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路分析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岚,叶庆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14417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145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电路分析-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路分析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0
1.1 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10
1.1.1 实际电路的组成与功能10
1.1.2 电路模型11
1.1.3 集中参数电路12
1.2 电路变量及其参考方向13
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13
1.2.2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14
1.2.3 关联参考方向15
1.2.4 功率及其正、负号的物理意义15
1.3 电阻元件17
1.3.1 电阻元件的定义17
1.3.2 开路与短路18
1.3.3 电阻元件的功率与能量19
1.4 电压源和电流源19
1.4.1 电压源20
1.4.2 电流源21
1.5 受控源22
1.6 基尔霍夫定律24
1.6.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25
1.6.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26
1.7 综合示例28
思考题31
习题32
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36
2.1 电路等效的一般概念36
2.1.1 单口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36
2.1.2 等效、等效电路与等效变换37
2.2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等效38
2.2.1 电阻的串联等效38
2.2.2 电阻的并联等效39
2.2.3 电阻的混联等效40
2.3 电阻的Y形联结与△形联结的等效变换42
2.3.1 Y形、△形联结方式42
2.3.2 Y形-△形等效变换43
2.4 利用电路的对称性求等效电阻46
2.4.1 “传递对称”单口网络47
2.4.2 “平衡对称”单口网络47
2.5 无源单口网络N0的输入电阻48
2.6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并联和转移50
2.6.1 电压源的串联50
2.6.2 电压源的并联与转移50
2.6.3 电流源的并联51
2.6.4 电流源的串联与转移52
2.7 含源支路的等效变换53
2.7.1 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53
2.7.2 含独立源支路的等效变换54
2.7.3 含受控源支路的等效变换55
2.8 含外虚内实元件单口网络的等效变换56
2.9 综合示例59
思考题60
习题61
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64
3.1 电路的图64
3.2 KCL和KVL方程的独立性65
3.2.1 KCL方程的独立性65
3.2.2 KVL方程的独立性66
3.3 支路法69
3.3.1 2b法69
3.3.2 b法72
3.4 网孔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74
3.4.1 网孔分析法74
3.4.2 回路分析法77
3.5 节点分析法83
思考题90
习题91
第4章 电路定理94
4.1 叠加定理94
4.2 替代定理100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103
4.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108
4.5 特勒根定理112
4.5.1 特勒根定理Ⅰ112
4.5.2 特勒根定理Ⅱ113
4.6 互易定理116
4.7 对偶原理119
思考题121
习题122
第5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126
5.1 运算放大器126
5.2 理想运算放大器127
5.3 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分析128
思考题133
习题133
第6章 储能元件135
6.1 电容元件135
6.1.1 电容器与电容元件135
6.1.2 电容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136
6.1.3 电容元件的功率与能量137
6.2 电感元件139
6.2.1 电感线圈与电感元件139
6.2.2 电感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140
6.2.3 电感元件的功率与能量142
6.3 电容、电感的串、并联等效143
6.3.1 电容的串、并联等效143
6.3.2 电感的串、并联等效146
思考题149
习题149
第7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152
7.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152
7.1.1 瞬态过程与换路152
7.1.2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解154
7.1.3 换路定则与电路初始条件的求解156
7.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59
7.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66
7.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173
7.5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180
7.5.1 阶跃函数181
7.5.2 阶跃响应183
7.6 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186
7.6.1 冲激函数186
7.6.2 冲激响应190
7.6.3 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之间的关系192
7.7 正弦激励下一阶电路的全响应194
思考题196
习题197
第8章 正弦量与相量201
8.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201
8.1.1 正弦交流电201
8.1.2 正弦量的瞬时表达式201
8.1.3 正弦量的三要素202
8.1.4 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及超前与滞后的概念202
8.1.5 正弦量的有效值203
8.1.6 正弦量的叠加问题204
8.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205
8.2.1 复数的表示与运算205
8.2.2 复数与相量206
8.2.3 相量的基本运算208
8.2.4 相量法209
8.3 电路元件与定律的相量模型210
8.3.1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210
8.3.2 线性时不变电阻元件的相量形式211
8.3.3 线性时不变电容元件的相量形式211
8.3.4 线性时不变电感元件的相量形式212
思考题213
习题214
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216
9.1 运用相量法分析正弦稳态电路216
9.1.1 复阻抗与复导纳216
9.1.2 RLC串联电路的分析217
9.1.3 RLC并联电路的分析219
9.1.4 复阻抗与复导纳的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分析220
