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学试剂与精细化学品合成基础 有机分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罗代暄主编;吴培成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32643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603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化学试剂与精细化学品合成基础 有机分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有机合成的任务和有机合成工业的分类1
二、有机合成化学的讨论方法2
三、化学试剂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2
四、化学试剂的分类3
五、化学试剂的标准和鉴定4
(一)试剂的标准4
(二)试剂的规格4
(三)试剂的鉴定5
六、我国化学试剂发展的方向6
七、化学试剂的一般安全知识7
八、防毒防尘器材及其使用方法12
(一)过滤式防毒面具12
(三)防尘口罩13
(二)防毒口罩13
九、消防和急救基本知识15
(一)灭火的基本知识15
(二)常用灭火剂的性能及应用范围15
(三)急救措施17
复习思考题17
第Ⅰ篇 一般实验技术19
Ⅰ-1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19
一、实验室的安全19
(一)实验时的一般注意事项19
(二)着火、爆炸和中毒等事故的预防19
二、有机合成实验常用的仪器和装置20
(一)烧瓶20
(二)蒸馏烧瓶20
(三)冷凝器20
(六)标准磨口仪器21
(五)其它玻璃仪器21
(四)漏斗21
(七)有机反应的常用装置22
三、仪器的清洗与干燥26
四、加热和冷却26
(一)加热26
(二)冷却28
五、气体的吸收、净化和干燥29
六、实验记录与报告30
(一)实验预习30
(二)实验记录30
(三)计算产率及讨论30
(四)写出实验报告30
Ⅰ-2 提纯中使用的普通物理技术32
一、蒸馏32
(一)常压蒸馏和分馏32
(二)减压蒸馏35
(三)水蒸气蒸馏40
(四)共沸蒸馏41
二、升华42
三、重结晶44
(一)过滤44
(二)重结晶操作方法47
四、萃取49
(一)基本原理49
(二)萃取的操作50
(三)固体物质的萃取51
五、干燥52
(一)液体的干燥52
(二)固体的干燥55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56
(一)静态诱导效应59
一、诱导效应59
Ⅱ-1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59
第Ⅱ篇 一般原理59
(二)静态诱导效应的强度60
(三)动态诱导效应61
二、共轭效应62
(一)共轭体系62
(二)静态和动态共轭效应62
(三)共轭效应的强度63
三、超共轭效应64
Ⅱ-2 酸碱理论65
一、质子论65
(一)酸和碱的强度67
(二)影响酸、碱强度的因素67
二、电子论(路易斯酸碱论)69
Ⅱ-3 相转移催化(作用)71
一、相转移催化剂的分类72
(一)季鎓盐72
(二)大环多醚72
(三)非环多醚73
二、相转移催化原理75
三、影响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因素76
(一)催化剂76
(二)溶剂77
(三)其他因素77
四、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应用78
复习思考题79
第Ⅲ篇 有机制备81
第一章 脂肪族化合物的亲核取代反应81
1-1 脂肪族化合物取代反应的分类81
(一)试剂的体积82
二、影响试剂亲核性的因素82
一、试剂的亲核性和碱性82
1-2 影响试剂亲核性的因素82
(二)溶剂83
1-3 脂肪族化合物亲核取代反应历程84
一、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历程85
二、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历程86
1-4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速度的因素87
一、烷基的结构87
二、离去基团90
三、溶剂91
四、亲核试剂92
1-5 亲核取代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93
一、醚的合成94
(一)醇脱水94
(二)卤代物与醇钠、酚钠作用95
对硝基苯乙醚的制备101
混醚制备通法101
(三)醇、酚与环氧化合物反应103
