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遗传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普通遗传学
  • 杨业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8765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普通遗传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什么是遗传学1

1.绪论1

1.2 遗传学的产生与发展2

1.3 遗传学研究的领域7

1.4 遗传学的重要性10

1.4.1 遗传学与动植物育种10

1.4.2 遗传学与医疗保健10

1.4.3 遗传工程12

1.4.4 遗传学与社会、法律和世界观14

2.1.1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16

2.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及染色体结构16

2.1 真核细胞遗传物质的分布16

2.1.2 细胞质遗传体系17

2.1.3 细胞核遗传体系21

2.2 染色体24

2.2.1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24

2.2.2 染色体组型和组型分析31

2.3 细胞分裂34

2.3.1 有丝分裂34

2.3.2 减数分裂38

14.4 进化的特殊领域——动植物的抗药性39

2.3.3 植物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形成42

2.3.4 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发生43

3.孟德尔遗传规律及其扩展47

3.1.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47

3.1 分离规律47

3.1.2 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49

3.1.3 基因型、表型及等位基因的概念50

3.1.4 分离规律的验证51

3.1.5 显性的表现53

3.1.6 显性的表现与环境条件的关系54

3.2 自由组合规律54

3.2.1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54

3.2.2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56

3.2.3 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60

3.2.4 适合度测验62

3.3 基因互作64

3.3.1 基因互作的主要类型64

3.3.2 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67

3.4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意义68

3.4.1 理论意义68

3.4.2 实践意义69

4.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作图72

4.1 性状连锁遗传规律72

4.1.1 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72

4.1.2 连锁遗传的细胞学基础78

4.2.1 连锁的表示法81

4.2.2 重组频率及其测定81

4.2 连锁与交换的遗传分析81

4.2.3 两点测验86

4.2.4 三点测验87

4.2.5 干扰和符合91

4.2.6 作图函数92

4.3 真菌类的染色体作图96

4.3.1 两个连锁基因的作图96

4.2.7 连锁群96

4.3.2 三个连锁基因的作图98

4.3.3 红色面包霉的着丝粒作图100

4.4 有丝分裂分离与重组104

4.4.1 有丝分裂分离104

4.4.2 有丝分裂重组104

4.4.3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106

4.5 连锁交换定律在动、植物育种方面的应用107

5.染色体结构变异112

5.1 染色体畸变概述112

5.2 缺失116

5.2.1 缺失的类型116

5.2.2 缺失的遗传效应118

5.3 重复120

5.3.1 重复的细胞学特征120

5.3.2 重复的遗传效应122

5.4.1 倒位的细胞学特征123

5.4 倒位123

5.4.2 倒位的遗传学效应125

5.4.3 臂内倒位断点的测定127

5.5 易位128

5.5.1 相互易位的细胞学特征和遗传学效应128

5.5.2 罗伯逊易位135

5.6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应用136

5.7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诱发140

5.7.1 辐射诱变140

5.7.2 化学诱变141

5.7.3 其他因素诱变142

6.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44

6.1.1 染色体组的概念145

6.1.2 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145

6.1 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145

6.1.3 一倍体与二倍体148

6.2 单倍体148

6.2.1 单倍体的遗传表现148

6.2.2 单倍体的应用149

6.3 同源多倍体150

6.3.1 同源多倍体的特征及其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150

6.3.2 同源多倍体的基因分离规律154

6.4 异源多倍体156

6.4.1 偶数倍的异源多倍体156

6.5.1 多倍体的自然发生158

6.4.2 奇数倍的异源多倍体158

6.5 多倍体形成途径及应用158

6.5.2 人工诱发多倍体159

6.5.3 人工多倍体的应用160

6.6 非整倍体变异161

6.6.1 非整倍体变异的类型161

6.6.2 非整倍体的应用166

7.性别决定以及与性别有关的遗传170

7.1 性别决定170

7.1.1 动物性别决定170

7.1.2 植物性别决定176

7.2.1 性染色质178

7.2 性别决定的剂量补偿178

7.2.2 剂量补偿效应179

7.3 激素和环境条件对性别分化的影响180

7.3.1 激素的影响181

7.3.2 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181

7.4 伴性遗传183

7.4.1 伴性遗传的概念及特点183

7.4.2 果蝇的伴性遗传183

7.4.3 人类的伴性遗传184

7.4.4 鸟类(鸡)的伴性遗传185

