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考备考工具书 思想政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玉娟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ISBN:753828619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234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政治课-高中-升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考备考工具书 思想政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考点全解篇1
第一模块 经济生活1
考点1 货 币1
1.商品1
2.货币1
3.纸币1
4.信用工具1
5.外汇和汇率1
方法·技巧·策略1
1.正确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1
2.准确把握货币的本质1
3.全面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1
4.正确认识纸币的产生、含义和发行规律2
5.正确区分信用卡与支票的异同2
6.正确认识外汇和汇率2
考点2 价 格7
1.供求影响价格7
2.价值决定价格7
3.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7
4.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8
方法·技巧·策略8
1.如何全面理解“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8
2.怎样综合分析引起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8
3.如何正确认识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8
考点3 消 费16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6
2.消费类型16
3.消费结构16
4.消费心理面面观16
5.做理智的消费者16
方法·技巧·策略16
1.如何全面认识贷款消费16
2.怎样正确理解适度消费17
考点4 生产与经济制度21
1.生产与消费21
2.大力发展生产力21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22
4.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围22
5.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22
6.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22
7.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22
8.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2
9.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22
10.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2
11.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2
方法·技巧·策略22
1.如何全面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2
2.怎样正确认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3
考点5 企业与劳动者27
1.企业的含义、作用27
2.公司27
3.公司制的优点: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27
4.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27
5.企业的兼并、破产及其意义27
6.劳动光荣28
7.就业的意义28
8.我国的就业形势28
9.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28
10.劳动者的权利28
11.劳动者权利的维护28
方法·技巧·策略28
1.如何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28
2.如何认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28
3.如何正确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多种因素29
4.怎样深刻认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29
考点6 投资与融资36
1.储蓄存款36
2.我国的商业银行36
3.股票36
4.债券36
5.保险36
方法·技巧·策略36
1.如何正确认识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36
2.如何准确理解储蓄、债券、股票、保险四种理财方式的区别36
3.怎样正确认识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37
考点7 个人收入的分配41
1.按劳分配为主体41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1
3.效率与公平41
4.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41
5.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42
方法·技巧·策略42
1.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与生产力状况之间的关系42
2.按劳分配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比较表42
考点8 财政与税收47
1.财政47
2.财政收入与支出47
3.税收47
4.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47
5.违反税法现象47
方法·技巧·策略47
1.如何准确理解财政的作用47
2.如何正确认识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47
3.怎样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48
4.对比两个主要税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48
5.如何正确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48
6.如何区分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48
考点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4
1.市场调节54
2.市场秩序54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54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54
5.加强宏观调控54
方法·技巧·策略55
1.市场秩序维护的相关问题55
2.正确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55
3.比较宏观调控的手段55
考点10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63
1.总体小康63
2.全面小康63
3.经济建设的新要求63
4.科学发展观63
5.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63
方法·技巧·策略63
1.正确认识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关系63
2.科学发展观63
3.正确理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64
考点11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70
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70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70
3.对外开放的新阶段70
4.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70
方法·技巧·策略71
1.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71
2.怎样理解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71
第二模块 政治生活77
考点1 我国的国家性质77
1.国家77
2.民主77
3.人民民主专政77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77
5.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77
方法·技巧·策略77
1.正确认识民主、专制与专政的区别和联系77
2.如何全面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78
考点2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81
1.政治权利和自由81
2.政治义务81
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81
4.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81
5.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81
6.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81
7.我们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81
方法·技巧·策略81
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81
考点3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与方式84
1.选择选举方式84
2.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积极意义84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84
4.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84
5.基层民主自治84
6.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重大意义84
7.民主监督权84
8.公民行使监督权利的重要意义84
方法·技巧·策略85
1.正确认识不同选举方式的优点及缺点85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方式的比较85
3.比较民主监督的方式85
考点4 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88
1.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作用88
2.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88
方法·技巧·策略89
1.正确认识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89
2.正确理解对人民负责的原则89
考点5 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95
1.政府依法行政95
2.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95
3.政府的权威95
4.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95
方法·技巧·策略96
1.准确理解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对人民负责的关系96
2.正确理解行政监督体系96
考点6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00
1.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00
2.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101
3.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01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101
方法·技巧·策略101
1.正确理解人民代表大会101
2.全面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01
考点7 我国的政党制度105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105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05
