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庄学史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庄学史 上
  • 熊铁基主编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721106088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173MB
  • 文件页数:473页
  • 主题词:道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庄学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庄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1

第一节 庄子生平简述1

一、庄子生活的时代2

二、姓名和身世4

三、故里及其与楚的关系6

第二节 《庄子》其书13

一、从古本到今本13

二、内、外、杂篇之分及真伪问题16

第三节 《庄子》的主要思想21

一、《庄子》内篇的统一性22

二、逍遥论24

三、自然论27

四、无为论30

五、齐物论33

第四节 关于庄子的历史地位36

一、在道家形成中的地位36

二、在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地位39

三、略说当代价值40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庄学42

第一节 社会政治与思想学术42

一、社会政治的主要特点42

二、民心向背问题45

三、士人的社会角色48

四、思想学术的特点52

第二节 潜行的《庄子》54

一、秦汉初期潜行之大概54

二、西汉中期以后潜行的发展59

三、《庄子》潜行的原因67

第三节 《吕氏春秋》、《淮南子》与《庄子》69

一、《吕氏春秋》与《庄子》70

二、《淮南子》与《庄子》74

第四节 《庄子》思想对儒学的渗透77

一、儒家学者所受《庄子》思想的影响77

二、《庄子》与汉代经学82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庄学89

第一节 社会·士人·玄学89

一、社会动荡与人口流动89

二、士人与士风92

三、玄学99

第二节 庄学的勃兴102

一、读《庄》成风与注《庄》成学102

二、庄子思想的主要影响110

第三节 阮籍与庄学发展115

一、阮籍的生平及主要事迹115

二、《达庄论》之意义及其思想119

三、《通易论》、《通老论》和《大人先生传》123

第四节 郭象《庄子注》127

一、郭象其人127

二、向、郭二《庄》及其他130

三、郭象《庄子注》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133

第五节 魏晋般若学与《庄子》141

一、汉晋佛教与般若学141

二、名士与名僧145

三、佛学、佛僧与《庄子》147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庄学154

第一节 政治与文化的特点154

一、统一与开放154

二、承前启后158

三、宗教的兼容161

第二节 庄学的继续发展164

一、从注《庄子》看庄学发展164

二、《庄子》与道教168

三、《庄子》与文学172

第三节 陆德明《庄子音义》177

一、《经典释文》和《庄子音义》177

二、《庄子音义》与诸家注180

三、《庄子音义》之释义183

第四节 成玄英《庄子疏》188

一、成玄英其人188

二、郭象注与成玄英疏190

三、《庄子疏》的主要思想198

四、成玄英疏的价值205

第五节 《庄子治要》、《庄子意林》、《南华邈》207

一、《庄子治要》207

二、《庄子意林》211

三、《南华邈》216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庄学(上)219

第一节 思想学术的转换创新219

一、右文政策220

二、学风丕变222

三、理学繁衍225

四、佛道流行229

第二节 庄学研究概况233

一、《庄子》研究者及其著作233

二、庄学研究的特点238

三、理学视野下的《庄子》245

四、庄学与佛老251

第三节 王安石的庄学思想257

一、融会百家,以儒解《庄》257

二、“庄生之书通性命之分”261

三、“权时之变”:有为无为之间263

第四节 吕惠卿的庄子研究267

一、融合儒释道269

二、以心契道277

三、“真浑沌之术”283

第五节 王雱的庄学思想288

一、道的特点288

二、“圣人体道以为用”293

三、儒释道之调和298

第六节 陈详道的庄学思想302

一、调和儒道303

二、对道的认识308

三、“推无为以寄有为”312

第七节 林疑独《庄子解》的思想旨趣316

一、“三圣立教,其心则一”317

二、性命之理,道德之意322

三、因时乘理326

第八节 黄裳的庄学思想329

一、“三教皆本于一道”330

二、道与性334

三、养生之道338

四、名法与君臣之道344

第六章 宋元时期的庄学(下)348

第一节 陈景元的庄子研究348

一、《庄子》的综合研究349

二、体道与修身352

三、治国之要360

第二节 李士表《庄子九论》364

一、“道一而已”365

二、无物无我以体道369

三、性为入道之本,无心乃得372

第三节 程俱的庄学思想376

一、“周之书言道而已”377

二、“庄子之深知孔氏”381

三、“应物而济天下”384

第四节 赵以夫的庄学思想386

一、学术渊源387

二、以儒解《庄》388

三、道之主宰与生化396

四、治世与避世400

第五节 朱熹的庄学思想403

一、与庄子相关的两个问题403

二、对庄子的理解和评价407

三、庄子与释道415

四、朱熹哲学与庄子420

第六节 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422

一、庄子真意423

二、“大宗旨未尝与圣人异”431

三、以禅解《庄》438

第七节 褚伯秀的庄子研究442

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443

二、《庄子》乃救世之书446

三、援儒入《庄》448

四、道教旨趣452

第八节 吴澄的庄学思想454

一、考订《庄子》455

二、以《庄》注我,沟通庄儒459

三、道气关系4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