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法总则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泽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02073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0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6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法总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法律的斗争1
第二节 民法的体系构成及编制体裁10
第一款 法律体系:公法与私法10
第二款 民法典的制定、编制体裁16
第三款 民法与特别民法22
第三节 “民法”总则、民法的学习与请求权基础的思维方法24
第一款 “民法”总则编的构成24
第二款 “民法”总则的优点及缺点26
第三款 民法思维与请求权基础27
第四节 民法的历史基础、伦理性、社会模式及民法的发展趋势33
第一款 民法的历史基础33
第二款 以人为本的民法35
第三款 社会模式的变迁与民法发展37
第一款 问题的提出42
第一节 第一条、法源及法学方法42
第二章 民法的法源及法律的适用42
第二款 第1条的规范意义及民法的法源43
第三款 法学方法44
第二节 法律及其解释47
第一款 第1 条所称的法律47
第二款 法律解释50
第三款 不确定法律概念及概括条款55
第三节 习惯法及习惯56
第一款 “法律”漏洞与“习惯法”的适用56
第二款 习惯法57
第三款 事实上的习惯58
第四节 法理与类推适用59
第一款 “法理”之作为一种法源60
第二款 法律漏洞与类推适用63
第五节 判例与学说68
第一款 判例68
第二款 学说71
第三款 判例与学说的协力与民法的发展72
第六节 使用文字的准则73
第七节 决定数量的标准77
第三章 法律关系与权利体系80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结构分析80
第一款 法律关系的意义80
第二款 法律关系及其权利义务的移转82
第三款 例题解说:债之关系82
第二节 权利的概念、功能及体系83
第一款 权利的概念83
第二款 权利的机能84
第三款 权利的分类及体系85
第四款 例题解说87
第三节 物权与债权88
第一款 物权与债权的区别88
第二款 例题解说89
第四节 请求权、抗辩权及形成权92
第一款 请求权92
第二款 抗辨权94
第三款 形成权96
第四款 例题解说100
第四章 权利主体103
第一节 自然人103
第一款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103
第一项 权利能力的意义、取得及规范功能103
第二项 胎儿的权利能力105
第三项 权力能力的终期109
第四项 同时死亡116
第二款 行为能力及其他法律上的能力118
第一项 行为能力119
第二项 责任能力121
第四项 综合整理123
第三项 民事诉讼法上的能力123
第三款 人格保护124
第一项 人格保护是民法的首要任务124
第二项 人格权的保护125
第三项 身分权的保护135
第四款 自然人的住所与居所139
第二节 法人144
第一款 法人的机能、意义、本质及“宪法”基础144
第一项 法人的机能145
第二项 法人的意义及本质148
第三项 法人制度的“宪法”基础150
第二款 法人的种类及其成立150
第一项 法人的种类151
第二项 法人之设立153
第三项 例题解说及体系构成155
第三款 法人的成立、住所、机关、消灭及监督158
第四款 法人的能力及责任164
第一项 法人的权利能力在性质上的限制165
第二项 法人行为能力、董事代表权及其限制169
第三项 法人的契约责任及侵权责任172
第五款 社团法人178
第一项 结社自由与社团自治178
第二项 社团的设立及设立中的社团178
第三项 社团章程183
第四项 社团总会及决议184
第五项 社员的地位187
第六项 社团罚:社团对社员的制裁191
第七项 无权利能力社团193
第六款 财团法人198
第一节 概说204
第二节 物206
第一款 物的意义、种类与物权标的物特定主义206
第一项 物的意义207
第二项 物的种类209
第三项 物权标的物特定原则及物权之变动212
第二款 人的身体与物215
第三款 物之成分218
第一项 成分的意义及种类219
第二项 不动产的成分221
第三项 动产的成分222
第四款 主物与从物223
第五款 天然孳息与法定孳息226
第一项 天然孳息227
第二项 法定孳息230
第三项 抵押权与孳息231
第三节 财产与企业233
第一款 财产233
第二款 企业236
第一款 权利的得丧与变更238
第六章 权利的变动238
第一节 总论238
第一项 权利得丧变更与法律事实239
第二项 例题解说241
第二款 私法自治244
第一项 私法自治的意义244
第二项 私法自治的功能246
第三项 私法自治的限制247
第四项 私法自治的实践248
第二节 法律行为249
第一款 法律行为的功能:实现私法自治249
第一项 法律行为的功能、意义及要件249
第二项 法律行为的意义250
第三项 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及生效要件251
第二款 法律行为、事实行为、与准法律行为254
第二项 事实行为255
第一项 问题的提出255
第三项 准法律行为256
第四项 体系构成258
第三款 法律行为的种类:负担行为、处分行为及无因性理论259
第一项 单方行为、契约及合同行为259
第二项 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261
第三项 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266
第四项 无因性理论及其法律效果268
第五项 体系整理272
第三节 法律行为内容的限制274
第一款 概说274
第二款 法律行为违反强制或禁止规定275
第一项 规范功能及其思考层次275
第二项 强制规定的意义276
第三项 强制或禁止规定的违反279
第四项 违反强制或禁止规定的法律效果281
第三款 脱法行为283
第一项 脱法行为的意义284
第二项 通谋虚伪表示与脱法行为285
第三项 巧限利益的禁止与脱法行为286
