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本论》与当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资本论》与当代
  • 钟盛熙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习出版社
  • ISBN:780116474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资本论-马克思著作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资本论》与当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导论 重新认识《资本论》的理论价值和社会意义1

一、《资本论》历史地位的再认识1

(一)经济科学的不朽文献2

(二)马克思主义最有代表性的著作4

(三)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成果6

二、《资本论》经济学价值的重新解读8

(一)重新审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8

(二)《资本论》对市场经济的全面考察11

(三)《资本论》的研究方法使其市场经济理论成为真正的科学理论17

三、《资本论》在当代的社会意义19

(一)既是革命的理论,又是建设的科学19

(二)正确认识和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指南21

(三)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理论基础24

第一章 在当代实践中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28

一、劳动价值论最基本的理论问题28

(一)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是劳动价值论最基本的理论问题28

(二)生产劳动在当代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劳动价值论的影响34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本质特征37

(一)将价值的实质归结为社会经济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质特征37

(二)辩证的分析方法使劳动价值论真正成为能够解释现实问题的科学理论40

(三)否认价值的社会属性不仅是理论的倒退,也不符合当代实际43

(一)劳动价值论不是按劳分配的直接理论基础46

三、劳动价值论与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关系46

(二)劳动价值论与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内在逻辑联系48

第二章 当代资本主义与剩余价值理论51

一、资本主义在当代发生了深刻变化51

(一)社会生产力出现了新的质的飞跃52

(二)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53

(三)社会阶级结构呈现新的特点55

(四)国家社会职能日益扩大56

(五)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57

(一)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59

二、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并未过时59

(二)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基本规律的分析依然正确61

(三)经济全球化只有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才能得到科学的阐释66

三、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趋势没有改变69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远离社会主义而是更接近社会主义69

(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不可逆性和多层次性73

四、剩余价值理论面对当代资本主义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77

(一)剩余价值占有主体的多元化及其对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影响77

(二)资本主义的生命力需要根据当代实践重新估计79

(三)历史趋势的唯一性和实现途径的多样性82

一、资本和剩余价值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85

(一)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提出的新课题85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和剩余价值85

(二)如何根据一般和特殊的辩证关系研究资本和剩余价值88

(三)现代意义的资本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9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初步探析95

(一)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历史必然性9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和剩余价值的一般性与特殊性98

(三)确认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资本和剩余价值的重要意义102

三、劳动力资本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深远影响106

(一)劳动力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范畴106

(二)劳动力转化为资本的历史条件的考察109

(三)劳动力资本化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113

一、马克思的公有制理论117

第四章 公有制理论及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实现117

(一)马克思的所有制一般理论118

(二)马克思的公有制理论120

(三)马克思的公有制理论之“谜”及其未完成的性质12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有制12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有制的内涵128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有制的特征130

三、现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132

(一)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原因132

(二)股份制是现代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134

(三)劳动者股份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典型实现形式137

(一)资本运营的本质和过程139

第五章 资本运营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139

一、马克思对资本运营机理的科学阐释139

(二)资本正常运营的条件140

(三)资本运营效率142

二、马克思资本运营理论的深化143

(一)资本运营的产权基础143

(二)资本运营的目标实现144

(三)资本运营的最优状态145

(四)资本运营的核心要素147

(五)资本运营的重心转换147

(一)资本运营的新形式:资本经营148

三、从生产经营到资本经营:资本运营的当代发展148

(二)资本经营的机理149

(三)资本经营的条件151

(四)现代企业资本经营战略152

四、资本运营理论与社会主义企业的发展155

(一)转变观念,强化资本增殖意识155

(二)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使国有资本运营真正走向市场化156

(三)建立健全市场体系,优化资本运营的外部环境157

(四)努力实现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有机结合158

(五)造就高素质的职业企业家队伍160

(六)规范政府行为161

第六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及其现实生命力162

一、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模型解读163

(一)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模型的假设164

(二)关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决定167

(三)关于国民经济增长模型171

二、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之比较174

(一)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均衡与经济增长理论175

(二)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联系及区别176

(三)构建以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为基础的宏观经济理论178

三、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179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应用的前提:理论假定和理论模型的转换和拓展179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指导意义184

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一般原理191

第七章 平均利润理论及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191

(一)平均利润的形成192

(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93

(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194

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是资本最优配置的客观要求195

(一)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和资本最优配置195

(二)资本最优分配的数学证明196

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198

(一)调节作用的一般论述198

(二)平均利润率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运营200

(三)平均利润率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科技进步203

(四)为平均利润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形成创造条件207

(一)商业资本的周转特点及其内在矛盾210

第八章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的新探索210

一、辩证地认识商业资本的作用210

(二)对商业资本作用的辩证分析213

(三)充分发挥商业资本作用的思考与对策215

二、商业利润理论需要在当代实践中发展216

(一)《资本论》中关于商业利润来源的理论216

(二)在当代条件下对商业利润来源的再认识218

三、关于流通费用补偿和获利问题的探讨221

(一)流通费用补偿和获利的不同途径221

(二)纯粹流通费用补偿和获利的不同方式221

(三)对商业流通费用补偿问题的再认识223

(一)对商业服务劳动创造价值问题的探讨224

四、关于商业服务劳动创造价值问题的探讨及其意义224

(二)商业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意义226

五、服务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辨析及应用与实践226

(一)关于服务劳动能否创造价值的理论观点评述227

(二)对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辩证分析228

(三)马克思服务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的应用与实践229

第九章 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233

一、《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233

(一)虚拟资本质和量的规定性233

(二)虚拟资本的各种具体形态234

(四)虚拟资本的固有特性236

(三)关于虚拟资本定义的科学表述236

二、虚拟资本在当代的新发展237

(一)虚拟资本形式的新发展238

(二)虚拟资本发展的本质239

(三)当代虚拟资本运动的基本趋势241

(四)虚拟经济的形成与经济的虚拟化243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244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244

(二)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作用246

(三)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248

四、泡沫经济的成因及其防范249

(二)泡沫经济的成因250

(一)泡沫经济的表现250

(三)泡沫经济的防范251

第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租理论25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存在地租25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地租的主要依据25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地租的重大意义25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地租260

(一)《资本论》中的建筑地段地租与城市地租理论260

(二)我国城市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性质、来源及其研究的意义262

(三)我国城市级差地租的多种类型及其调节功能263

(四)我国城市垄断地租与城市特色经济的发展265

(一)《资本论》中关于农业地租理论的一般原理与我国农业地租的性质和特点266

三、地租理论在农业改革和发展中的应用266

(二)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与地租关系的调整267

(三)农业绝对地租的来源与生产价格转型论及其应用269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新探272

一、对实行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前提条件的再认识272

(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重要发展272

(二)研究社会主义分配关系必须联系我国生产力状况273

(三)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所有制实现形式及其分配关系的多样性275

二、对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新探索275

(一)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有很大距离276

(二)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的特点277

三、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反思与应用279

(一)我国实行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280

(二)我国现阶段实行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主要特点282

(三)我国现阶段实行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重要意义283

四、对劳动要素参与分配的几点思考284

(一)劳动要素参与分配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284

(二)劳动要素参与分配的社会前提与体制条件285

五、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理论与实践286

(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提出及其相互关系286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在实践中的新突破288

参考文献290

后记2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