3.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区别与联系105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05
5.科学发展观105
6.我国的民主党派105
7.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106
8.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106
方法·技巧·策略106
1.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区别与联系106
2.正确理解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区别106
3.正确认识我国的政党制度和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区别106
4.人民政协与民主党派的区别106
5.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106
考点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113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13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13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3
4.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13
5.弘扬科学精神113
方法·技巧·策略114
1.正确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4
2.正确认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的关系114
3.全面理解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的共性与区别114
4.正确把握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国家的关系114
考点9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119
1.主权国家119
2.国际组织119
3.联合国119
方法·技巧·策略120
1.全面认识主权国家的主权120
2.台湾为什么不能按朝鲜和韩国的模式加入联合国120
考点10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122
1.国际关系122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122
3.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122
方法·技巧·策略122
正确认识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122
考点11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125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25
2.建立国际新秩序125
3.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125
4.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126
方法·技巧·策略126
1.如何正确理解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126
2.准确把握和平问题、发展问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关系126
考点12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28
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28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128
3.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128
方法·技巧·策略128
全面准确地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28
第三模块 文化生活133
考点1 文化与社会133
1.文化现象普遍存在133
2.文化的含义133
3.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133
4.文化的力量133
5.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33
6.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33
7.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133
方法·技巧·策略133
1.正确理解文化概念133
2.全面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33
3.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134
考点2 文化对人的影响138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138
2.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138
3.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138
4.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138
5.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138
6.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138
7.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38
方法·技巧·策略139
1.全面认识文化对人的影响139
2.准确理解文化塑造人生139
考点3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42
1.民族节日: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142
2.文化遗产: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142
3.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和意义142
4.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42
5.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142
6.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142
7.文化传播的含义142
8.文化传播的途径142
9.大众传媒及其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142
10.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42
方法·技巧·策略143
1.正确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43
2.全面认识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143
考点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47
1.传统文化的含义147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147
3.传统文化的特点147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147
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47
6.正确认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48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48
8.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48
方法·技巧·策略148
1.具体分析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148
2.正确认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48
考点5 文化创新151
1.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151
2.文化创新的作用151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是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伟大时代151
4.文化创新的途径151
5.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性152
6.“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和内在要求152
方法·技巧·策略152
1.全面把握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152
2.正确认识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152
考点6 我们的中华文化155
1.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155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155
3.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155
4.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155
5.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155
6.异彩纷呈的多民族文化155
7.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56
方法·技巧·策略156
1.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56
2.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156
3.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区别与联系156
考点7 我们的民族精神159
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159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59
3.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160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160
5.我们当前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60
6.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 章160
方法·技巧·策略160
深刻理解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160
考点8 走进文化生活163
1.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及原因163
2.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生活的“喜”与“忧”163
3.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163
4.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163
5.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163
6.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163
7.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63
方法·技巧·策略163
1.正确理解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163
2.全面认识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的关系164
考点9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66
