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教育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创新教育论
  • 李万胜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4793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新教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创新教育的缘起1

第一节 知识经济的悄然来临2

一、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2

二、知识经济的形成原因7

三、知识经济的发展状况10

第二节 创新成为制胜法宝15

一、创新的科学内涵15

二、创新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17

三、创新工程的蓬勃兴起20

第三节 培养创新人才刻不容缓25

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26

二、人才的关键在教育27

三、教育的关键在改革29

第二章 创新教育的特征34

第一节 创新教育的创新性34

一、教育目标的创新35

二、教育内容的创新37

三、教育手段的创新38

四、教育方法的创新41

第二节 创新教育的开放性43

一、开放教育的含义43

二、坚持开放教育的必要性43

三、实现开放教育的途径47

第三节 创新教育的超前性48

一、超前教育的含义48

二、超前教育的必要性49

三、实现超前教育的途径51

一、实践与创新精神的培养53

第四节 创新教育的实践性53

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54

三、实践与创新方法的学习59

第三章 创新教育的环境60

第一节 创新教育的家庭环境60

一、全面的家庭教育61

二、民主的家庭关系63

三、尚新的家庭导向64

第二节 创新教育的学校环境65

一、创新教育对师资的要求65

二、创新教育对教学设施的要求68

三、创新教育对校风建设的要求70

第三节 创新教育的社会环境72

一、造成重视创新人才的舆论72

二、增加培养创新人才的投入74

三、健全选拔创新人才的机制78

四、提高创新人才的待遇81

第一节 激发创新热情的依据85

一、人的探索世界的欲望85

第四章 创新热情的激发85

二、人的改造世界的欲望87

三、人的超越自我的欲望89

四、人的超越他人的欲望91

第二节 激发创新热情的方法93

一、问题激发法93

二、价值激发法95

三、竞争激发法97

四、褒贬激发法99

一、创新热情与发现问题102

第三节 激发创新热情的意义102

二、创新热情与获取知识104

三、创新热情与信息组合106

四、创新热情与意志磨炼109

第五章 创新素质的培养111

第一节 身体素质的培养111

一、提高感官的感知能力111

二、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114

三、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117

第二节 专业素质的培养118

一、掌握精深专业知识119

二、形成浓厚专业兴趣120

三、提高专业管理水平122

四、培养专业融合能力123

五、学会专业自学方法124

六、树立专业敬业精神125

第三节 人文素质的培养126

一、丰富的人文知识127

二、正确的价值取向130

三、可控的情感世界132

四、和谐的人际关系135

第六章 创新方法的传授137

第一节 发现问题的方法137

一、从现实需要中发现问题138

二、从奇异现象中发现问题140

三、从理论与实际的冲突中发现问题142

第二节 获取知识的方法144

一、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知识144

二、通过传统媒体获取知识146

三、通过现代媒体获取知识149

第三节 组合信息的方法151

一、循轨组合151

二、越轨组合154

三、排查组合157

第四节 完善新知的方法159

一、新发现的完善160

二、新发明的完善161

三、新开发的完善163

第一节 主体原则166

第七章 创新教育的教学原则166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含义167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必要性169

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应注意的问题172

第二节 启发原则173

一、启发教学的含义173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性174

三、实施启发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77

第三节 个性原则179

一、个性教育的含义180

二、强调个性教育的必要性181

三、强调个性教育应注意的问题183

第四节 民主原则186

一、教学民主的含义186

二、发扬教学民主的必要性187

三、发扬教学民主应注意的问题189

第八章 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191

第一节 讲授性教学模式191

一、注重造境192

二、注重轮廓193

三、注重基础195

四、注重过程196

五、注重方法198

第二节 自学性教学模式199

一、必须理清问题体系200

二、切实搞好解惑释疑201

三、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03

第三节 研讨性教学模式205

一、选好研讨题目205

二、鼓励标新立异207

三、写好点睛之笔209

第四节 实践性教学模式211

一、采用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理论根据211

二、采用实践性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213

第九章 创新教育的教学管理216

第一节 教学管理的对象216

一、管理对象的全面性216

二、管理对象的全员性220

三、管理对象的全程性222

一、激起创新热情226

第二节 教学管理的目标226

二、优化创新条件229

三、营造创新氛围232

第三节 教学管理的原则236

一、突出竞争性236

二、突出自主性238

三、突出差异性239

第十章 创新教育的评估243

第一节 评估的产生与发展趋势243

一、教育评估的含义244

二、教育评估的特征245

三、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246

第二节 评估的对象248

一、对教师的评估248

二、对学生的评估253

三、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257

第三节 评估的基本过程和功能262

一、评估的基本过程262

二、评估的功能264

后记2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