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初级社会主义新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5367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67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7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初级社会主义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理论创新的一部力作[郭代模]1
第一篇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三个春天7
篇论:从跨越近五百年的历史话题说起7
第一章 超阶段的产品经济论12
一、列宁是产品经济论的宣传者12
二、列宁是产品经济最早的推行者13
三、列宁最早宣布实施产品经济制度遭到严重失败14
四、伟大的历史转折: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部分产品经济转为商品经济15
五、历史性的大辩论:20年代产品经济论与商品经济论的次论战16
六、斯大林的经济学体系与斯大林的体制模式20
七、中国经济学的先天不足23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第一个春天25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第一个春天到来的时代背景25
二、50年代针对斯大林经济学体系的核心理论--产品经济论展开的讨论26
三、我在经济学两军对垒中的基本论点31
四、顾准、赵清心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的理论主张45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第二个春天62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第二个春天研究的主题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问题62
二、中南海 百日大辩论64
三、 百日大辩论 的继续66
四、一场类似东欧式的 计划与市场 关系的争论72
五、关于原有经济体制理论基础的争论74
六、产品经济论的讨论引起国内外的重视92
七、产品经济论同商品经济论的矛盾冲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种种表现101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第三个春天108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第三个春天中 计划经济论同市场经济论 的两军对垒109
二、怎样从计划经济改出个商品经济的 市场 来112
三、广东从改革过 三关 改出个商品经济的 市场 来116
四、我的宏观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构想118
五、我的资源配置二重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想129
六、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133
结束语:社会主义经济学中 左 的失误144
篇论: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有没有第三次大飞跃151
第二篇 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再认识151
第五章 伟大的列宁首创的新经济政策及其历史局限154
一、第一阶段:赤卫队进攻资本154
二、第二阶段:党的工作重点战略转移156
三、第三阶段:推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60
四、第四阶段:列宁首创的经济改革163
五、列宁首创的经济改革被腰斩174
第六章 斯大林的光辉建树及其 左 的失误182
一、斯大林的辉煌历史功勋183
二、斯大林腰斩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184
三、苏联政治局势的转折时期187
四、斯大林与布哈林成为斗争的主角189
五、斯大林的超阶段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192
六、布哈林批判斯大林的超阶段社会主义模式194
七、布哈林迈出的危险一步196
八、布哈林之舟沉没,斯大林走上权力巅峰199
第七章 斯大林留下哪些 左 的失误的遗产204
一、第一个失误的历史遗产:斯大林歪曲了列宁主义的定义204
二、第二个失误的历史遗产:斯大林腰斩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206
三、第三个失误的历史遗产:斯大林宣扬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化的错误理论208
四、第四个失误的历史遗产:斯大林接过列宁的具有历史局限性的产品经济论,制定产品计划经济体制模式210
五、第五个失误的历史遗产:斯大林破坏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赞扬需求膨胀论212
六、斯大林留下的五个失误的历史遗产,构成了斯大林的超阶段社会主义模式213
七、中国的改革宣告 斯大林模式 已成为过去214
八、从 斯大林模式 汲取积极经验218
九、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而不是开历史倒车220
第八章 毛泽东的辉煌建树与 左 的失误223
一、毛泽东的第一个辉煌建树223
二、毛泽东的第二个辉煌建树224
三、毛泽东的第三个辉煌建树225
四、毛泽东的第四个辉煌建树226
五、毛泽东的第五个辉煌建树231
六、毛泽东犯 左 倾路线错误的时间界标:1957年?1953年?237
第九章 毛泽东搬斯大林的超阶段社会主义模式245
一、毛泽东与斯大林 心有灵犀一点通245
二、斯大林的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化理论及其后果250
三、毛泽东是不是搬了斯大林的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化的错误理论255
四、毛泽东没有改革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资源配置机制258
五、苏联专家是 斯大林模式 在中国的播种机259
第十章 毛泽东的 左 倾路线同正确路线之间五个回合的斗争266
一、第一个回合:坚持二中全会路线还是否定二中全会路线的斗争266
二、第二个回合:围绕反冒进同反 反冒进 、 大跃进 展开的路线斗争281
三、第三个回合:围绕怎样总结 大跃进 运动的经验教训展开的路线斗争304
四、第四个回合:围绕怎样对待 三面红旗 的态度展开的路线斗争323
五、第五个回合:围绕阶级斗争急剧升级为 文革 展开的路线斗争335
结束语:关于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共运受挫折的再认识358
第三篇 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核心363
篇论: 布热津斯基之梦 在中国的破灭363
第十一章 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础372
