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颅脑损伤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江基尧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60990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845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867页
- 主题词:颅脑损伤-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颅脑损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诊治3
第一章 颅脑解剖与生理&丁文龙 施渭彬3
第一节 颅顶3
第二节 颅底内面5
第三节 颅内、外静脉的交通8
第四节 脑9
第五节 脑的高级功能与电活动29
第六节 脑电活动与睡眠32
第七节 脑神经35
第八节 中枢神经的传导通路41
第九节 脑的被膜46
第十节 脑的血管48
第十一节 脑脊液及其循环51
第二章 颅脑损伤病人神经系统检查及辅诊&江基尧 张浚 郭之通52
第一节 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52
第二节 颅脑损伤病人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57
第三节 颅脑损伤病人的辅助检查59
第三章 颅脑损伤病人现场抢救与转运&张赛 刘敬业67
第一节 现场抢救67
第二节 颅脑损伤病人的医疗救护与转运69
第四章 颅脑损伤病人急诊室诊治&李国平 游潮73
第一节 诊断73
第二节 处理77
第五章 头皮损伤和颅骨骨折&黄国栋 李维平83
第一节 头皮损伤83
第二节 颅骨骨折87
第六章 脑震荡&钱锁开 王勇97
第一节 病理基础97
第二节 诊断98
第三节 治疗99
第七章 脑挫裂伤&范亦明 刘佰运101
第一节 损伤机制101
第二节 病理与分期102
第三节 病理生理特征103
第四节 临床表现105
第五节 辅助检查109
第六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114
第七节 治疗及预后116
第八章 创伤性脑水肿&徐如祥 王清华127
第一节 创伤性脑水肿的分类127
第二节 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机制129
第三节 创伤性脑水肿的超微结构改变132
第四节 创伤性脑水肿的治疗133
第九章 颅内高压与脑疝138
第一节 颅内高压症&高亮138
第二节 脑疝&高亮153
第三节 天幕裂孔切开术&蔡学见158
第十章 创伤性颅内血肿168
第一节 急性颅内血肿&江基尧168
第二节 迟发性颅内血肿&梁玉敏 江基尧 刘卫东177
第三节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江基尧 包映晖180
第四节 颅脑损伤手术的微创原则&江基尧 包映晖184
第十一章 脑干伤&于如同 王运杰192
第一节 病因192
第二节 临床表现193
第三节 诊断197
第四节 治疗198
第十二章 丘脑下部损伤&张建宁 陈心203
第一节 解剖和生理学基础203
第二节 损伤机制及病理特征204
第三节 临床表现204
第四节 诊断207
第五节 治疗208
第十三章 创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江基尧213
第一节 发生率213
第二节 tSAH病人的临床特征214
第三节 tSAH的CT成像分析215
第四节 tSAH引起的血管痉挛和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218
第五节 tSAH的临床实验室评价218
第六节 钙拮抗剂尼莫地平治疗tSAH的前景220
第七节 tSAH病人的预后222
第十四章 开放性颅脑损伤&张赛 孙洪涛 陈镭226
第一节 非火器性开放性颅脑损伤226
第二节 火器性颅脑损伤230
第十五章 儿童和老年人颅脑损伤&杨小锋 潘德生 鲍南242
第一节 儿童颅脑损伤242
第二节 老年人颅脑损伤247
第十六章 高原颅脑损伤&冯华 王宪荣254
第一节 高原颅脑损伤病人基本伤情特点254
第二节 高原颅脑损伤后并发症的特点255
第三节 高原颅脑损伤救治的局限性256
第四节 高原颅脑损伤的救治策略256
第五节 高原颅脑损伤的救治展望257
第十七章 颅脑损伤病人的影像学诊断&梁玉敏 王金林 江基尧259
第一节 概述259
第二节 颅骨骨折261
第三节 颅内血肿262
第四节 其他类型颅脑损伤267
第十八章 颅脑损伤病人手术的麻醉&闻大翔 石学银274
第一节 常用麻醉药对脑生理功能的影响274
第二节 麻醉管理280
第十九章 颅脑损伤病人脑保护药物治疗选择&江基尧285
第一节 颅脑损伤病人脑保护药物种类和临床循证医学证据285
第二节 脑保护药物临床使用原则和建议289
第二篇 颅脑损伤合并伤的临床诊治295
第二十章 颅脑损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张继东 陈滨 黄平 韩晓峰295
第一节 概述295
第二节 四肢伤298
第三节 脊柱骨盆伤305
第二十一章 颅脑损伤合并胸部伤&叶清311
第一节 伤情判断和急救处理311
第二节 常见胸外科创伤和处理312
第二十二章 颅脑损伤合并腹部伤&倪醒之316
第一节 概述316
第二节 腹部爆震伤322
第三节 各个不同部位的腹部创伤323
第二十三章 颅脑损伤合并颌面伤&吴逸群331
第一节 概述331
第二节 颌面伤的急救处理332
第三节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336
第四节 牙和牙槽突损伤339
