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竹,曾祖荫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22815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72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7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关于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的构想1
一 艺术范畴体系的一般性及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的特性1
二 中国古代艺术美之元范畴“道”的由来及其本质属性6
三 由道化艺的逻辑转换及文道论的历史嬗变12
四 文道论之子范畴的分期展开与历史沿革的基本规律40
第一编 先秦的文理论45
第一章 道—艺逻辑转化的第一步历史阶梯45
第二章 文理论的具体范畴及其逻辑层次55
第一节 文理论的意动层范畴56
一 中和56
二 情志63
三 虚静70
第二节 文理论的形态层范畴76
一 文质76
二 言意83
三 比兴88
第三节 文理论的价值层范畴96
一 礼乐96
二 善美111
第三章 文理论范畴的泛艺性及包容性123
第二编 秦汉的文性论134
第一章 文理论向文性论的转化135
第二章 文性论对前代范畴的继承与制约147
第三章 文性论的具体范畴及其逻辑层次177
第一节 文性论的意动层范畴178
一 情理178
二 应感186
第二节 文性论的形态层范畴196
一 形性196
二 真美207
第三节 文性论的价值层范畴212
一 适和212
第四章 文性论内部否定运动造成的二重性219
第三编 魏晋的文气论227
第一章 文性论向文气论的转化230
第一节 开创期:建安才性说高涨与文气说创立232
第二节 成熟期:正始—竹林玄学“以无为本”与气化自然美论的确立235
第三节 深化期:玄道释之世俗社会化与气化自适美论的盛行245
第四节 归总期:佛学与息玄后复兴之儒学调合,促成美学之理论化系统化总结256
第二章 文气论对前代范畴的改造与规范267
第三章 文气论的具体范畴及其逻辑层次282
第一节 文气论的意动层范畴283
一 感兴283
二 神思289
第二节 文气论的形态层范畴301
一 情采301
二 风骨309
三 气韵319
四 形神334
第三节 文气论的价值层范畴354
一 滋味355
第四章 文气论的混成性及其对“文”诠释的不确定性367
第四编 唐代的文意论374
第一章 文气论向文意论的转化374
第二章 文意论对前代范畴的规范和改造387
第三章 文意论的具体范畴及其逻辑层次396
第一节 文意论的意动层范畴396
一 意象397
二 意境402
第二节 文意论的形态层范畴411
一 兴寄411
二 骨气418
第三节 文意论的价值层范畴425
一 明道(意)425
第四章 体系的回复与特点430
第五编 宋元的文韵论436
第一章 文意论向文韵论的转化436
第二章 文韵论对前代范畴的改造和规范452
第三章 文韵论的具体范畴及其逻辑层次458
第一节 文韵论的意动层范畴458
一 写意459
二 妙悟469
第二节 文韵论的形态层范畴479
一 理趣479
二 清空489
三 虚实496
第三节 文韵论的价值层范畴507
一 乐心507
第四章 体系内的观念对立与分野515
第六编 明清的文情论521
第一章 古典美学形态向近代美学形态的转化522
第一节 明前期:新潮涌出前的理论铺垫523
第二节 明中晚期:新兴人文主义思潮的主旋律530
第三节 清前期:情感理性化与理性情感化的逻辑整合542
第四节 清中期:人文主义思潮的近代端倪566
第五节 近代期:与古典美学体制的剥离及与世界近世美学的初融586
第二章 文情论对古典美学各主干范畴的融纳与革新619
第三章 文情论的具体范畴及其逻辑层次641
第一节 文情论的意动层范畴641
一 童心641
二 性灵647
三 著我654
第二节 文情论的形态层范畴667
一 境界(叙事文学形象系列之最高层次)668
二 真幻684
三 雅俗693
第三节 文情论的价值层范畴699
一 达性700
第四章 体系内的矛盾性及其为审美向现代转化提供的两种潜质707
后记:吹尽狂沙始到金724
热门推荐
- 704910.html
- 2787373.html
- 3840309.html
- 1424721.html
- 3728215.html
- 1244292.html
- 1892566.html
- 1077881.html
- 1625550.html
- 3485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4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6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51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30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59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07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56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93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82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1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