一、邓小平把握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372
二、邓小平回答了中国面对的主要矛盾: 两个凡是 同 拨乱反正 的矛盾,即超阶段社会主义同初级社会主义的矛盾382
三、邓小平的理论务虚会上的 拨右反正 的总结报告394
第十二章 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核心398
一、邓小平的初级社会主义论来自他的社会主义级次论398
二、邓小平的初级社会主义论肇于他在党的 十二大 作的开幕词399
三、邓小平创立初级社会主义论的前期酝酿402
四、党的 十三大 政治报告表达了邓小平的初级社会主义论403
五、邓小平初级社会主义论的相关理论的突破405
第十三章 邓小平的初级社会主义论的基本特征417
一、邓小平的初级社会主义论回答了前人没有回答的难题417
二、邓小平初级社会主义论的基本特征418
三、邓小平的初级社会主义论消除了前辈革命导师留下的历史局限425
四、邓小平的初级社会主义论具有划时代意义428
五、中国初级社会主义的经济纲领430
第十四章 邓小平振兴社会主义的成功韬略439
一、邓小平领导的第一次 拨乱反正 的斗争440
二、邓小平领导的第二次 拨乱反正 的斗争445
三、邓小平领导的第三次 拨乱反正 的斗争451
四、邓小平完成 拨乱反正 斗争任务的重要标志459
结束语:20世纪巨人--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篇章463
第四篇 邓小平领导的中国 第二次革命 的基本实践475
篇论:实现体制转换与社会主义模式转型的中国 第二次革命 实践475
第十五章 上层建筑先改才能排除 第二次革命 的障碍479
一、生产关系先改,还是上层建筑先改480
二、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由来的考证482
三、中国 第二次革命 取得成功之谜484
一、广东的经济困难引起困惑489
第十六章 谁先尝第一只 螃蟹 -- 广东先走一步 的由来489
二、邓小平 一语中的 为广东解谜490
三、广东敢尝城市 第二次革命 的第一只 螃蟹491
四、中央的决策:广东在 第二次革命 中先走一步495
五、习仲勋最先向中央要政策,任仲夷进而提出 三个更加500
六、任仲夷在 三个更加 之后遇到的 二进宫 责难503
七、广东在 第二次革命 中 先走一步 的成功经验505
八、广东经济超常增长黄金年代的奥秘510
第十七章 大梦谁先觉--中国农村 第二次革命 的先驱者521
一、土地改革:农村生产关系的伟大革命521
二、 左 的失误与历史的反思523
三、 大梦谁先觉526
四、土地家庭承包制自身固有的矛盾533
五、南海市 (县)的土地股份合作制534
六、农业企业化(产业化)的横空出世541
七、农业基地化是一条致富之路543
八、推进农村集镇的城市化改革545
九、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发展前景的展望552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必将再现辉煌553
一、国有企业的首要经济任务是什么554
二、国有企业要不要为社会提供 社会剩余价值557
三、国有经济的盛衰关乎国家安危564
四、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反复折腾的风雨历程566
五、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必定为巩固与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574
六、正确对待所有制与阶级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581
七、公有资产重组:靓女先嫁还是靓女先活584
八、怎样对待国有企业的战略定位587
九、国有经济出现 生产力暴动的缘由588
十、国企改革:一个层次改革还是两个层次改革;一种改革还是两种改革592
十一、国有企业的利润哪里去了597
十二、错过偿还是国企历史欠账的大好机遇601
十三、邓小平视察首钢充分肯定经营承包制经验604
十四、 一企多制 可为国有经济的代理产权注入直接产权的利益机制613
十五、要为国有企业卸下 历史包袱615
十六、国有企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载体618
十七、落实国企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资金来源622
十八、要把 政企不分 改革为 政为企服务624
十九、怎样塑造国企选人用人的新机制626
二十、什么是国企当前面对的主要矛盾628
二十一、21世纪国有经济进军的号角631
第十九章 从封闭到开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634
一、 康乾盛世 闭关锁国的 落日余晖634
二、新中国建国后 闭关自守 的大背景636
三、难忘的故事与难圆的梦638
四、80年代中国的开放战略:打开国门先从打开窗口起步639
五、深圳特区的第一代 垦荒牛648
六、把握新的机遇,应对新的挑战654
七、要全面认识WTO的本质658
八、用造福全人类的经济全球化代替美国式的经济全球化660
第二十章 宏观调节:总量平衡,天下太平;总量失衡,天下不宁662
一、宏观调节有两手,硬道理有两个662
二、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 牛鼻子665
三、怎样用活宏观调节的两手668
四、宏观调节理论要有新的突破671
五、旧体制跳不出 打摆子 经济的怪圈673
六、十年改革为什么也没有跳出 打摆子 经济的怪圈677
七、中国经济运行从哪一步踏进了怪圈690
八、中国的国内市场情况出现了大变化695
九、来自广东的经济预警:市场疲软现象开始出现697
十、深化宏观调节三大手段的改革701
十一、宏观决策贵在审时度势731
十二、民主制衡是左右宏观决策的可靠力量736
结束语:中国 第二次革命 的成功经验742
附记:面对 跨世纪的争论 --我在若干问题上的基本态度[王琢]750
后记[王琢]766
热门推荐
- 3731929.html
- 730388.html
- 458193.html
- 2794699.html
- 2386542.html
- 463558.html
- 1341642.html
- 2384722.html
- 60351.html
- 19832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35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55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2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7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43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3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76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1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97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4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