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 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 理论与实践
  • 达蕃钦,王思煜,孙霄汉,查日升,祝俊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1360524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120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 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转型:涉过现代化门前的险滩1

第一节 转型的内涵3

一、转型的概念界定3

二、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3

第二节 转型的目标:现代化8

一、现代化的内涵9

二、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特质11

第三节 转型的国际经验15

一、现代化的两大基本类型15

二、新加坡转型及其经验18

三、“拉美陷阱”及其教训21

第四节 中国转型的实践与探索25

一、中国转型的历史进程25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转型的基本特征29

第二章 双转型:东莞转型大战略33

第一节 东莞双转型战略提出的背景和依据35

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出现新的趋势35

二、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38

三、标兵走远和追兵逼近的区域竞争压力39

四、双优势效应逐步弱化与双边缘化困境逐步显现39

第二节 东莞双转型的内涵和特征40

一、继承性:东莞历次发展战略的继承和创新41

二、整体性:经济社会各领域以及人的观念行为的系统性变革42

三、主动性:自觉破解发展难题的深谋远虑之策43

四、挑战性:处于发展模式转型关键拐点的重大利益格局调整45

第三节东莞双转型的战略架构和推进历程47

一、东莞双转型的战略架构47

二、东莞双转型的推进历程51

第三章 模式转型:从资源主导到创新主导65

第一节 东莞传统发展模式不可持续67

一、土地空间难以为继67

二、环境容量难以承载69

三、能源水源不堪重负72

四、社会容量逼近极限73

第二节 探索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之路76

一、以转化企业形态促转型77

二、以深化合作档次促转型81

三、以推动扎根发展促转型82

四、以整合产业链条促转型84

五、以引导有序转移促转型86

六、以再造监管模式促转型86

第三节 构建内外双源主导的经济驱动模式88

一、大力发展民营经济88

二、重视引进内资企业93

三、积极拓展内需市场94

第四节 防止传统发展模式的复归97

一、创新引资模式,防止饥不择食98

二、改变发展路径,防止路径依赖99

三、深化产业合作,防止单打独斗100

四、强化科技创新,防止受制于人101

五、优化资源配置,防止主次不分103

六、着力农村转型,防止坐地食利106

七、硬化节能减排,防止生态恶化110

八、创新政绩考核,防止GDP论英雄113

第四章 产业转型:从传统加工贴牌到现代产业体系115

第一节 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形势117

一、东莞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117

二、东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举措120

三、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出现的新变化122

第二节 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的竞争力124

一、提升产业技术竞争力126

二、提升产业渠道竞争力127

三、提升产业产品竞争力128

四、提升产业品牌竞争力129

六、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133

七、提升产业规模竞争力139

第三节 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141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东莞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引擎142

二、东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口143

三、东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150

第四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153

一、“制造东莞”与“服务东莞”相得益彰154

一、东莞服务业发展的“得”与“失”分析156

三、东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重点158

第五章 社会转型:从分散型社会到融合型社会173

第一节 东莞社会转型的目标175

一、东莞社会文化特点175

二、建设东莞融合型社会的模型设计177

第二节 东莞通向移民社会的基本路径182

一、从城乡分割到城乡协同182

二、从本外冲突到本外一体183

三、从阶层分化到阶层和谐185

四、从文化分散到文化融合186

第三节 全方位推进新莞人融入东莞城市社会187

一、新莞人融入东莞城市社会的主要障碍187

二、全方位促进新莞人融入东莞的措施190

第六章 体制转型:从乡村管理到城市管理199

第一节 体制转型:双转型的保障201

一、体制转型的关键:完善政治生态环境201

二、东莞对完善政治生态环境的视角201

第二节 镇村管理体制改革203

一、“村改居”——农民变市民203

二、村级体制改革——理顺镇村管理职能206

三、“新莞人”社区的创立——社区建设的新模式209

第三节 公共服务体制改革214

一、实行大部制改革214

二、创建新莞人服务局218

三、简政强镇改革221

四、正视社会现实需求建立现代社工制度228

第四节 立规体制改革230

一、不得不为之的选择——申请成为较大的市230

二、争取立法权:已经具备“较大的市”的基本条件233

第七章 政府转型: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237

第一节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现代政府转型的基本方向239

一、提供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首要和核心职能239

二、东莞人口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更多的公共服务243

第二节 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244

一、率先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244

二、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础服务体系250

三、探索建立普惠性的社会福利制度255

第三节 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机制259

一、营造良好政务环境259

二、再造政府服务流程268

三、推行阳光政务272

四、建立惠民的公共财政277

第四节 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79

一、推进发达与欠发达镇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79

二、推进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81

第八章 人的转型:从传统农民到现代市民287

第一节 以人的转型支撑经济社会双转型289

一、人的转型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系289

二、东莞人口素质迫切需要转型290

第二节 推进观念转型,构建双转型的理念支撑291

一、用双转型战略凝聚思想共识291

二、用“五破五增”引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292

三、用幸福核心价值理念主导传统发展模式转型和城市升级294

第三节 提升全民素质,构建双转型的能力支撑296

一、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塑造知识型和专家型党政干部296

二、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塑造现代成型和国际企业家及高层次技术人才298

三、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塑造现代市民299

四、以提升技能和素质为核心,塑造新型产业工人301

第四节 营造人才高地,构建双转型的智力支撑302

一、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环境302

二、搭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载体304

三、完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305

第五节 弘扬城市精神,构建双转型的人文支撑306

一、弘扬包容兼容精神307

二、弘扬纳新创新精神308

三、弘扬厚德尚德精神310

四、弘扬求实务实精神312

参考文献314

后记3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