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土高原·农业起源·水土保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黄土高原·农业起源·水土保持
  • 刘东生,丁梦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750282445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89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农业史-中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黄土高原·农业起源·水土保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黄土高原1

一、黄土高原概貌1

二、黄土高原古环境背景4

1.鄂尔多斯地块的地质演化4

2.黄土高原——世界地震之最6

3.塬、梁、峁地貌的生成10

4.黄土高原的植被:森林乎,草原乎15

三、黄土剖面——第四纪260万年以来的时间标尺19

1.早期对第四纪时间标尺的探求19

2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与午城剖面的建立25

3.第四纪地层与地质年代测定技术的发展30

4.黄土剖面——第四纪时间标尺的建立及其应用39

四、黄土剖面——第四纪260万年以来气候冷暖变化的重要载体45

1.黄土-古土壤序列与第四纪冰期(冷期)—间冰期(暖期)的波动变化45

2.末次冰期以来黄土地层中短尺度气候事件的检出50

3.ENSO与全新世气候变化53

4.第四纪气候冷、暖波动变化(冰期-间冰期)的驱动因子56

五、沙尘暴与黄土高原的成因联想58

1.从“黄河远上”与“黄沙直上”说起58

2.沙尘暴与黄土59

3.美国“肮脏的30年代”——沙尘暴肆虐给我们的启示63

4.沙尘暴趋势与沙尘暴源区65

中编:农业起源72

一、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72

二、第四纪环境演变与中国古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独立特性83

1.黄土高原——早期人类生存最适宜的环境与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83

2.全新世气候变化与历史重大事件的契合88

3.中国古文明的独立特性95

4.中国古文明在严重自然灾害抗争中求发展的文明103

三、中国农业社会及农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107

1.西周——中国农业社会的肇始107

2.黄土高原——西周农业文化铸就的华夏文化主体113

3.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115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农轻牧思想与鄂尔多斯高原的沙漠化124

1.全新世大暖期——鄂尔多斯高原气候最适宜期125

2.秦汉以来的重农轻牧——鄂尔多斯高原大移民大开荒与黄河河患128

3.沙漠湮埋的无数古城废墟——对重农轻牧文化的惩罚131

4.一个假想——统万城修筑与秦直道(红柳河段)、奢延泽的消失136

5.鄂尔多斯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河沙源区和沙漠化迅速扩展的区域139

下编:水土保持145

一、先秦以来的保水保土耕作方法和绿色长城建设145

二、治理大西北的先驱——晚清巨人左宗棠147

三、民国时期的水土保持149

四、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来的水土保持150

五、认识黄河、认识泥沙的重大实践和突破154

1.从三门峡水库的泥沙淤积到小浪底水库实现调水调沙154

2.从单纯工程措施到不断发展的小流域治理的水土保持工作154

3.沙黄土分布带与黄河泥沙粗沙沙源区的认识155

六、新时期水土保持面临更严峻的形势158

1.水土保持——农业生产活动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成效显著158

2.工业化时代——水土保持面临更严峻的形势159

七、设想和建议(代全书总结)161

1.黄土高原——中华文明独创的世界旱作农业的起源地——应引导、扶持和发展旱作农业传统161

2.建设鄂尔多斯高原实施“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恢复草原、治理沙漠与发展沙产业示范区164

3.建立子午岭-白于山黄土高原自然保护区(或黄土高原国家公园)——一个大胆的设想166

4.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应慎之又慎、缓之再缓170

跋175

参考文献1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