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与故障处理及修复加固技术手册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徐邦学主编 著
- 出版社: 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
- ISBN:790010808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18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6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与故障处理及修复加固技术手册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3
第一章 钢筋混凝土的一般概念和材料的主要性能3
第一节 钢筋混凝土的一般概念及特点3
第二节 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4
一、钢筋的强度和变形4
二、钢筋的成分、级别、品种6
三、钢筋的冷拉和冷拔8
四、钢筋的形式9
五、建筑结构对钢筋的要求9
第三节 混凝土主要力学性能10
一、混凝土的强度10
二、混凝土的变形13
第四节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16
第二章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及设计方法20
第一节 高强混凝土的强度与主要性能20
一、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和破坏机理20
二、高强混凝土的几种重要强度指标21
三、高强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特点24
第二节 高强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27
一、高强混凝土受弯构件力学性能特点27
二、高强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的应力-应变分布图28
三、开裂弯矩、屈服弯矩与极限弯矩30
四、界限受压区相对高度、界限配筋率及合理配筋范围31
五、受弯构件的延性32
六、刚度、裂缝和长期变形34
第三节 高强混凝土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35
一、轴心受压构件35
二、偏心受压构件37
第四节 高强混凝土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39
一、试验结果的分析39
二、规程中高强混凝土构件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40
第五节 抗扭承载力和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计算42
一、抗扭承载力的计算42
二、局部承压43
第六节 高强混凝土结构的有关构造的规定44
一、钢筋混凝土构造规定44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规定45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46
第三章 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与构造48
第一节 梁、板的构造48
一、梁的截面与配筋及计算跨度48
二、板的厚度、配筋及计算跨度51
三、梁、板混凝土保护层和截面的有效高度52
第二节 正截面受弯性能的试验分析53
一、适筋梁53
二、超筋梁54
三、少筋梁55
第三节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56
一、应力图形的简化和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ξb56
二、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57
第四节 双筋矩形截面的受弯承载力计算65
一、概述65
二、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66
三、基本公式的应用68
第五节 单筋T形截面承载力的计算70
一、概述70
二、第一类T形截面的基本公式及适用条件73
三、第二类T形截面的基本公式及适用条件74
四、基本公式的应用76
第六节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80
一、概述80
二、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应力阶段及其破坏形式80
三、影响斜截面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82
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83
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94
第一节 结构的功能94
一、安全性94
二、适用性95
三、耐久性95
第二节 极限状态95
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96
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96
第三节 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96
第四节 结构设计中的不确定性97
第五节 结构设计方法98
一、容许应力设计法98
二、破损阶段设计法99
三、极限状态设计法99
四、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99
第六节 结构上的作用及其代表值、作用效应组合100
第七节 结构抗力和材料强度代表值102
第八节 实用设计表达式102
第五章 钢管混凝土结构106
第一节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106
一、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概况106
二、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107
第二节 钢管混凝土受压构件的工作性能108
一、轴心受压短柱的荷载-应变曲线108
二、钢管混凝土柱的工作机理110
三、轴心受压长柱和偏心受压构件112
第三节 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112
一、一般规定112
二、基本计算规定113
第四节 钢管混凝土单肢柱的承载力计算116
一、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的极限分析117
二、钢管混凝土单肢柱的承载力计算119
