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缅汉翻译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缅汉翻译概论
  • 钟智翔,颜剑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 ISBN:780150197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缅汉翻译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翻译理论与实践简史1

第一节 缅甸的翻译理论与实践1

一 缅甸翻译发展简史1

二 当代缅甸的翻译思想与翻译理论11

第二节 中国的翻译理论与实践15

一 以佛经翻译为主的早期翻译15

二 明清时期的翻译与“四夷馆”17

三 “五四”以来的近代翻译19

四 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翻译20

第三节 现代西方的翻译理论与实践22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的翻译发展状况22

二 现代西方的翻译理论24

第二章 翻译理论的科学基础28

第一节 翻译理论的哲学基础28

第二节 翻译理论的逻辑学基础30

第三节 翻译理论的语言学和符号学基础32

第四节 翻译理论的美学和文艺学基础33

第五节 翻译理论的文化学基础35

第六节 控制论信息论对翻译理论的贡献36

第七节 翻译理论的科学体系37

第三章 翻译原理40

第一节 翻译的定义40

一 概念的界定40

二 定义的流变41

三 对定义的几点说明45

第二节 翻译的原则46

一 信息等值传递原则47

二 相似性原则50

三 可接受性原则53

第三节 翻译的标准61

一 翻译标准问题61

二 翻译的标准62

第四节 翻译方法论70

一 语言转换过程72

第五节 翻译的程序72

二 信息传递过程75

三 心理转换过程77

四 艺术再现过程79

第四章 翻译美学83

第一节 翻译美学的范畴和任务83

第二节 翻译美学的标准85

第三节 审美客体86

一 原文——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87

二 译文——客观现实的间接反映88

第四节 审美主体88

一 译者89

二 接受者90

第五节 翻译中的审美活动91

一 审美感知92

二 审美认识92

三 审美转化93

五 审美再现94

四 审美加工94

六 审美定型97

七 审美检验98

第五章 翻译批评105

第一节 翻译批评的对象与目的105

第二节 翻译批评的内容108

第三节 翻译批评的基本原则111

一 整体性原则111

二 相谐性原则112

第四节 翻译批评的方法113

第六章 缅译汉语义分析129

第一节 语义的类型129

第二节 缅译汉语义的静态分析与语义传递133

一 语义对应的三种类型133

二 缅译汉过程中指称意义的语义传递136

第三节 缅译汉语义的动态分析与语义传递139

一 动态语义(实用意义)的类型140

二 缅译汉过程中动态语义——实用意义的传递142

第四节 缅译汉语言内部意义的分析与语义传递145

一 物质生活差异对翻译的影响146

第五节 影响翻译的因素146

二 地域环境差异对翻译的影响147

三 历史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149

四 民风民俗差异对翻译的影响149

五 宗教信仰差异对翻译的影响150

第一节 翻译单位的类型158

一 音位(字位)层翻译158

第七章 翻译的单位问题158

二 词素层翻译159

三 词层翻译160

四 词组层翻译162

五 句子层翻译162

六 话语篇章层翻译163

第二节 翻译的层次165

一 足额翻译166

二 欠额翻译167

三 超额翻译168

第八章 理解与表达173

第一节 理解173

一 理解是缅汉翻译的前提173

二 从语言角度进行理解174

三 从超语言角度进行理解177

第二节 表达181

一 表达应遵循的原则183

二 表达的步骤192

第三节 译品检验193

第九章 缅汉翻译中的转换198

第一节 词的替换与词义转移199

一 词义抽象化200

二 词义具体化201

三 词义的动态引申202

第二节 句子的转换205

一 谓语成分的转换206

二 宾语成分的转换212

三 状语成分的转换216

四 缅语否定句式的翻译218

五 缅语被动句、使动句的翻译222

六 合句法225

七 缅语长句的翻译226

第三节 翻译缺损与处理234

一 增补法235

二 解释法242

一 词汇照应245

第四节 翻译与话语照应245

二 连接关系253

三 替代与省略关系256

第十章 缅汉翻译实践解析—以缅语应用文体为例272

第一节 缅语应用文体的特点与翻译272

一 应用文体的特点272

二 应用文体的汉译要点277

第二节 缅语信函 电文文体翻译278

一 缅语信函的特点278

二 缅语信函的翻译280

三 缅语电文的特点与翻译288

第三节 缅语契约文体翻译296

一 契约文体的特点296

二 契约翻译的步骤及注意事项301

第四节 缅语告示类文体翻译304

一 告示类文体的特点304

二 告示类文体的翻译307

三 缅语海报的文体特征与翻译309

一 缅语广告的特点314

第五节 缅语广告文体翻译314

二 缅语中不同类型广告的翻译319

第六节 缅语公文文体翻译328

一 公文文体的特点328

二 公文文体汉译要点332

第七节 缅语教范类文体翻译335

一 缅语教范文体的特点335

二 缅语教范文体的翻译338

主要参考书目3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