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驱动财富进程 企业、政府及公众的新机遇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魏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780087661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驱动财富进程 企业、政府及公众的新机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加速工业化进程1
第一节 工业化模式的选择4
一 信息化工业化4
1.信息化将工业化改变成为新型工业化5
2.实现信息化工业化的途径6
二 绿色化工业化7
1.治理体制的塑造8
2.治理模式的选择8
3.治理成本的确定9
三 人文化工业化10
1.工业化必须以尊重人性为基础11
2.工业化必须以有利于人类发展为目标11
3.工业化必须以扩大人的自我选择为中心11
四 市场化工业化12
1.最充分地实行市场经济原则12
2.构建完善的市场制度13
3.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体制13
1.工业化资金以企业积累为基础14
五 企业化工业化14
3.工业化进程以民间资本为中心15
2.工业化进程以企业为主体15
六 效益化工业化16
1.推动技术创新16
2.贯彻专业化和分工协作原则17
3.推动管理创新17
七 和谐化工业化18
1.充分注重工业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18
3.关注工业化中的产业结构协调19
2.关注收入差距与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19
八 知识化工业化20
1.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0
2.构造良好的国民教育基础21
第二节 工业化进程中的资金积累问题22
一 在国际化进程中积累工业化资金22
1.关注国际贸易23
3.关注劳务出口24
2.关注吸引国际资本24
4.关注对外投资25
二 在国内经济发展中积累工业化资金26
1.完善法律制度26
2.深化体制改革27
3.创造良好环境27
4.发挥国有资本作用28
5.关注财政与金融的作用28
三 用金融市场推动工业化资金的筹措29
1.完善间接融资市场29
2.完善直接融资市场31
3.货币资源融资市场的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37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的规模以上工业39
一 选择最佳规模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39
1.大批量对规模效益的提升40
2.小批量对规模效益的损害42
1.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的四种途径44
二 寻求有效实现最佳规模经济效益的途径44
2.经营联合是形成规模效益的有效途径46
3.经营联合的具体方式的选择48
三 规模经济效益的最佳生产规模集中度50
1.生产规模不能扩张过度50
2.影响规模集中度的因素51
第四节 工业化进程中的导向性产业54
一 高新技术产业的内容及特征54
1.知识的高新技术化55
2.高新技术的产业化56
二 如何选择进入高新技术产业的切入点59
三 创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必需的条件62
1.高新技术创新体系及实验室经济的形成62
2.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63
3.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64
4.组织形式的合理化64
5.发展方向的多元化65
6.发展主体的企业化66
第五节 工业化进程中的主体产业67
一 推进基础产业的市场化68
二 注重基础产业的技术升级68
三 加速基础产业的有效整合69
四 加速基础产业的产业化69
五 注重维系基础产业的热点70
第六节 作为工业化主体产业的制造业72
一 尽快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含量73
1.重视有利于产品升级换代的技术73
2.用高新技术改造制造业74
二 注重制造业中的新增长点75
三 重视制造业中的产品差别力度78
第七节 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80
一 农业资源在工业化中顺畅流动80
1.农业中的人力资源的顺畅流动80
2.农业经济中的资金资源的顺畅流动81
3.农业经济中的土地资源的顺畅流动82
二 农业经营方式的工业化84
1.分散的小生产加大流通的模式85
2.大生产加大流通的模式86
三 工业化进程中农业保障方式的选择86
1.以粮食价格保护为特征的保障方式87
2.以农村公共产品补助为特征的保障方式88
第八节 工业化进程中的服务业91
一 传统服务业的新趋向91
1.物流产业91
2.零售业92
二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93
1.产业服务94
2.企业服务96
3.居民家庭服务97
三 大力发展精神产品服务业98
1.完善精神产品的市场准入规则100
2.完善精神产品的市场交易规则101
3.完善精神产品的市场交易体系102
第2章 加速城市化进程105
第一节 城市化的作用及功能108
一 城市化可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111
1.城市化可以推动基础产业的发展112
2.城市化可以推动服务业的发展113
3.城市化可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114
4.城市化可以推动城市产业的发展115
5.城市化可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117
二 城市化可以促进企业的现代化118
三 城市化可以促进二元经济的消除121
1.城市化为农村走向城乡一体化创造了物质条件123
2.城市化加强了城市和农村之间各种要素的流动124
3.城市化为城市带动农村共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24
四 城市化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124
1.城市化是市场经济的载体125
2.城市化的经济体系最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127
五 城市化可以促进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128
1.城市化可以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128
3.城市化的聚集效应可以带来经济效率的提高129
2.城市化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129
第二节 城市化模式的选择131
一 以工业化和市场化为基础131
1.按照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要求而有序地推动城市化132
2.按照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而确定城市的规模133
3.按照工业化和市场化的需要而提升城市竞争力133
4.按照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要求而塑造城市的产业基础134
1.将城市建成学习型城市135
二 以效益提升为目标135
5.按照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要求而形成繁荣的市场经济135
2.将城市建成创新型城市136
3.将城市建成活力型城市137
三 以人文关怀为原则137
1.注重城市教育137
2.注重社会保障138
3.注重城市文化139
四 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139
1.在城市化进程中注重文明的发展139
2.在城市化进程中注重环境的发展140
3.在城市化进程中注重各方面的协调发展141
五 以各种经济成分为动力141
1.为非国有经济在城市化中留出更大的空间142