三、计算例题123
第五节 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承载力计算127
一、计算规则127
二、计算例题133
第六节 钢管混凝土的局部受压计算136
第七节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节点构造137
一、梁柱连接处梁端剪力的传递方法138
二、梁柱连接处梁端弯矩的传递方法138
三、钢管混凝土柱的接头连接140
四、钢管混凝土柱脚与基础的连接140
第八节 钢管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实例140
一、工程概况141
二、钢管混凝土柱的设计步骤与方法143
三、承载力计算与节点设计问题143
四、工程经验总结145
第六章 钢骨混凝土结构147
第一节 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147
一、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发展147
二、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特点148
三、钢骨混凝土结构的计算方法148
第二节 钢骨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148
一、叠加方法148
二、参数折算的钢构件计算方法151
第三节 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153
一、钢骨混凝土结构的材料153
二、有关的配套规范153
三、钢骨混凝土构件的刚度154
四、钢骨混凝土结构一般构造要求154
第四节 钢骨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156
一、用简单叠加方法计算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156
二、用简单叠加方法计算受弯构件抗剪承载力157
三、计算步骤及例题159
第五节 钢骨混凝土压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160
一、用简单叠加法计算正截面抗弯承载力160
二、用简单叠架法计算斜截面抗剪承载力163
三、计算例题165
第七章 混凝土结构受拉构件承载力的计算169
第一节 轴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69
第二节 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70
一、概述170
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170
三、对称配筋偏心受拉构件计算174
四、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175
五、构造要求176
第八章 混凝土结构受压构件承载力的计算177
第一节 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177
一、普通钢箍柱178
二、螺旋箍筋柱179
第二节 压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的正截面受力性能182
一、破坏特征182
二、正截面压弯承载力计算183
三、相对界限偏心距eob/ho185
四、Nu-Mu相关曲线186
第三节 附加偏心距和偏心距增大系数187
一、附加偏心距187
二、偏心距增大系数187
三、柱的计算长度ιo190
第四节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方法191
一、不对称配筋截面的设计191
二、不对称配筋截面复核199
三、对称配筋截面202
第五节 T形和工形截面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203
一、非对称配筋截面204
二、对称配筋截面205
第六节 双向偏心受压构件*207
一、正截面承载力的一般公式207
二、《规范》简化计算方法209
三、多排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209
第七节 受压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211
一、单向受剪承载力211
二、斜向受剪承载力213
第八节 受压构件的延性214
第九节 受压构件的配筋构造要求216
一、材料强度216
二、截面形状和尺寸217
三、纵向钢筋217
四、箍筋217
第九章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219
第一节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220
一、纯扭构件试验研究分析220
二、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224
三、T形、工字形截面纯扭构件226
四、配筋构造要求227
第二节 弯剪扭承载力计算229
一、扭矩对受弯、受剪构件承载力的影响229
二、剪扭、弯扭构件承载能力的计算230
三、矩形截面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233
第十章 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阶段的验算237
第一节 概述237
第二节 受弯构件的变形验算238
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刚度的特点238
二、刚度公式的建立240
三、参数η,ζ和Ψ242
四、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抗弯刚度243
五、受弯构件的挠度变形验算244
第三节 荷载引起裂缝宽度计算245
一、裂缝的出现、分布与开展246
二、裂缝间距247
三、裂缝宽度248
四、钢筋有效约束区与裂缝宽度252
第四节 产生裂缝的其他原因及其控制措施*254
一、材料方面引起裂缝的原因254
二、施工原因引起裂缝256
三、荷载产生的裂缝258
四、干燥收缩裂缝258
五、温度裂缝261
六、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262
七、钢筋锈蚀产生的裂缝263
八、冻融产生的裂缝263
第五节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264
一、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264
二、结构工作环境类别267
三、耐久性极限状态268
四、保证耐久性的措施269
第二编 无损检测基本操作技术与检测人员资格鉴定第一章 无损检测总论273
第一节 概述273
第二节 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274
一、无损检测和破坏性检测274
二、无损检测的实施时间274
三、无损检测结果的可靠性275
