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1世纪的无机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21世纪的无机化学
  • 洪茂椿,陈荣,梁文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5859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无机化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1世纪的无机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超分子化学进展1

1.1 概述1

1.1.1 单分子化学与超分子化学1

1.1.2 超分子和超分子化学2

1.2 晶体工程2

1.3 配位聚合物3

1.3.1 配位聚合物概述3

1.3.2 配位聚合物中的合成和研究方法4

1.4 纳米技术23

1.4.1 金属纳米分子的自组装23

1.4.2 自组装的金属分子纳米体系25

1.4.4 金属软连接的超分子自组装26

1.4.3 纳米金属原子团簇的自组装26

1.4.5 自组装的(金属)纳米微反应器27

参考文献28

第2章 磁分子材料研究进展33

2.1 分子内自旋载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33

2.1.1 双核4f-3d分子磁性的密度泛函计算分析33

2.1.2 金属簇合物及其超分子组装34

2.1.3 含稀土异三金属配位高分子Cr3+-Cu2+-Gd3+36

2.1.4 叠氮桥配位高分子的磁性与结构关系36

2.1.5 抗磁离子传递自由基之间强反铁磁耦合38

2.2 三维有序分子磁体38

2.2.1 氰根桥联的分子磁体38

2.2.2 叠氮桥联的分子磁体40

2.2.4 膦酸桥联分子磁体41

2.2.3 二氰胺桥联的分子磁体41

2.2.5 咪唑等不对称三原子桥联接的弱铁磁体42

2.2.6 甲酸桥联的分子磁体42

2.3 低维分子磁体,包括单分子磁体及单链磁体42

2.3.1 单离子外磁场依赖的特殊的磁弛豫现象42

2.3.2 “单分子”与“单链”分子磁体43

2.4 具有复合功能的分子磁性材料44

2.4.1 叠氮桥手性分子磁体44

2.4.2 微孔分子磁体47

2.4.3 电磁双功能分子磁体48

2.5 总结与展望48

参考文献49

3.1 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进展53

第3章 光电功能配合物分子固体的研究进展53

3.1.1 铕配合物的电致发光研究54

3.1.2 铽配合物的电致发光研究57

3.1.3 展望58

3.2 过渡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研究59

3.2.1 发光Pt(Ⅱ)配合物59

3.2.2 d10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62

3.3 手性及非中心对称配位聚合物的组装及功能66

3.3.1 利用非旋光性的配体66

3.3.2 利用光学活性的手性配体68

3.4 导电配合物及三阶非线性光学和光限制材料69

3.4.1 导电配合物69

3.4.2 三阶非线性光学和光限制材料70

参考文献72

第4章 过渡金属有机硫配位聚合物74

4.1 引言74

4.2 具有金属-金属作用的链状银聚合物74

4.3 以硫醇为桥的层状聚合物77

4.4 具有管道结构的有机硫配位聚合物82

4.5 结论84

参考文献84

第5章 纳米结构的化学合成进展87

5.1 纳米结构和纳米科技简介87

5.2 纳米结构的化学合成进展88

5.2.1 零维纳米结构(及其高级组装体)89

5.2.2 一维纳米材料(包括由其组装而成的高级纳米结构)92

5.3 纳米结构研究和纳米科技前景展望98

参考文献99

第6章 无机固体材料103

6.1 固体导电材料104

6.1.1 半导体材料104

6.1.2 超导材料105

6.1.3 金属导体106

6.2 无机磁性材料107

6.3 无机光学材料110

6.3.1 无机发光材料和闪烁晶体110

6.3.2 无机非线性光学材料110

6.3.3 无机光开关材料111

6.3.4 无机光子晶体111

6.3.5 无机光纤材料112

6.4.2 陶瓷传感材料113

6.4 固体传感材料113

6.4.1 半导体传感材料113

6.4.3 纳米传感材料114

6.4.4 生物固体传感材料114

6.4.5 其他固体传感材料115

6.5 固体电源材料115

6.5.1 镍氢电池116

6.5.2 锂电池116

6.5.3 燃料电池118

6.6 微孔与介孔材料119

6.6.1 微孔分子筛材料119

6.6.2 介孔分子筛材料120

参考文献121

7.1 金属蛋白的突变、结构及性质研究125

第7章 生物无机化学进展125

7.2 金属酶模拟126

7.3 金属及其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和识别127

7.4 金属离子生物效应的化学基础128

7.5 无机药物化学129

7.6 生物矿化130

7.7 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趋势131

7.7.1 金属蛋白、金属酶的结构及其生物功能的化学基础研究131

7.7.2 与核酸化学相关的无机化学问题131

7.7.3 无机药物化学以及重大疾病的防治132

参考文献132