第五节 颌骨骨折340
第六节 颧骨复合体骨折344
第三篇 颅脑损伤并发症的临床防治349
第二十四章 颅脑损伤后肺部并发症&王玉海349
第一节 肺部感染349
第二节 神经源性肺水肿357
第三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58
第二十五章 颅脑损伤后心功能障碍&邱炳辉 漆松涛361
第一节 病因361
第二节 心血管功能监测362
第三节 心率、血压异常364
第四节 心律失常365
第五节 心力衰竭366
第二十六章 颅脑损伤后肾功能衰竭&龙连圣368
第一节 病因368
第二节 诊断368
第三节 治疗371
第二十七章 颅脑损伤后应激性黏膜病变和应激性溃疡&鲁晓杰373
第一节 发生机制374
第二节 诊断378
第三节 治疗379
第四节 预防381
第二十八章 颅脑损伤后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韩瑞章386
第一节 水潴留或缺水387
第二节 电解质紊乱389
第三节 酸碱失衡396
第二十九章 颅脑损伤后代谢紊乱和营养&张赛 梁晋400
第一节 高糖血症400
第二节 低蛋白血症401
第三节 营养支持疗法402
第三十章 颅脑损伤后脑血管并发症&洪波 刘建民409
第一节 创伤性动静脉瘘409
第二节 创伤性颅外动脉夹层及动脉瘤414
第三节 创伤性颅内动脉瘤415
第四节 创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及血栓形成416
第三十一章 颅脑损伤后脑神经损伤&李世亭421
第一节 临床表现及诊断421
第二节 治疗427
第三十二章 创伤性窒息&邱永明 刘建民430
第一节 病因430
第二节 临床表现431
第三节 诊断432
第四节 治疗433
第五节 护理433
第三十三章 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傅震 邱永明435
第一节 头皮感染435
第二节 颅骨骨髓炎435
第三节 硬脑膜外积脓436
第四节 硬脑膜下积脓436
第五节 脑膜炎437
第六节 脑室炎438
第七节 脑脓肿439
第四篇 颅脑损伤后遗症的临床诊治443
第三十四章 颅脑损伤后综合征&黄国栋 李维平443
第一节 发生机制443
第二节 临床表现444
第三节 诊断446
第四节 治疗448
第三十五章 颅脑损伤后癫痫&周洪语451
第一节 概述451
第二节 发生机制452
第三节 诊断456
第四节 治疗460
第五节 预防467
第三十六章 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杨小锋 曹飞 刘伟国472
第一节 颅脑损伤后脑积水472
第二节 颅脑损伤后硬膜下积液和水瘤478
第三节 创伤性蛛网膜囊肿480
第三十七章 颅脑损伤后长期昏迷&高国一 傅西安 钟天安482
第一节 概述482
第二节 基本概念483
第三节 发生率和流行病学485
第四节 诊断和临床评估486
第五节 伤后长期昏迷发生的相关因素487
第六节 伤后长期昏迷的临床治疗488
第七节 伤后长期昏迷诊治的展望491
第八节 伤后长期昏迷病人预后判断标准493
第三十八章 颅脑损伤病人预后和康复496
第一节 颅脑损伤病人预后判断指标&王中496
第二节 影响颅脑损伤病人预后因素&王中500
第三节 康复治疗&杨小锋 龚江标 胡晓华502
第三十九章 颅骨缺损&侯立军 金海509
第四十章 脑死亡&张赛 胡群亮 赵明亮 刘卫东513
第一节 历史发展和定义513
第二节 病因和病理515
第三节 诊断515
第四十一章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马蓉 崔勤524
第一节 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524
第二节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527
第五篇 颅脑损伤的应用基础研究541
第四十二章 颅脑损伤模型541
第一节 自由落体颅脑损伤模型&徐如祥 王清华541
第二节 液压颅脑损伤模型&江基尧543
第三节 直线和旋转加速伤模型&贺晓生 章翔546
第四节 颅脑火器伤模型&侯立军 金海550
第四十三章 血脑屏障损害&李新钢 徐如祥 王清华558
第一节 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特点558
第二节 颅脑损伤时血脑屏障的改变562
第三节 颅脑损伤时血脑屏障损害的发生机制564
第四节 血脑屏障损害的治疗567
第四十四章 钙与颅脑损伤&赵世光 徐如祥 王清华570
第一节 神经元的正常钙代谢570
第二节 颅脑损伤后钙代谢异常及其病理损害作用572
第三节 钙拮抗剂对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575
第四十五章 钠与颅脑损伤&毛青 江基尧579
第一节 电压门控的钠通道阻滞剂与颅脑损伤后的脑保护作用579
第二节 电压门控的钠通道与颅脑损伤582
第四十六章 神经递质和受体与颅脑损伤588
第一节 乙酰胆碱&张晓冬 孙晓川588
第二节 儿茶酚胺与5-羟色胺&吴海涛 孙晓川591
第三节 兴奋性氨基酸&江涌 孙晓川593
第四节 内源性阿片肽&郭宗铎 孙晓川600
第四十七章 脂质过氧化物与颅脑损伤&刘国栋 兰青 江基尧606
第一节 自由基及自由基反应的基本概念606
第二节 脂质过氧化物化学607
第三节 自由基与颅脑损伤609
第四节 颅脑损伤中自由基损伤的对策和现状616
第四十八章 炎性反应物质与颅脑损伤&江荣才 费舟 章翔619
第一节 炎性反应物质的分类620
第二节 炎性反应物质和颅脑损伤621
第三节 炎性反应物质间的相互作用627
第四节 抗炎措施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627
第四十九章 血小板激活因子与颅脑损伤&费舟 章翔631