9.1.5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222
9.2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227
9.2.1 瞬时功率227
9.2.2 平均(有功)功率228
9.2.3 无功功率229
9.2.4 视在功率230
9.2.5 功率三角形230
9.2.6 复功率231
9.2.7 功率的可叠加性与守恒性232
9.2.8 功率因数233
9.2.9 正弦稳态电路中的最大功率传输236
思考题238
习题238
第10章 含有磁耦合元件的正弦稳态电路分析243
10.1 磁耦合243
10.1.1 磁耦合线圈243
10.1.2 磁耦合系数245
10.1.3 同名端的概念245
10.2 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246
10.2.1 两耦合电感线圈的串联246
10.2.2 两耦合电感线圈的并联247
10.2.3 两耦合电感线圈的受控源等效去耦248
10.2.4 两耦合电感线圈的T形等效去耦249
10.2.5 含有耦合电感线圈的电路分析251
10.3 空心变压器253
10.3.1 空心变压器的一次等效电路253
10.3.2 空心变压器的二次等效电路254
10.4 理想变压器256
10.4.1 理想变压器的定义256
10.4.2 理想变压器的特性257
10.4.3 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性质259
思考题260
习题261
第11章 三相电路分析265
11.1 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265
11.1.1 对称三相电源265
11.1.2 三相负载267
11.1.3 三相电路268
11.2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与计算272
11.2.1 对称三相四线制(Y0/Y0)系统的分析272
11.2.2 复杂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273
11.3 不对称三相电路概述275
11.4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276
11.4.1 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276
11.4.2 三相电路的功率测量279
思考题282
习题282
第12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的稳态电路分析285
12.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简谐分量分解285
12.1.1 周期信号的分解285
12.1.2 周期信号的频谱288
12.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291
12.2.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291
12.2.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平均值292
12.2.3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平均功率293
12.3 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的稳态电路分析294
思考题297
习题298
第13章 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300
13.1 网络函数300
13.1.1 网络函数的定义300
13.1.2 网络函数的分类301
13.1.3 网络函数的频率特性表示方法302
13.2 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305
13.2.1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306
13.2.2 RLC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311
13.3 基本滤波器电路及其频率特性313
13.3.1 低通滤波器313
13.3.2 高通滤波器315
13.3.3 带通滤波器316
13.3.4 其他形式的滤波器简介318
思考题318
习题319
第14章 电路的复频域分析322
14.1 拉普拉斯变换322
14.1.1 傅里叶变换简介322
14.1.2 拉普拉斯变换323
14.1.3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324
14.1.4 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330
14.2 拉普拉斯反变换331
14.2.1 拉普拉斯反变换的基本方法331
14.2.2 部分分式分解法331
14.3 运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线性电路335
14.3.1 KCL和KVL的运算形式336
14.3.2 电路元件的s域模型336
14.3.3 运用拉普拉斯变换法求解线性电路——运算法338
14.4 复频域中的网络函数341
14.4.1 复频域网络函数的定义和性质341
14.4.2 复频率平面上网络函数的零、极点343
14.4.3 极点与网络的特性343
14.5 H(jω)与H(s)的关系346
14.6 零、极点与频率特性348
思考题349
习题349
第15章 二端口网络分析354
15.1 二端口网络及其分类354
15.1.1 二端口网络的定义354
15.1.2. 二端口网络的分类354
15.2 二端口网络的端口特性方程及其参数355
15.2.1 开路阻抗参数——Z参数355
15.2.2 短路导纳参数——Y参数357
15.2.3 传输参数——T参数359
15.2.4 混合参数——H参数361
15.2.5 四种参数之间的互换362
15.3 二端口网络的特性阻抗363
15.3.1 输入端阻抗与输出端阻抗363
15.3.2 二端口网络的输入端特性阻抗ZC1与输出端特性阻抗ZC2364
15.3.3 对称二端口网络的特性阻抗ZC364
15.3.4 二端口网络特性阻抗的重要性质365
15.4 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366
15.4.1 用Z参数表征的二端口等效电路366
15.4.2 用Y参数表征的二端口等效电路367
15.4.3 用T参数表征的二端口等效电路368
15.4.4 用H参数表征的二端口等效电路369
15.5 二端口网络的连接369
15.5.1 二端口网络的级联370
15.5.2 二端口网络的并联372
15.5.3 二端口网络的串联373
15.6 二端口网络的网络函数374
15.6.1 无端接二端口网络的转移函数374
15.6.2 有端接二端口网络的转移函数376
思考题379
习题379
参考书目385
《电路分析基础》中英文词汇对照386
部分习题答案398
热门推荐
- 2267104.html
- 3174007.html
- 2583868.html
- 1744675.html
- 1198255.html
- 1307750.html
- 3745031.html
- 1931860.html
- 738513.html
- 29984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12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35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73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9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63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0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5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6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90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