四、无损检测方法和检测规范的选择275
五、无损检测结果的评定275
第三节 无损检测缺陷的种类及其产生原因276
一、板材、棒材和管材常见缺陷276
二、锻件中常见的缺陷277
三、铸件中常见的缺陷278
四、焊缝中常见的缺陷279
五、维修检查中常见的缺陷279
第四节 材料和构件中缺陷与强度的关系279
第五节 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280
第二章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283
第一节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工作概况283
第二节 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通则283
一、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等级的划分及职责283
二、报考人员的资格284
三、考试285
第三节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288
一、资格等级288
二、报考及认证条件289
三、资格鉴定考试291
四、认证294
第三章 射线检测技术296
第一节 射线检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96
一、射线检测的特点296
二、射线检测的适用范围296
第二节 射线源及其特性297
一、射线源的种类和频谱297
二、射线的基本特性298
第三节 射线的产生及其性质298
一、X射线的产生及其性质298
二、γ射线的产生及其特性300
第四节 射线检测原理、设备和器材303
一、X射线检测法原理303
二、X射线检测的设备和器材303
三、γ射线检测装置309
四、射线照相辅助设备器材310
第五节 射线照相法检测的应用实例314
一、铝合金铸件的X射线检测314
二、普通焊缝的X射线检测315
第四章 超声波检测技术318
第一节 超声检测的基础知识318
一、超声波的特点318
二、超声波的分类318
第二节 超声场及介质的声参量简介321
一、描述超声场的物理量321
二、介质的声参量323
第三节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326
一、超声波垂直入射到平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326
二、超声波倾斜入射到平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329
三、超声波在曲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332
第四节 由圆形压电晶片产生的声场简介(活塞源声场)336
一、圆形压电晶片声场中的声压336
二、近场区、远场区和超声波的指向性337
第五节 超声波检测方法339
一、超声检测通用技术339
二、超声检测方法342
第六节 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346
一、典型构件的超声检测技术(简介)346
二、超声波测量技术349
第五章 涡流检测技术351
第一节 概述351
第二节 涡流探伤的特点351
一、涡流检测只适用于导电材料351
二、涡流检测特别适用于导电材料的表面和亚表面检测351
三、涡流检测的应用范围352
四、涡流检测不需要耦合剂352
五、涡流检测速度极快,易于实现自动化352
六、涡流检测用于高温检测353
七、涡流检测用于异形材和小零件的检测353
第三节 涡流检测的原理353
一、影响涡流检测的要素354
第六章 磁粉检测技术356
第一节 概述356
第二节 磁粉检测的基本原理356
第三节 磁粉检测方法359
一、磁化方法359
二、磁粉探伤机364
三、磁粉与磁悬浮液365
四、试块与试片367
五、退磁369
第四节 磁粉探伤的应用与磁痕分析370
一、非连续性的分类370
二、铸件的磁粉探伤372
三、锻件的磁粉探伤372
四、疲劳缺陷的磁粉探伤374
第五节 磁粉探伤过程374
一、预清洗374
二、缺陷的探伤375
三、探伤方法的选择375
四、退磁376
五、后清洗377
六、标记377
七、记录(报告(JB 3965-85标准)377
第七章 渗透检测技术379
第一节 渗透检测的特点及适用范围379
一、渗透检测的特点379
二、渗透检测的适用范围379
第二节 渗透检测的原理和方法380
一、液体渗透检测的原理380
二、液体渗透检测的方法380
第八章 无损检测新技术384
第一节 激光全息无损检测384
一、激光全息检测的特点与原理384
二、激光全息检测方法386
三、激光全息检测的应用388
第二节 声振检测法390
一、检测原理及方法390
二、声振检测的应用394
第三节 微波无损检测396
一、微波检测的基本原理与特点396
二、微波的检测方法397
三、微波检测技术的应用399
第四节 声发射检测技术400
一、声发射检测原理及特点400
二、声发射检测定位方法404
三、多通道检测系统结构405
四、声发射检测的应用406
第五节 红外无损检测410
一、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410
二、红外无损检测基础411
三、红外无损检测仪器415
四、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417
五、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420
第九章 现代检测理论和信息处理技术421
第一节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检测方法421
一、人工神经网络信号处理简述421
二、人工神经网络422
三、BP模型及其应用423
第二节 基于模糊数学的检测方法424
一、概述424
二、基本定义和定理425
三、模糊检测技术应用实例426
第三节 基于相关原理的检测方法428
一、信号的自相关处理428
二、信号的互相关处理429
三、相关检测应用举例430
第四节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431
一、概述431
二、信息融合的Bayes方法432
第五节 小波方法及其应用432
一、对数变换432
二、傅里叶变换433
三、小波变换434
四、应用举例434
无损检测术语 超声检测436
无损检测术语 射线检测459
无损检测术语 渗透检测475
无损检测术语 声发射检测483
无损检测术语 磁粉检测488
无损检测术语 涡流检测495
无损检测术语 红外检测501
第三编 混凝土结构故障无损检测技术509
第一章 混凝土无损检测概述509
第一节 混凝土无损检测常用方法的分类和特点509
一、回弹法511
二、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强度511
三、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512
四、钻芯法512
五、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513
