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统计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8553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统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1
一、统计的涵义1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1
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2
四、统计的职能3
第二节 统计的组织制度4
一、统计的工作过程4
二、统计的组织体制4
三、统计的法规制度5
第三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6
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6
二、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7
三、变异和变量9
本章小结9
思考与练习10
第二章 统计调查12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12
一、统计调查的意义12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13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14
一、确定调查目的14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14
三、确定调查项目和编制调查表14
五、拟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15
四、确定调查时间、调查期限、调查地点和调查方法15
一、普查16
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16
二、抽样调查17
三、统计报表19
四、重点调查21
五、典型调查22
第四节 统计调查的方法23
一、直接观察法23
四、问卷法24
一、调查误差24
第五节 调查资料的检查24
三、采访法24
二、报告法24
二、调查资料的检查方法25
本章小结26
思考与练习26
第三章 统计整理28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一般问题28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28
二、统计整理的方法28
第二节 统计分组30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30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31
三、统计分组的方法32
四、统计分组体系33
第三节 分配数列34
一、分配数列的概念34
二、变量数列的编制35
三、累计次数38
第四节 统计表39
一、统计表的概念39
二、统计表的构成39
三、统计表的种类40
四、统计表的编制规则41
本章小结42
思考与练习43
第四章 综合指标45
第一节 总量指标45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45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46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46
四、总量指标的统计原则47
第二节 相对指标48
一、相对指标的意义48
二、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48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49
四、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的原则54
一、平均指标的意义55
第三节 平均指标55
二、平均指标的计算方法56
三、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的原则65
第四节 变异指标67
一、变异指标的意义67
二、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67
本章小结72
思考与练习76
一、计算题76
一、动态数列的意义79
二、动态数列的种类79
第一节 动态数列的意义和种类79
第五章 动态数列分析79
三、编制动态数列的原则81
第二节 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82
一、发展水平82
二、平均发展水平83
三、增长量88
四、平均增长量89
第三节 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89
一、发展速度89
二、增长速度90
三、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91
第四节 现象变动的趋势分析97
一、现象变动趋势分析的意义97
二、长期趋势的测定98
三、季节变动的测定105
本章小结111
思考与练习112
第六章 指数分析117
第一节 指数的意义和种类117
一、指数的意义117
二、指数的种类118
第二节 综合指数118
一、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118
二、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和方法119
一、平均数指数的意义123
二、综合指数变形权数的平均数指数123
第三节 平均数指数123
三、固定权数的平均数指数125
第四节 现实中的几种经济指数126
一、零售价格指数126
二、工业生产指数127
三、股票价格指数128
第五节 因素分析130
一、因素分析的意义130
二、总量指标变动的两因素分析131
三、总量指标变动的多因素分析132
四、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134
五、两种指数体系的结合运用137
一、指数数列的种类140
第六节 指数数列140
二、特殊运用的不变权数143
本章小结143
思考与练习147
第七章 抽样推断150
第一节 抽样推断的一般问题150
一、抽样推断的概念及特点150
二、抽样推断的内容151
三、有关抽样的基本概念151
第二节 抽样误差154
一、抽样误差的概念154
二、抽样平均误差154
三、抽样极限误差158
四、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159
第三节 抽样估计159
一、抽样估计的概念159
二、优良估计的标准160
三、点估计160
四、区间估计161
第四节 抽样组织形式165
一、简单随机抽样165
二、类型抽样165
三、等距抽样166
四、整群抽样166
本章小结167
五、阶段抽样167
思考与练习169
第八章 假设检验171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171
一、假设检验的概念171
二、假设检验规则与两类错误172
三、假设检验与参数估计173
四、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173
五、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174
第二节 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175
第三节 总体成数的假设检验180
本章小结182
思考与练习183
第九章 相关分析184
第一节 相关分析的意义和种类184
一、相关分析的意义184
二、相关关系的概念185
三、相关的种类185
四、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187
第二节 相关系数和相关表187
一、相关表的编制187
二、相关图的编制188
三、相关系数的计算189
一、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与联系196
二、简单直线回归方程196
第三节 回归分析196
三、估计标准误差200
本章小结202
思考与练习205
第十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7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概述207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207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作用207
三、世界上两大核算体系208
第二节 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10
一、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意义210
二、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特点211
三、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结构212
第三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指标215
一、总产出、中间投入和增加值215
二、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217
三、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生产净值219
四、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和国民可支配净收入219
五、固定资产损耗、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220
六、总投资和总消费221
七、总储蓄和净储蓄221
本章小结222
思考与练习223
附录A224
参考文献227
热门推荐
- 2924593.html
- 1758750.html
- 3695205.html
- 2840434.html
- 2303746.html
- 3663450.html
- 3506909.html
- 1182835.html
- 332550.html
- 38417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8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4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4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6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8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38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82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17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3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