7.4.5 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186

7.5 从性遗传和限性遗传186

7.5.1 从性遗传186

7.5.2 限性遗传187

8.1.1 病毒的一般特性189

8.细菌及其病毒的遗传作图189

8.1 病毒的一般特性及类型189

8.1.2 病毒的类型191

8.1.3 噬菌体的生活周期193

8.2 噬菌体的染色体作图199

8.2.1 噬菌体的表型与噬菌体遗传学199

8.2.2 基因的细微结构作图201

8.2.3 互补测验和顺反测验205

8.2.4 负干扰208

8.3 细菌的细胞和染色体结构209

8.4 细菌的染色体作图211

8.4.1 接合211

8.4.2 转化219

8.4.3 性导223

8.4.4 转导与细菌染色体作图224

9.1.1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235

9.1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和特点235

9.细胞质遗传235

9.1.2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236

9.2 母性影响237

9.2.1 椎实螺外壳的旋转方向237

9.2.2 面粉蛾的眼色238

9.3 叶绿体和线粒体遗传239

9.3.1 叶绿体的遗传表现239

9.3.2 线粒体的遗传表现244

9.3.3 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作图246

9.4 其他细胞质遗传因子249

9.4.1 草履虫的放毒型特性249

9.4.2 细菌质粒252

9.4.3 真核生物的质粒255

9.4.4 果蝇体内感染因子对寄主细胞的影响255

9.5 细胞质遗传系统的相对独立性256

9.5.1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性257

9.5.2 线粒体和植物叶绿体生物发生对核基因的依赖性260

10.1.1 数量性状的特征264

10.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264

10.1 数量性状的特征及其遗传基础264

10.1.2 数量性状遗传基础265

10.2 生物群体的数学特征268

10.2.1 群体均值269

10.2.2 基因均效和育种值271

10.2.3 群体方差和亲属间的协方差273

10.3 重复率277

10.3.1 重复率的概念277

10.3.2 组内相关系数278

10.3.3 重复率的估计280

10.3.4 重复率的实质281

10.3.5 重复率的应用282

10.4 遗传力285

10.4.1 遗传力的概念285

10.4.2 遗传力的实质286

10.4.3 遗传力估计方法287

10.4.4 主要用途296

10.5 遗传相关298

10.5.1 遗传相关的概念298

10.5.2 性状间相关原因的分析298

10.5.3 估计方法299

11.基因突变304

11.1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304

11.1.1 基因突变的概念304

11.1.2 基因突变的可逆性和重演性305

11.1.3 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305

11.1.4 基因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308

11.1.5 基因突变的平行性310

11.2 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311

11.2.2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311

11.2.1 基因突变与变异类型311

11.2.3 外显率和表现度312

11.3 基因突变的检出314

11.3.1 细菌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的检出314

11.3.2 真菌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的检出315

11.3.3 植物突变体的检出317

11.3.4 基因突变的生化鉴定318

11.3.5 红色面包霉生化突变与一个基因一种酶学说的形成319

11.4 基因突变的诱发320

11.4.1 自发突变及突变率320

11.4.2 物理诱变322

11.4.3 化学诱变324

12.1.2 近交程度的度量329

12.1.1 近亲繁殖的概念329

12.1 近亲繁殖及其遗传效应329

12.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329

12.1.3 近亲繁殖的遗传学效应333

12.1.4 自交的遗传效应336

12.1.5 回交的遗传效应337

12.2 纯系学说338

12.2.1 纯系学说概念338

12.2.2 纯系学说的相对性339

12.3 杂种优势340

12.3.1 F1杂种优势表现340

12.3.2 F2杂种优势衰退343

12.3.3 杂种优势理论343

12.4 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在育种上的利用344

12.4.1 近亲繁殖在育种上的利用344

12.4.2 杂种优势的利用345

13.1.1 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概念348

13.群体的遗传平衡348

13.1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348

13.1.2 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关系349

13.2 遗传平衡定律350

13.2.1 遗传平衡定律350

13.2.2 遗传平衡定律的扩展355

13.3 影响Hardy-Weinberg平衡的因素358

13.3.1 突变359

13.3.2 选择360

13.3.3 遗传漂变366

13.3.4 迁移367

13.3.5 非随机交配367

14.遗传与进化370

14.1 遗传多态性370

14.1.1 研究遗传多态性的途径370

14.1.2 群体保持遗传多态性的方式372

14.2.1 物种形成的机制375

14.1.3 适应规范375

14.2 物种形成375

14.2.2 种的形成377

14.2.3 快速物种形成379

14.3 分子水平的进化382

14.3.1 进化的分子钟382

14.3.2 氨基酸序列与系统发育383

14.3.3 核苷酸序列与系统发育387

14.3.4 基因组的进化388

14.4.1 影响抗药性的因素392

14.4.2 抗药性的遗传基础392

英文索引395

中文索引4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