六、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514
七、冲击回波法514
八、雷达法515
九、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515
十、磁测法516
第二节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516
一、国外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516
二、我国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517
第三节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与展望521
一、进一步扩大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检测内容和使用范围521
二、完善已有技术,寻找新的途径522
三、加强无损检测技术队伍的建设522
第二章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523
第一节 概述523
一、回弹法应用概况523
二、回弹法的基本原理524
三、回弹法测强的误差范围526
第二节 回弹仪526
一、回弹仪的类型、构造及工作原理526
二、影响回弹仪检测性能的主要因素528
三、钢砧率定的作用533
四、回弹仪的操作、保养及校验534
五、回弹仪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535
第三节 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536
一、原材料的影响536
二、成型方法的影响540
三、养护方法及湿度的影响541
四、碳化及龄期的影响543
五、模板的影响545
六、其他545
第四节 回弹法测强曲线的建立546
一、分类及型式546
二、专用测强曲线547
三、统一测强曲线549
第五节 检测技术及数据处理552
一、检测准备552
二、检测方法553
三、数据处理554
第六节 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计算555
一、测区混凝土强度值的确定557
二、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计算557
三、结构或构件检测及计算举例558
四、检测记录及计算表格561
第三章 混凝土超声检测技术562
第一节 概述562
第二节 声学基础563
一、波与声波563
二、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571
三、声场573
四、声波在介质界面的反射与透射576
五、声波在传播过程的衰减582
六、混凝土超声检测中应用的超声波585
第三节 超声换能器586
一、超声波的产生和接收586
二、压电材料586
三、常用换能器的构造及性能592
四、换能器的选配596
五、换能器与被测体的耦合597
第四节 超声仪598
一、超声仪一般要求598
二、超声仪电路原理599
三、超声仪的检验、使用与保养602
第五节 混凝土声学参数测量技术604
一、概述604
二、声速测量方法605
三、振幅测量方法615
四、频率测量方法616
五、波形记录方法616
六、衰减系数测量方法616
第四章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强度619
第一节 概述619
一、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依据619
二、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技术途径620
三、混凝土超声法测强的特点与技术稳定性620
第二节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621
一、横向尺寸效应621
二、温度和湿度的影响622
三、结构混凝土中钢筋的影响与修正623
四、粗骨料品种、粒径和含量的影响625
五、水灰比及水泥用量的影响628
六、混凝土龄期和养护方法的影响629
七、混凝土缺陷与损伤对测强的影响630
第三节 各种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分析630
一、选定影响因素和变化水平631
二、选用正交表、确定试验方案631
三、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或方差分析632
第四节 建立超声测强曲线的方法635
一、超声测强曲线类型和适用范围635
二、试验设计与方法636
三、试块的声速试验数据分析处理按下式计算637
四、拟合测强曲线与效果分析637
第五节 声速换算法637
一、硬化水泥砂浆声速换算法640
第六节 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与推定645
一、测区选择645
二、测点布置645
三、结构混凝土强度的推定645
第五章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647
第一节 概述647
一、定义647
二、主要用途和特点647
第二节 钻芯机648
一、钻芯机的分类648
二、钻芯机的结构649
三、钻芯机的技术要求650
四、钻芯机的维护与保养650
第三节 人造金刚石空心薄壁钻头651
一、钻头规格651
二、钻头结构型式652
三、钻头与钻机的连接653
第四节 钻芯机的固定方式653
一、钻芯机的固定方法653
二、膨胀型锚栓654
第五节 钻芯法的配套设备654
一、冲击钻654
二、钢筋定位仪器655
三、芯样端部处理设备656
第六节 芯样钻取及加工技术656
一、钻芯前的准备656
二、钻芯操作技术658
三、钻芯工艺参数658
四、常见故障及排除659
第七节 芯样加工及测量660
一、芯样切割加工660
二、芯样端面的修整661
三、芯样试件尺寸662
第八节 芯样试件抗压试验及强度计算663
一、抗压试验方法663
二、抗压强度计算664
第九节 结构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推定664
一、单个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664
二、检验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推定665
三、对其他方法的修正665
第六章 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668
第一节 概述668
第二节 预埋拔出法670
一、拔出试验装置670
二、试验拔出670
第三节 后装拔出法675
一、圆环支承拔出试验675
第四节 测强曲线的建立679
一、基本要求679
二、试验规定680
三、分析计算680
第五节 工程检测要点681
一、测点布置681
二、拔出试验的取舍682
三、混凝土强度推定682
第六节 拉剥试验683
第七章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685
第一节 概述685
一、混凝土缺陷超声检测技术的发展685