1.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166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166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66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166
5.文化多样性与指导思想一元化之间的关系166
6.引领我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167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67
8.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67
9.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167
10.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167
1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科学事业167
1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67
13.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167
方法·技巧·策略167
1.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67
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167
3.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168
考点10 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170
1.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170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170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170
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170
5.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170
6.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170
7.解决思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170
8.科学文化修养170
9.思想道德修养170
10.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170
11.科学文化修养的意义170
12.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要求170
方法·技巧·策略171
1.正确理解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171
2.正确理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171
第四模块 生活与哲学174
考点1 哲 学174
1.哲学174
2.世界观174
3.方法论174
4.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174
5.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174
6.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174
方法·技巧·策略174
1.正确理解哲学与实践的关系174
2.关于世界观的含义174
3.关于哲学的含义174
考点2 哲学的基本问题176
1.哲学的基本问题176
2.唯心主义176
3.唯物主义176
4.二元论176
方法·技巧·策略176
1.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形式176
2.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76
3.正确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及其具体形态177
考点3 马克思主义哲学179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79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79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179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79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179
方法·技巧·策略179
1.关于哲学作用的综合认识179
2.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79
3.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180
考点4 物质、运动、规律181
1.物质的含义181
2.世界的物质性181
3.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182
4.静止182
5.规律的含义182
6.规律的客观性182
7.认识和利用规律182
方法·技巧·策略182
1.正确理解哲学中的物质概念182
2.准确把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83
3.全面认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83
考点5 意 识186
1.意识的含义186
2.意识的本质186
3.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86
4.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86
5.正确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187
6.实事求是187
方法·技巧·策略187
1.正确把握“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之间的关系187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187
3.正确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87
考点6 实践与认识192
1.实践及其特点192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92
3.真理是客观的193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93
5.认识具有反复性193
6.认识具有无限性193
方法·技巧·策略193
1.正确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93
2.正确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193
3.如何理解真理与谬误的关系193
考点7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98
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198
2.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198
3.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198
4.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99
方法·技巧·策略199
1.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199
2.正确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99
3.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199
考点8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204
1.发展的普遍性及发展的实质204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04
3.量变和质变204
方法·技巧·策略204
1.深刻理解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之间的关系204
2.正确认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204
3.全面把握量变和质变的关系205
考点9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207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07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208
3.矛盾具有特殊性208
4.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208
5.矛盾分析法208
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8
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208
方法·技巧·策略209
1.正确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209
2.正确理解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209
考点10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215
1.辩证的否定的含义215
2.辩证的否定观215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215
4.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215
方法·技巧·策略215
深刻理解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区别215
考点11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历史的主体219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219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19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20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20
5.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20
方法·技巧·策略220
1.正确区分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220
2.正确认识“英雄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221
考点12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及价值的创造与实现225
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25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25
3.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25
4.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225
5.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226
6.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226
7.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226
方法·技巧·策略226
1.全面认识价值观226
2.正确理解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226
第五模块 经济学常识231
考点1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231
1.重商主义231
2.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231
3.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231
