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络学说的理论及其运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上海市中医学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4119·918
- 出版时间:1960
- 标注页数:141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1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络学说的理论及其运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经络学说总论4
第一章 基本概念4
第一节 经络的涵义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4
第二节 经络的命名和分类5
第三节 腧穴6
第四节 十二经脉8
第五节 奇经八脉10
第六节 十二经别11
第八节 十五络12
第七节 十二经筋12
第九节 十二皮部13
第十节 经络的曲折交叉和交会13
第十一节 结语14
第二章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16
第一节 生理方面16
第二节 病理方面18
第三节 诊断方面19
第四节 治疗方面20
第五节 结语20
第一节 概说22
中篇 经络学说各论22
第一章 十二经脉22
第二节 十二经脉的循行与病候23
一、手太阴肺经24
二、手阳明大肠经24
三、足阳明胃经25
四、足太阴脾经27
五、手少阴心经28
六、手太阳小肠经29
七、足太阳膀胱经30
八、足少阴肾经31
九、手厥阴心包络经32
十、手少阳三焦经33
十一、足少阳胆经34
十二、足厥阴肝经35
第三节 结语36
第二章 奇经八脉39
第一节 奇经的概念39
一、督脉40
二、任脉40
第二节 奇经的分布与病候40
三、冲脉41
四、带脉41
五、阴蹻脉41
六、阳蹻脉41
七、阴维脉42
八、阳维脉42
第三节 奇经八脉的功能42
一、督脉42
二、任脉43
三、冲脉44
四、带脉44
五、阴蹻脉、阳蹻脉45
六、阴维脉、阳维脉45
第四节 结语46
第三章 经别、经筋、十五络、皮部46
第一节 十二经别46
一、十二经别的意义46
二、十二经别的循行与六合47
一、十二经筋的意义49
第二节 十二经筋49
三、临床上运用经别的体会49
二、十二经筋的分布与主病50
三、临床上应用经筋的体会53
第三节 十五络54
一、十五络的意义54
二、临床上运用络脉的体会57
第四节 十二皮部57
第五节 结语58
第一节 引言59
第二节 经络学说在辨证上的应用59
第一章 针灸科59
下篇 经络学说在各科中的运动59
第三节 络络学说在针灸治疗上的应用61
一、经络与腧穴之关系61
二、经络与脏腑疾病的诊治65
三、奇经疾病的论治69
第四节 结语70
第二章 内科71
第一节 引言71
第二节 经络学说与外感热病的关系72
第三节 经络学说与内科杂病的关系74
第四节 结语76
第三章 儿科78
第一节 引言78
第二节 经络学说在儿科诊断上的指导作用78
第三节 经络学说在儿科治疗上的应用79
一、麻疹80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81
三、其他82
第四节 结语83
第四章 妇科84
第一节 引言84
第二节 经络学说在妇科理论方面的运用84
第三节 经络学说在妇科临床上的指导作用86
一、关于调经方面86
二、关于血崩方面87
三、子宫颈癌88
第四节 结语88
第二节 经络学说在外科诊治上的重要性89
一、病理方面89
第一节 引言89
第五章 外科89
二、诊断方面90
三、治疗方面92
第三节 病症举例92
第四节 结语93
第六章 伤科94
第一节 引言94
第二节 经络学说在伤科理论与诊断方面的运动95
一、有关经脉方面96
第三节 应用经络学说来辨证论治96
二、有关络脉方面98
第四节 结语99
第七章 眼科100
第一节 引言100
第二节 分布于眼部的经脉100
第三节 主病与论治举例101
一、与十二经脉的关系101
二、与奇经八脉的关系102
第四节 五轮八廓学说简述103
第五节 结语104
第一节 引言105
第八章 推拿科105
第二节 经络学说在推拿疗法中的指导作用106
第三节 临床经验介绍107
1.一般性胃痛107
2.十二指肠溃疡107
3.腹胀107
6.外感头痛108
7.痿躄(灰髓炎后遗症)108
8.腹泻108
5.漏肩风108
4.坐骨神经痛108
第四节 经络穴位与压痛点的关系109
第五节 结语109
第九章 气功110
第一节 引言110
第二节 气功锻炼和经络学说的关系111
第三节 炼功中有关经络的各种感觉112
第四节 掌握经络学说研究气功的机制113
第五节 结语114
一、概述116
总结116
总结及附录116
二、经络学说的重要性117
三、经络学说的应用118
四、几个问题119
(一)是动、所生问题119
(二)药物归经和引经报使问题121
(三)耳针疗法问题122
附录123
一、子午流注法123
(一)井、荥、俞、原、经、合124
(二)阴阳相合的意义127
(三)十二经母子穴补泻的意义127
(四)推算日干的方法128
(五)子午流注推算法131
(六)结语133
二、灵龟八法134
(一)配合八卦135
(二)八法交会与八脉交会137
(三)推算方法138
(四)结语140
热门推荐
- 873714.html
- 166555.html
- 2512344.html
- 994825.html
- 683606.html
- 2399440.html
- 1204762.html
- 556210.html
- 3721215.html
- 1798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58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3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1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2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40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5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7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8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2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0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