二、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的基本原理686
三、超声脉冲波检测混凝土缺陷的方法686
四、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的主要影响因素687
第二节 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688
一、平测法688
二、斜测法690
三、钻孔测法691
第三节 混凝土不密实区和空洞检测694
一、测试方法695
二、不密实区和空洞的判定696
第四节 两次浇筑的混凝土之间结合质量的检测705
一、测试方法705
二、数据处理及判定705
第五节 表面损伤层检测707
一、测试方法707
二、损伤层厚度判定709
第六节 钢管混凝土缺陷检测711
第八章 高强混凝土强度的无损检测技术713
第一节 概述713
第二节 回弹法测强曲线的建立713
一、试验概况713
二、回弹法的基本原理及试验结果分析714
第三节 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曲线的建立716
一、试验概况716
第四节 针贯入法测强曲线的建立717
一、试验概况717
二、试验结果分析718
第五节 后装拔出法测强曲线的建立720
一、试验概况720
第九章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工程应用实例723
第一节 普通混凝土工程强度检测实录之一——某安居住宅楼强度检测723
一、工程概况723
二、检测过程723
三、检测结果724
四、检测结论和建议732
第二节 普通混凝土工程强度检测实录之二——某化肥厂水源工程沉淀池强度检测735
一、工程简介735
二、工程检测过程735
三、检测结果736
四、结论与建议736
第三节 早龄期混凝土工程强度检测实录——某商城箱形基础底板强度检测737
一、工程简介737
二、检测过程737
三、检测结果738
四、检测结论及加固处理741
第四节 长龄期混凝土工程强度检测实录——某面粉加工厂框架结构车间强度检测741
一、工程简介741
二、检测过程及检测结果742
三、检测结论与建议746
第五节 潮湿混凝土强度检测实录——某住宅楼扩建工程阳台板强度检测746
一、工程简介746
二、检测结果747
第六节 负温混凝土工程强度检测实录——某商业中心框架结构强度检测748
一、工程简介748
二、检测过程748
三、检测结果748
四、检测结论与加固处理760
第七节 大石子粒径混凝土工程强度检测实录——某购物中心框架结构强度检测761
一、工程简介761
二、检测过程及结果761
第八节 混凝土工程强度对比法检测实录——某稀土硅化物冶炼厂排架结构车间强度检测763
一、工程简介763
二、检测过程及检测结果764
三、结论性建议767
第四编 混凝土结构性能试验操作技术771
第一章 建筑结构试验概述771
第一节 建筑结构试验的任务771
第二节 建筑结构试验的目的771
一、生产性试验的目的771
二、科研性试验的目的772
第三节 建筑结构试验的分类772
一、按试验对象的尺寸分类772
二、按试验荷载性质分类773
三、按试验时间长短分类774
四、按试验所在场地分类774
五、按试验结构是否破坏分类775
第二章 建筑结构试验设计776
第一节 试验设计概述776
第二节 结构试验的试件设计777
一、试件形状777
二、试件尺寸778
三、试件数量779
四、结构试验对试件设计的要求781
第三节 结构试验的荷载设计782
一、试验加载图式的选择与设计782
二、试验加载装置的设计782
三、结构试验的加载制度785
第四节 结构试验的观测设计785
一、观测项目的确定785
二、测点的选择与布置786
三、仪器的选择与测读的原则786
第五节 结构试验的误差控制787
一、试件制作误差787
二、材料性能误差788
三、试件安装误差788
四、荷载和量测设备误差788
五、结构试验方法非标准误差789
第三章 试验数据采集及测量仪器790
第一节 测量仪表的基本概念790
一、测量仪表的组成及技术指标791
二、测量方法792
三、仪器误差及消除方法793
第二节 应变测量794
一、应变的机械测量法794
二、应变电测法796
第三节 位移测量809
一、线位移测量809
二、角位移测量813
第四节 应变场的应变及裂缝测定816
第五节 力与温度的测量820
第六节 数据采集系统824
一、自动记录仪824
二、数据采集系统825
第四章 建筑结构静力试验828
第一节 结构静力试验概论828
第二节 结构静力试验的加载设备与荷载装置828
一、结构静力试验的加载设备与加载方法828
二、结构静力试验的荷载支承装置832
三、结构静力试验的荷载装置设计836
四、结构现场静力试验的荷载装置设计843
第三节 结构静力试验荷载值的确定和加载制度847
一、结构精力试验荷载值的确定847
二、结构静力试验的加载制度852
第四节 结构静力试验的变形量测854
一、梁板受弯构件的变形量测854
二、屋架的变形量测857
三、柱与压杆的变形量测859
四、薄壳结构的变形量测860
五、网架结构的变形量测861
六、受扭构件的变形量测862
第五节 结构静力试验的裂缝量测862
一、裂缝观测的测点布置862
二、裂缝观测方法和开裂荷载实测值的确定863
三、裂缝的量测864
第六节 结构静力试验承载力的确定864
一、混凝土结构承载力的极限标志865
二、承载力实测值和极限荷载实测值867
第七节 结构静力试验的量测仪表867
一、位移测量867
二、转角测量868
三、应变测量868
四、力值测量871
五、裂缝测量871
第五章 混凝土结构动力试验872
第一节 概述872
第二节 振动测量系统873
一、惯性式拾振器原理873
二、拾振器的换能原理878
三、拾振器的性能与标定881
四、放大器和记录仪883
第三节 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测定887
一、振动荷载法887
二、撞击荷载法889
三、脉动法890
第四节 结构动力反应测定894
第五节 结构抗震试验897
一、拟静力试验897
二、拟动力试验906
三、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909
第六节 结构疲劳试验910
一、结构疲劳试验的目的910
二、结构疲劳试验的方法911
三、疲劳试件的破坏标志913
四、疲劳试验的安全装置914
第六章 混凝土结构抗震动力加载试验915
第一节 结构抗震动力概述915
第二节 结构抗震动力加载试验的加载制度和加载设计916
一、周期性动力加载试验的加载制度916
二、非周期性动力加载试验的加载设计918
第三节 结构抗震周期性动力加载试验921
一、偏心激振器周期性动力加载试验921
二、电液伺服加载器周期性动力加载试验923
三、单向周期性振动台动力加载试验927
第四节 结构抗震非周期性动力加载试验930
一、地震模拟振动台动力加载试验930
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的加载过程和试验方法931
三、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的结构反应量测932
四、人工地震模拟动力加载试验939
五、天然地震结构动力试验946
第七章 混凝土服役结构的可靠性鉴定951
第一节 结构可靠性的鉴定方法951
一、可靠性鉴定的目的951