4.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231
5.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231
6.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231
7.李嘉图的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观点232
方法·技巧·策略232
1.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232
2.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232
考点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233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233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233
3.商品、货币理论233
4.价值规律理论233
5.剩余价值的生产233
6.剩余价值的实现234
7.剩余价值的分割234
8.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234
9.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234
10.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234
方法·技巧·策略234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的变革234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234
考点3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235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235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235
3.罗斯福新政的影响235
4.凯恩斯革命的内容236
5.凯恩斯革命的实质236
6.新自由主义的兴起236
7.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236
8.新自由主义的影响236
方法·技巧·策略236
1.凯恩斯革命的影响236
2.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模式之间的比较236
考点4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238
1.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238
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238
3.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238
4.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238
5.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238
6.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238
方法·技巧·策略239
1.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意义239
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主要观点239
考点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240
1.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240
2.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240
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影响240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意义240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40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241
方法·技巧·策略241
1.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的过程241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主要任务241
第六模块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243
考点1 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243
1.国家性质243
2.国体与政体243
3.国家的管理形式243
4.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243
5.议会制和总统制243
6.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形式243
7.国家的结构形式244
8.维护国家统一244
9.国际组织244
10.中国与国际组织244
方法·技巧·策略244
1.正确把握“国家”的含义244
2.正确认识国体与政体的关系244
3.注意区分“民主政体”和“专制政体”244
4.一般来说,我们在对纷繁复杂的政体进行分类时,必须遵循五条原则245
5.正确区分单一制、联邦制、邦联制245
考点2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246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246
2.英国国王246
3.英国议会247
4.英国内阁247
5.君主立宪制的实质247
6.法国民主共和制的形成247
7.法国政体的组成247
8.法国政体的运行247
9.法国政体的特点247
10.英法两国政体的差异247
11.英法两国政体的相同点247
方法·技巧·策略248
1.关于英法两国政体的比较248
2.正确理解半总统半议会制条件下法国总统的权力248
考点3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249
1.美国联邦制的特点249
2.美国联邦制的利与弊249
3.两党制的主要表现249
4.美国政党的特征249
5.两党制的实质249
6.三权分立250
7.三种权力的相互制衡250
8.三权分立制250
9.三权分立的弊端250
10.利益集团的含义250
11.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250
12.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250
方法·技巧·策略250
正确理解三权分立体制的基本特点250
考点4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252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252
2.民主集中制252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252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中国国情252
5.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253
6.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53
7.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253
方法·技巧·策略253
1.正确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的异同253
2.正确认识依法治国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统一253
考点5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255
1.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255
2.联合国的主要机构255
3.联合国的作用255
4.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255
5.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255
6.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255
7.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能255
8.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可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255
9.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256
10.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256
11.独特的APEC方式256
12.中国与APEC256
13.欧盟的宗旨和机制256
14.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256
15.中国与欧盟256
方法·技巧·策略256
关于对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和欧盟的比较256
第七模块 科学思维常识258
考点1 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258
1.思维的含义258
2.思维的特征258
3.思维的形态258
4.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258
5.科学思维的含义258
6.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258
方法·技巧·策略258
正确认识科学思维的主要特征258
考点2 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259
1.逻辑的分类259
2.概念259
3.内涵“是什么”259
4.外延“有哪些”259
5.定义和划分的逻辑规则259
6.判断259
7.性质判断259
8.关系判断260
9.联言判断260
10.选言判断260
11.假言判断260
12.推理260
13.演绎推理260
14.换质推理和换位推理260
15.直言三段论推理261
16.联言推理261
17.选言推理261
18.假言推理261
19.归纳推理261
20.类比推理262
方法·技巧·策略262
1.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262
2.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262
考点3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263
1.辩证思维263
2.整体性思维264
3.动态性思维264
4.正确理解辩证思维的整体性与局部独立性、动态性与相对静态性的关系264
5.分析264
6.综合264
7.感性具体264
8.思维抽象264
9.思维具体264
10.真理264
方法·技巧·策略265
1.辩证的分析和综合265
2.真理的相对性、绝对性及其辩证关系265
考点4 结合实践善于创新266
1.思维创新266
2.发散思维266
3.聚合思维266
4.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思维方向267
5.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267
6.逆向思维267
7.直觉267
8.想象267
9.灵感267
10.还原论思维方法267
11.复杂性思维方法267
12.线性思维与非线性思维267
13.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268
方法·技巧·策略268
1.如何辩证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268
2.想象在思维创新中的作用268
第八模块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269
考点1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69
1.法的本质269
2.法的类型269
3.法的特点269
4.法的作用269
5.依法治国269
6.有法可依269
7.依法办事269
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269
方法·技巧·策略269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269
考点2 民事权利和义务270
1.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270
