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荀子礼治思想的渊源与战国诸子之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荀子礼治思想的渊源与战国诸子之研究
  • 佐藤将之著 著
  • 出版社: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 ISBN:978986039634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荀子礼治思想的渊源与战国诸子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本研究的缘起与目的1

第二节 过去对「礼」思想的研究暨其与《荀子》礼论的关系5

第三节 《荀子礼治政治思想的形成与构造》的主要观点与课题16

第四节 本书的结构22

第一章 统治天下人民的帝王:《墨子》的「兼」与《荀子》29

序言29

第一节〈兼爱〉的主题是否为「兼爱」?31

第二节 战国早期文献中的「兼」37

第三节 墨家的「兼」与「兼爱」:治理「天下」之君德39

第四节《荀子》的「兼」47

小结57

第二章 天人之间的帝王:《庄子》的「道德」与《荀子》61

序言61

第一节 过去对《荀子》与「道家」思想关系之研究62

第二节《庄子》和《荀子》之间的思想关系与「道德」64

第三节《史记》中的「道德」和司马迁对庄荀思想的评论67

第四节《论语》、《孟子》及《郭店老子》中的「德」概念73

第五节《庄子》「德」概念之特色83

第六节《荀子》「德」和「道德」概念的特质与《庄子》93

第一项 传统儒学思想脉络中的「德」93

第二项 属于《庄子》思想脉络的「德」96

第三项《荀子》「德」论的综合特色:「道德」概念之提倡100

附论 定州竹简《文子》「道德」概念的思想特质105

小结108

第三章 教化人民的帝王:《管子》「经言」诸篇的「礼论」与《荀子》111

序言111

第一节 过去研究对现本《管子》及其与《荀子》之间的思想关系之主要见解与问题114

第二节 创造「能自律自规」的人民:〈牧民〉的思想特质与《荀子》121

第三节 君王的境界与条件:〈形势〉的思想特质与《荀子》123

第四节 人民的管理与教化:〈权修〉的政治思想特质与《荀子》130

第五节从「一国之制」到「天下之制」:〈立政〉的思想特质与《荀子》136

第六节 作为达成资源的公正分配之朝廷:〈乘马〉的思想特质与《荀子》140

小结144

第四章 具备神明的帝王:《管子》诸篇中的礼论与《荀子》147

序言147

第一节《管子》礼论的整体特色149

第一项《管子》「礼」概念在统计上的特色149

第二项《管子》「经言」的「礼」概念之思想特色150

第三项《管子》礼论的六点思想特色与《荀子》151

第二节《管子》中〈君臣上〉和〈君臣下〉的政治思想与《荀子》的礼治思想158

第一项〈君臣上〉和〈君臣下〉的整体特色159

第二项〈君臣上〉的思想特质与《荀子》「礼治」思想的关联160

第三项〈君臣下〉「礼」论的思想特色与《荀子》「礼治」思想的关系165

小结174

第五章 效法天地秩序和体现文明秩序的帝王:《吕氏春秋》的「理义」与《荀子》的「礼义」177

序言177

第一节 过去《吕氏春秋》和《荀子》「理」的研究评述180

第一项 过去学者对《吕氏春秋》的「理」概念的看法180

第二项 过去学者对《荀子》的「理」概念的看法184

第二节《吕氏春秋》的「理」和「理义」187

第一项《吕氏春秋》的「理」概念的思想特色188

一、自然界实然之道理190

二、「人间事」方面的「理」191

三、以某一个故事本身阐述达成「理」的方法和意义192

第二项「理」概念的主题性195

一、「理」概念直接为主题196

二、「理」概念成为实质主题198

三、「理」概念为「十二纪」和「六论」之主题201

第三项《吕氏春秋》的「义」和「理义」概念的思想特色205

一、《吕氏春秋》的「义」205

二、《吕氏春秋》的「理义」208

三、《吕氏春秋》的「义理」211

第三节《荀子》的「理」概念与「礼义」214

第一项 具现「秩序性」的「理」217

一、天地的秩序性218

二、人类认知世界的秩序性219

三、人心和情绪的秩序性220

四、人与人之间的秩序性221

第二项 具现「合理性」的「理」222

第三项 整体人类所需要具备的秩序性(=规范性)224

第四项《荀子》的「文理」概念227

小结233

第六章 《荀子》的「性」论与《韩非子》的人论237

序言237

第一节 当代学者针对荀子与韩非之间关系的观点238

第二节《荀子》与《韩非子》的「性」概念244

第一项 民性247

第二项 天性250

第三项 情性251

第三节《荀子》及《韩非子》的「人」观253

第一项 人的本性:可转化与不可转化253

第二项 人的本质:同质与异质255

第四节 韩非「人趋利避害」的思想来源256

小结260

结论261

一、「礼治国家」汉朝的形成261

二、本书的研究所获得的若干见解263

三、《荀子》礼治论的思想意义267

附录275

【表1-1】〈天志〉三篇中有关「天志」之讨论的构成要素275

【表1-2】《墨子》含「兼而~」的惯用句276

【表1-3】战国秦汉文献中「兼」字出现的情形277

【表1-4】《墨子》中「兼」字用例280

【表1-5】《荀子》中「兼」字用例282

【表2-1】战国秦汉文献中「道」、「德」、「道德」之用例284

【表2-2】《庄子》中「道德」之用例286

【表2-3】《荀子》中「道德」之用例287

【表2-4】《史记》中「道德」概念之用例288

【表3-1】「省官」与「序官」289

【表4-1】先秦五种文献中的「仁」、「义」、「仁义」、「礼」、「礼义」的使用次数291

【表5-1】《吕氏春秋》中「理」之用例291

【表5-2】《吕氏春秋》以故事阐述「理」之用例294

【表5-3】《吕氏春秋·过理》中「理」的重要之具体例证295

【表5-4-1】《吕氏春秋》中「理义」之用例295

【表5-4-2】《吕氏春秋》中「义理」之用例296

【表5-4-3】《吕氏春秋》同一论述中「理」和「义」分开出现之用例296

【表5-5】先秦文献中「理」字出现的情形297

【表5-6】《荀子》中主要观念的出现次数297

【表5-7】《荀子》中「理」字用例298

【表5-8】《荀子》中「文理」概念之用例304

【表6-1】《韩非子》中「性」字用例305

【表6-2】战国诸子人观及治国之术306

主要参考书目307

索引(人名索引、词语索引、引用文献索引)319

跋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