二、可靠性鉴定的特点951
三、服役结构可靠性鉴定的方法952
四、鉴定程序955
第二节 结构可靠性的评级方法与标准956
一、工业厂房可靠性评级方法与标准956
二、民用建筑可靠性评级方法959
第三节 混凝土结构的鉴定及其等级评定959
一、混凝土结构鉴定的特点959
二、材料性能的测试评定960
三、承载能力验算和评级961
四、裂缝的检测和评级962
五、变形的测量和评级963
第四节 砌体结构的鉴定及等级评定964
一、承载力的评定964
二、变形裂缝的评定965
三、墙、柱变形(倾斜)的评定965
四、构造和连接的等级评定966
第五节 钢结构的鉴定和等级评定967
一、钢结构检测要点967
二、构件的鉴定评级967
第六节 地基基础的鉴定与评级968
一、地基的检查和评级969
二、桩和桩基的等级评定969
三、基础的检测和评级969
四、斜坡的调查和评级970
第七节 结构耐久性评估970
一、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971
二、钢结构耐久性评估972
三、砌体结构耐久性评估973
第八章 混凝土结构试验的数据处理974
第一节 概述974
第二节 数据的整理和换算974
第三节 数据的统计分析980
一、平均值981
二、标准差981
三、变异系数981
四、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982
第四节 误差分析984
一、误差的分类984
二、误差计算985
三、误差传递986
四、误差的检验987
第五节 数据的表达989
一、表格方式990
二、图像方式991
三、函数方式995
第五编 混凝土结构可靠性与耐久性分析评估1003
第一章 混凝土结构的可靠度1003
第一节 描述随机变量的数学方法1003
一、随机变量1003
二、概率和密度函数1003
三、统计特征值1004
四、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1005
第二节 结构上的作用和作用效应1006
一、荷载的分类1006
二、荷载的不定性与变异性1007
第三节 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1010
一、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1010
二、钢筋的力学性能指标1013
第四节 结构构件的抗力1015
第五节 结构的极限状态与可靠度1017
一、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1017
二、结构的极限状态函数与可靠度1017
三、结构的可靠指标β1019
第六节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实用设计表达式1021
一、分项系数和分项系数的作用1021
二、确定各分项系数的基本方法1022
三、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实用设计表达式1026
第二章 先进拟合优度检验方法的应用1029
第一节 母体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的x2检验法1030
第二节 EDF统计量的构造与算法1031
第三节 EDF统计量的特性及样本容量修正方法1032
第四节 拟合优度检验方法1040
第五节 强度和寿命分布的物理模型及数学表示1042
第六节 各种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1044
第七节 统计推断的逻辑结构1052
第八节 强度和寿命分布模型的统一描述与检验1054
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性能的评定1062
第一节 概述1062
一、多系数极限状态设计原则1062
二、单系数极限状态设计原则1062
三、分项系数极限、状态设计原则1063
第二节 承载力评定指标1064
一、承载力检验系数和强度检验系数的关系1065
二、承载力检验系数容许值的确定1067
三、按设计要求评定承载力合格性1071
第三节 抗裂和裂缝宽度评定指标1073
一、原抗裂验算和检验评定方法1073
二、现行抗裂验算和评定方法1074
三、混凝土抗裂检验系数容许值[γcr]的求法1078
四、利用σ o px评定结构的抗裂性能1083
五、两次抽样检验1083
六、另外两个抗裂评定问题1083
七、裂缝的最大宽度1085
八、例题1086
第四节 变形评定指标1095
一、短期挠度容许值[as]1095
二、短期挠度容许值[as]与长期挠度容许值[al]的关系1095
三、构件设计时计算挠度a c s1096
四、预应混凝土构件的变形1096
五、例题1097
第五节 荷载试验不充分条件下的结构性能评定1100
一、检验荷载的量级1100
二、检验结构的残余变形和变形1101
三、承载性能适用性评定1102
四、检验结构的抗裂评定1105
第四章 钢筋锈蚀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1106
第一节 钢筋锈蚀机理1106
第二节 锈蚀引起的钢筋截面削弱破坏可靠性分析1108
第三节 钢筋锈蚀的主要影响因素1110
第四节 防止钢筋锈蚀的一些措施1114
第五章 现存结构的可靠性分析1118
第一节 现有结构可靠性的数学模型与定义1119
一、现有结构可靠性的特点1119
二、现有结构可靠性的数学模型1119
三、现有结构可靠性的定义1120
四、现有结构可靠性的两个基本问题1121
第二节 现有结构可靠性的分析方法1121
一、现有结构可靠性分析的基本特点1121
二、现有结构可靠性的基本分析方法1122
三、现有结构可靠性分析的简化方法1123
第三节 现有结构抗力的随机过程模型1124
一、现有结构的抗力衰减模型1124
二、现有结构抗力的随机过程模型1125
第四节 现有结构的荷载模型1130
一、结构设计时的荷载模型1130
二、现有结构的荷载估计1131
第五节 现有结构的动态可靠性分析与评定1134
一、锈蚀受弯构件抗力的统计参数1134
二、锈蚀受弯构件抗力统计参数与动态可靠度计算实例1136
三、现有结构的可靠性评定1138
第六章 混凝土结构寿命预测及其剩余寿命预测1140
第一节 混凝土结构寿命评估的标准1140
一、结构寿命的定义1140
二、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评估准则1141
第二节 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预测方法1143
一、新建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预测1143
二、现有混凝土结构剩余寿命评估1144
第三节 混凝土结构碳化寿命分析1145
一、随机碳化寿命准则1145
二、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概率分布及统计参数1145
三、混凝土碳化耐久性分析1146
四、混凝土结构的碳化寿命1148
第四节 混凝土结构锈胀开裂寿命分析1149
一、锈胀开裂寿命准则1149
二、锈胀开裂前钢筋锈蚀量的概率分布及统计特征1149
三、混凝土保护层锈胀开裂时钢筋锈蚀量的概率分布及统计特征1150
四、混凝土保护层锈胀开裂的耐久性分析1151
