2.4 计算系数及其他26

2.3 砌体结构常用符号27

2.3.1 材料性能27

2.3.2 作用和作用效应28

2.3.3 几何参数28

2.3.4 计算系数30

2.4 地基与基础常用符号31

2.5 高层建筑结构常用符号33

2.5.1 作用和作用效应33

2.5.4 计算系数34

2.5.3 几何参数34

2.5.2 材料性能和抗力34

2.5.5 其他35

2.6 建筑结构荷载常用符号35

3 材料37

3.1 钢筋混凝土结构常用材料37

3.1.1 混凝土37

3.1.2 钢筋40

3.2 钢结构常用材料44

3.2.1 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44

3.2.2 钢材的种类和规格45

3.2.3 钢材的选用47

3.2.4 连接材料48

3.3 砌体材料49

3.3.1 材料强度等级49

3.3.2 砌体计算指标49

3.4 木结构常用材料54

3.5 土的物理性质及其工程分类62

3.5.1 土的组成、结构和构造62

3.5.2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67

3.5.3 土的工程分类71

4 基本设计规定76

4.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设计规定76

4.2 钢结构基本设计规定80

4.2.1 钢结构设计的影响系数80

4.2.2 设计指标81

4.2.3 结构或构件变形规定85

4.3 砌体结构的基本设计规定85

4.3.1 设计原则85

4.3.2 砌体的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87

4.4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设计规定87

4.4.1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87

6.6 双向板 188

4.4.2 地基基础设计的有关规定88

4.4.3 对岩土工程勘察的有关要求89

4.4.4 对荷载组合的有关规定90

4.5 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设计规定91

5 荷载95

5.1 荷载和荷载效应组合95

5.1.1 荷载95

5.1.2 荷载效应组合96

5.2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98

5.2.1 楼面活荷载98

5.2.2 屋面活荷载100

5.2.3 屋面积灰荷载101

5.2.5 动力系数102

5.2.4 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102

5.3 雪荷载103

5.3.1 雪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雪压103

5.3.2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μr103

5.4 起重机荷载105

5.4.1 起重机竖向和水平荷载105

5.4.2 多台起重机的组合106

5.5.1 风荷载标准值ωk107

5.4.3 起重机荷载的动力系数107

5.4.4 起重机荷载的组合值、频遇值及准永久值107

5.5 风荷载107

5.5.2 高层建筑基本风压值ωo的取值108

5.5.3 风荷载的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115

5.5.4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115

5.5.5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117

5.5.6 顺风向风振系数βz130

5.5.7 阵风系数βgz132

5.5.8 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133

5.5.9 横风向风振134

5.6 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135

5.6.1 高层建筑结构136

5.6.2 高耸结构137

计算篇141

6 结构静力计算141

6.1 构件常用截面的几何与力学特征141

6.2 单跨梁149

6.2.1 简支梁149

6.2.2 一端简支一端固定梁152

6.2.3 两端固定梁155

6.2.4 悬臂梁156

6.2.5 外伸梁158

6.3.1 等跨连续梁161

6.3 等截面连续梁161

6.3.2 不等跨连续梁166

6.4 曲梁168

6.4.1 水平曲梁168

6.4.2 水平环形梁170

6.5 井字梁171

6.5.1 井字梁的挠度171

6.5.2 单块井字梁内力系数172

6.5.3 连续井字梁内力187

6.6.1 单块双向板内力系数188

6.6.2 连续双向板内力系数198

6.6.3 简支双向板(局部荷载)内力系数198

6.6.4 双向板(集中荷载)内力系数200

6.6.5 矩形双悬挑板内力系数201

6.6.6 非矩形板内力简化计算201

6.6.7 双向板(塑性内力)202

6.7.2 简支边圆形板内力系数206

6.7 圆形类板206

6.7.1 固定边圆形板内力系数206

6.7.3 环形板内力系数209

6.7.4 中心有柱圆形板内力系数209

7 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214

7.1 地震作用计算214

7.1.1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214

7.1.2 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217

7.1.3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219

7.1.4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221

7.1.5 截面抗震验算和抗震变形验算222

7.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27

7.2.1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般规定227

7.2.2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231

7.2.3 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239

7.2.4 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255

7.3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259

7.3.1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259

7.3.2 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261

7.4.1 纯扭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262

7.4 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262

7.3.3 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262

7.4.2 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265

7.4.3 压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267

7.5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268

7.6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271

7.7 疲劳验算273

7.8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变形验算275

7.8.1 平均裂缝间距275

7.8.2 平均裂缝宽度276

7.8.3 最大裂缝宽度及其验算277

7.8.4 混凝土受弯构件变形计算的特点278

7.9 叠合梁278

7.9.1 叠合梁的承载力计算278

7.9.2 叠合梁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280

7.10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282

7.10.1 使用阶段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82

7.10.2 使用阶段正截面裂缝控制验算283

7.10.3 施工阶段混凝土压应力验算285

8.1 受弯构件计算286

8.1.1 梁的强度286

8 钢结构计算286

8.1.2 梁的整体稳定289

8.1.3 梁的局部稳定292

8.2 轴心受力构件计算296

8.2.1 轴心受力构件的计算长度297

8.2.2 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和刚度299

8.2.3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301

8.2.4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计算304

8.2.5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计算306

8.3.1 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强度309