第四项 赌债之更改与脱法行为287
第五项 脱法行为及法律解释问题287
第四款 法律行为背于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288
第一项 规范功能289
第二项 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之违反290
第三项 具体化及案例类型292
第四项 实例解说297
第五款 暴利行为300
第一项 规范功能、要件及效果300
第二项 例题解说302
第六款 法律行为的方式303
第一项 私法自治与法律行为的方式304
第二项 民法上的要式行为306
第三项 违反法定方式的法律效果310
第四节 行为能力312
第一款 行为能力制度的功能312
第一项 行为能力制度及类型化312
第二项 无行为能力人及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保护优先于交易安全315
第三项 体系构成及请求权基础的思考模式318
第二款 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律行为322
第三款 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律行为323
第一项 法定代理人的允许324
第二项 不必得法定代理人允许的法律行为328
第三项 未得法定代理人允许的行为331
第五节 意思表示334
第一款 意思表示的概念及表示方法334
第一项 意思表示的概念334
第二项 意思表示的方法339
第二款 意思表示的发出340
第三款 意思表示的生效344
第六节 意思与表示不一致351
第一款 问题的提出及规范模式351
第一项 问题的提出352
第二项 意思与表示的关系353
第三项 现行“民法”的规范模式354
第二款 单独虚伪表示356
第三款 通谋虚伪表示359
第一项 通谋虚伪表示的意义及效力359
第二项 虚伪表示与隐藏行为366
第三项 信托行为367
第四款 意思表示错误370
第一项 问题的提出、规范模式及解释原则370
第二项 意思表示错误的态样370
第三项 撤销权的限制382
第四项 撤销权的行使及其法律效果384
第五项 例题解说386
第七节 意思表示不自由388
第一款 概说388
第二款 诈欺389
第三款 胁迫397
第八节 意思表示的解释403
第一款 意思表示解释的基本问题403
第二款 意思表示解释之目的、客体及方法405
第三款 契约的补充解释412
第七章 条件与期限419
第一节 概说419
第二节 条件422
第三节 期限437
第八章 代理440
第一节 总说440
第二节 代理的要件及法律效果448
第一款 代理的要件449
第二款 代理的法律效果452
第三节 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454
第四节 代理权的发生、范围与消灭458
第一款 法定代理458
第二款 意定代理权458
第五节 无权代理467
第一款 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467
第二款 无权代理的要件及效果468
第三款 无权代理规定的类推适用473
第六节 代理制度的体系构成475
第一节 概说476
第二节 无效的法律行为479
第一款 无效的意义及法律效果479
第二款 绝对无效、相对无效与善意第三人之保护483
第三款 法律行为一部无效、全部无效486
第四款 无效法律行为的转移490
第三节 得撤销的法律行为491
第四节 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498
第一款 法律行为“效力未定”的意义498
第二款 须得第三人同意的法律行为499
第三款 授权处分与无权处分500
第一项 授权处分501
第二项 无权处分502
第十章 期日与期间508
第十一章 消灭时效514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514
第二节 消灭时效的意义及存理由一权利的行政在时间上的限制515
第三节 消灭时效的客体521
第四节 消灭时效的期间525
第五节 消灭时效期间的起算530
第六节 消灭时效中断与消灭时效不完成532
第一款 消灭时效中断533
第二款 消灭时效不完成536
第三款 时效中断与时效不完成的区别539
第七节 消灭时效完成的效力541
第十二章 权利的行使548
第一节 概说548
第二节 行使权利及履行义务549
第一款 第148条的规范意义及适用关系549
第二款 权利的行使不得以损害他人为主要目的550
第三款 权利的行使不得违反公共利益553
第四款 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信诚实信用原则555
第三节 权利的自力救济561
第一款 正当防卫562
第二款 紧急避难567
第三款 自助行为568
主要参考书目570
中文事项索引573
附录:台湾地区现行“民法”总则部分579
热门推荐
- 1421166.html
- 245252.html
- 204963.html
- 3787472.html
- 3669783.html
- 1348500.html
- 953752.html
- 3403765.html
- 2512240.html
- 26144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50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42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3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38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76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2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72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2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7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