五、混凝土结构的锈胀开裂寿命1153
第五节 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寿命分析1154
一、承载力随机寿命准则1154
二、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寿命1155
第七章 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1156
第一节 钢筋锈胀力模型1156
一、钢筋锈胀力的数学模型1157
二、钢筋锈胀力影响因素分析1161
三、钢筋锈胀力简化公式1164
四、埋有变形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情况1166
第二节 钢筋与混凝土黏结的时变性能试验1167
一、黏结性能试验1168
二、理论分析1169
三、钢筋内贴片拔出试验结果及分析1173
四、光面钢筋拔出试验结果和分析1178
五、变形钢筋的拔出试验结果和分析1180
六、随时间和位置变化的黏结本构关系1182
第三节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试验1182
一、试验内容1182
二、试验结果及分析1184
第八章 结构系统静强度可靠性分析理论及其计算1187
第一节 基于载荷增量的失效模式识别方法1187
一、广义承力比最大准则1187
二、优化准则法及其拓展1188
三、伪失效模式的形成原因和删除法则1195
第二节 基于系统临界强度的失效模式识别方法1199
一、阶段临界强度分枝-约界法1199
二、全局临界强度分枝-约界法1202
第三节 结构系统静强度可靠性分析体系的统一1206
一、失效域不同定义方法的区别与联系1206
二、系统综合失效概率的计算与简化1208
第四节 系统可靠性分析结果的可实证性1218
第五节 系统可靠性分析中若干问题的深入研究1219
一、伪失效模式对系统综合失效概率计算结果的影响1220
二、最大失效水平和失效模式排序对系统综合失效概率计算结果的影响1223
三、材料特性对系统综合失效概率的影响1224
四、初始损伤对系统综合失效概率的影响1224
五、主失效模式的作用和影响1225
第九章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评估及维护1227
第一节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1227
第二节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检测评估方法1227
第三节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测1229
一、环境条件1229
二、混凝土耐久性检测1230
三、钢筋的检测1233
四、结构及构件变形的检测1236
第四节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鉴定评估1237
一、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的发展1237
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实用方法1237
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实例1242
第五节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基本措施1248
一、结构设计1249
二、建筑材料1250
三、结构维护1252
第六编 混凝土结构故障鉴定及修复与损伤预防1259
第一章 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诊断1259
第一节 结构损伤振动诊断的特征参数1259
一、固有频率1259
二、固有频率下降率1260
三、时序模型参数1260
四、传递函数和响应1260
五、振型特征1261
六、应变响应1261
七、惯性模量变化率1261
第二节 梁内裂纹损伤诊断和预测分析1262
一、梁的力学特性分析1262
二、计算机仿真分析——建立知识库1262
三、动态子结构法1265
第三节 钢筋混凝土梁裂纹损伤动态识别1267
一、钢筋混凝土梁实验振动信号的时序法处理1267
二、钢筋混凝土梁的故障(损伤)对格林(Green)函数的影响1268
三、初诊因子的确定1268
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及鉴定1271
第一节 概述1271
一、建筑物可靠性鉴定的基本概念1271
二、建筑物的鉴定方法1271
第二节 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1274
一、混凝土材料的检测方法1274
二、钢材(钢筋)1282
三、砌体结构材料的检测方法1284
第三节 混凝土构件中钢筋配置情况的检测1286
一、破损检测方法(抽样检测)1287
二、非破损检测方法1287
第四节 结构及构件变形的检测1289
一、结构构件变形的测量1289
二、建筑物的倾斜观测1291
三、建筑物的沉降观测1292
四、砌体裂缝的检测1293
第五节 结构可靠性鉴定评级1293
一、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评级法1293
二、建筑物完损鉴定评级法1302
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方法1305
第一节 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加固1305
一、加大截面加固法1305
二、预应力加固法1315
三、外部钢加固法1327
四、其他加固法1334
第二节 混凝土受压构件的加固1344
一、加大截面加固法1344
二、预应力撑杆加固法1350
三、外包钢加固法1356
四、外贴纤维加固1357
第三节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加固1359
一、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损伤1359
二、混凝土裂缝的修补1360
三、钢筋锈蚀与裸露的处理1361
四、蜂窝、麻面、酥松的治理1361
第四章 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方法1362
第一节 概述1362
第二节 墙体裂缝的修复与补强1362
第三节 墙体承载力不足时的加固1364
一、扶壁柱法加固砖墙1364
二、增设钢筋网砂浆(或混凝土)面层加固砖墙1369
第四节 砖柱承载力不足时的加固1372
一、增大截面法加固砖柱1372
二、外包角钢加固砖柱1373
第五节 窗间墙的加固1374
第六节 加强砌体结构整体性的加固1375
一、外加构造柱、圈梁、钢拉杆的构造要求1375
二、外加构造柱、圈梁和钢拉杆加固后墙体抗剪强度计算1381
第七节 加强砌体房屋构件间连接的加固方法1382
第五章 建筑物纠倾技术1386
第一节 概述1386
一、建筑物倾斜原因分析1386
二、建筑物允许倾斜值1388
第二节 建筑物纠倾常用的方法1389
一、一般规定1389
二、常用方法1389
第三节 迫降纠倾1391