2.全面调整对非公经济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歧视性政策143
3.在城市化进程中以非国有经济为基础143
六 以全方位开放为基点144
1.充分地放开要素的流动144
2.全方位地放开竞争机制145
3.处理好分工协作和自我发展的关系146
第三节 城市化战略的选择147
一 大城市战略的利弊分析147
二 小城镇战略的利弊分析148
三 坚持体系化战略150
第四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心城市发展152
一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标准152
1.快捷的交通152
5.合理的布局153
4.方便的服务153
2.快速的通讯153
3.良好的环境153
6.有效的功能154
7.鲜明的特色154
8.深厚的潜力154
9.应有的规模154
10.全方位的开放155
11.坚实的产业基础155
二 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建成本155
三 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建模式156
1.财政模式156
2.资源模式157
3.集资模式157
4.商业运作模式157
5.举债模式157
1.要有战略性眼光158
2.城建与经济发展同步158
四 中心城市的新城区开发问题158
3.关注各类社会问题159
4.注重新体制的推进159
第五节 城市化中的经营城市问题161
一 推进城市环境建设163
1.城市硬环境建设163
2.城市软环境建设166
二 确定城市的定位168
1.中心城市169
2.卫星城市170
3.城市的准确定位171
三 发挥城市的比较优势172
1.准确认识自身禀赋174
2.自觉参与城市圈背景下的产业分工174
3.准确把握产业转移规律175
4.积极培育和扶持优势产业175
四 提升城市个性176
1.城市个性化的必要性176
2.城市个性化的内涵177
3.借助城市个性化发展旅游业178
五 有效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179
1.具有共性的问题179
2.解决不同城市的特有矛盾180
第六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84
一 按照城市化要求调整行政区划185
二 政府行政管理必须服从于城市化的要求186
三 政府行政管理必须坚持分工协作与比较优势的原则186
四 政府行政管理必须推动充分开放的经济融合体系的形成187
第七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建设189
一 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189
1.发展小城镇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190
2.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190
3.发展小城镇是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条件191
4.发展小城镇是扩大内需的客观需要191
二 小城镇的几种类型192
1.工业发展形成的城镇192
3.因资源开发形成的城镇193
2.商业发展形成的城镇193
4.中心城市周边城镇194
5.旅游型城镇194
6.因行政中心形成的城镇195
三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问题195
1.规模太小195
2.资金短缺196
3.户籍制度仍然存在197
4.规划落后197
四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198
1.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199
2.对重点小城镇应给予特殊政策199
3.对小城镇进行合理规划200
4.明确政府定位200
五 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01
1.生活水平的可持续性202
2.产业结构多元性203
3.经济成分多重性203
4.存量资产的流动性204
5.人文环境的不断提升和发展205
6.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206
7.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6
8.人口、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207
第八节 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问题209
一 城市化过程中农民问题的重要性209
二 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的类型212
1.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农民进城的类型213
2.我国农民进城的类型215
三 完善农民进城的外部环境221
1.农民自我选择的人权原则222
2.农民就业的竞争原则224
3.农民生活福利的公平原则226
4.观念上的平等原则228
四 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自我修养230
1.遵守城市的规则231
2.保护城市的公共产品232
3.改变原有的生活文明准则233
4.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素质234
第3章 加速国际化进程237
第一节 吸引国际资本的问题240
一 国际资本进入我国的最主要原因240
1.良好的投资环境240
2.高额的投资回报241
3.有效的科技力量241
5.丰裕的配套资金242
4.便宜的劳动成本242
二 进一步吸引国际资本的举措243
1.有效贯彻国民待遇原则243
2.继续优化投资环境244
3.与国际化准则接轨244
三 国际资本进入我国的新趋势245
1.国际资本与我国产业的整合246
2.国际产业与我国产业的整合247
1.加快出口体制的改革和外贸的现代化249
一 政府要为产品国际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49
第二节 产品国际化的问题249
2.有力消除阻碍中国企业出口的贸易壁垒250
二 企业要有产品国际化的良好战略253
1.比较优势是产品国际化的重要基石253
2.市场策略是产品国际化的重要方法254
3.质量和诚信是产品国际化的重要保障257
第三节 世界制造中心问题259
一 两种不同性质的世界制造中心259
1.保证各种种类的劳动力都能够比较便宜260
2.协调好社会矛盾261
3.不宜过快提升劳动力成本261
4.注重向技术性世界制造中心转变262
二 两种不同内容的世界制造中心263
第四节 我国资本进入国际市场的问题265
一 关于“走出去”的主体问题265
二 如何“走出去”的问题268
后记271
热门推荐
- 322893.html
- 1432926.html
- 914570.html
- 1630036.html
- 2471588.html
- 604157.html
- 3747234.html
- 2290059.html
- 1073055.html
- 32110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8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7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44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1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4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99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66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05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78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2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