2.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270
3.民事权利的实现271
4.民事责任的承担271
5.人身权271
6.财产权271
7.知识产权271
方法·技巧·策略272
1.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272
2.民事权利的行使界限272
考点3 信守合同与违约273
1.合同的含义273
2.合同的形式273
3.合同的订立273
4.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273
5.合同的履行273
6.违约的含义274
7.违约的类型274
8.违约行为的免责274
9.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274
方法·技巧·策略274
1.比较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274
2.合同法中的“三金”制度274
考点4 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276
1.求职方式276
2.劳动合同276
3.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276
4.劳动者的维权途径276
5.公平竞争276
6.诚信经营276
方法·技巧·策略276
1.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276
2.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276
考点5 家庭与婚姻277
1.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277
2.影响家庭和睦的行为及处理278
3.结婚的含义278
4.婚姻的基本原则278
5.结婚的具体条件278
6.结婚的法律程序278
7.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关系278
方法·技巧·策略278
1.正确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278
2.夫妻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278
考点6 法律救济279
1.调解279
2.仲裁280
3.行政复议280
4.诉讼280
5.诉讼法280
6.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280
7.我国的法院体系280
8.人民法院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受案范围280
9.管辖280
10.诉讼的基本程序280
11.证据280
12.律师280
13.辩护职能281
14.法律援助281
方法·技巧·策略281
诉讼的基本程序281
第九模块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282
考点1 公民道德建设282
1.道德的含义及其作用282
2.道德与法律的关系282
3.法治与德治的关系282
4.培养高尚的道德的意义282
5.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继承优良传统282
6.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弘扬时代精神282
7.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283
8.为什么说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283
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283
10.“八荣八耻”283
11.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284
12.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284
方法·技巧·策略284
1.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284
2.理解为人民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致性284
3.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否是对个人利益的否定284
4.正确认识个人主义的表现及危害284
考点2 公民的道德生活286
1.社会公德的含义、特点及内容286
2.社会公德的作用286
3.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286
4.怎样遵守社会公德286
5.职业道德概况287
6.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287
7.如何培养职业精神,践行职业道德287
8.家庭道德概况287
9.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287
10.怎样培育亲情288
11.如何维护邻里友情288
12.如何理解个人品德288
13.道德榜样的作用及原因288
14.怎样学习榜样,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288
方法·技巧·策略288
1.正确理解职业道德和一般社会公德的关系288
2.正确理解家庭、家庭道德与家庭美德289
3.正确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关系289
考点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290
1.经济对道德的决定作用290
2.道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290
3.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必要性290
4.怎样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原则和道德体系291
5.诚信伦理的作用及意义291
6.构建社会诚信机制的意义及内容291
7.市场经济与竞争291
8.竞争的伦理原则:反对不正当竞争,坚持正当竞争291
9.倡导和确立竞争伦理的重要意义291
10.现代市场经济内在的伦理精神: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291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92
12.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292
13.注重效率,维护公平292
方法·技巧·策略292
1.如何理解道德的相对独立性292
2.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92
3.怎样理解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292
考点4 面对科技进步的伦理引导293
1.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293
2.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带来的负面影响294
3.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中产生问题的原因294
4.科技进步对人类的道德观念的影响294
5.科技伦理的凸现294
6.现代生命科学的新贡献294
7.生命科技面临的伦理难题294
8.信守生命伦理的原则294
9.网络世界的显著特性294
10.网络带来的伦理挑战294
11.网络世界的伦理原则294
12.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294
13.现代科技伦理的基本原则294
14.科技工作者应当自觉弘扬科学精神294
15.科学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295
方法·技巧·策略295
1.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295
2.比较生命科技、网络科技、科学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应信守的伦理原则295
考点5 对环境的伦理关怀296
1.环境问题的含义296
2.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296
3.环境问题给人的启发296
4.在工业化迅猛发展时期形成的错误观念296
5.人类环境意识在全球范围内觉醒的标志296
6.健全的环境意识296
7.破坏环境的危害296
8.破坏环境行为的责任主体296
9.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297
10.保护环境,人人有责297
11.全球环境问题的含义297
12.全球环境问题具有综合性与复杂性297
13.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297
14.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内容及其相互关系297
15.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原则298
16.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建设生态文明298
方法·技巧·策略298
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处理298
2.环境意识与环境伦理一致吗298
3.多角度理解代际平等原则298
4.全面准确地理解共同但又有差别的义务原则298
第二篇 专题全解篇300
专题一 消费300
专题二 生产301
专题三 分配302
专题四 市场303
专题五 公民304
专题六 政府305
专题七 政治制度305
专题八 外交政策306
专题九 文化的作用307
专题十 文化的发展307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308
专题十二先进文化与文化建设308
专题十三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309
专题十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309
专题十五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310
专题十六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311
第三篇 题型全解篇312
选择题归类全解312
主观题归类全解321
第四篇 考纲全解篇331
考纲全解331
命题透析333
第五篇 复习策略篇336
宏观策略336
如何快速进入高三学习状态336
高考前一周冲刺讲方法在家复习如何张弛有度339
高考政治复习的文字箴言——听、练、总、纵、横、要339
高三政治复习的思考与建议340
高三复习的“三大禁忌及八项注意”341
微观技术342
进入高三你不可不知的五个锦囊342
高三阶段怎样有效安排时间343
十大学习习惯让你出类拔萃344
击破三大矛盾提高高考备考效率345
超级学习法——提高学习效率346
用“八字法”学习政治347
教你如何整理错题集347
四种高分答卷方略348
文综政治答题拿高分的七步绝技349
第六篇 应试技巧篇350
心理准备350
一、高考前三天做好六件事350
二、高考前一天怎么过350
三、考试心理三部曲350
四、高考应试贵在自信351
五、应对高考考前焦虑的八种武器352
六、高考总动员——心态先行炼出状元352
七、专家教你四种自我放松技巧应对高考353
八、高考心态调整36计353
物质准备356
怎样备好考试文具356
高考期间的饮食356
高考期间的穿戴356
常见“考试病”应急治疗方法357
考场内外五种意外从容应对358
热门推荐
- 2661033.html
- 3394257.html
- 2508925.html
- 3534828.html
- 536910.html
- 679683.html
- 1732690.html
- 3254620.html
- 394821.html
- 8775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31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4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62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1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56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92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13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5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25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3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