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永嘉禅讲座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永嘉禅讲座
  • 达照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1271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禅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永嘉禅讲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止观入门3

第一章 永嘉禅概述3

一、永嘉大师的生平4

二、永嘉大师的著作8

三、永嘉禅法的实践(就止观方面而言)10

1.看话头10

2.止观法11

3.对治法13

4.调适法14

5.做功夫15

四、永嘉禅法的特色16

第二章 外具五种缘18

一、持戒清净18

二、衣食具足27

三、闲居静处29

四、息诸缘务30

五、近善知识30

第三章 诃斥五种欲33

一、诃色欲者36

二、诃声欲者37

三、诃香欲者38

四、诃味欲者39

五、诃触欲者40

第四章 摒弃五盖障41

一、弃贪欲盖41

二、弃嗔恚盖44

三、弃睡眠盖47

四、弃掉悔盖48

五、弃疑盖50

第五章 调身心五事53

一、调食53

二、调睡眠55

三、调身57

四、调息62

五、调心63

第六章 五种方便行67

一、欲70

二、精进74

三、念76

四、巧慧77

五、一心78

第七章 禅定方便法79

一、系缘止82

1.令系心顶上83

2.若系心发际84

3.若系心鼻柱85

4.若系心脐下85

5.系心在地轮86

二、制心止87

三、体真止88

第八章 入禅定之门90

一、粗心住95

二、细心住96

三、欲界定97

四、未来禅(未到定)99

第九章 初禅修证法101

一、初禅修证102

二、初禅发相108

三、初禅五支111

第十章 二禅修证法114

一、二禅名称115

二、二禅修证119

1.明修习方法119

2.明证中间禅124

三、二禅发相125

第十一章 三禅修证法127

一、三禅修证128

二、三禅发相131

三、三禅五支136

四、四禅八定的体用137

第十二章 四禅修证法139

一、四禅名相140

二、四禅修证141

三、四禅发相145

四、四禅的功德支149

第十三章 四空定修证153

一、空无边处定158

二、识无边处定163

三、无所有边处定166

四、非想非非想处定167

下编 禅修要义173

前言173

第一章 皈依三宝178

一、皈依佛宝180

二、皈依法宝185

三、皈依僧宝189

第二章 发宏誓愿192

一、总颂193

二、皈依发愿境195

三、暇满人生愿198

四、三业清净愿200

五、依报安隐愿202

六、正报康强愿202

七、闻法出家愿205

八、善根回向愿207

1.六道解脱愿207

2.普皆成佛愿208

第三章 亲近善友209

一、慕道志仪211

(一)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211

(二)如何亲近善知识214

1.朝晡问讯,存礼数故214

2.审乖适如何,明侍养故215

3.问何所作,为明亲承事故215

4.瞻仰无怠,生殷重故215

5.数决心要,为正修故217

6.随解呈简,为识邪正故217

7.验气力,知生熟故218

8.见病生疑,堪进妙药故218

9.委的审思,求谛当故219

10.日夜精勤,恐缘差故219

11.专心一行,为成业故220

12.亡身为法,为知恩故221

(三)不亲近善知识有什么不好221

二、戒骄奢意223

第四章 净修三业226

一、总纲227

二、净修身业228

1.不杀生229

2.不偷盗231

3.不邪淫232

4.观修身236

三、净修口业244

1.修四实语244

2.观修口业248

四、净修意业251

1.邪念过患252

2.正观因缘256

第五章 三乘渐次259

一、声闻乘的修行260

二、缘觉乘的修行269

三、菩萨乘的修行272

1.发心菩提275

2.伏心菩提275

3.明心菩提275

第六章 理事不二277

一、真妄不二280

二、假名与真体不二282

三、缘起与性空不二286

四、理事不二288

五、中道292

第七章 简示偏圆296

一、戒学的偏与圆298

二、定学的偏与圆299

三、慧学的偏与圆302

四、须识三种知见305

五、简示三种偏圆306

第八章 奢摩他颂309

一、用心方法的总纲310

二、修行的四个层次312

三、用心方法的指导314

四、禅定境界317

五、修心的次第319

1.凡夫的心意识320

2.舍识用根320

3.破除我执——意根321

4.真心境界321

六、入初心处的心态拣择322

第九章 毗婆舍那324

一、观生死轮回之苦325

二、观增长善根智慧的方法325

三、观破诸烦恼之法326

1.有无双遮双照327

2.缘起性空331

3.法尔如是334

第十章 优毕叉颂335

一、等持之法总说336

二、止观和定慧的关系339

三、性相不二,非寂非照344

第十一章 观心十门347

一、言其法尔350

二、出其观体354

三、语其相应355

四、警其上慢358

五、诫其疏怠359

六、重出观体360

七、明其是非360

八、简其诠旨362

九、触途成观363

十、妙契玄源364

后记366

热门推荐