(四)相转移催化法105
相转移催化合成脂芳醚通法105
2,3-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105
二、酯的合成108
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备109
(二)环氧化合物水解112
(一)卤代烷水解112
三、醇的合成112
四、硫醇和硫醚的合成113
(一)硫醇的合成113
(二)硫醚的合成114
通过S-烷基异硫脲盐制备硫醇的通法116
单硫醚制备通法116
五、卤代烷的合成117
(一)由醇制备117
氢溴酸与醇反应制溴代烷的通法119
碘、红磷与醇反应制备碘代烷的通法121
(二)卤素互换121
(三)环氧化合物氢卤酸解124
六、腈的合成124
由卤代物制备腈的通法125
七、硝基烷的合成126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128
第二章 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131
2-1 概述131
一、芳香族化合物取代反应的分类131
二、π-络合物、σ-络合物和迈森海梅尔络合物131
2-2 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132
一、两类定位基及其相对强度132
(一)定位基的作用方式133
二、先在基团的定位效应133
(二)多个先在基团定位效应的竞争136
(三)萘环上先在基团的定位效应137
2-3 影响邻、对位产物比例的因素139
一、空间位阻139
二、电子效应139
三、亲电试剂的活性140
四、反应条件140
2-4 定位效应与合成法141
2-5 卤化反应142
一、卤化剂142
(一)卤素单质142
(二)卤间化合物142
(三)次卤酸142
(四)其他卤化剂142
二、芳香化合物卤化的途径142
(一)氯化和溴化143
三、芳环的取代卤化143
芳环溴化的实验通法147
溴苯的制备148
(二)碘化149
四、芳香化合物侧链的卤化150
(一)影响侧链卤化的因素151
(二)应用151
2-6 硝化反应157
一、概述157
二、影响硝化的因素157
(一)硝化剂157
(二)溶剂158
(三)温度158
(四)搅拌159
三、硝化的副反应159
(二)混酸硝化法160
四、硝化方法160
(一)稀硝酸硝化法160
(三)在有机溶剂中硝化162
五、硝化反应在合成上的应用163
(一)低活性芳香化合物的硝化163
(二)中等活性芳香化合物单和多硝化164
(三)高活性芳香化合物的硝化165
混酸硝化实验通法165
间硝基苯甲醛的制备165
2-7 亚硝化反应166
一、酚类的亚硝化167
二、芳叔胺的亚硝化167
2-8 磺化反应168
一、概述168
二、影响磺化的主要因素173
(一)磺化剂的浓度和用量173
(二)温度174
(三)添加剂175
三、主要磺化法及磺化副反应175
(一)浓硫酸和发烟硫酸磺化法175
(二)氯磺酸磺化法176
(三)烘焙磺化法177
(四)磺化的副反应178
四、芳磺酸的分离179
(一)稀释法179
(二)盐析法179
(三)脱硫酸钙法180
五、磺化反应的应用181
苦味酸的制备185
2-9 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190
二、芳环亲核取代反应的应用191
(三)试剂的亲核性191
(二)离去基团的离去能力191
(一)底物的结构191
一、影响芳环亲核取代反应活性的因素191
(一)卤素或氢被含氮、硫等亲核试剂取代192
(二)硝基的亲核取代反应193
(三)磺酸基、烷氨基被羟基置换195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196
第三章 重氮化与偶合反应200
3-1 重氮化的一般问题200
一、酸和亚硝酸钠的用量200
二、反应物浓度和加科速度201
三、终点的检验和过量亚硝酸的除去201
3-2 重氮化合物的性质201
一、水溶性和电离性201
二、稳定性202
三、化学活泼性202
3-3 影响重氮化反应速度的因素203
四、异构性203
一、酸度204
二、芳胺的碱性204
三、温度204
3-4 重氮化方法204
一、碱性较强的芳胺的重氮化——顺加法205
二、碱性较弱的芳胺的重氮化——快速顺加法205
三、碱性很弱的芳胺的重氮化——浓酸法205
四、含酸性吸电子基的芳胺的重氮化——顺加或反加法206
五、氨基酚的重氮化——弱酸介质法206
六、芳二胺的重氮化206
(一)邻二胺类206
(二)间二胺类207
(三)对二胺类207
七、连续重氮化法207
一、桑德迈尔反应208
3-5 重氮化合物在合成上的应用208
二、重氮基被碘置换209
三、席曼反应209
四、重氮盐的水解212
五、重氮基被硝基置换213
六、重氮基被氢置换——重氮基的还原214
七、还原重氮盐为芳肼216