8.1 引言136

第8章 螺旋状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136

8.2 设计螺旋配位聚合物137

8.2.1 通过设计柔性和有角度的两极配体来构筑螺旋配位聚合物138

8.2.2 通过设计刚性铰链型的两极配体来构筑螺旋配位聚合物140

8.2.3 通过设计柔性的不对称桥联配体来构筑螺旋配位聚合物145

8.2.4 利用一些刚性的吡啶或羧酸配体来构筑螺旋配位聚合物147

8.2.5 构筑螺旋的无机-有机杂化聚合物147

8.2.6 与螺旋有关的超分子异性149

8.3 从螺旋到手性配位聚合物150

8.4 结论与展望152

参考文献153

9.2 稀土有机膦酸盐及其发光性质157

9.2.1 稀土有机膦酸盐研究概况157

9.1 概述157

第9章 金属膦酸盐功能配合物研究进展157

9.2.2 以羧酸及磺酸为第二配体的稀土有机膦酸盐及其发光性能160

9.3 主族及过渡金属膦酸盐中的第二配体165

9.3.1 过渡金属膦酸盐中的第二桥联配体166

9.3.2 主族金属膦酸盐中的第二配体171

9.4 开放骨架的手性金属膦酸盐的合成与结构173

参考文献179

第10章 三明治型三层金属酞菁配合物研究综述182

10.1 合成182

10.2 晶体结构185

10.3.1 质谱186

10.3.2 核磁共振谱(NMR谱)186

10.3 谱学表征186

10.3.3 电子吸收谱与MCD谱187

10.4 电化学性质189

10.5 磁性质研究191

10.6 结论192

参考文献192

第11章 金属有机分子导线193

11.1 概述193

11.2 氧化还原分子导线194

11.2.1 碳链为桥联配体的分子导线197

11.2.2 氮杂环为桥联配体的分子导线204

11.3 光诱导分子导线205

11.3.1 三(2,2′-联吡啶)钌(锇)为发光团206

11.3.2 二(联三吡啶)钌(锇)为发光团208

参考文献209

第12章 金属-氧簇聚合化学研究进展及展望213

12.1 金属-氧簇的诠释213

12.2 前过渡金属-氧簇及其聚合化学213

12.2.1 前过渡金属-氧簇的合成和研究方法213

12.2.2 前过渡金属-氧簇的研究现状215

12.3 后过渡金属-氧簇219

12.3.1 后过渡金属-氧轮簇219

12.3.2 后过渡金属-氧笼簇220

12.4 稀土-氧团簇及其聚合化学220

12.4.1 稀土团簇220

12.4.2 稀土团簇的分类及配位几何构型221

12.4.3 稀土-氧团簇223

12.4.5 稀土-氧轮簇227

12.4.4 稀土-过渡金属异核簇合物227

12.5 主族金属-氧簇及其聚合化学228

12.5.1 铝-氧簇阳离子228

12.5.2 锗-氧簇及其聚合化学228

12.5.3 其他类型的锗-氧簇230

12.5.4 锗-氧簇与主族非金属-氧簇构建的锗酸盐骨架230

12.6 总结及展望230

12.6.1 基于相同组成、不同结构类型的簇单元构建的金属-氧簇聚合物231

12.6.2 基于不同组成的簇单元构建的前过渡金属-氧簇聚合物231

12.6.3 前过渡金属-氧簇与主族元素-氧簇构建的聚合物232

12.6.4 前过渡金属-氧簇与稀土-氧簇构建的聚合物232

参考文献233

12.6.5 后过渡金属-氧轮簇与稀土-氧轮簇构建的聚合物233

第13章 稀土发光材料进展243

13.1 稀土离子的发光特性243

13.2 照明用稀土发光材料245

13.2.1 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245

13.2.2 金属卤化物发光材料247

13.2.3 半导体照明(白光LED)用荧光粉247

13.3 显示用稀土发光材料256

13.3.1 CRT用荧光粉257

13.3.2 FED用荧光粉258

13.3.3 PDP用荧光粉259

13.3.4 其他显示方式用稀土发光材料261

13.4.1 稀土长余晖荧光粉262

13.4 特种稀土发光材料262

13.4.2 X射线稀土发光材料265

13.4.3 上转换稀土发光材料266

13.5 新型稀土发光材料的探索267

13.5.1 稀土离子高激发态光谱及应用267

13.5.2 一维结构的发光与能量传递268

13.5.3 量子切割研究270

13.5.4 发光薄膜及其图案化271

13.6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271

13.6.1 零维稀土纳米粒子发光特性272

13.6.2 一维稀土纳米线、纳米管和纳米带等的制备与光谱特性276

13.6.3 二维稀土纳米发光薄膜的图案化和介孔组装277

参考文献278

14.1 晶体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主要研究内容281

第14章 晶体工程简介281

14.2 晶体工程中的作用力283

14.2.1 配位键与强氢键283

14.2.2 其他弱作用力283

14.3 有限结构分子聚集体与配位聚合物285

14.3.1 某些典型的有限多核分子聚集体285

14.3.2 配位聚合物288

14.4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及影响因素293

14.4.1 拓扑与网络结构293

14.4.2 影响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因素295

14.5 前景与展望306

参考文献3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