一、基底人工掏土迫降法1391
二、地基应力解除纠倾法1395
三、人工降水纠倾法1398
四、浸水纠倾法1400
五、水冲掏土纠倾法1401
六、综合纠倾1403
第四节 顶升纠倾1406
一、顶升纠倾原理1406
二、顶升纠倾设计1407
三、顶升纠倾施工1409
第六章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损伤防治1411
第一节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方法1412
一、混凝土材料的选用1412
二、混凝土的外加剂1417
三、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1419
四、混凝土强度1425
五、钢筋的选用1426
六、施工要求1426
七、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与计算1427
第二节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修补1429
一、灌浆法1430
二、表面处理法1435
三、充填处理法1435
四、碱骨料反应而开裂的混凝土的修补1436
第三节 钢筋腐蚀引起的混凝土开裂与剥落的修复1436
一、混凝土的剥除1436
二、钢筋的替换1437
三、混凝土与钢筋表面的处理1437
四、修补材料与施工1438
五、聚合物砂浆和聚合物混凝土1439
第四节 混凝土结构的补强加固1442
一、加大截面加固法1442
二、外包钢加固法1445
三、粘钢加固法1448
四、外包环氧树脂砂浆加固法1450
五、外包玻璃钢加固法1452
六、碳纤维加固法1452
第七章 混凝土结构的防护及耐腐蚀设计1454
第一节 混凝土结构表面防护的一般原则1454
一、防护材料的基本要求1455
二、影响保护层防护效果的因素1455
三、选择防护层的原则1455
四、防护材料的分类1456
五、混凝土湿度的影响1456
第二节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防护方法1457
一、钢筋阻锈剂1457
二、涂膜保护层1459
第三节 工业建筑混凝土结构防腐蚀设计1461
一、结构布置1461
二、构造要求1462
三、结构构件计算1462
四、材料1463
第四节 工业建筑混凝土结构的防护方法1463
一、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防护1464
二、钢筋混凝土楼地面1464
第五节 环氧树脂材料简介1465
一、环氧树脂的特性1465
二、环氧树脂的固化剂1466
三、增韧剂1466
四、稀释剂1466
五、填料1466
六、环氧树脂材料的配制与施工1467
第七编 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规范标准1471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1471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1487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1500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152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1540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1550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156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583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617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646
无损检测 超声检验探头及其声场的表征1673
无损检测 渗透检验 标准试块1689
无损检测 超声检验 测量接触探头声束特性的参考试块和方法1693
无损检测 表面检查的金相复制件技术1714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1717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1738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1746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1770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1790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1797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1809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1828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1837
港口工程混凝土非破损检测规程(节选)1845
公路路面现场测试规程(节选)1847
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1852
热门推荐
- 1513167.html
- 3209340.html
- 2121528.html
- 519293.html
- 1845246.html
- 1987328.html
- 2349969.html
- 364083.html
- 47475.html
- 35003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65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4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27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8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12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3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3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56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16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3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