重氮盐的应用示例217
1.邻甲苯甲腈的制备217
2.对氟苯甲酸的制备217
3.苯肼盐酸盐和苯肼的制备218
3-6 偶合反应219
一、影响偶合反应速度的因素219
(一)芳环上的取代基225
(二)介质的酸度225
(一)苯系228
二、偶合反应的定位规则228
四、羧酸衍生物的水解——羧酸的制备228
(三)温度228
(四)浓度228
(二)萘系229
三、偶合反应在合成上的应用231
四、偶合反应的一般操作235
偶合反应应用示例236
1.甲基橙的制备236
2.直接枣红的合成237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248
第四章 傅-克反应及其相关反应252
4-1 傅-克反应的催化剂252
4-2 傅-克反应的溶剂和注意点253
一、烷化剂254
4-3 傅-克烷化反应254
二、应用的局限性255
三、反应的特点256
四、傅-克烷化反应的应用258
傅-克烷化反应的实验通法259
二苯甲酮的合成260
4-4 傅-克酰化反应261
一、酰化剂261
二、傅-克酰化和烷化反应的比较261
三、传-克酰化反应的应用263
(一)合成开链酮(以酰氯或一元羧酸酐作酰化剂)263
(二)合成酮酸和环酮264
用酰氯进行传-克酰基化反应的实验通法267
对溴苯乙酮的合成267
4-5 宁基反应及其应用267
4-6 赫施反应271
4-7 氯甲基化反应和二氨基二苯甲烷的合成272
一、氯甲基化反应272
氯甲基化反应的实验通法274
二、二氨基二苯甲烷的合成275
2-羟基-5-硝基氯苄的合成275
4-8 芳环系与醛、酮的反应276
4-9 维尔斯梅尔甲酰化反应278
维尔斯梅尔甲酰化实验通法280
9-蒽醛的合成280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281
第五章 缩合反应284
5-1 概述284
一、羰基化合物的反应性能284
(四)催化剂285
(三)试剂的亲核性285
二、影响羰基化合物反应速度的因素285
(一)羰基碳的亲电性285
(二)空间效应285
三、羰基杂原子类似物286
第一部分 羰基化合物与路易斯碱的反应286
5-2 醛、酮与胺和氨的衍生物反应286
一、与伯、仲胺反应286
制备烯胺的通法290
二、醛、酮与氨的衍生物反应290
5-3 β-二羰基化合物与肼、含眯键化合物及酚反应297
一、与肼反应——吡唑合成法297
二、与含脒键化合物反应——嘧啶合成法300
三、与酚类反应——香豆素合成法303
5-4 醛、酮与醇或硫醇反应303
3.乙二醇缩醛(酮)308
5-5 羧酸及其衍生物与路易斯碱反应308
一、影响羧酸及其衍生物反应活性的因素308
2.缩酮308
1.二乙醇缩醛(酮)308
制备缩醛(酮)的通法308
二、羧酸及其衍生物的醇解——酯的合成309
(一)羧酸与醇反应——直接酯化法309
羧酸酯化的实验通法312
(二)酰氯、酸酐与醇、酚反应——间接酯化法315
1.酰氯和酸酐的制备315
制备酰氯的通法316
3.酸酐的醇解和酚解319
2.酰氯的醇解和酚解319
(三)酯与醇、酸反应——酯交换321
三、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氨解及肢解——酰胺及酰亚胺的制备322
(一)羧酸与氨或胺反应322
(二)酰氯与氨或胺等反应323
(三)酸酐与氨或胺反应324
(四)酯与氨或胺等反应326
5-6 腈和特殊羰基化合物与路易斯碱反应329
一、腈的水解和醇解329
(一)二硫化碳与醇、氨、胺或肼反应331
二、特殊羰基化合物的醇解和氨(胺、肼)解331
(二)乙烯酮及其二聚物与醇、胺等反应335
第二部分 羰基化合物与α-H酸性化合物的反应338
5-7 醇醛缩合反应和有关反应338
一、影响碳负离子形成的因素338
二、醇醛缩合反应及缩合方式339
(一)醛-醛和酮-酮缩合340
(二)醛-酮缩合343
醇醛缩合实验通法345
(一)醛与酸酐缩合——珀金反应348
三、醛、酮与含活泼α-氢的化合物缩合348
(二)醛与酰胺基乙酸缩合——埃伦迈尔-普勒反应352
(三)醛、酮与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缩合——柯诺瓦诺格反应353
柯诺瓦诺格反应的实验通法366
苯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的制备367
(四)醛、酮与α-卤代羧酸酯缩合——达参斯反应367
(五)醛、胺与活泼氢化合物缩合——曼尼希胺甲基化反应368
曼尼希碱(盐)的制备通法375
(一)克莱森缩合377
四、酯与含活泼α-氢的化合物缩合377
(二)狄克曼反应382
酯缩合的实验通法383
五、β-二羰基化合物的烷化和酰化385
(一)β-二羰基化合物烷化的一般问题385
(二)β-二羰基化合物的烷化389
(三)β-二羰基化合物的酰化及酰化物的裂解393
5-8 插烯羰基化合物的反应398