第一节 概述631
第二节 血小板激活因子与缺血性脑损害632
第三节 血小板激活因子与颅脑损伤634
第五十章 腺苷与颅脑损伤&文立 徐如祥 江基尧637
第一节 腺苷的生理637
第二节 腺苷的病理生理作用638
第三节 脑缺血缺氧性损伤时腺苷变化及其作用639
第四节 腺苷治疗颅脑损伤的可能机制641
第五十一章 神经节苷脂与颅脑损伤&江基尧 朱诚644
第一节 神经节苷脂的化学特性及其分布644
第二节 神经节苷脂对实验性脑损伤的治疗保护作用645
第三节 神经节苷脂的临床疗效647
第五十二章 颅脑损伤后热休克蛋白的脑保护作用&周崧 朱晓江650
第一节 热休克蛋白家族650
第二节 热休克蛋白的主要功能及其脑保护作用652
第五十三章 微量元素与颅脑损伤&王宁 徐跃峤661
第一节 镁与颅脑损伤661
第二节 锌与颅脑损伤664
第五十四章 神经营养因子与颅脑损伤&董吉荣669
第一节 神经营养因子结构669
第二节 神经营养因子受体669
第三节 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670
第四节 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系统疾病可能的治疗作用671
第五十五章 神经干细胞与颅脑损伤&朱剑虹674
第一节 成年脑内神经干细胞675
第二节 神经胶质干细胞680
第三节 诱导多能干细胞与颅脑损伤683
第五十六章 弥漫性轴索损伤&雷霆 周晓平 胡小吾695
第一节 病理特征及其分级695
第二节 发病机制696
第三节 病理效应697
第四节 伤后修复再生及其机制697
第五节 临床诊治702
第五十七章 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于如同 冯海龙707
第一节 概述707
第二节 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714
第三节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与神经细胞凋亡720
第四节 氧化应激与神经细胞凋亡723
第五节 缺氧诱导因子-1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730
第六节 热休克蛋白与细胞凋亡和颅脑损伤的关系735
第五十八章 亚低温脑保护技术&江基尧 张浚743
第一节 历史回顾和亚低温概念的提出743
第二节 亚低温与缺血性脑损伤744
第三节 亚低温与实验性颅脑损伤748
第四节 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疗效748
第五节 亚低温脑保护的主要机制752
第六节 前景与展望756
第五十九章 颅脑损伤后脑微循环障碍&于明琨 钱俊759
第一节 脑循环代谢的生理特点759
第二节 病灶周围缺血性半暗带的概念及意义760
第三节 脑微循环的基本概念765
第四节 颅脑损伤后脑微循环障碍的概述766
第五节 颅脑损伤后脑微循环障碍的发生机制769
第六节 颅脑损伤后脑微循环障碍的治疗772
第六十章 脑氧监测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包映晖781
第六十一章 大剂量清蛋白脑保护作用&刘斌 江基尧789
第一节 大剂量清蛋白对脑损伤的治疗保护作用789
第二节 大剂量清蛋白对脑损伤治疗保护作用的机制791
第六十二章 深低温脑保护技术&徐蔚 高永军794
第一节 概述794
第二节 选择性脑深低温保护技术794
第三节 冷冻保存与冷冻损伤798
第四节 前景与展望799
第六十三章 颅脑损伤分子生物学机制&冯军峰802
第一节 颅脑损伤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802
第二节 颅脑损伤后基因表达变化及其意义805
第六十四章 颅脑损伤研究的基本方法&朱剑虹822
第一节 体外神经细胞机械损伤模型822
第二节 体外神经细胞培养技术824
第三节 免疫酶技术825
第四节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828
第五节 常用病理生理技术832
第六节 常用电生理技术835
第七节 动物脑神经功能监测方法837
附录 颅脑损伤病人临床常用正常参考值&毛青 韩晞840
热门推荐
- 1013932.html
- 1366517.html
- 1822202.html
- 2499070.html
- 612243.html
- 3371772.html
- 1574937.html
- 2476767.html
- 367251.html
- 20472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11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9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1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1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2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20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06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85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23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0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