8.3 拉弯和压弯构件计算309

8.3.2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计算310

8.3.3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计算311

8.3.4 压弯构件的计算长度313

8.4 疲劳计算314

8.4.1 一般规定314

8.4.2 疲劳计算315

8.5 连接计算316

8.5.1 焊接连接316

8.5.2 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连接320

8.5.3 组合工字梁翼缘连接焊缝计算326

9.1 无筋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327

9.1.1 受压构件327

9 砌体结构与木结构计算327

9.1.2 局部受压328

9.1.3 轴心受拉、受弯和受剪构件333

9.2 配筋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334

9.2.1 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334

9.2.2 组合砖砌体受压构件337

9.2.3 配筋砌块砌体构件340

9.3.1 木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344

9.3 木结构计算344

9.3.2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和计算长度345

9.3.3 连接计算346

10 地基计算351

10.1 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地基承载力的确定351

10.1.1 基础的埋置深度351

10.1.2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351

10.2 基础底面积计算353

10.3 地基中的应力355

10.3.1 地基中的自重应力的计算355

10.3.2 地基的附加应力356

10.4.1 土的压缩性指标359

10.4 地基的变形计算359

10.4.2 地基变形的计算361

10.5 桩基计算362

10.5.1 基桩桩顶荷载效应计算362

10.5.2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363

10.5.3 桩基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验算364

10.5.4 桩基沉降验算364

10.5.5 承台结构承载力计算365

10.6 地基基础抗震验算369

11.1.1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372

11.1.2 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372

11 高层建筑结构计算372

11.1 框架结构计算372

11.1.3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的近似计算383

11.1.4 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385

11.2 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的简化计算387

11.2.1 简化假定及计算简图387

11.2.2 协同工作的刚度特征值388

11.2.3 协同工作计算步骤388

12.1.1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393

12.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造设计393

设计篇393

12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393

12.1.2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394

12.1.3 钢筋的锚固395

12.1.4 钢筋的连接397

12.1.5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404

12.2 常用结构设计405

12.2.1 楼盖结构设计405

12.2.2 框架结构设计429

12.2.3 排架结构设计441

12.3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453

12.3.1 抗震等级453

12.3.2 受力钢筋的锚固和搭接454

12.3.3 框架和框支结构454

12.3.4 剪力墙结构467

12.3.5 铰接排架柱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475

13 钢结构设计478

13.1 钢结构的构造要求478

13.1.1 一般规定478

13.1.2 结构构件479

13.1.3 钢结构的制作、运输和安装484

13.1.4 防护、隔热和防火486

13.2 钢结构的塑性设计488

13.2.1 一般规定488

13.2.2 构件的计算490

13.2.3 容许长细比和构造要求491

13.3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491

13.3.1 一般规定491

13.3.2 组合梁设计495

13.3.3 抗剪连接件的计算497

13.3.4 挠度计算499

13.3.5 构造要求500

14 砌体结构与木结构设计503

14.1 砌体结构构造要求503

14.1.1 圈梁503

14.1.2 墙体的构造要求和防止墙体开裂的措施504

14.2 混合结构房屋其他结构构件设计509

14.2.1 过梁的设计509

14.2.2 墙梁的设计511

14.2.3 挑梁的设计518

14.3.1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原则520

14.3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520

14.3.2 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521

14.3.3 无筋砌体多层房屋抗震承载力计算526

14.4 木结构设计531

14.4.1 普通木结构531

14.4.2 轻型木结构534

15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537

15.1 土(岩石)的分类与设计指标537

15.1.1 土(岩石)的分类与状态指标537

15.1.2 土(岩石)的工程特性指标543

15.2.1 挡土墙概述544

15.2 土压力和挡土墙544

15.2.2 土压力545

15.2.3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547

15.3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549

15.3.1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549

15.3.2 地基基础设计基本要求549

15.3.3 基础荷载规定550

15.3.4 浅基础类型550

15.3.5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555

15.3.6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设计556

15.3.7 柱下条形基础及十字交叉基础设计559

15.3.8 筏形基础设计561

15.3.9 箱形基础567

15.4 桩基础设计570

15.4.1 桩基础的适用性570

15.4.2 桩和桩基的构造571

15.4.3 桩基础设计的内容和步骤572

15.4.4 桩的类型、截面和桩长的选择572

15.4.5 桩的根数和布置573

15.4.6 桩基承台的设计575

15.5 软弱地基579

15.5.1 一般规定579

15.5.2 建筑设计措施580

15.5.3 结构设计措施581

15.5.4 实施地基处理的方法步骤582

15.5.5 软弱地基处理常用方法582

15.5.6 软弱地基处理方法设计585

16 高层建筑结构与高耸结构设计600

16.1 框架结构构件截面设计600

16.1.1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600

16.1.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601

16.1.3 剪力设计值计算602

16.1.4 截面控制条件603

16.1.5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604

16.1.6 框架梁构造要求605

16.1.7 框架柱的构造要求607

16.2 剪力墙结构设计611

16.2.1 结构布置611

16.2.2 剪力墙结构分析615

16.2.3 剪力墙截面设计626

16.2.4 连梁截面设计634

16.3 框架-剪力墙(简体)结构设计637

16.4 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637

16.4.1 基本设计规定及结构布置637

16.4.2 结构类型及结构体系642

16.4.3 结构构件内力调整及构件设计644

16.4.4 节点设计原则647

附录649

附录A 钢筋(包括钢绞线与钢丝)组合面积与重量表649

附录B 型钢规格表654

参考文献6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