一、插烯物及其反应特点398
β-二羰基化合物的烷化、酰化和酰基乙酰乙酸乙酯裂解通法398
二、斯克劳普反应400
三、迈克反应403
(一)反应条件的选择403
(二)迈克反应及其产物在合成上的应用405
迈克加成的实验通法409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409
第六章 氧化反应416
一、概述417
6-1 高锰酸钾氧化法417
(一)芳烃的氧化418
(二)芳环侧链的氧化418
二、高锰酸钾氧化法的应用418
异烟酸的制备419
(三)烯烃和烯键的氧化419
十三烷酸的制备421
(四)醇类的氧化422
(五)醛、酮的氧化422
一、铬酸及其衍生物423
6-2 铬酸氧化法423
二、铬酸氧化法的应用424
(一)芳环及其侧链的氧化424
(二)醇的氧化427
1,3-二氯丙酮的制备428
(三)酚及芳胺的氧化429
6-3 卤素及其含氧酸盐氧化法430
卤仿反应的应用示例——三甲基乙酸的制备432
蒽醌的制备434
6-4 硝酸氧化法435
己二酸的制备436
6-5 过氧化物氧化法437
一、过氧化氢氧化437
(一)碱性过氧化氢氧化437
碱性过氧化氢氧化法的应用示例——邻甲苯甲酰胺439
(二)酸性过氧化氢氧化439
(三)中性过氧化氢氧化440
(一)常用有机过氧酸的制法441
二、有机过氧酸氧化441
(二)过氧酸氧化的应用442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445
第七章 还原反应448
7-1 金属与供质子剂还原法448
一、常用金属与供质子剂及其还原作用的解释448
二、常用金属-供质子剂的还原作用及其应用范围449
(一)钠-醇——鲍维尔特-布兰克还原法449
1,10-癸二醇的制备451
(二)锌汞齐-盐酸——克莱门森还原法452
γ-苯丁酸的制备453
(三)锌-供质子剂455
锌粉-水、酸还原法的应用示例459
1.铜铁试剂的制备459
硫化物和硫氧化合物还原法的应用示例460
2.硫酚的制备460
(四)锡(或氯化亚锡)-盐酸460
(五)铁-水、醋酸461
2,4-二氨基甲苯的制备465
三、裂解还原和重键还原465
7-2 含硫负离子还原法466
1.2-氨基-4-硝基苯酚的制备469
2.1-氨基-4-萘酚及其盐酸盐的制备469
7-3 金属氢化物还原法470
一、有机合成上常用的金属氢化物470
(二)氢化铝锂的还原性能471
(一)氢化铝锂的制备及性质471
二、氢化铝锂还原471
(三)使用氢化铝锂的注意点472
(四)氢化铝锂还原法的应用473
三、硼氢化钠还原474
(一)硼氢化钠的制备和性质474
(二)硼氢化钠还原法的应用474
一、概述476
二、使用黄鸣龙还原法的注意点476
7-4 黄鸣龙还原法及其改进476
三、黄鸣龙还原法的应用477
四、黄鸣龙还原法的改进478
对甲氧基甲苯的制备479
7-5 醇金属催化还原和氧化法479
一、醇金属催化还原——梅尔魏因-庞多夫-韦莱反应479
(一)反应的特点和优点480
(二)还原的注意点及终点的检验480
(三)应用481
7-6 催化氢化法482
一、概述482
二、醇金属催化氧化-奥彭瑙尔反应482
二、多相催化反应的基本过程483
三、有关多相催化剂的基本知识484
(一)活性与选择性484
(二)比表面484
(五)毒剂和抑制剂485
四、常用氢化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范围485
(一)镍催化剂485
(四)助催化剂485
(三)载体485
(二)铂催化剂487
(三)钯催化剂487
五、影响氢化反应的主要条件488
(一)温度488
(二)氢压488
(三)溶剂488
(四)催化剂的用量489
七、催化氢化的安全事项490
六、催化剂的再生与回收490
(六)搅拌490
(五)加料方式490
八、催化氢化的应用491
(一)羰基化合物的氢化492
(二)酯和腈的氢化492
(三)硝基化合物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的氢化494
(四)烯、炔的氢化494
(五)缩合同时氢化494
催化氢化法的应用示例——β-苯乙胺的制备496
(一)脱卤氢解497
九、催化氢解497
(二)脱苄氢解498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500
第八章 氨基化反应503
8-1 胺及其衍生物的一般制法503
一、卤代烷的氨(胺)解503
N-羟乙基-N,N′N′-乙二胺三乙酸的合成505
二、卤代芳烃的胺解505
三、醇的氨(胺)解506
四、醛、酮的还原胺化507
8-2 纯胺的制备508
一、伯胺的制备508
(一)加布里尔(Gabriel)合成法508
(二)德勒平(Delepine)合成法510
(三)里特(Ritter)合成法511
(四)布赫尔(Bucherer)合成法512
(五)霍夫曼(Hofmann)酰胺降解合成法513
酰胺降解反应的实验通法514
二、仲胺的制备514
(一)季亚胺盐水解法514
(二)磺酰胺水解法514
纯伯、仲胺的制备示例515
1.γ-二正丁氨基丙胺515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515
(三)氰酰胺水解法515
三、叔胺的制备515
2.对甲氨基苯酚硫酸盐517
8-3 季铵盐及其应用518
(一)索木莱特(Sommelet)法519
一、制季铵碱519
二、制芳醛和杂环醛519
(二)克勒恩克(Krohnke)法520
8-4 氨基酸的合成521
一、α-氨基酸的合成521
(一)α-卤代羧酸氨解法521
(三)活泼亚甲基化合物亚硝化-还原法523
(二)索伦森(Sorensen)法523
(四)斯特雷克(Strecker)法525
二、一般氨基酸的合成526
(一)内酰胺水解法526
(二)二酰亚胺降解法527
(三)氨基腈水解法527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528
第九章 格氏试剂及其应用531
9-1 影响格氏试剂生咸的因素531
一、卤代531
二、镁532
三、溶剂532
9-2 制备格氏试剂及格氏反应的一般操作533
一、格氏试剂的制备533
四、活化剂533
二、格氏试剂的测定534
三、格氏反应的一般操作法535
9-3 格氏试剂的应用——格氏反应535
一、加成反应535
(一)与醛、酮加成536
(二)与酯、环氧乙烷加成537
(三)与酰氯、腈加成538
(四)与二氧化碳加成539
二、取代反应539
(一)与卤代烷、硫(磺)酸烷酯反应540
(二)与金属、非金属卤化物反应541
(三)与原甲酸酯反应541
(四)与活泼氢化合物反应541
丙酮547
乙醇547
第Ⅳ篇 重要溶剂的提纯与干燥547
甲醇547
正丁醇548
乙醚548
醋酸乙酯548
三氯甲烷氯仿548
四氯化碳549
甲酸(蚁酸)549
冰醋酸549
乙腈549
正已烷550
石油醚550
苯550
甲苯550
三氯乙烯550
N,N-二甲基甲酰胺551
乙二醇551
1,4-二氧六环551
二甲基亚砜(DMSO)552
六甲基磷酰三胺(HMPT)552
硝基苯552
附录一 常见元素的原子量表553
附录二 常用溶剂的物理常数554
附录三 可混溶剂对556
附录四 几种普通的不可混溶或微混溶的溶剂对558
表5-3 乙醇溶液559
表5-2 甲醇溶液559
附录五 常用酸碱等溶液的相对密度和百分组成表559
四氢呋喃559
表5-3 盐酸溶液560
表5-4 硫酸溶液560
表5-5 硝酸溶液561
表5-6 醋酸溶液561
表5-7 甲酸溶液562
表5-8 磷酸溶液562
表5-11 发烟硫酸563
表5-9 氢溴酸溶液563
表5-10 氢碘酸溶液563
表5-12 氨的水溶液564
表5-13 氢氧化钠溶液564
表5-14 氢氧化钾溶液564
表5-15 碳酸钠溶液565
表5-16 碳酸钾溶液565
表5-17 氯化钠溶液565
表5-18 氯化钾溶液565
表5-19 亚硝酸钠溶液566
附录六 水的蒸气压力和相对密度(0~35°C)567
附录七 常见化学危险品危险性一览表570
附录八 气瓶漆色597
附录九 化学危险品混存禁忌表601
附录十 有害物质的排放标准602
表10-1 工业废气602
表10-2 工业废水602
主要参考书603
热门推荐
- 2483621.html
- 992718.html
- 1460249.html
- 2998677.html
- 2303346.html
- 981680.html
- 56834.html
- 2290325.html
- 1538393.html
- 24494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35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21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25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1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83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5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5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9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3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